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配合盆炎丸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

刘凌云;杨伟峰;高梅

关键词:盆腔炎, 针刺疗法, 盆炎丸
摘要: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中药利湿化瘀治疗慢性瓮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1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针刺配合盆炎丸组)和对照组(盆炎丸组),各59例.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91%与84.75%.两组均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刺结合中药盆炎丸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血液黏稠度.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郴州市城区12~14岁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郴州市城区12~14岁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通过整群随机抽样,用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于2007年4月对郴州市城区3所学校2 042名12~14岁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结果 学生焦虑均分为(44.13±9.07)分、抑郁均分为(50.79±8.95)分;男生焦虑和抑郁得分低于女生(P<0.05);不同年龄学生焦虑和抑郁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有较高的焦虑和抑郁得分(P<0.05);独生子女学生焦虑和抑郁得分低于非独生子女学生(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焦虑得分与母亲文化程度呈负相关,与学生青春期发育呈正相关;抑郁得分与父亲文化程度呈负相关,与学生是否是独生子女和性别呈正相关.结论 青少年心理健康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张勇平;胡志艳;周少平;刘庆武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针刺配合盆炎丸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中药利湿化瘀治疗慢性瓮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1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针刺配合盆炎丸组)和对照组(盆炎丸组),各59例.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91%与84.75%.两组均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刺结合中药盆炎丸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血液黏稠度.

    作者:刘凌云;杨伟峰;高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细菌耐药的产生机制与控制措施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性问题越来越突出,临床治疗耐药菌感染越来越困难,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升高.细菌耐药性是细菌在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下进化的必然结果,一方面与细菌自身的固有属性有关,另一方面也可由敏感菌经基因突变而获得.了解细菌的耐药机制,对于防治细菌感染和耐药菌株的播散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善桥;刘瑾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男男性行为者歧视经历及感受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歧视经历及感受现状.方法 采用应答者趋动招募抽样法(RDS)对MSM人群进行招募和自填式匿名调查.结果 共调查201人,报告在近6个月有各种歧视经历为28.5%,不同的歧视经历差异较大,听别人说过同性恋不正常、掩饰性取向以避免被歧视、别人叫自己多一点男子气概、觉得同性性取向伤害了家庭/让家人蒙羞、因同性性行为感到羞耻、因别人指点自己穿着打扮而烦恼报告率较多,分别为81%、79.6%、75.1%、92%、39.3%、34.8%.觉得同性性取向伤害了家庭、掩饰性取向免受歧视、因间性恋被家人训斥、被怀疑有精神问题、停止了学业在不同年龄,掩饰性取向免受歧视、因同性恋被怀疑有精神问题、影响了社会威望、被家庭拒绝接纳、朋友断绝交往、失去住处在不同文化程度,因同性性行为感到羞耻、因同性恋被家人训斥在不同异性婚姻状态歧视经历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艾(P<0.05).结论 社会对MSM人群的歧视普遍存在,应高度关注对MSM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强社会宣传,切实减少社会歧视,改善MSM人群生存环境,提高健康质量.

    作者:王毅;张洪波;徐杰;李志军;张光贵;杨宏武;樊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某高中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祁阳县某高中一起甲型H1N1流感疫情暴发的原因及其处理效果,为流感的有效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全校学生1 721人,发病147例,罹患率为8.54%.整个疫情流行过程为12 d,高峰期发病占发病总数78.62%,男女及三个年级间学生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明显的班级和寝室聚集性,三个年级间学生病程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高年级学生病程时间较低年级长,66.67%患病学生接种过季节性流感疫苗.结论 此次为一起甲型H1N1流感发疫情,及早报告疫情、落实隔离、通风、消毒、宣教等综合防控措施是控制甲流疫情的关键.

    作者:何伟;邓铁生;朱春保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葡萄籽提取物对人体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葡萄籽提取物对人体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将106例年龄在45~65岁之间的健康志愿者按血清丙二醛含量随机分为试食组和对照组,受试组连续服用受试物180 d.测定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安全性指标.结果 试食后试食组丙二醛含量明显下降,下降率为5.91%;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升高,与对照组试食后及自身试验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升高率为17.4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升高,升高率为7.37%.各项安全性指标试验前后均无明显改变.结论 葡萄籽提取物对人体具有抗氧化作用.

