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66例南京地区HBV-DNA阳性患者病毒基因型分析

瞿卫;立彦;林艳丽

关键词:南京地区, 乙肝病毒, 基因型
摘要:目的 初步了解南京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基因型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上海克隆生物的HBV- DNA定量检测试剂盒和HBV基因分型诊断试剂盒对166例南京地区HBV感染者进行HBV- DNA和HBV基因型检测.结果 B基因型71例占42.77%,C基因型81例占48.79%,B/C混合型14例占8.43%,未检出非B非C型.HBV基因型B型、C型、B/C混合型在HBV- DNA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南京地区HBV感染者基因型以B、C型为主.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湖南某民航空勤人员营养KAP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湖南某民航空勤人员的营养KAP现状和营养知识获得途径,为引导其建立科学的食物消费观提供依据.方法 对湖南某民航的全部空勤人员(369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湖南某民航空勤人员营养知识总体得分为(14.12±3.17)分,合格者、良好者分别占55.06%和27.08%.营养的态度总体得分为(14.20±1.31)分,95.53%的民航空勤人员表示“希望”获得有关健康饮食方面的知识.空勤人员获得营养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报纸杂志和网络.50.89%的人希望通过宣传手册和相关书籍来获得营养知识.结论 民航空勤人员营养态度较为积极,但营养知识存在不足,部分被调查者有不良的饮食行为.因此需对湖南某民航空勤人员加强营养教育,树立正确营养观念.

    作者:颜娜;刘让华;刘凤美;袁泉;杨俊峰;任国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内蒙古自治区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异常反应监测

    目的 监测并分析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对内蒙古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中发生并报告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全自治区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220例,一般反应占189例,异常反应30例,偶合症1例.24h内监测到AEFI病例160例.异常反应中,过敏性皮疹占50%.结论 此次强化免疫组织妥当,实施规范,异常反应发生率较低,症状轻微.麻疹减毒活疫苗安全可靠.

    作者:范耀春;李彬;闫绍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超短波联合自制藤药辅助治疗女性不孕症患者术后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女性不孕症患者手术后辅助治疗效果,探讨有效、适用的辅助治疗手段和方法.方法 将 2008年6月- 2010年6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91例女性不孕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4组:辅助治疗1组44例,采用超短波辅助治疗;辅助治疗2组47例,采用自制藤药腹部外敷辅助治疗;辅助治疗3组48例,采用超短波和自制藤药腹部外敷辅助治疗;对照组52例,仅单独手术治疗.1年后电话随访,失访8例,进入调查的共183例,其中辅助治疗1组42例,2组46例,3组46例,对照组49例,对4组女性不孕症术后患者的妊娠率进行比较.结果 不同的辅助治疗方式对1年后是否妊娠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中,给予手术后辅助超短波理疗和藤药腹部外敷患者1年后妊娠率比单独手术后妊娠率提高了24.40%.结论 为女性不孕症术后患者实施超短波辅助治疗,并在其出院时指导使用藤药腹部外敷,能改善盆腔的血液循环,预防术后再次粘连,更有效的促进康复,提高了手术效果.

    作者:罗煜;陈小翠;彭智;曾晓兰;欧李华;文晓柯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2004-2005年湖南省居民伤害死亡水平与分布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湖南省城乡人群伤害死亡特征,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2004-2005年湖南省第3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资料,分析不同人群伤害死亡率、构成比以及外部原因构成的差异.结果 2004-2005年湖南省10个县(市、区)居民伤害死亡率为67.40/10万,其中城市和农村伤害年平均死亡率分别为65.98/10万、67.87/10万;男性是女性1.91倍(P<0.01),伤害死亡占全部死亡数的11.08%,居所有疾病死因的第四位.居民伤害前4位死因依次为交通伤害、自杀、跌落、溺水.结论 伤害已成为危害城乡人群的主要死因之一,应根据湖南省不同人群伤害死亡的特点,开展系统研究和实施干预措施.

    作者:白晓蓉;李光春;金东晖;殷黎;刘慧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婴幼儿接种卡介苗后30例淋巴结异常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婴幼儿接种卡介苗(BCG)后淋巴结异常反应的原因与处理方法.方法 对2004年1月-2010年9月间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收治的30例接种BCG后淋巴结异常反应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0例患儿均于接种BCG3~6个月后接种侧腋下及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胸片与血沉正常,PPD试验(+),均无全身结核中毒症状.结果 20例淋巴结直径≤4cm的患儿仅给予异烟肼口服或加环形封闭治疗2~3个月痊愈;另3例淋巴结>4cm者行手术摘除.5例淋巴结化脓者在口服异烟肼治疗的同时,行穿刺抽脓、冲洗及并注入链霉素和异烟肼治疗,3~4周均痊愈.另2例有破溃者经切开排脓,冲洗、使用蘸有利福平粉的凡士林纱条引流及5%异烟肼软膏外敷治疗后痊愈.结论 提高接种BCG的技术、接种质量和恰当处理BCG接种后的淋巴结异常反应,是预防与降低BCG接种后淋巴结异常反应发生率的关键措施.

