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进展的影响

高淑娟

关键词:初产妇, 责任制助产护理, 分娩方式, 产程进展
摘要:目的:对初产妇分娩中责任制助产护理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随机分47名初产妇为2组,22例展开常规助产护理为一般组,25例展开责任制助产护理为责任组,对比2组分娩方式、产程进展的情况.结果:责任组96.00%自然分娩,相较于一般组的81.82%显著较高,且责任组第一产程、总产程显著较一般组短,P<0.05.结论:对初产妇展开责任制的助产护理可促进自然分娩率的提升,并使产程缩短,使产妇痛苦得以减轻.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腺样体摘除术后麻醉复苏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小儿腺样体摘除术后麻醉复苏的护理体会.方法:在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选取所在科室78例行小儿腺样体摘除术患儿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的患儿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实验样本为36例,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以及并发症症状发生率.结果:相对于参照组,研究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更高,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更短,并发症症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对行小儿腺样体摘除术患儿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较高,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较短,并发症症状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马艳平;吴宗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包皮环扎术与包皮环切术治疗小儿包茎、包皮过长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包皮环切术和包皮环扎术治疗小儿包茎、包皮过长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348例包茎和包皮过长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包皮环切术,观察组应用包皮环扎术,进行两组伤口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外观良好率比对照组高,术后愈合时间比对照组长(均P<0.05).结论:在小儿包茎和包皮过长手术中应用包皮环扎法能够降低并发症,减小手术时间,提升创缘美观度.

    作者:蒋庆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超声引导下保守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37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髌下脂肪垫损伤患者,在超声检测下注射镇痛消炎药治疗,观察术后疗效.结果:引导成功率100%.随访1年,治疗效果:优24例(64.9%)良6例(16.2%)一般5例(13.5%)较差2例(5.4%).结论:超声引导下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文磊;刘宏斌;王鹏;崔人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重症胰腺炎的护理

    胰腺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中重症胰腺炎患者在治疗及其护理过程中的死亡率较高,使得临床实践中的各项工作的标准都需要不断的提高.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日益发展,虽然在重症胰腺炎的诊断及护理方面均有较大的突破,使得患有该病的患者的临床康复成功率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究和总结.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对重症胰腺炎的诊治及其护理技术及措施进行深入的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及应用价值,这一问题也成为了许多医疗工作者及相关学者探究的重要课题.因此,本文结合笔者对重症胰腺炎的认识及相关工作经验,基于前人的研究工作及总结,就重症胰腺炎的护理工作展开论述,并对重症胰腺炎的护理注意事项及改革发展措施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供参考.

    作者:杨翠美;黄秀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超声诊断肩周炎113例总结

    目的:探讨肩周炎的超声表现;方法本组113例病例通过正确的检查手法,超声观察肩周炎患者的肩袖、肌筋膜、肩部滑囊、关节囊等部位的超声表现;结论:肩周炎有特有的超声表现,超声检查在肩周炎的诊断中有参考价值.

    作者:付谨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全切除加前臂移植术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全切除加前臂移植术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术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有效围术期护理工作.结果:患者术后并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情况,效果良好.结论:对于长期维持血液透析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术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患者来说,在围手术期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工作,能够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

    作者:邢秀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调脂患者临床治疗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调脂患者临床治疗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92例冠心痛合并高脂血症调脂患者资料,基于患者的治疗方式纳入试验组与参照组(n=46).参照组患者应用辛伐他汀治疗,试验组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血脂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参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96%,组间数据资料比较具有明显区别(P<0.05).同时,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脂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具有明显区别,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在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调脂患者治疗期间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且患者治疗后血脂指标改善情况比较理想,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邹坤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卡前列腺氨丁三醇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数字随机方法将96例剖宫产产后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分成对照组、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实验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产后出血发生率方面,实验组产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在产后2小时、24小时的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等方面,实验组产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实验组产妇术后24小时血红蛋白下降值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实验组产妇略高于对照组产妇,但是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对剖宫产产后出血进行有效预防,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夏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颅脑血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颅脑血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选择我院2016年1月12日-2017年3月25日收治的颅脑血肿患者20例,将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10例(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照组-10例(螺旋CT常规剂量);并对两组患者的辐射剂量、并发症发生率、图像质量分级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辐射剂量45.46mGy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图像质量分级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颅脑血肿治疗中效果显著,不仅可以帮助临床清晰的观察血肿演变过程,并且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陈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老年窦性心律不齐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

