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4-2006年长沙县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刘金梁;刘宗奇

关键词:医疗机构, 消毒效果, 监测
摘要:目的 了解长沙县医疗机构消毒质垦的现状,为加强医疗机构消毒管理、控制医源性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抽样检测.结果 三年来全县消毒合格率逐年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各级医疗机构中县级、乡镇医疗机构医疗用品消毒合格率较高,村卫生室较低,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高,空气样品低.结论 医疗机构消毒管理工作未完全落实到位,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消毒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加大卫生监督力度.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尿路感染常见致病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对近3年482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标本分离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尿路感染女性占大部分;尿路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36.4%,其次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0.1%)、粪肠球菌(8.8%)、肺炎克雷伯菌(7.4%)、金黄色葡萄球菌(7.4%)、不动杆菌(6.9%);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青霉素类、一二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耐药,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呋喃妥因、三代头孢菌素较为敏感;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强力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具有较高敏感性,相反青霉素类、红霉素、喹诺酮类、一二代头孢菌素具有较高耐药性.结论 目前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仍是肠杆菌属,并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不同菌种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较大,临床医师应结合本地区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娄美萍;林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湖南省首起由C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流脑局部流行的调查

    目的 了解湖南省首起由C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流脑局部流行疫情特征.方法 依据<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防治指南(试行)>和GB16884-1997进行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从患者的脑脊液中分离到奈瑟菌.经湖南省CDC实验室复核鉴定为C群脑膜炎球菌.结论 此次疫情为湖南省首起由C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流脑疫情.隔离治疗病人、在疫区易感人群中紧急接种流脑(A+C)疫苗是控制疫情扩散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英豪;罗小成;伍运生;罗晓日;贺张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多项生化指标对新生儿窒息后临床评估的价值

    目的 探讨多项生化指标对新生儿窒息后临床评估的价值.方法 将78例生后有窒息史的新生儿根据窒息程度不同分为轻度窒息组(A组)42例和重度窒息组(B组)36例,另设正常新生儿40例为对照组(C组),于生后24h内采静脉血测定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心型同工酶(CK-MB)、肌酐(Cr)、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β2-MG),组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与C组的LDH、CK、CK-MB、β2-MG均值问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B组与A、c组AST、ALT、LDH、CK、CK-MB、Cr、BUN、β2-MG均值问都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搴息可引起多项生化指标改变,上述生化指标的改变对新生儿窒息的进一步评估和预后判断有重要参考价值,心肌酶、β2-MG的改变较其它生化指标更灵敏.

    作者:廖祥福;陈理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石门县安全用血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估

    目的 改善石门县血液安全状况,控制艾滋病、丙肝、乙肝、梅毒等疾病经过输血途径传播.方法 调查有偿献血员和无偿献血员的HIV、nBsAg、丙肝、梅毒感染状况;分别对卫生管理人员、医院管理人员、临床医生、检验人员、血库工作人员、政府领导和普通居民开展安全用血健康教育;倡导医院用血来自无偿献血.结果 有偿献血员丙肝感染率是无偿献血员的14倍;2007年与2002年相比,住院病人输血率由10.86%下降为3.47%;居民输血风险知识知晓率由以前的54.1%上升为94.7%;医院取缔了输血队,所有临床用血均来自无偿献血.结论 通过安全用血健康教育干预项目实施,建立了安全用血机制,转变了医务人员用血观念和行为,确保了临床用血安全,有效地控制了艾滋病等输血性疾病传播.

    作者:王中华;李先平;范晓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安化县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

    目的 了解安化县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 对2007年在广州、东莞、深圳等地打工的安化籍人员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安化县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较低,仅为50.2%,其巾男性知晓率为53.2%,女性知晓率为41.4%,男女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2,P<0.05).外出务工人员获得艾滋病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结论 今后要加大对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

    作者:吴建安;谌芬;赵亮;赵策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深圳市龙岗区2004-2006年医院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区2004-2006年各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情况.方法 对2004-2006年深圳市龙岗区各级医疗机构的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紫外线灯、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医疗用品、压力蒸气灭菌器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结果 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紫外线灯、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医疗用品、压力蒸汽灭菌器的消毒灭菌合格率均较高,公立医疗机构比民营医院和社会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高.结论 监测-反馈-教育-整改-监测的管理方法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途径.