    作者:黄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长沙地区246124人次健康体检恶性肿瘤检出分析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在长沙地区健康人群中的发病特点,使肿瘤防治工作更有预见性和针对性.方法 对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07 - 2010年246 124人次健康体检中的恶性肿瘤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共查出恶性肿瘤患者139例,年均检出率为0.565‰;肿瘤发病排序前3位为肺癌(33.1%)、肝癌和乳腺癌并列第二,各占15.8%.结论 查体有助于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以肺癌作为肿瘤防治工作的重点,势必对降低肿瘤的发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健康体检,肝脏应作为重点检查内容之一;乳腺检查应作为女性必查项目.

    作者:周辉;陈志恒;刘迎新;曹霞;朱小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眉县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状况调查

    目的 掌握眉县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状况及其危险因素,为慢性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2010年中国慢性病监测工作方案,采用询问、测量、实验室检测等方法开展监测.结果 眉县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41.83%,标化患病率20.62%.一、二、三级及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1.17%、8.83%、4.50%、17.33%.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P<0.05),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P<0.01).即往有92人被诊断为高血压,诊断病例中有64.13%(59人)近2周服用降压药,仅有14.13%(13人)血压控制至正常值;糖尿病患病率4.83%,标化患病率2.05%.空腹血糖受损率和糖耐量降低率分别为3.67%和7.53%.即往有16人被医生诊断过糖尿病,43.75%(7人)监测时血糖控制.男女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被调查人群超重率30.67%,肥胖率9.17%,标化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20.11%、4.85%;血脂异常呈现“一高一低”即“高”甘油三酯(24.67%)和“低”高密度脂蛋白(58.00%),血脂异常标化率41.18%.糖化血红蛋白升高率为4.67%,标化率为1.89%,升高者为既往或现症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前期.被调查人群吸烟率25.50%,男性吸烟率55.51%.结论 眉县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高、控制率低,高血脂、肥胖、膳食结构不合理是该县慢性病高发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杨彩玲;尤树录;杨培荣;王宏;兰志超;谭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长沙市尘肺病分布现状及发病规律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探讨长沙市尘肺分布现状和发病规律,预测尘肺病流行趋势,为制定尘肺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尘肺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对长沙市1956 -2010年尘肺诊断病例输入计算机建立尘肺病数据库,经Excd导出,用SPSS17.0统计分析.结果 全市尘肺累计病例3 689例,主要分布在开福区(17.5%)、浏阳市(15.9%)、望城县(14.3%).行业以轻工945例(25.62%)、煤炭631例(17.1%)、机械374例(10.14%)居前3位.种类以矽肺、陶工尘肺和煤工尘肺为主;尘肺Ⅰ期和Ⅱ期3 408例(92.38%),Ⅲ期尘肺不足8%.肺结核并发率26.29%,累积报告尘肺死亡病例690例,病死率18.7%,平均死亡年龄为59.86岁;主要死因依次为肺结核、慢性呼吸衰竭、慢性肺心病.结论 全市尘肺病新发病例1960- 1980年代呈逐渐增长趋势,90年代后病例明显减少.需加大高危行业粉尘危害监测与风险控制,建立粉尘暴露人群健康监护与预警机制.

    作者:张建中;陈发明;周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血吸虫不同感染频次对宿主肝纤维化程度的影响

    目的 以等量血吸虫尾蚴分别进行1次性和分2次、3次、4次感染4组小鼠,建立小鼠血吸虫感染模型,观察不同感染频次对肝纤维化程度的影响.方法 通过肝脾指数来判断肝损害程度;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透明质酸(HA);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胶原沉积、纤维形成情况和形成率.结果 1次性感染组肝纤维化形成率及纤维化程度不高,肝损害较轻;2次以上感染组,18周后所有小鼠均有肝脏纤维化的形成,纤维化程度与感染频次呈正相关,肝损害程度随感染频次增加而加重.结论 血吸虫反复感染可导致患者严重肝损害,患者一旦被血吸虫尾蚴感染应及时治疗,避免反复多次感染.

