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产流行性感冒病毒裂解疫苗临床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观察

陈昌标;郑春早;顾建祥;王树巧;柴文清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病毒裂解疫苗, 安全性, 免疫原性
摘要:目的 评价2007年变更后流感毒株生产的流行性感冒病毒裂解疫苗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方法 在江苏省射阳县选择500名观察对象,按随机的原则开展现场临床试验. 结果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2007年变更后流感毒株生产的流行性感冒病毒裂解疫苗全身及局部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4.67%.血清学检测表明,免疫后H1N1型、H5N2型、B型HI抗体阳性率(抗体滴度≥1∶40)分别为99.13%、99.13%和100%.免后HI抗体4倍增长率,除13~17岁组H3N2型为52.83%外,其他各组中各型别HI抗体均达到78%以上.各型各组免后HI抗体GMT增长倍数较免前均>3.9倍. 结论 流行性感冒病毒裂解疫苗是安全有效的.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的社区预测及网络示警

    目的 探讨冠心病的社区及家庭预测,提出早期干预措施;通过预测阻断由无症状性冠心病向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的发生;网络示警使初显症状患者及早得到医疗服务. 方法 采用静态、负荷心电图全面检测,抽取血样标本(疑似患者中进行),致患因素及相关症状问卷调查,身体体格普查及构建示警平台;组成医疗小分队,深入岳阳市平江、华容县、岳阳楼区12个乡镇,帮助社区中心卫生站对40岁以上中、老年人,建立冠心病症状示警电脑平台. 结果 检测78 989人,占12个社区总人口19.98%,占40岁以上中老年人95.52%,综合各种资料诊断冠心病1 594人(2.02%),疑似冠心病2 387人(3.06%),曾出现轻微症状但未证实,追踪人数3 985人(5.04%). 结论 社区预测能争取早期发现各型冠心病,网络示警能及时阻断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

    作者:陈治贵;蔡芬;陈皓;杨文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2008年衡阳市水产品霍乱弧菌监测及药敏结果报告

    目的 对水产品中霍乱弧菌进行实验室鉴定、毒力基因(ctxA和TcpA)检测及药敏分析. 方法 细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按照卫生部疾病控制司<霍乱防治手册>(第5版)1999提供的方法进行;用PCR方法对霍乱弧菌的ctxA和TcpA 2种毒力基因进行检测. 结果 从277份水产品中检出1株小川型霍乱弧菌、1株稻叶型霍乱弧菌和7株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阳性率3.25%;1株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毒力基因ctx A阳性,TcpA阴性,其它菌株的毒力基因ctxA和TcpA均为阴性;9株霍乱弧菌菌株对15种药物的敏感度完全一致,其中耐药的抗菌药物有复方新诺明、四环素、链霉素等3种,敏感的抗菌药物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8种,中敏的抗菌药物有强力霉素、红霉素等4种. 结论 在霍乱防治工作中应密切监测水产品中霍乱弧菌的药物敏感性以及携带毒力基因的情况;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等抗菌药物可作为抗菌治疗和预防性服药的首选药物,而复方新诺明、四环素和链霉素则不应被选用.

    作者:刘英豪;楼萍;罗小成;李哲婷;邓婵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邵阳市县级产科急救中心抢救危重孕产妇192例分析

    目的 了解妊娠并发症的发生和治疗,了解危重孕产妇的分布和预防.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2例危重孕产妇的临床资料. 结果 192例患者中,初产妇58例(30.21%),经产妇134例(69.79%),农村孕产妇154例(80.21%).产科出血157例,占81.77%,其中108例失血性休克,106例经输血抢救,子宫次全切除10例,子宫全切2例,转上级医院20例,死亡1例,孕产妇抢救成功率89.06%,乡镇产科建设达标的县,住院分娩率高的县,产科急救的发生率明显减少. 结论 发生产科抢救的主要原因是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心脏病,创建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达标,加强农村孕产妇的围产保健,提高住院分娩率能减少产科急救,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朱秋蓉;宁美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气象要素与呼吸系统疾病预报研究

    选用临汾市人民医院2002年9月-2007年12月之间发病人数资料和相应的逐日气象资料、临汾市环境监测资料,对呼吸道疾病与气象要素的关系作专门探讨,结果表明,各种呼吸道疾病与前1 d的要素有很好的关系,只是与各疾病相关的要素不同,在不同的季节系数不同,所建立的预报方程均通过0.05的信度检验.并以此技术路线,先后建立四种疾病不同季节预报统计模型6个.在此基础上建立预报系统,实现计算、预报功能.

