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长沙市自制熟食卫生质量调查分析

朱彩明

关键词:熟食凉拌菜, 卫生质量, 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长沙市自制熟食卫生质量,为采取有针对件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36家宾馆、16家超市、24家社会餐饮共76家的自制熟食样品274份送榆,并对现场进行卫生学调查.结果 市自制熟食、凉拌菜卫生持量差,样品合格率仅51.09%,不同场所样品合格率存在差异,宾馆、卒十会餐饮合格率高于超市(P<0.05);不同类别熟食、凉拌菜合格率存在差异(P<0.01),由高到低依次为油炸类、泡菜类,凉拌卤肉类、凉拌素菜类、烧烤类,其中凉拌素菜类、凉拌卤肉类、烧烤类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均数与标准值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长沙市自制熟食卫生质量差,应进一步加强监督.建议相关标准更加细化以满足地方食品发展的需要.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甲氨喋呤配伍米非司酮联合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疗效观察

    输卵管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病,治疗也由传统手术治疗转为保守性治疗.我院自1998-2004年收治非破裂性输卵管妊娠应用甲氨喋呤(MTX)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辛宇红;刘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肺癌放疗随访中的价值

    目的 评价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肺癌放疗随访巾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共包括15例病理证实且均行放疗的肺癌患者.放疗一个疗程后行CT复查,先埘肺部病灶行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然后行低剂量CT扫描.低剂量扫描参数为层厚8 mm,螺距1.5,管电压120 kV,管电流分别降为20、40 mA.常规剂量扫描除管电流为120 mA外,其余同低剂量扫描.将照片上所有扫描条件遮盖,由二位不知道详细资料的影像科医师对放疗前后病灶特征做出评价.结果 15例肺癌中8例为周围型,7例为中央型.两组低剂量和常规剂量扫描对肿瘤放疗前后大小、支气管狭窄、胸膜侵犯和纵隔淋巴结肿大检出率相同,常规剂组、40 mA组检出空洞坏死7例,20 mA组检出6例.结论 低剂量扫描在明显降低辐射的同时,与常规剂量扫描对肺癌放疗前后特征的检出情况基本相同,可作为临床肺癌放疗随访的一种选择.

    作者:殷少龙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对2004年2-12月收治的89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实验组,护士通过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融洽的关系,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而具体的健康教育,从饮食、运动、生活方式、体格检查、用药等多个环节实施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两组均进行出院随访,2年进行疗效统计,采用X2检验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照组2年死亡1例,治疗依从性人数为20人;实验组2年无死亡人数,治疗依从性35人,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知晓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采纳有益的控制血压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能坚持遵医嘱服药、体查,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终达到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余远秀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深圳市龙岗区2004-2006年医院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区2004-2006年各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情况.方法 对2004-2006年深圳市龙岗区各级医疗机构的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紫外线灯、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医疗用品、压力蒸气灭菌器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结果 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紫外线灯、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医疗用品、压力蒸汽灭菌器的消毒灭菌合格率均较高,公立医疗机构比民营医院和社会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高.结论 监测-反馈-教育-整改-监测的管理方法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途径.

    作者:董建;曾翠连;张起文;钟欣扬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石门县安全用血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估

    目的 改善石门县血液安全状况,控制艾滋病、丙肝、乙肝、梅毒等疾病经过输血途径传播.方法 调查有偿献血员和无偿献血员的HIV、nBsAg、丙肝、梅毒感染状况;分别对卫生管理人员、医院管理人员、临床医生、检验人员、血库工作人员、政府领导和普通居民开展安全用血健康教育;倡导医院用血来自无偿献血.结果 有偿献血员丙肝感染率是无偿献血员的14倍;2007年与2002年相比,住院病人输血率由10.86%下降为3.47%;居民输血风险知识知晓率由以前的54.1%上升为94.7%;医院取缔了输血队,所有临床用血均来自无偿献血.结论 通过安全用血健康教育干预项目实施,建立了安全用血机制,转变了医务人员用血观念和行为,确保了临床用血安全,有效地控制了艾滋病等输血性疾病传播.

