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京市东城区2010年食品微生物污染状况分析

汪静;孙志峰;段旭;邱传营

关键词:餐饮单位, 食品, 食源性疾患
摘要:目的 通过长期连续、动态的监测,掌握2010年东城区各种食品中微生物的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抽检的餐饮单位及流通领域的11类、282件食品中的微生物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在抽检的11类282件食品样品中,来自餐饮单位的样品共142件,其中17件样品大肠菌群阳性,阳性率为11.97%,2件样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4%;来自流通领域的样品共140件,1件大肠菌群阳性,阳性率为0.7%.从食品类别来看,熟制豆制品大肠菌群阳性率高为27.5%,其余依次为散装冰激凌20.0%、散装熟肉制品11.4%、中式凉拌菜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513,P<0.05).从季节来看,采自夏季食品大肠菌群阳性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06,P<0.05).从餐饮单位的级别来看,A级单位、B级单位和C级单位大肠菌群的阳性率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流通领域的食品卫生状况要比餐饮单位的食品卫生状况好.容易引起食源性疾患的食品主要集中在熟制豆制品,散装冰激凌,散装熟肉制品和中式凉拌菜,夏季的食品卫生状况更容易造成食源性致疾患的发生,秋季也不应忽视.建议卫生部门加强重点季节重点食品的卫生监督监测工作,降低食源性疾患的发病风险.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原花青素对氨基脲染毒小鼠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原花青素(PC)对氨基脲(SEM)染毒小鼠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50只成年KM小鼠,随机分为5组:溶剂对照组,SEM染毒组,SEM染毒+低、中、高剂量PC保护组;溶剂对照组,灌胃去离子水;SEM染毒组,前两周灌胃56.25 mg/kg·bw SEM溶液,后4周灌胃去离子水;低、中、高剂量PC保护组,前2周均灌胃56.25 mg/kg·bw SEM溶液,后4周分别灌胃100、200、400 mg/kg· bw PC溶液.末次灌胃24 h后,摘眼球采血后处死小鼠,测定相关检测指标.结果 SEM染毒组小鼠NK细胞活性、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抗体形成细胞数、淋巴细胞转化能力(SI)均低于溶剂对照组(P<0.05);而中、高剂量PC保护组小鼠NK细胞活性、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AFC及SI均高于SEM染毒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量的原花青素可减轻氨基脲致小鼠免疫细胞活性的损伤.

    作者:周艳;余明东;朱乐玫;杨双波;贺栋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邯郸市男性同性恋人群规模调查估计

    目的 调查估计邯郸市男性同性恋人群规模,分析影响评估结果的因素.方法 结合乘数法和捕获-再捕获法对邯郸市男性同性恋活动场所进行调查估计.结果 计算得出男性同性恋人群为1 453人,95%可信区间为(1 227,1 681).结论 捕获-再捕获法和乘数法都是比较可行的对男同性恋人群进行规模估计的间接方法.用时短,花费低,适合在卫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进行艾滋病高危人群的规模估计.

    作者:崔巍;张炎;袁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株洲市35岁以上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现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株洲市35岁以上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现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采取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0年对株洲市9个县(市)区54个村(社区)26 786名35岁以上居民进行调查.结果 株洲市35岁以上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前5位的是高血压、冠心病、血脂异常、糖尿病和慢性支气管炎;城市普遍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吸烟率25.88%、饮酒率1.26%、49.49%的居民身体缺乏活动、血脂异常的居民占8.27%.结论 株洲市35岁以上居民慢性病流行以高血压为主,普遍存在吸烟、饮酒、血脂异常、身体缺乏活动等危险因素.

    作者:周胜勇;龙术国;冀乃宏;倪颇男;欧阳仁贵;蔡学凡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艾滋病知晓率调查

    目的 了解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城乡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熟悉情况,为湘西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模式与方法探索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大众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专题调查方案》并结合实际情况,增加艾滋病知识获取途径、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与“四免一关怀”政策等三个问题,对湘西自治州8县市城乡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湘西地区8县市城乡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75.0%,49.7%)、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熟悉率(62.9%,48.6%)、“四免一关怀”政策了解率(44.0%,36.5%).结论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城乡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结果与国内不同地区开展的城乡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即城市居民的艾滋病知晓率高于农村居民的结果.但不足之处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城乡居民的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均低于全国与湖南省平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傅腊莲;刘云贵;魏仁国;陈艳;黄珊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医生规范化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医生规范化培训是促进医院建设发展的战略措施.目前本院存在的主要问题:统一的标准不适应形势,医生、领导不重视,考核标准不规范.对策:建立明确的培训制度、加强宣传教育、规范考核制度.

