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五倍子黄芩提取液对根尖封闭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郝新宇;熊世江

关键词:五倍子黄芩提取液, 邻甲苯胺法, 微渗漏, 根尖封闭性
摘要:目的:比较16% 五倍子黄芩提取液与其他四种根管冲洗液对根尖封闭性的能力.方法:选取60颗离体牙,随机分为五组,采用冠向下法进行根管预备,用不同根管冲洗液冲洗:A组16% 五倍子黄芩提取液;B组0.5% 次氯酸钠溶液;C组17%ED T A;D组3% 双氧水;E组0.9% 生理盐水.然后通过葡萄糖定量法测定葡萄糖浓度,测量根尖微渗漏.结果:五种不同根管冲洗剂冲洗离体牙根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根管微渗漏,应用16% 五倍子黄芩提取液作为根管冲洗剂有良好的根尖封闭性能,其根管充填后产生的微渗漏与0.5% 次氯酸钠溶液及17%ED T A溶液产生的微渗漏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明显低于3% 双氧水溶液和0.9% 生理盐水溶液产生的微渗漏.结论: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应用16% 五倍子黄芩提取液作为根管冲洗液,有良好的根尖封闭性.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患者伴发抑郁状态现状调查及益气养心解郁汤的治疗作用

    目的:观察住院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同时观察益气养心解郁汤对冠心病合并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至2017年在我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对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调查住院冠心病患者的抑郁情况,然后对抑郁患者分组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冠心病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冠心病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心解郁汤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抑郁改善情况.结果:住院冠心病患者中有36% 存在抑郁表现,男女性别无明显差异.对照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抑郁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抑郁发生率高,应予以重视.益气养心解郁汤可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宋立娜;史孟松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心率控制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比较心率控制对心力衰竭病人的心功能影响.方法:入选心力衰竭患者32例,再各分为实验组、对照组2组,均给心衰指南规范治疗,实验组加用伊伐布雷定.比较各组治疗效果、左心功能和生物标记物指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EF、LVEDD、LVESD、NT-proBNP和6分钟步行试验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不论实验组还是对照组规范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更为显著.结论:严格的心率控制对心力衰竭病人的心脏功能恶化有逆转作用.

    作者:张华;魏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慢性病人的社区护理体会

    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不是特指某种疾病 ,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 ,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 ,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 ,病因复杂 ,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常见的慢性病主要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包含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

    作者:陈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医护理在骨科的应用现状与思考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骨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200例骨科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进行研究.研究组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终的护理结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程度为97%,对照组护理满意程度为7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研究组(8%)明显低于对照组(26%),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护理在骨科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护患纠纷率,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在临床中应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常青;肖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年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年急性脑梗塞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包括50例.对照组接受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中医治疗,进行两组治疗有效率的对比.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王礼彪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胺碘酮在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中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胺碘酮在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60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R及QTd水平均分别显著小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QT水平均显著大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均<0.05);(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在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中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应加以推广.

    作者:李宗广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心力衰竭的老年病人肺部感染的临床检验分析

    目的:通过对本院心力衰竭老年病人肺部感染的临床检验分析,包括细菌鉴定以及药敏实验,总结出导致肺部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以及其耐药性,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心力衰竭兼肺部感染老年病人123例的痰液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统计其分类以及耐药性.结果:(1)从123例患者的痰液标本中共检出15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73.68%(112例),革兰氏阳性菌23.69%(38例),真菌1.32%(2例).(2)药敏实验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哌酮、亚胺培南较敏感;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高度敏感.结论:心力衰竭老年病人肺部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菌,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宜的抗生素.

    作者:杨旭;曾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儿科选取40新生儿肺炎患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采取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指征变化,对比两种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结果:采取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儿高胆红素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家属对治疗满意也较高(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护理中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并推广.

    作者:郑晓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78例慢阻肺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对照组39例患者给予噻托溴铵治疗,实验组39例患者给予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同一时间段圣乔治呼吸问题调查表(SGRQ)得分与6分钟步行试验(6MWD)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阻肺患者给予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可有效改善个体肺功,对提高个体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运动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龚燕茂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的分析

    目的:分析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对临床用药的指导作用.方法:研究开展于2017年1月-2017年6月,随机选择我院妇科门诊的250例宫颈分泌物支原体阳性标本,对标本进行培养行药敏试验,分析U u-M h阳性检出情况以及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性.结果:在250例宫颈分泌物支原体阳性标本中共检出总Uu(+)147例,纯Uu(+)108例,Uu-Mh(+)76例,Mh4例.对检出标本进行药敏试验,发现Mh阳性与Uu阳性、纯Uu(+)对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纯Uu(+)与Uu-Mh(+)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讨论:通过对宫颈分泌物支原体标本行检查和药敏试验发现,对混合支原体感染者需要多种药物联用.