    作者:王中华;李先平;范晓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云南省西盟县居民疟疾患病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云南省西盟县居民感染疟疾的危险因素情况,为制定当地疟疾防治措施提供科学性的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开展居民问卷调查,同时采集滤纸血滴.对疟疾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受过教育、未婚、经济情况好、住房墙体材料好、拥有蚊帐的居民间接荧光抗体阳性率分别比没有受过教育、已婚、经济情况差、住房墙体材料差、没有蚊帐的居民的间接荧光抗体阳性率低.不同年龄组疟疾间接荧光抗体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西盟县的疟疾防治可以对高危人群采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李丽;张再兴;许建卫;周升;刘惠;夏敏;许时燕;汪丽波;陈章伟;郭晓芳;李睿洁;李菊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儿童白血病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儿童白血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2年1月-2007年6月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248例白血病病儿和760名对照病例的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 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同归分析显示,该病有显著件意义的危险因素是儿童、孕母居住新装修房屋,儿童家用灭蚊剂≥2年,孕母自然流产史,孕期X射线照射,儿章极低频电磁场暴露,孕母农药、杀虫剂、汽油暴露,孕母孕期应用电磁用具及遗传病、肿瘤家族史.主成分分析提取6个主成分,其方差累计贡献率为79.773%.结论 儿童白血病的发病受到遗传背景和社会环境的综合影响.

    作者:杜卫;孙立荣;刘青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神经补片在大骨瓣开颅硬脑膜减张修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大骨瓣开颅人工硬脑膜减张修补的优缺点.方法 对137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分为神经补片硬脑膜修补组和自体组织硬脑膜修补组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 经对92例神经补片、45例自体组织硬脑膜修补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神经补片硬脑膜修补组与自体组织硬脑膜修补组临床预后无差异,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自体组织硬脑膜修补组(P<0.05).14例患者分别于硬脑膜修补术3~6个月后行颅骨修补时发现神经补片与止常硬脑膜已完全愈合,无不良反应.结论 大骨瓣开颅人工硬脑膜减张修补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德国贝朗神经补片可安全、有效地用作大骨瓣开颅硬脑膜减张修补材料.

    作者:郜宪礼;斯一夫;褚纪发;于小华;倪剑忠;冷俊峰;吴革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河北省国家疾病监测点恶性肿瘤死亡率分析

    目的 了解河北省国家疾病监测点恶件肿瘤死亡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恶性肿瘤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死因编码执行<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标准,全省8个国家疾病监测点人口资料和死亡个案资料全部使用DeathRcg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审核、汇总和统计分析.结果 2006年河北省围家疾病监测点恶性肿瘤粗死亡率76.14/10万,标化死亡率50.83/10万,居全死因顺位第二位,恶性肿瘤死因顺位前4位是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男性、女性均以肺癌死亡率高;城市肺癌死亡率高,农村为食管癌.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35岁以上人群,并随年龄增长死亡率上升.结论 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是危害河北省国家疾病监测点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应继续加强恶性肿瘤防治工作.

    作者:曹丽;王丽娜;张敬一;孙纪新;朱俊卿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烧伤病人感染奇异变形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多重耐药性变迁分析

    目的 探讨奇异变形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非产ESBLs药敏差异,以及奇异变形杆菌耐药性变迁的原因.方法 根据NCCL推荐的标准方法对奇异变形杆菌产ESBLs测定,并进行14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分析及从住院1~7 d和7 d以上病人中分离的96株大肠埃希菌、58株肺炎克雷伯菌、85株奇异变形杆菌的耐药分析.结果 原本ESBLs阴性奇异变形杆菌在使用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后会产生ESBLs,其发率为47.5%;感染奇异变形杆菌的烧伤病人不论ESBLs阳性还是ESBLs阴性菌株均对多种抗菌素表现为多重耐性,但对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生素和亚胺培南敏感度较高;随着对烧伤病人抗感染的治疗,由于多种抗生素的大剂量使用,在7 d以后,细菌的耐药谱不断扩大,耐药率南20%左右上升到90%以上.结论 大量或长期使用抗生素会诱导奇异变形杆菌及其它革兰阴性菌产生多重耐药性[1].

    作者:周方红;李新平;李宪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安化县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

    目的 了解安化县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 对2007年在广州、东莞、深圳等地打工的安化籍人员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安化县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较低,仅为50.2%,其巾男性知晓率为53.2%,女性知晓率为41.4%,男女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2,P<0.05).外出务工人员获得艾滋病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结论 今后要加大对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

    作者:吴建安;谌芬;赵亮;赵策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8195例剖宫产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剖宫产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制定降低剖宫产率的具体措施提供资料.方法 对我院自1988年1月-2007年12月的剖宫产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1988年1月-2007年12月的剖宫产率47.52%;以5年为时问段,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剖宫产相对指征放宽是剖宫产率七升的主要原因;剖宫产前5位的原因是:异常头方位,产科并发症,相对性头盆不称,社会心理因素,软产道异常;剖宫产并发症前3位分别是:产后大出血,产褥病率,新生儿吸入综合症.结论 开展产前教育,加强产时保健,严格控制剖宫产指征,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杨先梅;庹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河北某县农村人群甲肝病毒抗体阳性率调查

    目的 了解疫苗时代农村人群甲肝病毒抗体水平.方法 采取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对河北正定县某乡八个自然村共18 149人采血9 825人份,用ELISA方法进行血清抗-HAV lgG检测,用Epi-info软件分析处理.结果 人群抗-HAV阳性率平均为88.37%,甲肝易感者的年龄明显后移,1~20岁人群抗-HAV阳性率呈波浪形上升,20岁以后抗体阳性率达90%以上,并稳定在高水平.结论 在高抗体阳性率屏障下,甲肝病例多呈散在发生,不易出现流行.

