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宏;段林李;郭豫;邓茂铭;吴念标
目的 探讨血清EB病毒衣壳抗原(EB-VCA IgA)在鼻咽癌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2009年7月-2011年6月期间在本院进行EB-VCA IgA筛查的3 820例居民为研究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EB-VCA IgA;对结果异常者取鼻咽部黏膜脱落细胞或活体组织检查,分析EB-VCA IgA在鼻咽癌筛查中的意义.结果 在3 820例居民中,EB病毒抗体阳性48例(1.26%),确诊为鼻咽癌2例.结论 在鼻咽癌的高发地区,EB-VCA IgA可作为一项常规防癌检查项目,以有利于鼻咽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作者:潘桂常;黄岩;潘辉林;原伟权;朱玉爱;汤锐明;王馨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索完善公卫专业人才教育和培养工作策略与措施.方法 收集2009-2010年广西考区公卫类医师资格考试考生人数、学历、单位分布、合格率及实践技能考试得分和医学综合笔试掌握率等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公卫类考生人数偏低,仅占年度考生总人数的1%;医师资格技能考试、综合笔试合格率随学历及单位级别增高而增高,中专学历考生合格率低,为70.69% 、29.14%,本科以上学历合格率高,为95.58%、79.68%,乡镇级单位考生合格率低,为76.76%、36.43%,自治区级单位考生合格率高,为100% 、84.73%;现阶段公卫类考生以大专学历和在乡镇级机构工作为主;考生在体格检查、X线片判读、现场检测技能、卫生处理等技能考试项目得分率普遍较低,平均在50%以下;在生化、生理、免疫、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毒理学等学科笔试掌握率普遍较低,平均在40%以下.结论 大学应加大对公卫专业特别是高学历公卫医师的培养,并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更符合.建议国家制订政策加强基层公卫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同时改革医师资格考试通过模式,使医师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方式更加科学客观,并促进医师资格考试对医学教育的导向作用.
作者:凌玉;梁远;射绪云;黄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调查估计邯郸市男性同性恋人群规模,分析影响评估结果的因素.方法 结合乘数法和捕获-再捕获法对邯郸市男性同性恋活动场所进行调查估计.结果 计算得出男性同性恋人群为1 453人,95%可信区间为(1 227,1 681).结论 捕获-再捕获法和乘数法都是比较可行的对男同性恋人群进行规模估计的间接方法.用时短,花费低,适合在卫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进行艾滋病高危人群的规模估计.
作者:崔巍;张炎;袁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对肺癌脑转移患者接受放疗治疗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研究放疗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本院2007年4月-2008年4月肺癌脑转移患者100例,根据患者自愿选择治疗方式的情况将其分成两组,分别给予不同方法治疗进行回顾分析.将其中42例临床治疗时选择单纯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另一组58例患者设为研究组,临床在对其进行放射治疗的同时再配合化疗方法进行联合治疗.根据两组患者临床接受不同方式治疗肺癌脑转移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观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根据肺癌转移患者在一、两年内的生存率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组患者生存率要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临床对两组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研究组患者生存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使用放射治疗加化疗方法治疗肺癌脑转移患者可以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存环境以及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志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原花青素(PC)对氨基脲(SEM)染毒小鼠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50只成年KM小鼠,随机分为5组:溶剂对照组,SEM染毒组,SEM染毒+低、中、高剂量PC保护组;溶剂对照组,灌胃去离子水;SEM染毒组,前两周灌胃56.25 mg/kg·bw SEM溶液,后4周灌胃去离子水;低、中、高剂量PC保护组,前2周均灌胃56.25 mg/kg·bw SEM溶液,后4周分别灌胃100、200、400 mg/kg· bw PC溶液.末次灌胃24 h后,摘眼球采血后处死小鼠,测定相关检测指标.结果 SEM染毒组小鼠NK细胞活性、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抗体形成细胞数、淋巴细胞转化能力(SI)均低于溶剂对照组(P<0.05);而中、高剂量PC保护组小鼠NK细胞活性、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AFC及SI均高于SEM染毒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量的原花青素可减轻氨基脲致小鼠免疫细胞活性的损伤.