    作者:王亚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SAS和LISREL软件在结构方程模型运算中的比较

    目的 通过对比SAS和LISREL软件在结构方程模型运算过程中的程序特点和结果差异,为结构方程模型应用者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SAS和LISREL,采用Monte Carlo数据模拟实验对预设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SAS和LISREL对同一参数和统计量的输出结果相同;LISREL输出了更加丰富的拟合指数,并能提供较为直观形象的含有路径系数的路径图;SAS的编程语句直观明了,更易被具有计算机编程基础或者专业统计分析人员所掌握.结论 应用者可按照自身专业背景和对两个软件使用的熟练程度灵活选择两种软件.

    作者:王长义;陈忠伟;秦平;张镏琢;袁重胜;刘盛元;刘艳;赵晓雯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和吲达帕胺小剂量联合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本院2009年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治疗组(65例),对照组口服贝那普利10mg/次·d,治疗组口服贝那普利5mg/次·d+吲达帕胺1.25 mg次·d.给药8周后,观察患者血压、心率、生化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用药8周后,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4%和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8%和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能耐受;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及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单用贝那普利相比,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降压效果显著提高;对心率、血糖、总胆固醇等生化指标等无显著影响;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

    作者:罗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2001-2009年常德市结核病控制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常德市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9年的效果,为结核病防治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1-2009年湖南省常德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资料、13个县(市、区)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登记资料、相关纸质文书、报表等资料.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和其它相关要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常德市2002年启动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2004年以县为单位DOTS策略覆盖率达到100%.2001-2009年全市共接诊结核病可疑症状者123 538例,可疑者年就诊率从2001年的113.74/10万上升到2009年的324.61/10万;发现涂阳肺结核患者25 758例,其中新涂阳患者21 800)例,新涂阳肺结核登记率平均为40.07/10万,新涂阳肺结核发现率平均为65.63%;初治涂阳平均治愈率为88.8%,复治涂阳平均治愈率为82.0%.结论 实施DOTS策略,可提高肺结核患者的发现率和治愈率,减少结核病的传播,产生明显的社会防治效益.

    作者:杨小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植物化学物预防乳腺癌作用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是全球女性常见的肿瘤和首要的肿瘤死亡原因[1].其发病率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着差异.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中国、日本及一些亚洲国家的乳腺癌发病率较美国及欧洲国家低[2],生态和移民研究显示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环境因素的改变引起,如饮食习惯等[3].众多的科学家通过人群或动物实验发现了饮食结构中可能对乳腺癌有影响的组成部分.其中,引入注目的便是蔬菜和水果.大量的流行病学结果证明蔬菜和水果中所富含的植物化学物多数都有防止人类癌症发生的潜在作用,从不同的实验系统(离体、动物)也可获得有关蔬菜水果以及提取的植物化学物的抗癌作用资料.大约有30余种植物化学物质在降低人群癌症发病率方面可能具有实际意义.本文就目前世界上研究较热门,可能对乳腺癌的发生起到保护作用的几类植物化学物进行了综述.

    作者:杨俊峰;任国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维生素D联合不同钙剂治疗婴幼儿佝偻病临床比较分析