    作者:田茶;刘怀风;张志勇;郝志勇;张新江;褚娟;李军;马景臣;陈吉朝;齐顺祥;张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365例血培养阳性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血培养中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 采用Bactec9120血培养仪及凤凰-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对门诊和住院的血培养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2006年1月-2007年7月血培养共分离菌36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16株(31.8%),革兰阴性菌197株(54%),真菌37株(10.1%).革兰阳性菌以葡萄球菌属为主;革兰阴性菌以肠杆菌科细菌为主(55.8%,110/197),其次为非发酵菌(22.3%,44/197).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流行率分别为44.8%(30/67)和20.7%(6/29),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ESBls阴性细菌;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培养阳性分布前三位的科室足血液科、小儿科和新生儿科.结论 本院血培养阳性结果中条件致病菌所占比例及其耐药性较高,临床医生应及时了解血培养阳性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医院感染.

    作者:陈晶;耿穗娜;芮勇宇;苏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9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系统康复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早期系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9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9例,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同时采用早期系统康复治疗,于治疗前后用Fugl-Mayer法、Barthel指数评定两组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治疗前两组Fugl-Mayer值及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月、3月和6月,康复组Fugl-Mayer值、Barthc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系统、规范康复治疗能促进急性脑卒小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

    作者:冯建科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2004-2006年长沙县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长沙县医疗机构消毒质垦的现状,为加强医疗机构消毒管理、控制医源性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抽样检测.结果 三年来全县消毒合格率逐年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各级医疗机构中县级、乡镇医疗机构医疗用品消毒合格率较高,村卫生室较低,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高,空气样品低.结论 医疗机构消毒管理工作未完全落实到位,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消毒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加大卫生监督力度.

    作者:刘金梁;刘宗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早期检测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Pre-S1抗原的价值

    目的 探讨新生儿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Pre-S1抗原(Pre-S1Ag)表达与新生儿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165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新生儿于出生后24 h内、1月龄检测外周血乙型肝炎病毒Pre-S1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等两项指标.结果 新生儿出生24 h Pre-s1Ag和HBsAg阳性率分别为8.48%(14/65)、11.52%(19/165),1月龄为6.06%(10/165)、6.67%(11/165).结论 新生儿24 h血Pre-S1Ag阳性可作为HBV新生儿感染的筛检指标,新生儿30 d血Pre-S1Ag阳性可作为HBV新生儿感染的确认指标.

    作者:蒋玉莲;莫丽亚;黄彩芝;张林;李爱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一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2007年8月15日经由怀化站的六趟旅客列车上发生食物中毒的原因.方法 进行流行病学和现场卫生学调查,采集可疑食品、病人呕吐物、重点食品从业人员(售货员)的血液及肛拭子进行相关检验.结果 从可疑食物(卤鸡腿)、病人呕吐物、可疑暴露来源(腹泻售货员易某肛拭子)分离出同一种大肠埃希菌,经鉴定为ETEC:O153.结论 此次事件为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所致食物中毒,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宣传和监管力度,以防食物中毒事件再次发生.

    作者:何新元;朱丽萍;蒋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慢性肝损伤患者血清bcl-2蛋白水平与肝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慢性肝损伤患者血清bcl-2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肝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66例有肝损伤的HBV或HCV感染者血清bcl-2蛋白及ALT、TBIL、ALB.结果 慢性肝损伤患者血清bcl-2蛋白水平显著增高且与肝功能受损呈正相关.结论 bcl-2在肝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巾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血清bcl-2蛋白可以作为反应肝功能损伤的指标.

    作者:谭明华;邱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不同抗消化性溃疡药防治非甾体类抗炎药致胃粘膜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不同抗消化性溃疡药对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患者胃粘膜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50例风湿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兰索拉唑组、法莫替丁组和铝碳酸镁组,在维持原来治疗方案继续服用NSAIDs的基础上,分别加服兰索拉唑15 mg,qd,法莫替丁20 mg,bid和铝碳酸镁2 g,bid.观察3个月时间后,对三组胃粘膜损伤及上消化道症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与兰索拉唑组比较,法莫替丁组和铝碳酸镁组胃粘膜损伤及上消化道症状发生率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患者,兰索拉唑防治胃粘膜损伤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伟康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