    作者:严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妊娠糖尿病治疗过程中饮食控制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研究饮食控制对妊娠糖尿病治疗价值.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本院2015年4月-2016年8月治疗妊娠糖尿病160例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及饮食控制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明显较低(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接受饮食控制治疗,明显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减少不良妊娠结局情况.

    作者:李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湿润烧伤膏联合莫匹罗星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联合莫匹罗星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65例烧伤残余创面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n=35)与参照组(n=30),参照组给予单纯莫匹罗星治疗,研究组给予湿润烧伤膏联合莫匹罗星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周后,研究组创面愈合率(83.14±0.77)% 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第3d、7d、14d的VAS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湿润烧伤膏联合莫匹罗星治疗烧伤残余创面可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疼痛感,临床疗效良好.

    作者:杨文举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臭氧联合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臭氧联合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阴道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与联合组(臭氧+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对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联合组在临床疗效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症状缓解时间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无巨大差异(P>0.05).结论:对阴道炎患者联合应用臭氧、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李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针对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进行探讨,研究.方法:对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8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第一个小组按照正常护理经验进行护理,第二个小组采取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第一个小组中患者的血糖抑制率相对于第二个小组明显低,而且,第二个小组中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以及了解高于第一个小组.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有着很好的效果,并且可以增加患者对糖尿病的深入了解.

    作者:翁昌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氯胺酮在高龄股骨颈股骨折患者非扩髓髓内钉技术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氯胺酮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非扩髓髓内钉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的12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四组,每组均有30例患者,分别为氯胺酮组、右美托咪定组、瑞芬太尼组以及对照组,以上患者均采用全麻进行手术,对比不同麻醉剂的效果,记录患者的术后发病率.结果:氯胺酮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其他三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氯胺酮组的术后发病情况也明显优于其他组,同样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胺酮在高龄股骨颈骨骨折患者非扩髓髓内钉技术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的提升综合治疗效果以及优化术后发病情况,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我们可以对这一方法进行广泛的应用.

    作者:张金圈;刘森;卜少卿;张凤岩;郑亚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腹腔镜下肝切除与开腹肝切除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肝切除与开腹肝切除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诊断的价值以及临床效果的观察.方法:选取本科室2014年-2016收治的50例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全部患者分成两组,一组25人,一组采用腹腔镜下肝切除的治疗方法为实验组,一组采用开腹肝切除的诊疗方法为对照组,经过治疗,比较两个治疗方法.结果:25例患者经腹腔镜下的治愈率为96.25%,高于开腹肝切除的82.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肝切除相比于开腹肝切除治疗来说,治愈率较高,有利于在临床治疗中解决治愈率低的缺点,这对于普外肝胆科室具有重要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毛兴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腹腔镜前列癌根治性术的前列腺癌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17例)与观察组(n=18例)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治疗时间方面比较,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有效开展,可使术中出血量有效减少,缩短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布合力切·吾布力卡斯木;刘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血液灌流对中间型综合征发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型综合征发生率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2014年9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8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家属治疗意愿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14人,观察时间为1月.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即洗胃、导泻,给予肌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及静脉注射解磷定,研究治疗组患者行血液灌流治疗,观察患者中间型综合征发生率及机械通气、住院时间.结果:研究治疗组中间型综合征发生2例,发生率为14.28%,无患者死亡;常规治疗组中间型综合征发生5例,发生率为35.71%,且常规治疗组死亡2例.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液灌流明显减少中间型综合征的发生率,且中间型综合征发生后血液灌流治疗仍疗效显著.

    作者:黄波;李巧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在小儿高热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对小儿高热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有效性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小儿高热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180例,并按照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即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对乙酰氨基酚进行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布洛芬混悬液进行治疗,随后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6%,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看,对照组为13.3%,观察组仅为5.6%,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在患者家属满意度的对比上,观察组的总满意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4%.结论:布洛芬混悬液对小儿高热病情的治疗成效显著,与此同时,具有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的优势,患者治疗满意良好,可以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金元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子宫异常出血使用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的临床诊断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对子宫异常出血患者采用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接收的92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进行诊断,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通过统计数据并分析,共92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在接受诊断后,其器质性病变患者共有29例,所占比为(31.52%),其中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共有8(27.59%)例,子宫内膜炎患者共有16(55.17%)例,宫体腺瘤患者共有3(10.34%)例,流产后遗症患者共有2(6.89%)例.结论:对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积极采用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模式,能够对临床诊断过程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具有十分显著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李志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