郭艳
目的:分析导致宫颈癌手术产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手收治的宫颈癌手术患者200名,采用统计学方法分别对术者的年龄、病史、饮酒、吸烟、医师文化程度、医师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医师工作年限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1、年龄大、病情Ⅱ期、慢性病史、饮酒、吸烟、医师理论知识差者的并发症发病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医师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医师高级职称、医师工作年限长且理论知识掌握良好的并发症发病率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发生手术并发症与患者病情及术者的手术经验有关,并发症的防治应从患者自身改正不良习惯和加强医师的基本操作训练等方面综合考虑.
作者:雷华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隐睾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6例隐睾患儿,行手术治疗.结果:隐睾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小儿隐睾治疗,重点强调早期手术.做好术前、术后护理.
作者:石樱娜;叶素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总结脑梗死与高血压相关因素分析及康复指导为临床高血压脑梗死的康复指导提供可行性依据和方法.方法:总结分析我院从2016年1月-2017年5月共收治脑梗死患者98例,随机抽样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康复指导.结果:60例患者除4例自动出院外,18例患者痊愈,余3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对高血压脑梗死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指导,对于他们的康复,降低疾病带来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使他们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从而使他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作者:蔡媛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2016年乌当区8~10岁儿童进行尿碘和碘盐检测,掌握人群盐碘、尿碘水平,为适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科学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乌当区辖区范围内,随机选取202名8~10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儿童尿碘和碘盐进行检测.尿碘检测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测定.盐碘检测采用氧化还原法测定.结果:乌当区8~10岁儿童尿碘检测结果尿碘中位数为191μg/L,100μg/L以下的比率20.3%,100μ g/L及以上的比率为79.7%.8岁儿童尿碘合格率为76.5%,9岁儿童尿碘合格率为80.9%,10岁儿童尿碘合格率为81.8%.2016年共检测儿童家中食用盐202份,碘含量<5mg/kg的食盐样品份数6份,5~20mg/kg之间180份,20~50mg/kg之间196份.合格碘盐食用率97.1%.结论:根据2016年乌当区8~10岁儿童碘缺乏病监测结果,现如今,乌当区合格碘盐食用率较高,并且儿童尿碘合格率达到79.7%.由此可见,乌当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成绩显著,但是,依然还应该继续巩固和加强,各个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不断改进工作,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和业务培训,增强宣传力度,使得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够明确意识到碘缺乏病防治的重要性.
作者:白奇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本实验的课题在于探讨胺碘酮结合RAS抑制剂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预期效果.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112例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进行分组,再对实验组56例患者采用胺碘酮结合RAS抑制剂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总有效率与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总疗程、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血压恢复正常时间都缩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总有效率可通过胺碘酮结合RAS抑制剂治疗显著提高,临床指标能够得到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吴晓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包皮环切术和包皮环扎术治疗小儿包茎、包皮过长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348例包茎和包皮过长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包皮环切术,观察组应用包皮环扎术,进行两组伤口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外观良好率比对照组高,术后愈合时间比对照组长(均P<0.05).结论:在小儿包茎和包皮过长手术中应用包皮环扎法能够降低并发症,减小手术时间,提升创缘美观度.
作者:蒋庆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新生儿窒息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间在新生儿病房中被护理的106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解其发生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并在因素基础上对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为21.70%.居于首位的是胎儿因素,占比52.17%,其次是分娩因素17.39%,后是母体因素17.39%.结论:造成新生儿窒息的因素较为多样,孕妇需要做好孕期的护理和保健,及时的对高危因素进行处理,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新生儿发生窒息的概率.在新生儿病房护理中,护理人员也需要针对性的对发生新生儿窒息现象的新生儿做好护理强化.
作者:周荔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皮下留置负压引流管能否促进妇产科手术切口愈合.方法:从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手术患者中抽选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51例,术中常规缝合切口,不留置引流管;观察组51例,术中缝合腹壁切口之后,皮下留置负压引流管,术后进行持续负压引流.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更高,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更低,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皮下留置引流管能够有效促进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愈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杜怀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将本院2014年4月-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传统组的4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个性组4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结果:个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3%显著高于传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1.1%,并且个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将个性化护理运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护理中,能够更好的增强疗效,使得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提升.
作者:张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对出院后肾移植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我院接受肾移植手术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给予常规出院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在出院后1个月时的生活质量以及肺部感染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和的生活质量评分,各项数据差异均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对出院后肾移植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价值显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在出院之后的治疗主动性,并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彩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与探究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实施效果.方法:2014年01月开始实施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岗位管理和绩效考核,分析实施前后的工作量及供应室人员前后人数对比,并比较实施前后临床各个科室医务工作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实施之后消毒灭菌锅次及一次性物品发放工作量大幅增加,人员与实施之前相比,人数降低,实施之后临床各个科室医务工作人员的满意度与实施之前相对比,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实施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效果较好.