    目的 比较不同剂型维生素D与铁锌钙或单纯钙剂联合治疗婴幼儿佝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75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随机分为大剂量维生素D3联合铁锌钙治疗组72例(Ⅰ)、大剂量维生素D3联合钙剂治疗组68例(Ⅱ)和小剂量维生素D2联合钙剂治疗组35例(Ⅲ),三组患儿治疗4、8周后进行疗效对比分析,治疗12周后比较三组血红蛋白浓度变化.结果 治疗4周后,Ⅰ组与Ⅱ组比较,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Ⅲ组比较,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Ⅰ组有效率明显优于Ⅱ组、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Ⅰ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均明显高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婴幼儿佝偻病治疗初期应选用大剂量维生素D3联合铁锌钙治疗效果更佳,且长期铁锌钙合剂治疗不会造成血红蛋白浓度下降,宜作为婴幼儿佝偻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车千红;赵晴;王福先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徐州市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29年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 了解1982-2010年徐州市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变化趋势.方法 病例统一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编码,对徐州市区居民1982-2010年肿瘤死亡情况及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82-2010年间,徐州市区恶性肿瘤平均死亡率为113.98/10万,呈逐年递增趋势.肺癌、肝癌、肠癌、白血病和乳腺癌的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胃癌、食管癌和宫颈癌的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前5位死因分别为肺癌(27.18%)、肝癌(20.74%)、胃癌(13.73%)、食管癌(7.57%)和肠癌(4.75%).男女肿瘤死亡数之比为1.92∶1.从30岁年龄组开始,恶性肿瘤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迅速上升.结论 徐州市区恶性肿瘤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健康,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刘军;陈培培;娄培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妇科手术中气腹式腹腔镜和悬吊式腹腔镜护理方法与效果的探讨

    目的 探讨气腹式腹腔镜与悬吊式腹腔镜治疗子宫恶性肿瘤手术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观察70例行腹腔镜下子宫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其中气腹组40例和悬吊组30例.对比两种术式腹腔镜术中出血量、动脉血气变化,术后肩痛发生率.结果 70例患者均实施了腹腔镜手术,其中气腹式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均少于悬吊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气腹式PaO2、PaCO2、SaO2手术前后变化程度低于悬吊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气腹式1例因术中出血中转开腹手术,1例术后主诉肩痛.结论 气腹式腹腔镜与悬吊式腹腔镜手术都需要熟练、默契的配合,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手术护理;了解两种腹腔镜的异同点,对腔镜手术护理提供了帮助.

    作者:王璐;崔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血浆(1,3)-β-D葡聚糖的检测对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价值

    目的 探究血浆(1,3)-β-D葡聚糖对侵袭性(深部)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诊断价值.方法 用两种不同方法检测67例疑似IFI患者的标本,了解其真菌感染情况;分析比较健康和确诊IFI两组血浆(1,3)-β-D葡聚糖的水平.结果 G试验动态浊度法和传统真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47.8%和22.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47,P<0.01);IFI组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475.3±375.6)pg/ml明显高于健康人群组(6.2±5.6)pg/ml(t=8.94,P<0.01);血浆(1,3)-β-D葡聚糖使用临界值为20.0 pg/ml,诊断真菌感染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 率分别为83.0% 、100.0%和91.1%.结论 血浆(1,3)-β-D葡聚糖是反映IFI的一个良好指标,可用于IFI的早期诊断,又可为IFI患者的疗效评价指标.

    作者:顾小红;蒋汉茂;邹良慧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体检人群健康教育需求的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人群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状况,提高体检中心健康教育水平.方法 以2010年11月在武警安徽总队医院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者1 122人为调查对象,共回收有效问卷1 043份.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社会学资料、对健康教育内容及健康教育方式的态度.结果 体检人群希望得到的健康知识前三项依次为“常见病防治知识”(44.5%)、“饮食营养知识”(29.4%)、“合理运动的知识”(10.7%);其中选择“合理运动的知识”和“戒烟、戒酒的知识和技能”以男性为主.愿意接受的健康教育方式依次是“一对一讲解”(22.5%)、“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等宣传资料”(18.1%)和“健康教育讲座”(18.0%);40岁以下者选择“一对一讲解”和“电话咨询”的比例较高,高中以下文化程度者选择“播放电视录像”的比例较高,大专以上选择“短信或电子邮件”的比例较高.结论 体检中心开展健康教育应侧重常见慢性病防治知识、饮食营养及合理运动方面,并结合体检对象的基本特征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方式.