    作者:董建;曾翠连;张起文;钟欣扬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徐汇区一类托幼机构儿童肥胖发生及干预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上海市徐汇区一类托幼机构超重和肥胖儿童发生率及肥胖干预工作现状,找出干预中重点和难点,并在以后工作中加强.方法 用2005年12月体检资料对徐汇区29所一类托幼机构共5 501名儿童进行肥胖检出率调查,并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托幼机构肥胖干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徐汇区一类托幼机构均已开展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肥胖干预工作.一类托幼机构2~6岁儿童超重检出率为12.34%,肥胖检出率为8.22%,且肥胖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快速上升,其中中重度肥胖占36%.结论 对肥胖儿童干预需采取群体干预的方式,并加强对家长工作的重视,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作者:朱国伟;王阳光;陆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300例乙肝感染者7年随访观察

    目的 了解感染乙肝后,肝功能变化,乙肝病毒(HBV)感染指标转化及多年后转归情况.方法 对单位体检者先检测HBV血清标志物(HBVM)和肝功能,再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进行HBV DNA含量测定.结果 300例乙肝感染者2000-2007年,HBsAg总转阴率为7.7%,男性为6.8%,女性为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17,P<0.005),肝功能异常者在不同性别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大三阳和小三阳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乙肝感染者多年后有一部分人HBsAg可自然转阴,极少部分人才转变成肝硬化.长时间随访对于治疗、控制HBV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王小菊;邓国栋;何颖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变化及结果分析

    目的 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以及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变化.并探讨其在MPP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榆测了43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和4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亚群以及Th1、Th2细胞的百分比;并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的含量.结果 MPP患儿外周血CD3+、CD4 T细胞百分率分别为50.03±9.37和30.25±7.11.较对照组65.88±8.83和36.55±6.01显著降低(P<0.05),CD8 T细胞较埘照组无显著差另别;患儿外周血Th1细胞百分率为14.26±5.78,对照组为21.08±6.83,两者差异极为显著(P<0.01).Th1/Th2比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B淋巴细胞和B1细胞较对照组均显著增高(P<0.05).43例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gG和IgA均无明显差异,lgM较对照组稍高,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P患儿存在机体免疫功能减低,免疫调节功能紊乱,Th1/Fh2失衡,且Th1型细胞受抑制,而Th2型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占相对优势状态.

    作者:安黎云;王缚鲲;陈晶;李玮;曾倩;郑运周;王宪灵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邯郸市男男同性恋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男男性同性恋(MSM)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高危行为方式,为在该人群中开展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男男同性恋中的同伴教育者组织联谊会,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中21~30岁年龄者占65.6%;56.3%的人曾与女性有过性交;26.8%第一次发生男男性行为的年龄在16~18岁,小13岁.73.4%的调查者在过玄的6个月中有过同性性行为,其中35.8%有过口交行为,68.8%有过肛交行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0.4%.结论 邯郸市男男同性恋者普遍存在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不高.因此,需加强在该人群中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及行为干预工作,以阻止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作者:张付志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医护人员职业危害因素探讨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医护人员职业损伤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探讨诊断、治疗、护理过程中心理社会、物理、化学、生物等职业危害因素的影响,并提出应采取多种防护措施维护医护人员的自身职业健康.

    作者:何辉;丁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自杀死亡危险因素对照分析

    为探索眉县自杀人群的危险因素,进行了自杀案例对照调查.结果 :抑郁症和大量严重的牛活事件是自杀的重要危险因素.生活事件又以丢面子、被人歧视和误会,经济困难,夫妻不和,与邻居关系紧张4个为重要因素.自杀方式以服农药高占77.8%.提示:重视诊治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缓解社会压力,加强人际之间交流沟通,夫妻间的和睦相处,发展经济,加强农药管理是减少自杀的重要途径.

    作者:杨彩玲;刘纯旭;王让礼;杨发发;杜水泉;张风刚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人副流感3型病毒研究

    目的 建立人副流感3型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GeneBank数据库中已有的HPIV3型毒株的HN基因核苷酸序列,用DNASTAR生物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比较,选出高度保守且特异的核苷酸区域,用Primer5软件设计HPIV3的引物和TaqMan核苷酸探针.建立PCR反应体系,并优化反应条件.结果 建立了人副流感3型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并有较高的特异性.结论 本研究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能快速地检测副流感3型病毒,可以用于临床的早期诊断.