作者:周艳;余明东;朱乐玫;杨双波;贺栋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临床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 对2009-2011年7月广州市结核病防治所二分所经过实验室检查确诊的63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波及两肺叶为多(58%),双侧同时患病较多(51%),空洞仅占25%.涂阴培阳44%,涂阳培阳56%,菌型鉴定以龟分枝杆菌为多占44%.耐药以耐多药比例大(占77%),耐药顺位为耐多药>耐二药>单药.仅有3例是对一二线抗结核药全敏感.其中47例为初治病例(75%),16例复治病例(25%).结论 由于生活环境的变迁可能导致了非结核分枝杆菌的习性发生了变化,以至于目前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临床特点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作者:梁冰;黄瑞霞;邓虹;何庆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流行性腮腺炎(流腮)并发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2008年1月-2011年1月住院流腮并发急性胰腺炎29例患儿为观察组,同期住院无并发症的84例流腮患儿为对照组,观察其临床表现,比较两者实验室检查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4.71%的流腮患儿合并胰腺炎,症状轻.观察组红细胞比积(Hct)、血沉、C反应蛋白(CRP)、血糖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白细胞、血、尿淀粉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胰腺炎为流腮较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轻型.血尿淀粉酶增高不能作为诊断依据,血脂肪酶检测结合胰腺B超有助于诊断.Hct、血糖增高等引起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沉增快、CRP升高提示可能并发胰腺炎,其变化可作为观察病情的实验室指标.
作者:刘静;罗如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城乡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熟悉情况,为湘西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模式与方法探索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大众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专题调查方案》并结合实际情况,增加艾滋病知识获取途径、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与“四免一关怀”政策等三个问题,对湘西自治州8县市城乡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湘西地区8县市城乡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75.0%,49.7%)、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熟悉率(62.9%,48.6%)、“四免一关怀”政策了解率(44.0%,36.5%).结论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城乡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结果与国内不同地区开展的城乡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即城市居民的艾滋病知晓率高于农村居民的结果.但不足之处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城乡居民的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均低于全国与湖南省平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傅腊莲;刘云贵;魏仁国;陈艳;黄珊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比SAS和LISREL软件在结构方程模型运算过程中的程序特点和结果差异,为结构方程模型应用者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SAS和LISREL,采用Monte Carlo数据模拟实验对预设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SAS和LISREL对同一参数和统计量的输出结果相同;LISREL输出了更加丰富的拟合指数,并能提供较为直观形象的含有路径系数的路径图;SAS的编程语句直观明了,更易被具有计算机编程基础或者专业统计分析人员所掌握.结论 应用者可按照自身专业背景和对两个软件使用的熟练程度灵活选择两种软件.
作者:王长义;陈忠伟;秦平;张镏琢;袁重胜;刘盛元;刘艳;赵晓雯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畸形子宫的类型,人工流产的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选择本院43例畸形子宫并行人工流产术的病例,通过B超探查畸形子宫类型,并计算人工流产术的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畸形子宫妊娠发生率为0.196%,人工流产一次性成功率达88.4%,人工流产术的并发症发生率34.7%,畸形子宫的误诊率为20.3%.结论 畸形子宫由于特殊的解剖,往往造成误诊.临床工作者应对畸形子宫合并人工流产术加以足够重视,术前认真诊断,术中针对各种类型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或避免合并症的发生,保证手术的成功及安全.
作者:熊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珠海市斗门区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及抗体水平,探讨影响普通人群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的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从斗门区2个镇选取480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液标本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抑制(HI)检测.结果 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人数为110人,阳性率为22.92%6(110/480).单因素和多因素二项Logistic分析均显示职业、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调查前曾患过感冒与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阳性有关.结论 珠海市斗门区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水平不高.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重要手段.
作者:赵超敏;陈斌;周伴群;吴水滨;焦亮;罗志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1982-2010年徐州市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变化趋势.方法 病例统一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编码,对徐州市区居民1982-2010年肿瘤死亡情况及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82-2010年间,徐州市区恶性肿瘤平均死亡率为113.98/10万,呈逐年递增趋势.肺癌、肝癌、肠癌、白血病和乳腺癌的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胃癌、食管癌和宫颈癌的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前5位死因分别为肺癌(27.18%)、肝癌(20.74%)、胃癌(13.73%)、食管癌(7.57%)和肠癌(4.75%).男女肿瘤死亡数之比为1.92∶1.从30岁年龄组开始,恶性肿瘤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迅速上升.结论 徐州市区恶性肿瘤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健康,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刘军;陈培培;娄培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索他洛尔和普罗帕酮对心律失常患者治疗前、后QT离散度(QTd)变化的影响及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6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索他洛尔组30例和普罗帕酮组30例,索他洛尔组单独给予索他洛尔,起始剂量40mg/次,2次/d,治疗1周后如无效可逐步增加剂量,单次剂量增加40 mg/次,大量不超过120 mg/次,2次/d.普罗帕酮组患者均单独使用普罗帕酮,起始剂量150mg/次,3次/d,如疗效不佳则每隔5~7d增加单次剂量50 mg,大剂量不超过900 mg/d.2组治疗时间均为7周.治疗期间不合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结果 索他洛尔和普罗帕酮两组治疗显效率分别为80%与70%,索他洛尔组较普罗帕酮组疗效稍好,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索他洛尔组治疗后QT间期、QTd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罗帕酮组QT间期及QTd用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索他洛尔和普罗帕酮组治疗后的QT间期及QT离散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索他洛尔可引起QTd的降低,是其疗效较普罗帕酮好的重要因素.