    目的:研究老年实性心律不齐临床特点及阐述相关的治疗体会.方法:选取到某医院就诊的200例窦性心律不齐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分别对其临床的相关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例患者中患有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的比例高,高达95%,多数患者曾患有有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等相关疾病,大多数是诱因为药物作用和情绪因素,采取针对性治疗后病情得到明显的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优于对照组的90.0% (P<0.05).结论:老年窦性心率不齐以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为常见.一旦出现症状,应及时消除诱发病因,治疗基础疾病,胺碘酮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孙延华;苏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45例青光眼治疗中应用前房穿刺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前房穿刺治疗在青光眼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间45例青光眼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或术后进行前房穿刺治疗,比较患者穿刺前后眼压.结果:术前眼压为(27.3±2.5)mmHg,术后眼压为(15.2±1.8)mmHg明显高于术后,术前视为0.15±0.07,术后为0.84±0.26,术前明显差于术后,前后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45例患者术后均无感染、无出血、无虹膜损伤、无晶状体损伤表现,患者术后预后良好.结论:前房穿刺能够降低患者眼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何光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血清检验指标血糖、蛋白、血脂诊断初发脑梗死病残程度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血清检验指标血糖、蛋白、血脂诊断初发脑梗死病残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54例初发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将其设为研究组,并取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54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血清检验,比较两组血清检验指标水平以及不同病残程度血清检验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TC、GLO、FBG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初发脑梗死患者TC、GLO、FBG水平较正常人群高,且其水平随病残程度加重而升高,临床需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进行重点控制.

    作者:李晓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高龄肺癌和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探讨高龄肺癌和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此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7年6月于我院诊治的肺癌和食管癌老年患者共4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系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各项研究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肺癌和食管癌患者术后予以系统化护理防治肺部并发症,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王胜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并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4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编号,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发病情况、患者的生活质量、住院的时间及护理的满意程度等.结果:在采取了预见性护理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发现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脑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缩短住院时间,从而提高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各个医疗机构推广.

    作者:文先敔;梁小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医康复护理与常规内科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中医康复护理与常规内科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行中医康复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肢体活动程度等功能康复的效果a结果:经护理,观察组的患者肢体活动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认知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医康复护理应用于脑梗死患者康复护理,可改善脑梗死患者肢体活动能力,提高认知恢复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孟信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如何做好重症监护室感染控制的管理工作

    重症监护室作为一个医院中感染发生率比较高的科室,科室内引起感染的原因比较复杂多样,包括患者本身的病情因素和外在的环境因素,比如重症监护室的住院环境相对较差、患者自身的易感性、诊疗手段的有创性等等这些原因.为了做好重症监护室感染控制的管理工作,完善和加强重症监护室的护理管理手段,我们需要对重症监护室病人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院内感染,保证护理人员安全,避免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出现,本文指出了重症监护室感染控制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其原因,由此对防范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一些措施与管理策略进行探讨.通过合理的、科学的、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手段、强大的执行力和更加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能够及时、有效改变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现状,减少重症监护室感染事件的发生,这样才能提高重症监护室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和死亡率.

    作者:谭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血清因子NO、IL-17和HS-CRP水平在牙髓炎诊断及根管治疗疗效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因子NO、IL-17和HS-CRP水平在牙髓炎诊断及根管治疗疗效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来我院就诊的104例牙髓炎患者为患者组,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同期收集104例体检健康志愿者为健康组.研究组患者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分次性根管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因子NO、IL-17和HS-CRP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组较健康组人群的血清因子NO、IL-17和HS-CRP水平显著增高,经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和血清因子NO、IL-17和HS-CRP水平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因子NO、IL-17和HS-CRP在牙髓炎患者辅助诊断及根管治疗疗效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少英;杨立静;王丽娜;王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7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进行分配,先入院的54例患者归入到观察组,后入院的53例患者归入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开展治疗,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经过一段时闻的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患者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及足部功能评分等指标上,有明显差异,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疗效更好,拥有较短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在足部功能评分中,相比常规手术的治疗方法,评分更高,所以具有较高的临场价值,值得广泛应用与推广.

    作者:马明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共选择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于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治疗,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及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完全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P<0.05.结论: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方法利于加快骨折愈合,进一步改善膝关节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申霞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初探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2年间接收的新生儿70例肺炎患儿,根据进院就诊时间分为2组,每组35人,作为参照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基础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对比,对照组的护理效果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参照组,通过住院天数、患儿体温恢复时间统计对比,发现对照组的新生儿肺炎患儿的复发病率低于参照组,统计差异呈正相关.结论:新生儿肺炎患儿的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比常规护理更能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可以大力推行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张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