    作者:史海萍;秦爱民;康秀青;王智娟;吴海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河北省贫困地区实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效果分析

    目的 探索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对河北省贫困地区肺结核病人发现与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通过实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强化地方政府在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中的职能作用,快速提高贫困地区结核病控制工作质量,实现提高病人发现水平和疗效. 结果 通过开展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地方政府及时承诺当地结核病防治规划,投入逐年增加176万元/年,贫困地区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由项目初期的39.26/10万提高到期末的46.73/10万,提高了7.47/10万,新涂阳病人任务完成率由94%提高到121.74%,新涂阳治愈率达90%以上,实现了<规划>所规定的目标. 结论 通过实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推动了贫困地区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开展,提高了结核病的发现水平,保持了涂阳病人高治愈率.

    作者:李俊娟;樊利红;王丽芳;李国刚;王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单位费用时间序列分析

    目的 测算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的单位费用,分析其影响因素和时间序列规律,为艾滋病项目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方法 利用中原7省的艾滋病项目数据,以省为单位,每半年为一周期共6个周期,测算自愿咨询检测的单位费用. 结果 自愿咨询检测单位费用随着项目进展迅速下降,各省平均单位费用高时165.97元,低时53.41元;合计累积单位费用为67.19元. 结论 自愿咨询检测单位费用的时间序列依次呈现下降期、平底期和上升期,呈U形变化;低疫情地区的单位费用相对较高,但其下降的潜力较大;单位费用时间序列分析的结果对于艾滋病项目规划和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石凯;成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穿透支原体LAM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并抑制细胞增殖

    目的 检测穿透支原体脂质相关膜蛋白能否诱导小鼠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NO)及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以了解穿透支原体潜在的致病性. 方法 用SP-4培养基培养穿透支原体并提取其脂质相关膜蛋白,用提取的脂质相关膜蛋白刺激小鼠巨噬细胞,以ELISA法检测NO的产生,并用MTT法检测其对小鼠巨噬细胞增殖的影响. 结果 穿透支原体脂质相关膜蛋白能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刺激小鼠巨噬细胞产生NO,并且对小鼠巨噬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结论 穿透支原体的脂质相关膜蛋白能诱导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且能抑制巨噬细胞的增殖,因而可能与其致病性相关.

    作者:曾焱华;吴移谋;游晓星;余敏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过氧乙酸用于实验动物屏障环境空气消毒的研究

    目的 过氧乙酸消毒实验动物屏障环境空气后的残留量消减规律的研究及其消毒效果的评价. 方法 用改良的过氧乙酸含化学测定法评价实验动物屏障环境过氧乙酸的残留量;用现场消毒试验评价不同含量的过氧乙酸空气消毒效果. 结果 在实验动物屏障环境的实验条件下,过氧乙酸消减规律符合一种对数消减模型,即y=16.549-7.864ln(x)(R2>0.99);用不同浓度过氧乙酸(500、1 000和2 000 mg/L)喷雾实验动物屏障环境20 min后,各采样点平均残留量值分别为2.54、5.78和11.44 mg/m3.现场消毒试验中,用2 000、1 000和500 mg/L的过氧乙酸水溶液按8 ml/m3用量喷雾作用30 min,自然菌平均消亡率分别为98.45%、95.13%和83.76%. 结论 过氧乙酸消毒实验动物屏障环境空气时,过氧乙酸残留量随时间延长而呈对数变化趋势;宅气过氧乙酸残留量也随施药浓度的增加而升高,而其降解时间却随之延长;实验动物屏障环境所需过氧乙酸消毒剂用量比普通环境动物房消毒剂用量少,其低有效作用浓度为1 000 mg/L.

