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鱼腥草中挥发油的提取分析及其抗菌抗病毒作用的研究

张薇;卢芳国;潘双银;李删

关键词:鱼腥草, 挥发油, 水蒸气蒸馏法, 提取, GC-MS分析, 抗菌、抗病毒作用
摘要:目的 研究鱼腥草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及挥发油的抗菌抗病毒作用.方法 以新鲜野生紫色茎鱼腥草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GC-MS)分析检测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含量,运用琼脂扩散法分析检测鱼腥草挥发油的抗菌作卅,并用鸡胚培养法和微量血凝试验测定了鱼腥草挥发油对流感病毒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 与结论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鱼腥草挥发油的佳条件是将龟腥草捣碎研磨后,于100℃水浴中,水蒸气蒸馏提取4 h;从提取物中鉴定出了癸酰乙醛、2-十一烷酮等26种化学组分;所提取的鱼腥草挥发油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大;值腥草挥发油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药物质量浓度在31.25 mg/ml时即能达到抑制病毒的增殖,浓度在250 mg/ml时对鸡胚内流感病毒有4倍的抑制作用.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生伤害相关行为流行状况及干预对策

    目的 描述医学生伤害行为的流行特征.方法 按整群抽样原则,抽取某卫校、某医学院中专生、大专生和本科生共445名学生进行无记名封闭式问卷调查.结果 非故意伤害行为中,医学生普遍存在违反交通规则行为,其中大部分违反交通规则行为都有性别差异;各学历层次学生无让驾驶摩托车、骑自行车摩托车时违反交通规则行为有显著差异;到非游泳区游泳的危险行为,不同性别、不同学历层次学生也有显著差异.故意伤害行为中,1年内有14.61%的学生连续2周内感到悲伤和抑郁,有6.74%的学生尝试过自杀行为,抑郁、考虑自杀行为都有件别差异;3.15%的学生因打架受伤需要到医院治疗、1.12%的学生囚家庭暴力受伤需要治疗.结论 应及早树市预防伤害的意识,联合学校、家庭、社会各界针对医学生群体特点,实施综合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陈泽华;钟海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HBsAg阳性少见血清学模式HBV感染者基因型分析

    目的 分析HBsAg阳性少见血清学模式HBV感染者基因型.方法 采用型特异性引物PCR法对深圳地区304例常见血清学模式与136例少见血清学模式HBV感染者基因型进行检测.结果 常见与少见血清学模式HBV感染者基因型为B型、C型和混合型B+C,以B型和C型为主.常见血清学模式之间和少见血清学模式之间基因型构成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深圳地区少见血清学模式HBV感染者基因型以B型和C型为主,其次为混合型B+C.

    作者:祝玲玲;朱平安;谭萍;侯周华;张松;梁汉章;樊春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湖南省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配置情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湖南省三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的现况,为建屯结构合理的卫生监督执法队伍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确定被调查的卫生监督机构,对湖南省2007年度省、市、县三级卫生监督机构配置人力资源的基本情况按年龄、学历、职称及所学专业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07年度湖南省卫生监督机构中学预防医学和法律专业的人才及高级技术职称人才所占比重偏低,省、市、县三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员在学历、所学专业和技术职称等的构成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合理配置卫生监督人力资源,加强在岗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是提高卫生监督执法效能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伟;李茜;汪文慧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长沙市自制熟食卫生质量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长沙市自制熟食卫生质量,为采取有针对件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36家宾馆、16家超市、24家社会餐饮共76家的自制熟食样品274份送榆,并对现场进行卫生学调查.结果 市自制熟食、凉拌菜卫生持量差,样品合格率仅51.09%,不同场所样品合格率存在差异,宾馆、卒十会餐饮合格率高于超市(P<0.05);不同类别熟食、凉拌菜合格率存在差异(P<0.01),由高到低依次为油炸类、泡菜类,凉拌卤肉类、凉拌素菜类、烧烤类,其中凉拌素菜类、凉拌卤肉类、烧烤类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均数与标准值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长沙市自制熟食卫生质量差,应进一步加强监督.建议相关标准更加细化以满足地方食品发展的需要.

    作者:朱彩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PCR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C基因的研究

    目的 建立一种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C的快速敏感PCR方法.方法 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C基因编码序列,设计1对.PCR引物来特异性扩增靶基因片段,片段长度为600 bp,通过对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肠毒素C菌株和5株非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肠毒素C菌株进行检测来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肠毒素C菌株做一系列10倍稀释后进行PCR检测,并对其进行敏感性分析,对PCR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和测序鉴定.结果 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肠毒素C菌株PCR扩增反应呈阳性,5 株非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肠毒素C菌株PCR扩增反应为阴性;通过基凶测序证实了PCR产物的特异性;PCR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C基因的检测下限为1.5×102 cfu/tml.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一个快速、特异、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C基因PCR检测方法.