    作者:陈传德;黎剑华;林宇静;卓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痰菌动态变化对治疗转归的影响

    目的 揭示涂阳肺结核病人治疗前与治疗过程中痰中带菌量的变化与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利用结核病网络专报信息系统,对2005年1-3月云南省登记治疗的4 654例新涂阳肺结核病人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 性别、年龄对治疗过程中痰菌转变无显著性作用.治疗前痰涂片的阳件程度与治疗2月末痰菌量的改变呈线性上升趋势.治疗2月末痰涂片强阳性的病人在治疗3月末仍较为可能出现巾等阳性(RRR 47.03)及强阳性(RRR 24.45).与2月末阴转病人相比,治疗3月末阴性、弱阳性、中等阳性及强阳性的病人,在5月末出现阳性的相对危险度(RRR)依次为4.06,18.25,69.48和55.97.73例(62.4%)死亡和140例(52.8%)失访病例发生在治疗前2个月.68%的死亡病例出现在40岁以上的年龄组.结论 在日前DOTS策略执行下,新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达到85%以上.治疗前肺结核病人的痰菌结果对强化期结束时痰菌阴转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强化期治疗直接关系到终治疗效果.应特别关注早期失访病人和老年患者的治疗情况,减少失访和死亡.

    作者:许琳;华建昭;李琳;张丽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湖南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证工作的实施与分析

    目的 为保护广大劳动者健康及相关的权益,按照<防治法>及与其配套的法规规章的要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必须实施资质认证.方法 依照<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等相关标准及规定,编制出<湖南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认证指南>及<湖南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认证标准>.结果 全省共举办各专业培训班23期,共2 229个专业技术人员取得上岗证,已有13个市(州)、17个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个综合医院取得丰廿应级别的资质认证.结论 规范湖南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行为,既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必然要求,又是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的重要举措,通过资质认让,促进了湖南省职业卫生服务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作者:肖云龙;刘蔼成;罗普泉;蒋然子;黄劲松;余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主动脉窦瘤破裂195例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同顾性分析195例行主动脉窦瘤破裂修复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修补术.本组患者围术期死亡2例,死亡率1.03%,无远期死亡;再次手术5例;余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主动脉寞瘤破裂足少见的心脏疾病,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病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

    作者:曹亮;杨一峰;刘立明;李建明;吴忠仕;杨进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甲基叔丁基醚对妊娠期母鼠及胎鼠脑组织的作用

    目的 探讨甲基叔丁基醚(MTBE)对妊娠期母鼠和胎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 32只健康成年昆明种小鼠于妊娠第O d开始至妊娠结束期间,用不同浓度的MTBE[0、100、400、800 mg/(kg.bw)]进行灌胃染毒,每天一次,直到胎鼠出生.取母鼠和胎鼠脑组织在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其形态结构变化.结果 电镜下可见母鼠和胎鼠脑组织的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肿胀、变性,胞浆内线粒体大多呈空泡变,嵴丢失,内质网扩张,部分细胞膜破损等改变,随剂量的增高损伤作用更为明显.结论 妊娠期母鼠接触低浓度MTBE可致母鼠及胎鼠神经细胞的亚细胞结构损伤.

    作者:邓暑芳;李素云;何爱桃;贺性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2006年郑州市某高校新生乙肝检测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乙肝病毒在大学新生中的分布情况,为乙肝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果 5 630名大学新生HBsAg阳性率为4.74%.结论 乙肝作为传染病易在高校学生中传播,应加强对学校学生的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定期体榆,注射疫苗,都是很好的预防方法.

    作者:张奇;张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测及药敏结果

    目的 了解本地门诊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分布状况及对8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珠海丽珠试剂有限公司生产的Uu、Mh培养鉴定试剂盒对1 196例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标本进行培养,并同时做药敏试验.结果 1 196份标本中,男性Uu、Mh,Uu合并Mh检出率为18.7%、1.0%、2.3%;女性Uu、Mh,Uu合并Mh检出率为36.1%、1.3%、3.4%;抗生素对Uu敏感率:克拉霉素(CLA)93.5%,美满霉素(MIN)91.5%,强力霉素(DOX)83.9%.结论 男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均以Uu感染为主,对Uu、Mh,uu+Mh敏感率均以克拉霉素、美满霉素为高,故临床用药以克拉霉素、美满霉素为首选,强力霉素为次选.

    作者:冯勇志;谢荣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血凝酶、去氨加压素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及两者的比较

    目的 以全血激活凝固时间为指标观察血凝酶和去氨加压素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并比较两药的作用.方法 选取45例临床手术病人并随机均分为三组,血凝酶组(H组),去氨加压素组(D组)和对照组(C组),静脉滴注牛理盐水.开放肘正中静脉,抽取伞血测定全血激活凝同时间为基础值.随后,分别在用药后5、10、15、30、60、90、120、150和180 min时抽血测ACT值.结果 H组和D组用药后不同时点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药在起效,作用高峰维持时间以及作用消退方面无明显区别,两药的凝血效能基本相似,血凝酶的起效稍快.结论 ACT可以作为判定病人凝血功能和止血药效能的指标.

    作者:张汉湘;郭曲练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