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评价及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李俊明

关键词:护理质量, 敏感指标, 优质护理, 持续改进
摘要:目的:探究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应用于优质护理持续改进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3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88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优质护理,实验组在优质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敏感指标评价,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护理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优质护理过程中应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评分,能够有效提高优质护理的效果,减少临床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在老年性阴道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满意度的提高.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期间入院治疗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120例,将其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表现.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愈率,观察组95.0%(57/60)明显优于对照组65.0%(39/60),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有差异(P<0.05).结论:老年性阴道的临床治疗中应结合护理干预,才能保证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另外,护理干预还能加快患者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金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奥曲肽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所收治的4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休克、补充血容量等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奥曲肽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肠胃不适、恶心呕吐、腹痛).结果:经治疗,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3%;治疗组的出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33%,对照组发生率为29.17%,各项指标表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上消化道患者联合应用奥美拉唑+奥曲肽治疗能迅速止血,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谢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房颤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心肌重构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患者的血液指标,分析影响房颤的因素,探究其对心肌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2017年收治的房颤患者30例(分别为阵发性房颤患者10例,持续性房颤患者10例,永久性房颤患者10例),另选取25例健康的成年人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各组患者的hs-CRP、Hcy、IL-6、TNF-α等指标.结果:在患者hs-CRP、Hcy、IL-6、TNF-α等指标对比中,可以看出心颤程度影响着患者心肌重构.同时,房颤程度越深其指标数值越大,其hs-CRP、Hcy、IL-6、TNF-α的数值越高.结论:hs-CRP、Hcy、IL-6、TNF-α是影响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且房颤程度影响着患者的心肌重构.

    作者:于惠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参芍口服液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IL-1β、IL-23及血脂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芍口服液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IL-1β、IL-23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170-200g清洁级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参芍口服液低剂量组、参芍口服液中剂量组、参芍口服液高剂量组、辛伐他汀组各10只.空白对照组大鼠给予正常饲养,其余组别大鼠采用高脂饲料喂食+维生素D3腹腔注射制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SD)模型,饲养12周后进行实验,空白对照组大鼠继续给予正常饲养,模型组大鼠给予高脂饮食+4ml/d蒸馏水灌胃,参芍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4ml/d,6ml/d,8m1/d灌胃给药,辛伐他汀组给予5mg/kg/d灌胃,给药4周后取血后处死,分析不同组别大鼠血清IL-1β、IL-23的差别.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IL-23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采用参芍口服液给药的大鼠血清IL-1β、IL-23水平随着给药剂量增加而降低;而参芍口服液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1β、IL-23水平与辛伐他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芍口服液可有效调节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血脂水平,降低炎症因子表达量.

    作者:吴群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胸外科手术后胸壁切口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和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胸外科术后胸壁切口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5年7月起到2017年4月期间在本院胸外科手术后胸壁切口感染的患者中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这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负压治疗,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比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切口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V A S疼痛评分和切口愈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 和22.5%,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够显著提高胸外科手术后壁切口感染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降低疼痛感和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何龙海;周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高原性肺水肿的影像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影像学诊断高原性肺水肿的临床价值以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纳入的32例高原性肺水肿患者所有临床资料,对患者均实施C T检查以及X线检查,观察高原性肺水肿患者影像学表现.结果:本次分析的32例高原性肺水肿患者经检查双侧或者单侧存在斑片状、肺门区团片状、毛玻璃状、弥漫性实变影,肺门发生模糊或者增大的改变为主要表现.结论:将影像学检查应用在诊断高原性肺水肿中可充分反映病变部位,可为临床治疗奠定基础.

    作者:文永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银川市2015年粉尘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我市粉尘企业职业病危害状况、发病特点、变化趋势,为制定重点职业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收集2015年体检机构所填报的重点粉尘企业接尘工人在岗期间体检资料,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9家接尘企业,共计4333人,未发现疑似职业病及职业禁忌证,结果异常1638人,总异常检出率37.80%.尘肺样改变检出率0.23%,以铸造工高6.67%,其次是水泥工0.53%.异常率依次为:小型企业>大型>中型;私营企业>外商>国营;水泥尘>铸造尘(除<30岁组)>煤尘.年龄≥50岁、工龄15~20a异常检出率高.检查项目异常率依次为:心电图23.84%>肺功能10.80%>血压5.77%>X线胸片2.70%,血压异常有随工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女性肺功能异常率高于男性.结论:银川市所辖小型、私营、铸造及水泥企业接尘工人,且年龄≥50岁、工龄在15~20a为职业性尘肺病高风险人群,应加强对小型、私营企业的监管力度,同时注意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作者:董兰萍;靳丽萍;王丽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乌头汤治疗寒湿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乌头汤具有散寒祛湿,行气止痛功效.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认为该病病机主要是寒湿阻络,气滞血瘀,经络不通,气血、经络与脏腑功能失调而致腰腿疼痛.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祛寒除湿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结果疗效颇佳.