    作者:刘礼泉;胡余明;尹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白介素-1基因与中国人散发性帕金森病的关系

    目的 探讨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IL-1RA)及白介素-1β基因多态件与帕金森病(PD)的关系.方法 本实验用PCR-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检测了 89例中国散发性帕金森病病人和67例正常对照的IL-IRA基因串联重复序列(VNTR)和IL-1β基因多态性.结果 IL-1RA VNTR基因多态性在散发性PD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RA VNTR基因多态性在帕会森病合并痴呆亚型(PDD组)和非痴呆亚型(PDND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β基因C-511T多念性仵散发性PD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IL-1β基因C-511T多态性在PDD组和PDN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示IL-1RA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我国人散发性帕金森病的发病无关,而与帕金森病并发痴呆发病过程中有关;IL-1β可能是散发性帕金森病的易感基因之一.

    作者:蒋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我国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和思考

    本文介绍了CME的概念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讨论了医学教育连续统一体三阶段的特点,详细论述了我国CME制度建设情况和CME实施现状,分析了我国CME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我国CME的发展前景和展望.本文还重点就我国CME发展中的问题提出: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是发展CME的根本.②发展CME是我国医学进步与人才建设和国际接轨的需要.③加强领导、规范体制是发展CME的保证.④强化管理是发展CME的关键.⑤纠正不正之风是提高CME质量的重要措施.⑥经费保证是发展CME的重要支撑.

    作者:张锐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的早期康复护理

    目的 评价早期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的康复效果.方法 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n=35)与对照组(n=35).实验组按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于脑水肿期或病情稳定期分阶段进行严格的肢体功能康复锻炼,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在患者脑水肿期之后进行不严格的常规功能锻炼.2组在康复1周后与康复2个月后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的ADL评定与肌力的比较.结果 康复1周后ADL评分实验组为(6.74±3.42),对照组为(6.56±4.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2个月后实验组ADL评分为(62.24±6.52),对照组为(45.25±7.4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康复治疗1周后,上、下肢肌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康复治疗二月后,上、下肢肌力对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程序化康复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后偏瘫肢体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

    作者:孙梦霞;陈路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我国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项目分析

    通过数据库资料分析和实地调查,了解我国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项目的 总体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该项目的 政策建议.

    作者:周明坚;孙振球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7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对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我院2007年1-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75例作为观察组(初治),另随机选出同期单纯肺结核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初治),回顾性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症状、痰菌涂阳率、胸部X线表现及抗结核疗效.结果 观察组发热和咯血发生率以及痰菌涂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胸部X线下肺野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变类型以实变为主,空洞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2个月抗结核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痰菌阴转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症状及胸部X线偏离典型单纯肺结核的表现,2型糖尿病对抗结核疗效有不利的影响.

    作者:徐胜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吸入糖皮质激素对于防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吸入糖皮质激素对预防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9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治疗A组,治疗B组,比较三组综合治疗停药时的临床情况,以及综合治疗后九个月肺功能指标变化,观察九个月后咳嗽复发、哮喘转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停药时A组及B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0.05);九个月后B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其他两组,咳嗽复发、哮喘转化较另两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吸人糖皮质激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肯定,且坚持应用可很好的预防疾病发作,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吴春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2007年长春市0~6岁儿童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长春市0~6岁儿童营养状况.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确定样本量,测量儿童身高、体重,用2006年WHO推荐的生长发育标准进行评价.卡方检验分析方法.结果 长春市0~6岁儿童体重低下率为2.1%,发育迟缓率为5.86%,肥胖率为9.32%.不同年龄儿童的发育迟缓率、体重低下率和肥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岁组儿童发育迟缓率高,为9.86%;4岁组儿童体重低下率高,为5.50%;0岁组儿童肥胖率高,为14.20%.不同性别儿童的发育迟缓率、体重低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的发育迟缓率、体重低下率高于女童;肥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和农村儿童的发育迟缓率、体重低下率、肥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儿童的发育迟缓率、体重低下率高于城市,城市儿童的肥胖率高于农村.结论 长春市儿童的营养状况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营养不良处于低度水平.营养问题的霞点是应遏制肥胖的进一步流行.应加强对家长进行幼儿阶段的科学喂养知识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宜过早的在婴儿期添加辅食,以免婴儿超重;改善农村经济,提高农村儿童的保健水平.

    作者:于昕平;郭敏哲;孙平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152例艾滋病患者的两种护理方法比较

    目的 通过对两种艾滋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比较,探讨相对完善的护理方案,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152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85例,对照组67例,并予以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和统计学的方法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已接受一般护理干预的患者与未接受一般护理干预的患者对其舒适满意度影响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已接受系统心理干预方案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应对困难挫折方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临床中应用一整套相对完善的护理方法对艾滋病患者实施积极护理,使其能尽早地恢复正常的生活.