    作者:王华丽;蔡慧萍;张如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鱼腥草中挥发油的提取分析及其抗菌抗病毒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鱼腥草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及挥发油的抗菌抗病毒作用.方法 以新鲜野生紫色茎鱼腥草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GC-MS)分析检测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含量,运用琼脂扩散法分析检测鱼腥草挥发油的抗菌作卅,并用鸡胚培养法和微量血凝试验测定了鱼腥草挥发油对流感病毒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 与结论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鱼腥草挥发油的佳条件是将龟腥草捣碎研磨后,于100℃水浴中,水蒸气蒸馏提取4 h;从提取物中鉴定出了癸酰乙醛、2-十一烷酮等26种化学组分;所提取的鱼腥草挥发油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大;值腥草挥发油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药物质量浓度在31.25 mg/ml时即能达到抑制病毒的增殖,浓度在250 mg/ml时对鸡胚内流感病毒有4倍的抑制作用.

    作者:张薇;卢芳国;潘双银;李删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湖南省首起由C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流脑局部流行的调查

    目的 了解湖南省首起由C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流脑局部流行疫情特征.方法 依据<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防治指南(试行)>和GB16884-1997进行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从患者的脑脊液中分离到奈瑟菌.经湖南省CDC实验室复核鉴定为C群脑膜炎球菌.结论 此次疫情为湖南省首起由C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流脑疫情.隔离治疗病人、在疫区易感人群中紧急接种流脑(A+C)疫苗是控制疫情扩散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英豪;罗小成;伍运生;罗晓日;贺张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主动脉窦瘤破裂195例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同顾性分析195例行主动脉窦瘤破裂修复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修补术.本组患者围术期死亡2例,死亡率1.03%,无远期死亡;再次手术5例;余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主动脉寞瘤破裂足少见的心脏疾病,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病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

    作者:曹亮;杨一峰;刘立明;李建明;吴忠仕;杨进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2005年长沙市在押人员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长沙市辖区内所有监管场所在押人员中HIV感染情况,为在此类人群中制定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全市所有在押人员进行HIv抗体初筛,阳性者进行确认.结果 对16472名在押人员进行HIV抗体检测,检出HIV感染者57例,感染率为0.35%.结论 在押人员中的HIV感染率远高于普通人群,要加强此类人群中艾滋病防治工作.

    作者:黄竹林;胡强;胡伟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沿海产盐区厦门市碘缺乏病综合防治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沿海地区消除碘缺乏病H标的策略和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非碘盐问题较严重的厦门地区,采取综合干预策略和措施.结果 实施综合下预措施后厦门市碘盐覆盖率由0.92%上升到90%以上,比实施项目前有明显提高,同时碘缺乏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儿童甲状腺肿大,卒控制在5%以下,持续达到了消除碘缺乏病标准.结论 综合干预效果显著,所取得的成功经验,沿海其它非碘盐问题地区可以借鉴.

    作者:戴龙;刘德发;苏惠健;张燕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大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效果.方法 将60例确诊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极低出生体重儿按随机抽样原则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两组患儿综合治疗和护理措施相同,均选择同类广谱敏感抗生素,细菌培养阳性者,根据药物敏感性选择抗生素药物.治疗组加朋静脉用两种球蛋白,每次500 mg/kg,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用3 d.结果 治疗后两组病死率交有显著性意义(P<0.05),5 d内顺利撤机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7 d后复查胸片炎症吸收好转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疗效确切.

    作者:彭新平;刘瑾;肖成平;曾印月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儿童白血病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儿童白血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2年1月-2007年6月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248例白血病病儿和760名对照病例的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 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同归分析显示,该病有显著件意义的危险因素是儿童、孕母居住新装修房屋,儿童家用灭蚊剂≥2年,孕母自然流产史,孕期X射线照射,儿章极低频电磁场暴露,孕母农药、杀虫剂、汽油暴露,孕母孕期应用电磁用具及遗传病、肿瘤家族史.主成分分析提取6个主成分,其方差累计贡献率为79.773%.结论 儿童白血病的发病受到遗传背景和社会环境的综合影响.

    作者:杜卫;孙立荣;刘青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深圳市龙岗区2004-2006年医院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区2004-2006年各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情况.方法 对2004-2006年深圳市龙岗区各级医疗机构的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紫外线灯、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医疗用品、压力蒸气灭菌器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结果 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紫外线灯、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医疗用品、压力蒸汽灭菌器的消毒灭菌合格率均较高,公立医疗机构比民营医院和社会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高.结论 监测-反馈-教育-整改-监测的管理方法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途径.