    作者:史加全;宋全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早期院前急诊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评价

    目的:研究与探讨早期院前急诊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自2013年9月-2017年10月来我院急诊科进行抢救的创伤性休克的患者50例,其中将家属送患者前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未进行早期院前急诊护理干预的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由急救车送患者前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进行了早期院前急诊护理干预的2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急救抢救率、抢救时间以及手术前准备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以及手术前准备时间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院前急诊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周玲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非典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诊断体会

    目的:探讨非典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诊断要点.方法:回顾分析33例非典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表现为脑内血肿,脑室出血,颅脑损伤及阴性,腰椎穿刺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并行CTA、DSA检查及手术探查确诊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3例表现为脑内血肿,脑室出血,颅脑损伤及CT阴性,腰椎穿刺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均诊断有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结论:脑内血肿,颅脑损伤而又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若血肿位于外侧裂、额纵裂上及其周边,应考虑可能有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脑室出血及CT阴性,腰椎穿刺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应常规检查有无颅内动脉瘤.

    作者:旷仁钊;唐晓平;漆建;苟章洋;赵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脑白质病变与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脑白质病变与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在2016年10月11日至2017年10月11日期间选取对照组100例健康体检者和观察组100例老年脑白质病变患者,且均实施认知功能评定、积木测验、画钟测试,随后分析、对比两组受检者认知功能受损程度.结果:观察组受检者的图形绘画(0.21±0.02)分、言语表达(0.15±0.16)分、语言理解(2.14±0.35)分、阅读理解(0.25±0.02)分、语言复述(0.12±0.16)分、物体命名(1.05±0.65)分、注意计算(3.12±0.42)分、语言即刻记忆(2.17±0.36)分、地点定向(4.26±0.53)分、时间定向(4.18±0.12)分、积木测验(2.86±0.75)分、画钟测验(17.86±2.12)分、MMSE总分(27.41±2.96)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重度病变患者MMSE总分(19.73±2.11)分低于中度病变MMSE总分(23.85±3.16)分、轻度病变MMSE总分(25.47±3.85)分(P<0.05).结论:脑白质病变患者可表现为认知功能受损.

    作者:邓长林;尤吉栋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

    研究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为我医院麻醉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医院骨科于2016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110例需要进行手术的老年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的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采取硬膜外麻醉的方法进行干预.在麻醉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在进行不同的麻醉干预后,观察组在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大于硬膜外麻醉情况,在适当情况下应倾向于使用硬膜外麻醉干预.

    作者:宋君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干预和分析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相关影响因素,并进行临床干预,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将86例脑卒中后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设为研究组,抽取同期健康老人设为对照组,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测评分析,并对卒中后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进行干预,研究组焦虑、抑郁量表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经临床干预,研究组焦虑抑郁症状明显缓解,干预前后因子分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后伴有抑郁焦虑情绪的患者需引起家属和患者的高度重视 ,早期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有利于病情全面康复.

    作者:陈朋月;袁大伟;李岗;徐燕;金霞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全程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对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其生存质量的提升效果.方法:在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中选取80例视作研究对象,将其中40例根治术基础上实施基础护理的患者视作对照组,另外40例根治术基础上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的患者视作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可推广.

    作者:俞晓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护理

    在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的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包括从身体,心理及人文关怀上给予关心和指导,可提高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生存率并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艳秀;于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电圈切除术治疗慢性宫颈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在电圈切除术治疗慢性宫颈炎中使用优质护理服务后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6-2016.6收入的8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用随机排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另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50%)显著比对照组(87.50%)高(X2=7.207,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电圈切除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过程中,能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王华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降钙素原在重症细菌感染中的临床诊断分析

    目的:检测血清中存在的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水平变化,讨论其在临床重症细菌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在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期间随机选取本院住院患者100例.通过ACCP/SCCM共识的确诊指标诊断出52例患有重症细菌感染,以此为试验组.余下48例是非细菌感染,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需要检测血清中PTC、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PR)含量和静脉血液存在的白细胞数量(white blood cells,WBC),然后将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严重细菌感染的病人的PTC阳性率高达94.23%(PCT阳性:≥0.5ng/mL),WBC阳性率是42.31%(WBC阳性:≥20×109/L),hs-CPR阳性率是61.54%(hs-CPR阳性:≥8mg/L),在重症细菌感染性这类疾病中,这3个检测指标表现为不同程度上升,但PCT阳性率比WBC以及hs-CPR要高,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讨论:PCT应用于重症细菌感染中,敏感性较高,有助于提高治疗评估的效果,帮助判断临床病情的发展,是临床诊断症状细菌感染的关键指标以及医师调整用药的重要依据.

    作者:黄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海昆肾喜胶囊联合百令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海昆肾喜胶囊治疗联合百令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疗效,探讨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102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海昆肾喜组和联合治疗组各51例,均予合理降糖治疗外,海昆肾喜组给予海昆肾喜胶囊0.44g,每日3次口服,联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百令胶囊1g,每日3次口服,观察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1个月前后24小时尿蛋白排泄率(UAER)、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24小时尿蛋白排泄率(UAER)、尿微量白蛋白显著下降(P<0.05).结论:海昆肾喜胶囊联合百令胶囊有效减少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尿蛋白排泄率,使尿微量白蛋白显著下降.

    作者:谷丽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急性胃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并分析优质的护理理念在急性胃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并总结心得体会.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主体,随机抽取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A、B两组,给予A组患者一般常规护理,给予B组患者优质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给予患者优质的护理服务后,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明显高于A组78.3%,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患者优质的护理服务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也可以使患者对医院更加满意,临床意义明显,值得广泛普及和推广.

    作者:李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对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中西医联合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0例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西医治疗,对比疗效差异.结果:在相同治疗时间后,观察组的治疗效率明显高出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转阴率也优于对照组,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治疗时,采用中西医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黄镇;张建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