作者:龚尤贵;凌智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儿童门诊下肢手术中运用低浓度罗哌卡因骶管阻滞麻醉的效果、不良反应、离院时间和术后疼痛情况.方法 择期门诊手术患儿30例,随机分为两组,1组为0.2%罗比卡因组,2组为丙泊酚-氯胺酮全静脉麻醉组.观察麻醉效果、局麻药毒性反应及术后常见并发症、术后镇痛效果、离院时间.结果 两组病人在术中镇痛效果全部达到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但两组病人离院时间、术后疼痛情况及术后恶心呕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罗哌卡因单次骶管阻滞具有操作简单、能满足手术需要、对呼吸与循环影响小、麻醉管理较容易、并发症少、离院时间短,有较好的术后镇痛作用等优点,是儿童门 诊下肢手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顾晖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开福区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6所小学的657名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收集一般信息,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调查感染情况.结果 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3.8%,性别间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83,P>0.05);不同年级学生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9,P>0.05).城区、城郊、农村的学生感染率不全相同(x2=13.06,P<0.05);不同地域学生的生水饮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3.67,P<0.05).结论 开福区小学生的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低;农村学生感染率高于城区和城郊,应重点加强农村地区小学生肠道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
作者:唐华文;卢懿;晏强;邬力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败血症患者早期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抽取60例败血症和非败血症患者外周血标本,作PCT检测和血培养.结果 败血症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非败血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相比,PCT检验法灵敏性和特异性高.结论 PCT检验法较血培养灵敏,对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袁正泉;陈中湘;刘培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茶山镇学生结核菌感染情况,为该地区防控结核病提供依据.方法 对茶山镇2010年和2011年的入学新生开展PPD试验,采用统一的疫苗和接种方法,并按照有关标准进行阳性判断.结果 2 583名学生的阳性率为49.17%,强阳性占阳性者的42.05%,不同性别、户籍间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岁以上年龄组阳性率高于12岁以下年龄组,有卡痕组阳性率高于无卡痕组.结论 PPD试验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监测结核感染的方法,根据试验结果采取不同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结核病在学校的传播和流行.
作者:钟艳芬;叶俊锋;潘小划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自开展传染病报告工作以来,昆山市法定传染病的流行变化形势和趋势,探讨当前昆山市传染病防控形势.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1950-2010年昆山市各年代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描述.结果 总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下降,2000-2010年年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比20世纪50年代下降了91.33%和98.72%;20世纪60年代之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60年代以后下降,死亡率从60年代起呈下降趋势;传染病发病谱发生明显改变.结论 1950-2010年昆山市传染病防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当前的传染病流行态势提示,昆山市传染病防制面临新老传染病的双重威胁.
作者:王文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居民死因统计资料是反映一个地区社会经济水平和文化发展状况的重要科学指标,是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卫生政策的重要科学依据,同时也是医学、人口学、社会学等科学研究的基础信息.为评价厦门市思明区居民健康状况,为有关部门制定疾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遂对思明区居民2004-2010年的全死因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晓鹭;华菊萍;王清和;吕轶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DR胸部摄影与HKV之间的相关性,为尘肺病诊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本所受理尘肺病诊断的88例尘肺病例临床资料,对其同时实施DR与HKV摄片,将尘肺病诊断资深专家6人分成甲乙两组,对两种摄片结果进行尘肺病符合率判定.结果 88套两种摄片方式显示:小阴影形态、总体密集度及尘肺期别符合率,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总体密集度及尘肺期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现为甲组在标准把握上较乙组严.结论 数字化摄影具有图像分辨率高,速度快,存取方便,同时病人受照射剂量更小,用于尘肺病诊断是可行的,为减少读片差异,建议读片前统一读片松紧尺度.
作者:肖友立;戴伟荣;李圣磊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