    作者:朱阳泉;徐长根;李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妊娠期糖尿病的干预与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 探讨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对减少母体及围产儿并发症和改善妊娠结局的意义.方法 将131例妊娠期糖尿病治疗组、47例妊娠期糖尿病未治疗组和165例正常孕妇进行比较,分析在孕产妇和围生儿并发症方面有无差异.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治疗组只有剖宫产高于对照组(P<0.05).未治疗组孕产妇的先兆子痫、羊水过多、酮症酸中毒、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剖宫产、早产和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产儿的巨大胎儿、新生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视血糖筛查,及时诊断和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可以有效地降低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席德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CU2+在缺血修饰性白蛋白形成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 体外探讨Cu2+在缺血修饰性白蛋白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5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均匀分成五组,将不同浓度Cu2+、Ca2+、EDTA- Na2、Cu2++ EDTA - Na溶液和去离子水分别加入五组混合血清中,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利用白蛋白钴结合(ACB)试验进行IMA测定.结果 终浓度≥25 μmol/L的Cu2+各浓度组与去离子水组比较,测得的IMA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Cu2+浓度的增高,IMA均值呈增高趋势.终浓度< 25 μmol/L的Cu2+各浓度组IMA均值与去离子水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2+各浓度组IMA均值与去离子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在EDTA- Na2组,随EDTA- Na2浓度升高,IMA逐渐降低.Cu2++ EDTA- Na2组IMA均值与去离子水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Cu2+与缺血修饰性白蛋白形成密切相关.

    作者:陈月梅;蒋洪敏;周志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哌甲酯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疗效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哌甲酯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疗效的差异.方法 将2009年1月-2011年1月本科诊治的90例ADHD儿童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接受哌甲酯(MET组)和脑电生物反馈(EEB组)治疗,采用Conners量表和试听整合连续执行测试(IVA- CPT)评价治疗前后疗效差异.结果 两组ADHD患儿治疗后综合反应控制商数(FRCQ)和综合注意力商数(FAQ)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P<0.05),MET组治疗中期和结束时的FRCQ和FAQ显著高于EEB组(P<0.05);随访3个月和6个月时,EEB组FRCQ和FAQ显著高于MET组(P<0.05).两组ADHD患儿治疗后Conners量表各因子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结束后各因子均呈增加趋势.MET组治疗后Conners量表各因子评分显著低于EEB组(P<0.05),而在随访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评分显著高于EEB组(P<0.05).EEB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发生;MET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率为28.9%,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结论 哌甲酯和脑电生物反馈均可显著改善ADHD症状,哌甲酯近期效果显著高于脑电生物反馈,而远期效果则低于脑电生物反馈.

    作者:陈宇;康如彤;赵莎;丁大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与应对策略的探讨

    随着世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深化改革,以及卫生部主持的国家金卫工程的实施,使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大大加快.但是,随着老百姓对医疗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医疗机构需要为病患者提供更人性化、更合理的服务,所以,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信息传递流程的简化,医疗部门办公网络化、自动化,实现全面信息共享已是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医院认识到,只有通过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信息化医院,才能支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大大提高医院综合效益和运行效率.

    作者:言卓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湖南省部分医疗机构梅毒和淋病病例报告与诊断调查

    目的 了解湖南省梅毒和淋病病例的诊疗和疫情报告质量,及时发现性病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为政府制定性病预防控制规划及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现场抽查全省医疗机构84家,其中市级综合医院14家、妇幼保健机构14家、县级综合医院28家、妇幼保健机构28家,2010年1-9月份诊治的梅毒和淋病病例记录.与同期该机构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的病例数据进行比较,核查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性、上报的及时性、准确性,同时问卷调查实验室采用的诊断方法.结果 被抽查的84家医疗机构1-9月份网络直报梅毒1 472例,现场核查1 837例,漏报率24.8%.网络直报淋病331例,现场核查566例,漏报率70.9%.69.1%梅毒和15.8%淋病有实验室诊断结果.结论 湖南省医疗机构性病病例报告和诊断质量令人担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大对相关医疗机构性病诊疗服务及网络直报管理.

    作者:高守芝;陈曦;贺健梅;覃碧云;郑军;陈培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BP神经网络在代谢综合征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BP神经网络筛选疾病相关因素及构建疾病预测模型的作用,并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为更加准确地运用神经网络方法解决医学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MATLAB软件中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代谢综合征相关影响因素的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计算平均影响值对影响因素进行筛选,依据ROC曲线下面积对比BP神经网络与Logistic回归分析所构建的疾病预测模型的效果.结果 利用BP神经网络所构建的疾病预测模型,通过平均影响值算法筛选变量后的预测效果要好于未筛选的效果,且通过平均影响值算法所筛选的影响因素与Logistic回归分析基本一致,两者预测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UCBP=0.837,AUCLogistic=0.841,u=0.3310,P=0.7406).结论 运用BP神经网络的平均影响值算法可实现对疾病相关因素的筛选及构建疾病预测模型,可在流行病学病因探索的研究中发挥与Logistic回归分析同样的作用.