    作者:黄跃龙;刘建高;陈贵秋;庄世锋;宋江南;胡怡秀;丘丰;刘晓革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长托宁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与护理体会. 方法 59名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被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采用长托品治疗,对照组以阿托品治疗,所有病人均给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在药物化时间、给药次数、住院时间、CHE恢复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心率加快的副作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其引起精神症状的副作用较严重,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长托宁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效果明显,但药物副作用大,在应用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应注意剂量控制,加强防护,注意安全,防止意外发生.

    作者:谢顺利;刘桂华;熊赛球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碱熔-离子色谱法测定茶叶中氟

    目的 建立碱熔-离子色谱法测定茶叶中氟的方法. 方法 用氢氧化钠碱熔固定茶叶中的氟,去离子水溶解,用离子色谱仪进行测定. 结果 用碱熔-离子色谱法检测茶叶中氟,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精确度好. 结论 碱熔-离子色谱法测定茶叶中氟获得满意结果.

    作者:周方求;黄学仲;张攀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银染法鉴定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

    目的 银染法观察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生长变化的可靠性. 方法 建立细菌生物被膜,分别用银染法和扫描电镜进行观察生物被膜的变化. 结果 银染后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和扫描电镜观察对生物被膜变化的观察结果完全相符. 结论 用银染法观察细菌生物被膜的变化可靠、便捷.

    作者:王燕;佟金平;范琳;王婷婷;李丽;王惠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桂林市城区与山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 比较桂林市城区与山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相关的影响因素. 方法 对2006年城区和山区发生的疑似麻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用ELISA方法检测疑似病例及正常儿童的IgM、IgG抗体. 结果 发病率城区10.42/10万,山区50.36/10万;城区发病人群以外来流动人口居多(52.70%),山区以本地人口居多(94.05%);发病形式城区以散发为主并局灶性暴发,暴发病例占14.86%,山区呈片状大暴发,占全年病例100%;发病年龄城区以2岁以下为主,山区成年人较多,涉及各年龄段;城区麻疹传播有自限性、波及面小,山区传播速度快、波及面广;城区和山区发病人群有同源性,均来自农村.血清学检测IgG抗体,城区青少年阳性率100%,山区疑似病例阳性率59.65%. 结论 城区和山区在麻疹防控工作中都应加强基础免疫和麻疹复种工作,山区工作做得好,流入城区的人口有较高的免疫水平对城区控制麻疹有重要意义;山区要加强麻疹监测,提高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采取防控措施,防止疫情蔓延.

    作者:潘定权;黄群艳;汤杰;唐国荣;蒋美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怀化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质量监测

    目的 为了解怀化市市直暨怀化市卫生局核发卫生执业许可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质量,有效地控湖南省怀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怀化 418000)制院内感染. 方法 采用现场随机抽样方法,对全市34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剂、医疗灭菌用品(手术灭菌包、灭菌敷料、灭菌器械、灭菌干筒等)、压力蒸气灭菌试验进行采样监测. 结果 2002-2008年,共监测9 982份,合格9 048份,总合格率为90.64%.其中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剂、医疗灭菌用品、压力蒸气灭菌试验合格率分别为70.42%、96.35%、90.36%、99.49%、95.12%和98.26%.经统计学处理,不同年度的消毒与灭菌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室内空气尤为突出(χ2=267.01,P<0.01).市直医疗机构与县市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消毒与灭菌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51,P<0.01). 结论 怀化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工作逐步规范,合格率逐年提高,以使用中消毒剂、医疗灭菌用品和压力蒸气灭菌质量为优.

    作者:杨荣华;郑永红;龙军;张海军;卫学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河南省新密市2 143名农村妇女子宫颈癌

    目的 了解河南省新密市农村地区30~59岁年龄段妇女对子宫颈癌防治知识知晓率. 方法 2008年5~6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在河南省新密市大隗镇30~59岁年龄段的妇女中,随机抽取2 143名妇女,采用现场一对一的方式问卷. 结果 30~44岁组和高中及以上文化组癌症综合防治知识知晓率相应地高于45~59岁年龄组和初中及以下文化组(P<0.05). 结论 宫颈癌早诊早治项目的 开展提高了新密市调查对象的癌症综合防治知识知晓率,特别是30~44岁组和高中及以上文化组人群.但是仍需要进一步加大对45~59岁年龄组和初中及以下文化组人群宫颈癌防治知识的宣教力度.