作者:曾善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输卵管堵塞疾病的患者在接受通水再通术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输卵管堵塞疾病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2例.采用常规妇科手术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接受通水再通术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接受通水再通术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输卵管堵塞通水再通术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接受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输卵管堵塞疾病的患者在接受通水再通术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谢梦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本实验室已开展的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情况,分析检测流程是否合理.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EI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实验(TRUST)对梅毒的检测进行初筛,对初筛阳性标本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实验(TPPA)进行确认,分析不同检测方法时阳性标本结果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对1200例门诊和住院标本检测中,TRUST阳性238例,TPPA确认阳性142例,CLEIA阳性263例,TPPA确认阳性240例;阳性率分别为19.83%,21.91%,20%,TRUST的灵敏度为59.17%,特异性为90.00%,CLEIA法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97.60%,TRUST与TPPA检测结果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CLEIA与TPPA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LEIA法检测梅毒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用于对临床大量标本的初筛;TRUST法可用于标本的初筛及治疗疗效观察、复发和再感染监测;TPPA法用于对初筛阳性标本的复检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患者和医生对报告的等待时间.
作者:崔智威;刘科;杨阳;向尹;纪秋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妇女绝经后卵巢肿瘤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类型.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绝经后卵巢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和病理结果,探究卵巢肿瘤与患者年龄、绝经年限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的CA125水平以及患者良、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结果:100例卵巢肿瘤患者中,共有54例(54.0%)良性肿瘤,42例(42.0%)恶性肿瘤,4例(4.0%)交界性肿瘤,其中良性肿瘤发病率高的年龄段为<59岁,发病率为35.0%,恶性肿瘤发病率高的年龄段为60~70岁,发病率为33.0%,患者绝经年限<5,良性卵巢肿瘤发病率为30.0%,绝经年限为5~10年,恶性卵巢肿瘤发病率为30.0%,肿瘤直径<5cm患者多为良性肿瘤,发病率为31.0%,肿瘤直径>10cm患者多为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9.0%,年龄段为60~70岁患者的CA125水平明显高于年龄<59岁以及>70岁的患者.结论:绝经后卵巢肿瘤与患者的年龄、绝经年限、肿瘤直径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年龄段为60~70岁、绝经年限为5~10年以及卵巢肿瘤直径>10cm是引发患者出现恶性肿瘤的高危因素),且卵巢肿瘤的CA125水平能有效反映出患者的病情程度,因此临床可采用CA125检测协助彩超检查,尽早对卵巢肿瘤患者进行确诊和治疗.
作者:陈倪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患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和精心护理,29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病情得到改善,生命体征平稳,1例患者插管治疗.结论: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救治中,无创正压通气是救治急性呼吸衰竭的有效机械通气方式.
作者:张红霞;马素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为了能详细的对食管癌患者使用X线钡餐造影和CT影像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2016年12月15日至2017年6月15日期间,在本院接受临床治疗的72例食管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分别应用X线钡餐造影以及CT影像进行诊断,且对终诊断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食管癌患者使用这两种方式之后进行比时,发现使用X线钡餐造影的患者相比较使用CT影像的患者在阳性率上诊断较高,且两组患者之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中对食管癌患者实行X线钡餐造影和CT影像作为诊断方式,在效果上较为明显.而不同应用手段所具有的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如采取CT影像进行诊断,在手术方案等方面能提供可靠依据.因此,X线钡餐造影和CT影像对食管癌患病症的诊断具有明显效果,可以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高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温馨护理模式对初产妇的分娩结局和满意度影响.方法:收集105例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2组,对照组孕产妇接受常规产科护理,而观察组则采用国产期温馨护理模式,记录两组分娩结局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剖宫产率15.0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69%;观察组孕妇总产程(504.34±99.94)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11.42±94.46)min;观察组孕产妇或家属的护理满意度98.11%,显著高于对照组82.69%.结论:在产科护理工作中实施温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初产妇的剖宫产率,缩短总产程时间,进而减轻孕产妇的痛苦,提高其满意度.
作者:邢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放化疗治疗措施,实验组患者使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放化疗治疗措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5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5.6%,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来说,通过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放化疗治疗的措施相对于单纯使用放化疗治疗来说,具有更高的治疗有效率,并且能够有效抗恶病质,增加患者的体重,对患者的生存质量的提高和生存时间的延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户海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结直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治疗及护理对策分析.方法:选取我院84例结直肠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西药疗法,观察组通过四磨汤口服液进行治疗,两组均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胃管拔除时间、排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磨汤口服液结合舒适护理能有效促进结直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患者满意度较高,临床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丽娟;胡梦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小儿外科护理安全干预机制构建和实施效果.方法:从我科2014年4月-2017年2月收治患儿中抽取160例,随机分成两组:80例基础护理对照组,80例安全干预观察组,统计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为2.5%,护理满意率为97.5%;对照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为11.3%,护理满意率为81.3%,有差别,P<0.05.结论:小儿外科护理中构建安全干预机制,能预防护理纠纷,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杨净;卜慧颖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