    作者:周小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医学人体模型在急诊医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医学人体模型在急诊医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4名实习生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模型组在人体模型上进行操作并结合小组配合和录像回放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带教老师讲授,实习生单项技能操作训练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实习生考核得分及对实习内容的兴趣程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技能掌握.结果 模型组单项技能、配合能力、理论知识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在兴趣程度、分析和解决问题、操作技能掌握的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716、2.1335、2.4440,P<0.05).结论 医学人体模型在急诊医学实习教学中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涂艳阳;王伯良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甘肃省228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Spoligotyping分型研究

    目的 利用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方法对甘肃省结核分枝杆菌流行株进行分型研究,了解目前甘肃省结核分枝杆菌流行株基因型的基本情况,为甘肃省结核病防控提供分子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采用Spoligoty-ping对甘肃省228株临床分离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基因分型,结果使用Bionumerics-5.01软件统计、分析,并与SpolDB4数据库进行比对,得出菌株分型结果.结果 228株结核分枝杆菌被分为北京家族(Beijng family)和非北京家族(Non-Beijing family)2大基因群,其中北京家族基因群占88.6%(202/228).非北京家族基因群为11.4%(26/228),228株结核分枝杆菌构成23个基因簇,其中独立基因型 12个.结论 北京家族基因群菌株在甘肃省结核分枝杆菌流行株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对该基因群菌株引发的结核病应给予密切关注并应加强对北京家族基因型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作者:同重湘;刘志广;马建军;赵秀琴;曹文静;杨永红;吕冰;姜元;万康林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不同术式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及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间腹腔镜(n=30)、阴式(n=30)与开腹(n=30)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日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腹腔镜组及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时间长于经腹手术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及阴式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经腹手术组(P<0.05).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腔镜组及阴式组短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及阴式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及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在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志军;张建芳;夏姿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噬菌体裂解法在肺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噬菌体裂解法在基层结核病防治机构实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噬菌体裂解法、改良罗氏培养法及直接涂片法同时检测250份临床上确诊为肺结核初诊患者的痰标本.结果 ①250份痰标本用噬菌体裂解法、改良罗氏培养法及直接涂片法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50.1%、43.2%、27.6%.②噬菌体裂解法的阳性检出率远高于涂片法的阳性检出率,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23,P<0.01);噬菌体裂解法的阳性检出率高于改良罗氏培养法的阳性检出率,但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90,P>0.05).结论 噬菌体裂解法能快速、简便地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且检出率较高,可作为结核病诊断的重要方法,且无需特殊设备,在普通微生物实验室中就能开展,适合在基层结核病防治机构实验室中推广应用.

    作者:林惠玲;崔健伟;蒋英;张胜男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镇江市流感样病例样本的结果与分析

    目的 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流感病毒核酸的检测方法,并对2009年镇江市流感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流感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镇江市3家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和暴发疫点现患病例的咽拭子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2229份哨点医院采集的标本中检测出流感核酸阳性标本758例,其中423份为新甲型H1N1,242份为H3N2,8份为H1N1,26份为B型;356份暴发疫情采集的标本中检测出流感核酸刚性标本165例,其中112份为新甲型H1N1,51份为H3N2,2份为B型.结论 镇江市哨点医院2009年6-7月流感流行为B型流感,8-9月流行H3N2型流感,10-12月流行新甲型H1N1;暴发疫情6月份出现首例新甲型H1N1,7月和8月新甲型H1N1以局部暴发为主要特征,9-12月新甲型H1N1所占流感病毒阳性比例呈明显增加趋势,应重点加强学校以及聚集性地方新甲型H1N1流感的监测和防制工作.

    作者:葛琴娟;杨静;孙晋飞;王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道县1997-2009年餐饮业食饮具消毒监测结果报告

    目的 了解道县餐饮业食饮具的卫生质量,为提高食饮具消毒的质量和监督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按国家规定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对1997-2009年道县各类餐饮单位及学校的食饮具消毒质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1997-2009年道县各类食饮具合格率分别为61.2%、63.4%、70.1%、71.4%、73.0%、74.7%、76.8%、78.2%、79.5%、80.9%、81.6%、82.2%、84.4%,平均合格率为76.7%,各类学校食堂的合格率为50.5%,乡镇的合格率为53.4%.结论 加强食饮具的监管力度,特别是各类学校、乡镇,采取综合措施进一步提高食饮具的卫生质量.

    作者:唐准珠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