    作者:周燕;李青艳;李迎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湘潭市2006-2010年职业病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2006-2010年湘潭市职业病发病情况,为进一步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新发职业病的发病特征、行业分布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06-2010年湘潭市共发生职业病新病例523例,其中尘肺占67.69%、职业中毒占28.68%;尘肺主要分布在煤炭行业,平均发病工龄18.69年,有逐年缩短的趋势,2010年比2006年提早5.09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业中毒主要分布在化工行业,主要发病为一氧化碳、镉及其化合物、氨、硫化氢中毒,病死率高为急性硫化氢中毒(42.86%).结论 尘肺、职业中毒是该市常见职业病,应重点加强对煤炭、化工等行业的职业卫生监管,加强个人防护,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作者:高华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湘南地区妇女子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统计了解本地区HPV感染基本情况,并探讨研究妇女子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和女人生理期变化、性行为、生活习惯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以2009年1月-2010年10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接受妇科检查的女性1 108例为研究对象,对其阴道宫颈分泌物标本,进行21种HPV基因型的分型检测,同时调查其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户籍、绝经、初次性生活年龄、性伴侣数、妊娠次数、初次妊娠年龄、流产、分娩次数、避孕方式、吸烟、饮酒等相关因素,后用软件SPSS13.0进行卡方检验各危险因素的显著性.结果 各年龄段宫颈HPV的阳性感染率均较高,17岁组感染率低(20.0%),50岁组高(38.2%).是否绝经、性伴侣数、避孕方式和饮酒与HPV感染显著相关(P<0.05).结论 专一的性伴侣、采用避孕套避孕和不饮酒能降低HPV感染几率.

    作者:陈晓琼;刘桂淑;肖斌梅;邓淑珍;张璇;江杨华;刘巧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80例慢性咳嗽患者病因分析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慢性咳嗽患者80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对病因综合治疗.结果 本组80例患者中,咳嗽变异性哮喘24例,占30%;鼻后滴漏综合征33例,占41.3%;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6例,占7.5%;胃食管反流14例,占17.5%;心因性因素2例,占2.5%,不明原因咳嗽者1例,占1.25%.其中胃食管反流并发咳嗽变异性哮喘3例,占3.7%;鼻后滴漏症并发咳嗽变异性哮喘8例,占10%.治疗2周、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咳嗽常见的临床病因进行分析,依据诊断方法和诊断程序对病因进行确定,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任凯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重症肝病患者凝血指标监测对预防继发性出血的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重症肝病患者凝血指标特点并探讨其预防继发性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2009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重症肝病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重型肝炎患者32例,肝硬化患者30例,肝癌患者18例(未进行放、化疗),检测患者的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并以同期随机选择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总结重症肝病患者凝血指标变化特点.结果 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的PT、APTT均明显延长,FIB明显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肝病患者凝血指标异常,患者血液处于明显低凝状态、具有出血倾向,其监测有助于及早发现重症肝病患者的凝血机制障碍,对预防继发性出血及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舒海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7年综合措施控制费家湖地段复发现血吸虫病疫情的效果

    目的 探讨药物灭螺、兴林抑螺、吡喹酮化疗、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控制洞庭湖区费家湖地段血吸虫病防治效果.方法 在费家湖的金星、富强两村,连续7年采用药物灭螺、兴林抑螺、化疗、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动态监测钉螺密度、血吸虫感染情况以及血吸虫病人估算情况等.结果 与防治工作初期的2003年相比,活螺平均密度下降了99.74%;居民感染率下降了95.04%;人群感染度下降了65.38%;估算病人数下降了94.93%.从2006年开始,钉螺感染率和感染螺平均密度就下降到0.7年间从暴发急性血吸虫病例数10例降低到0.结论 费家湖地段血吸虫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综合措施对控制洞庭湖湖汉型血吸虫病复发现疫情有显著效果.

    作者:王绪龙;姚青云;彭菊荣;董如兰;郭凤英;赵正元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12例肺泡蛋白沉积症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病例的临床特征及疗效,为提高该病诊疗水平和控制病情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确诊的12例PA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治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12例均经纤支镜肺组织活检和肺泡灌洗液PAS染色阳性确诊,9例患者予以大容量全肺灌洗(WLL)治疗,效果较好.结论 病理学检查是确诊本病的依据,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是其临床特征,目前治疗的首选方法仍是全肺灌洗.

    作者:李颖;肖雄斌;刘浪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