    作者:于晓;刘玉玲;李晓莉;李长卿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安仁县322例居民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

    目的 了解湖南省安仁县居民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现状. 方法 现况研究方法,对安仁县322例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安仁县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5.71%;人群总吸烟率为24.84%,男性吸烟率为56.43%;被动吸烟率为57.14%;主动吸烟、被动吸烟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知晓率分别为18.63%和21.12%;酗酒率为12.11%;男女主被动吸烟率、酗酒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莺牢为22.36%,肥胖率4.04%;89.13%的调查对象缺乏体育运动. 结论 安仁县居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暴露率较高,居民心血管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心血管疾病防制措施和策略呕待加强.

    作者:李成华;黄民主;吴心音;凡琴;明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医学院校开展环境教育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开设环境教育课程对医学生环境素质的影响,探索适宜高等医学院校环境教育的方式. 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医学生进行问卷调壹. 结果 开设环境教育课程后学生对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高于未接受环境教育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课后80.8%的大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较未开课的49.6%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课后99%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大学生中进行环境教育.72.4%的学生愿意主动参加环境保护相关活动. 结论 开设环境教育课程对大学生的环境素质提高产生较大影响.

    作者:翟敏;张振中;岳喜同;李海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PCR技术检测金黄葡萄球菌肠毒素A基因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检测金黄葡萄球菌肠毒素A的PCR方法,了解引起临床感染的金黄葡萄球菌携带肠毒素A基因的情况. 方法 根据金黄葡萄球菌肠毒素A基因编码序列设计一对PCR引物来特异性扩增靶基因片段,建立快速、特异、灵敏的检测金黄葡萄球菌肠毒素A基因的方法.同时对我院2006年8月-2008年10月临床分离的120株金黄葡萄球菌进行肠毒素A基因检测. 结果 成功的对肠毒素A基因进行检测并进行基因测序.在我院120株受检金黄葡萄球菌中,基因阳性株占83.3%. 结论 用PCR技术检测金黄葡萄球菌肠毒素A基因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速度快和易操作特点.金黄葡萄球菌肠毒素A阳性株在临床分离的金黄葡萄球菌中占有较高比例,应予以足够重视.

    作者:曹虹;王敏;李先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斑点金免疫渗滤法检测血吸虫病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斑点金免疫渗滤法(DIGFA)检测血吸虫抗体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斑点金免疫渗滤法(DIGFA)与ELISA法对1 088份不同血清标本作平行检测,统计分析检测结果. 结果 DIGFA法检测急性、慢性、晚期血吸虫病和水牛血吸虫病的敏感性分别为100%、98.30%、82.86%和98.71%;特异性为97.52%~100%;检测肺吸虫病和蛔虫病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6.06%和2.78%,检测结果与ELISA相似. 结论 DIGFA法作为一种血吸虫病快速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操作简便快速,不需特殊仪器设备,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喻鑫玲;刘照武;刘宇;胡平成;何永康;周杰;李岳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血清胱抑素C测定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

    目的 观察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的变化与血清肌酐(Creatinine Cr)、内生肌酐清除率(Crestinine clearance, Ccr)的相关性,评估其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 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的13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同时测定血清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并以健康成人检测结果为对照组. 结果 慢性肾功能不全者Cys C检测结果为(4.40±3.11)mg/L,正常对照组为(0.81±0.12)mg/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Cys C与Ccr呈负相关(r=-0.843,P<0.01),与Cr呈正相关(r=0.775,P<0.01). 结论 血清胱抑素C测定可代替血清肌酐及内生肌酐清除牢用以判断肾小球功能.

    作者:黄丝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新疆喀什农三师44、52团中小学生常见病调查

    目的 了解44团、52团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情况,为开展中小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44团、52团中小学各3所,按<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填报说明及技术规范>规定要求进行中小学生健康测评. 结果 2006-2008年三年共体检4 176人,视力不良率为4.50%,沙眼患病率为0.45%,龋齿患病率为22.20%,贫血率为19.92%. 结论 龋齿和贫血患病率较高,龋齿和贫血是两团中小学生常见的疾病,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防治重点.

    作者:唐开哲;魏宏;成培荣;李小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