    作者:董建;曾翠连;张起文;钟欣扬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不同人群TTV DNA的检测及基因分型研究

    目的 检测健康人群及肝病患者TTV感染状况及基因分型.方法 采用TTV(N22)区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建立半巢式PCR(nPCR)方法,对314例7种不同人群血清检测TTV DNA,限制性内切酶Pstl、Ndel进行酶切分型.结果 TTV在肝硬化患者、丙型肝炎、急性甲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健康人群和乙肝疫苗接种者中感染率分别为72.72%、60.71%、56.52%、48.00%、46.15%、44.21%和34.78%.肝硬化患者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和乙肝疫苗接种者(P<0.01),也显著高于急性乙型肝炎及慢性乙型肝炎(P<0.05).基因分型以G1型为主占(75.32%),G2型占(9.09%),(G1+G2)混合型占(15.58%).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G1型阳性率高,分别为83.33%和82.35%,但与其它组无差异(P>0.05).G1型男性感染率为73.33%,女性感染率为79.59%,不同年龄组G1型感染率高为1~10岁年龄组(83.33%)低是11~20岁年龄组(70.83%).但年龄性别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TV在健康人群及肝病患者中有较高的感染率.基因型以G1型为主,提示G1型对肝脏的致病性较微弱,对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病程及愈后无影响.

    作者:陈淑芬;于秋丽;韩占英;刘长青;张艳波;齐顺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尿路感染常见致病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对近3年482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标本分离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尿路感染女性占大部分;尿路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36.4%,其次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0.1%)、粪肠球菌(8.8%)、肺炎克雷伯菌(7.4%)、金黄色葡萄球菌(7.4%)、不动杆菌(6.9%);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青霉素类、一二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耐药,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呋喃妥因、三代头孢菌素较为敏感;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强力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具有较高敏感性,相反青霉素类、红霉素、喹诺酮类、一二代头孢菌素具有较高耐药性.结论 目前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仍是肠杆菌属,并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不同菌种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较大,临床医师应结合本地区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娄美萍;林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变化及结果分析

    目的 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以及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变化.并探讨其在MPP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榆测了43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和4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亚群以及Th1、Th2细胞的百分比;并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的含量.结果 MPP患儿外周血CD3+、CD4 T细胞百分率分别为50.03±9.37和30.25±7.11.较对照组65.88±8.83和36.55±6.01显著降低(P<0.05),CD8 T细胞较埘照组无显著差另别;患儿外周血Th1细胞百分率为14.26±5.78,对照组为21.08±6.83,两者差异极为显著(P<0.01).Th1/Th2比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B淋巴细胞和B1细胞较对照组均显著增高(P<0.05).43例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gG和IgA均无明显差异,lgM较对照组稍高,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P患儿存在机体免疫功能减低,免疫调节功能紊乱,Th1/Fh2失衡,且Th1型细胞受抑制,而Th2型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占相对优势状态.

    作者:安黎云;王缚鲲;陈晶;李玮;曾倩;郑运周;王宪灵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痰菌动态变化对治疗转归的影响

    目的 揭示涂阳肺结核病人治疗前与治疗过程中痰中带菌量的变化与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利用结核病网络专报信息系统,对2005年1-3月云南省登记治疗的4 654例新涂阳肺结核病人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 性别、年龄对治疗过程中痰菌转变无显著性作用.治疗前痰涂片的阳件程度与治疗2月末痰菌量的改变呈线性上升趋势.治疗2月末痰涂片强阳性的病人在治疗3月末仍较为可能出现巾等阳性(RRR 47.03)及强阳性(RRR 24.45).与2月末阴转病人相比,治疗3月末阴性、弱阳性、中等阳性及强阳性的病人,在5月末出现阳性的相对危险度(RRR)依次为4.06,18.25,69.48和55.97.73例(62.4%)死亡和140例(52.8%)失访病例发生在治疗前2个月.68%的死亡病例出现在40岁以上的年龄组.结论 在日前DOTS策略执行下,新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达到85%以上.治疗前肺结核病人的痰菌结果对强化期结束时痰菌阴转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强化期治疗直接关系到终治疗效果.应特别关注早期失访病人和老年患者的治疗情况,减少失访和死亡.

    作者:许琳;华建昭;李琳;张丽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厦门城区中小学校学生意外伤害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厦门城区中小学生在学校发生意外伤害的现状及对伤害的认知和行为情况.方法 问卷调查.结果 此次调查的意外伤害发生比例前5位依次为:摔伤、碰撞伤、扭伤、刮伤、烧烫伤.不同性别、年级及公办和民办学校学生之间的意外伤害发生率均存在差异.结论 针对在学校发生率较高的意外伤害、伤害高发地点、不同性别及年级伤害发生率不同等特点,采取相应的综合预防和干预措施,减少伤害的发生.

    作者:施红;李恩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调查重症监护病房(1CU)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取ICU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签定,以K-B法进行药物敏感件试验.结果 从850份标本中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108株,总分离率为12.7%,在10种抗生素中,业胺培南的体外抗菌活性好,耐药率低为15 7%,其次为阿米卡星30.6%.结论 亚胺培南是治疗铜绿假单胞菌的首选药物.ICU中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李云;夏正武;王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肺癌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的启示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其方法应用于肺癌的相关研究,有助于揭示肺癌的发病机制、寻找早期诊断标志物、预测转移与预后及选择治疗方案.科学的内部矛盾以及科技进步推动着肺癌蛋白质组学的不断发展,其发展是一个从还原论到系统论,终实现还原论与系统论辩证统一的过程.

    作者:梁冠男;周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