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治疗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临床价值研究

霍建峰

关键词:手术治疗, 骨关节创伤, 多发性创伤, 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研究手术治疗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临床价值,为相关领域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我单位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92例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性原则将上述92例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46例患者,观察组46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在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内脏再出血和并发症等进行比较,以上数据资料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在采取了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观察组46例患者内脏再出血例数为2例,占总数的4.35%,并发症出现例数为3例,占总数的6.52%,抢救治疗成功率达到100%;对照组46例患者内脏再出血例数为7例,占总数的15.22%,并发症出现例数为12例,占总数的26.09%,抢救治疗成功率为83.53%.上述数据显示,观察组在治疗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的临床上治疗成功率、内脏再出血以及患者并发症情况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手术治疗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和保持研究.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助产质量和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助产质量和产后出血的影响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进行生产的154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并将其分到两个小组当中,常规护理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的产妇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对其实施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的生产时间、产后出血人数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护理干预组产妇的生产时间、产后出血人数均少于常规护理组,护理干预组的护理满意程度也要远远高于常规护理组.讨论:将护理干预用于产妇的整个生产过程中,能够有效缩短产妇的生产时间,大幅度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概率,产妇的护理满意程度也明显增高,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高爱华;古玉蓉;秦芙蓉;王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减轻腹部外科手术术后疼痛的效果探究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为了分析患者在接受腹部外科手术之后使用护理干预措施对减轻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1月所接收的100例接受腹部外科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这100例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对照组两组,每组人数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外科手术术后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其术后疼痛的改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之后,在术后患者刚清醒阶段,两组患者的疼痛感并无明显差异,即P>0.05.在术后24h,研究组患者的疼痛感明显要低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接受腹部外科患者而言,有效的使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是具有一定临床意义的,值得我们推广使用.

    作者:段春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中西医结合治疗

    1 骨痿的病因病机祖国传统医学并无“骨质疏松”这一病名,根据其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发现其与中医的“骨枯”、“骨瘘”、“骨痹”、“骨蚀”等证极为相似,其中定性定位较准确的当属“骨痿”.中医认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肾虚、脾亏与血瘀,同时认识到肝脏在其发病机制中不容忽视的地位.

    作者:李德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两种方法减少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皮下出血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在注射低分子肝素钙中采取两种不同方法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将本院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闻收治的64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分组方式选为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成参照组(n=32例)与实验组(n=32例),将予以垂直褶皱法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作为实验组,将予以脐周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作为参照组,分析对比两组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的皮下出血面积以及出血率.结果:实验组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注射后出血率9.37%、皮下出血面积(1.52±0.21)cm2等指标与参照组注射后出血率31.25%、皮下出血面积(3.92±0.31.) cm2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结论:将垂直褶皱法注射低分子肝素与脐用注射低分子肝素两种不同方式应用在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中均存在一定疗效,但垂直褶皱法注射低分子肝素方式效果更为显著,更值得应用.

    作者:郭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高血压与脑梗死相关因素的分析及康复指导

    目的:探讨总结脑梗死与高血压相关因素分析及康复指导为临床高血压脑梗死的康复指导提供可行性依据和方法.方法:总结分析我院从2016年1月-2017年5月共收治脑梗死患者98例,随机抽样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康复指导.结果:60例患者除4例自动出院外,18例患者痊愈,余3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对高血压脑梗死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指导,对于他们的康复,降低疾病带来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使他们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从而使他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作者:蔡媛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采用改良法数字X线摄影对300例静脉肾盂造影病例的观察与分析

    目的:探讨对传统X线静脉肾孟造影各个环节进行改进,利用DR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进行改良法静脉肾孟造影,以达到提高造影成功率及影像质量的目的,进而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检查依据和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结石病住院患者300例进行改良法静脉肾孟造影.结果:能及时观察尿路全程显影情况,缩短检查时间,明显提高图像质量及检查阳性率,大大减轻病人因压迫而引起的痛苦.结论:通过采用数字化X线机对每一例患者造影后,体现出了改良法静脉肾孟造影,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泌尿系统疾病更好的显示并且为患者减少了痛苦,易接受检查还节约了医疗费用与检查时间.

    作者:周泓宇;李剑曦;李红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手术室护理中细节护理的应用探讨

    目的:为了对手术室护理当中的细节护理进行研究探讨出一套更佳的应用模式.方法:随机抽取某医院手术室在2015.03和2016.03各收治的80位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全部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常规护理之外又增加了手术室细节护理.之后,对比两组实验患者对不同手术室护理的满意程度和根据焦虑评分表(SAS)得出的评分.结果:经过试验得出,观察组患者对于接受的手术室细节护理的满意程度要高于对照组患者接受的常规护理,同时,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评分表评分要比观察组高,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当中运用合适的细节护理能有效地缓和手术室患者在接受手术之前的焦虑、紧张的情绪,提升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程度.

    作者:王桂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研究在血液净化护理的过程中加入心理护理的手段的作用.方法:对照比较观察法,具体就是从医院2015年8月年至2017年8月的进行过血液净化护理治疗患者病例中,抽取70例出来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的35例患者仍然采用常规血液净化护理的方法,而对于观察组35例患者则加上一定的心理疏导,在护理的过程中融入一定的心理护理,之后在护理的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在各方面表现出来的诸如焦虑不安、紧张抑郁等状态进行程度分析并让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结论:观察组在焦虑和抑郁状态的评分都低于对照组,且两组的差异大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评价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的差异大于0.05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对于观察组在护理的过程中加入一定的心理护理的手段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焦虑程度以及抑郁程度,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陈道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骨科创伤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骨科创伤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3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并将同期接收的另外34例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设为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介入治疗,比较组间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在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实施超声消融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良好疗效,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鲜佩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腹腔镜下宫颈癌手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分析导致宫颈癌手术产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手收治的宫颈癌手术患者200名,采用统计学方法分别对术者的年龄、病史、饮酒、吸烟、医师文化程度、医师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医师工作年限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1、年龄大、病情Ⅱ期、慢性病史、饮酒、吸烟、医师理论知识差者的并发症发病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医师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医师高级职称、医师工作年限长且理论知识掌握良好的并发症发病率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发生手术并发症与患者病情及术者的手术经验有关,并发症的防治应从患者自身改正不良习惯和加强医师的基本操作训练等方面综合考虑.