    作者:秦平;张镏琢;赵晓雯;陈晶;卓志鹏;刘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泰安市新生儿疾病筛查12周年回顾分析

    目的 分析泰安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发病率、分布及治疗等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1999年6月-2011年3月在泰安市辖区内所生产的新生儿673 770例进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和高苯丙氨酸血症(HPA)的筛查.2010年8月-2011年3月对41 766例新生儿进行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筛查.对筛查出的患儿免费6年治疗.结果 1999-2011年平均筛查率99.48%,覆盖率100%.检出患儿CH185例,发病率为1∶3687;HPA103例,发病率1∶6 541.41 766例新生儿检出G6PD10例,发病率1∶4 177;CAH未检出.全市86个行政乡镇、7个城区,有66个乡镇、7城区有CH患儿检出;49个乡镇、7城区有HPA检出.在保偿治疗期间患儿治疗率100%,治疗有效率100%,持续治疗率96.5%.经规范治疗的患儿体格智力与正常儿童无明显差异.大于6岁的两病患儿(不再免费治疗),70例永久性CH患儿能坚持规范治疗,47例HPA患儿定期来泰安市妇幼保健院购买无苯丙氨酸营养品的11例,其中达到规范饮食治疗的6例.结论 争取政策支持、政府重视,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和治疗率,扩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是进一步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作者:刘风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长沙市孕早期非吸烟孕妇被动吸烟KAP调查

    目的 了解长沙市非吸烟孕妇被动吸烟情况以及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减少孕妇被动吸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641位孕龄不大于12周的非吸烟孕早期孕妇进行有关被动吸烟的问卷调查,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孕妇对被动吸烟具体可以导致的危害了解不足;对在餐厅、咖啡吧等餐饮娱乐场所吸烟的容忍度显著高于医院、中小学校、公交车等公共场所;对周围吸烟者进行劝阻时,对丈夫的预计成功率高,其次为父母、公公婆婆等亲密家庭成员,对单位领导和公共场所吸烟的陌生人的预计成功率低,均不足35%.结论 减少孕妇被动吸烟刻不容缓,孕妇需要掌握更多被动吸烟危害的知识以及劝阻他人当面吸烟的技巧,以加强自我保护.

    作者:周婧瑜;胡劲松;王进;朱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抛锚式教学法在临床医学八年制内科学实践教学应用初探

    八年制医学教育的开展对传统的内科学临床实践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抛锚式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凭借自主学习、生成学习、合作学习,终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文章介绍了湘雅三医院内科教研室利用该教学法进行临床见习带教的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从内科学实践教学人手,采用抛锚式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八年制医学生的见习效果和临床实践能力,有利于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

    作者:易斌;贾燕;沈守荣;邓芳;彭伟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14057例健康体检者B超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健康人群中常见疾病在不同器宫、性别和年龄段的发病情况,为临床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2010年在医院B超室进行健康体检的14 057例体检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检测出来的疾病依据性别和年龄段进行分析.结果 (1)检测出的疾病:脂肪肝、肝囊肿、肾囊肿、胆囊息肉、胆囊结石、肾结石、肝血管瘤、肝癌、肾癌等,其中脂肪肝检出率居首位,肝囊肿占第二位;(2)除了肝癌、肾癌外,其他疾病在男女中均有分布,同时女性在肾囊肿青年组、胆囊息肉青年组和老年组、胆囊结石青年组、肝血管瘤各年龄段的发病率高于男性;(3)除了胆囊结石和肾结石外,其他疾病的老年组发病率高于中年组,同时中年组也高于青年组.结论 各种肝胆肾疾病在人群中不健康比例相当大,尤其是在中老年组的发病率较高,但在青年组也有一定的比例,因此要提高全民的健康意识并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预防疾病的发生,有条件的可进行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常玉洁;米晓斌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预防医学专业实习生疾控中心现场教学实践与问题探讨

    通过预防医学专业实习生在疾控中心实习基地的现场教学实践活动,发现问题,探索规范化的实习基地的建设,提高实习基地的现场教学实践活动的教学质量,培养实用型公共卫生人才.

    作者:王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