    作者:雷华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儿腺样体摘除术后麻醉复苏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小儿腺样体摘除术后麻醉复苏的护理体会.方法:在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选取所在科室78例行小儿腺样体摘除术患儿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的患儿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实验样本为36例,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以及并发症症状发生率.结果:相对于参照组,研究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更高,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更短,并发症症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对行小儿腺样体摘除术患儿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较高,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较短,并发症症状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马艳平;吴宗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在慢性肾衰竭病人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对舒适护理在慢性肾衰竭病人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实施血液透析的7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35例患者给予舒适护理,经过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①经过调查问卷发现研究组病人护理满意度94.3%明显优于对照组病人77.1%,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过护理后发现研究组病人感染率2.9%及低血压发生率8.6%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感染率22.8%及低血压发生率28.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病人血液透析中实施舒适护理有效的保证了病人的舒适度,提高了病人的护理满意度,保证了治疗的效果,使患者在生理、心理及社会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及舒适感,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金莉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谈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及防范

    护理人员是医院当中数量多、所需要承担任务量大且工作内容还比较复杂的工作者,他们是患者进行住院治疗期间接触为频繁的人群.因而不论是从患者需求还是护理人员的职责来看,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质量都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恢复情况.而且对于胸外科护理而言,其工作内容和任务既复杂又细致,在这种情况之下就更加需要对于护理工作当中的风险有明确的认识,这样不仅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刘海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梅毒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本实验室已开展的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情况,分析检测流程是否合理.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EI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实验(TRUST)对梅毒的检测进行初筛,对初筛阳性标本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实验(TPPA)进行确认,分析不同检测方法时阳性标本结果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对1200例门诊和住院标本检测中,TRUST阳性238例,TPPA确认阳性142例,CLEIA阳性263例,TPPA确认阳性240例;阳性率分别为19.83%,21.91%,20%,TRUST的灵敏度为59.17%,特异性为90.00%,CLEIA法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97.60%,TRUST与TPPA检测结果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CLEIA与TPPA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LEIA法检测梅毒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用于对临床大量标本的初筛;TRUST法可用于标本的初筛及治疗疗效观察、复发和再感染监测;TPPA法用于对初筛阳性标本的复检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患者和医生对报告的等待时间.

    作者:崔智威;刘科;杨阳;向尹;纪秋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聚甲酚磺醛液配合聚甲酚磺醛栓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宫颈糜烂采用聚甲酚磺醛液联合聚甲酚磺醛栓治疗后的疗效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间所收治的患有宫颈糜烂的女性患者210例,平均分为实验组(n=105例)和对照组(n=105例).对照组采用聚甲酚磺醛液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聚甲酚磺醛液联合聚甲酚磺醛栓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实验后的治疗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用药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8.09%较高于对照组90.47%,且各项综合评分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实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糜烂患者采用联合用药治疗后,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王向珺;刘露;樊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于本院实施静脉输液治疗的94例小儿患者视为分析对象,按照患儿入院顺序纳入干预组与参照组(n=47).干预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及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参照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9.36%,干预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7.87%,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同时,参照组与干预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85.11%、97.87%,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比较理想,能够有效提升患儿静脉输液治疗中一次穿刺成功率,且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能够显著提升,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邱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预见性护理措施对脊柱手术中压疮的预防效果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脊柱后路手术中对压疮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脊柱手术患者60例,按入院数据表分为对照纽和实验组,每纽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与体位摆放方式;实验纽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压疮风险评估值及压疮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压疮风险的评估值为(19.00±0.85)分,实验组为(20.00±0.57)分,实验组患者术后压疮风险的评估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26.7%,实验组为10.0%,对照组患者压疮发生率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压疮的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柱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并加强围术期管理,可以降低患者术后压疮风险评估值及压疮发生率,减少压疮的发生.

    作者:郭妮;曾秋敏;黄诗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急性心梗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中的临床护理.方法:对30例行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26例溶栓成功,再通率86.67%,4例发生血尿、牙龈出血,经治疗均好转.结论:通过对急性ST段抬高急性心梗患者静脉应用瑞替普酶溶栓前后严密观察护理、进行健康指导、采取合理护理措施,可提高急性心梗患者溶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雪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接收的疤痕子宫足月妊娠产妇54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经阴道成功分娩55例,作为观察组,剩余489例均行剖宫产,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的产时出血量、住院时间、产后并发症及新生儿预后等.结果:观察组产妇平均产时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为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7%,与对照组14.31%相比明显更低,P<0.05;两组新生儿Apggr评分、体重及湿肺发生情况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产妇严格掌握适应证,可以实现阴道分娩,利于促使产妇产后尽快恢复,降低产后并发症,研究价值较高.

    作者:邹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大数据视角下我国医院财务管理创新

    财务管理作为医院管理工作的核心部分,其也是确保医院各项经济活动以及医疗活动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得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也需要朝着数字化、融合化以及智能化的方向不断进行发展.本文主要就我国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就大数据视角下我国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进行了分析研究.

    作者:杜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