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建钢板联合可吸收螺钉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应用

陈翔

关键词:髋臼骨折, 重建钢板, 可吸收螺钉, 骨折固定, 内
摘要:目的 探讨重建钢板联合可吸收螺钉治疗髋臼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24例髋臼骨折患者按照Letournel分类:T形骨折5例,后柱骨折4例,后柱并后壁骨折3例,后壁并横行骨折4例,前柱骨折2例,前杜并横行骨折3例,双柱骨折2例,双柱及前后壁骨折1例.根据骨折类型分别采用单一或联合髂腹股沟入路、髋臼后侧入路,行重建钢板联合口r吸收螺钉内同定治疗.结果 本组患者骨折复位质量按照Matta的评分标准,22例达到解剖复位,2例复位欠佳.所有患者获得8~24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采用Modified d'Aubugne and Postal功能评定标准:优17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91.7%.本组有2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未见异位骨化发生.结论 术前骨折的明确分类、合适入路的选择、满意的解剖复位及可靠的内固定是治疗髋臼骨折的关键,采用重建钢板联合町吸收螺钉的内固定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使用SCL-90及SRHMMS对大型综合医院工作人员心理健康进行分析

    目的 研究医院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比较两种不同量表对医院工作人员心理健康的评定结果.方法 选取某大型综合医院护士423人,医生382人,以及医疗技术人员323人,后勤人员217人,行政管理人员163人,用SCL-90及SRHMS量表同时进行心理健康评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SCL-90显示:不论是医疗工作者(医生、护士、医疗技术人员)还是医疗支持工作者(后勤人员,医院行政管理人员)都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其心理健康得分均远高于全国常模(P=0.00),其总分均分分别为:157.88±60.22;155.45±60.46;145.22±44.89;133.23±40.19:154.89±53.36.医生心理健康水平差,主要为躯体性、强迫、焦虑、恐惧、抑郁,护上次之,主要为躯体性、强迫、焦虑、人际关系、恐惧、偏执、精神性,其次是行政管理,主要表现为焦虑、强迫、抑郁、敌对、人际关系,冉其次是医疗技术人员,表现为躯体性、焦虑、抑郁、精神性,后勤工作人员,主要表现为偏执、敌对性.医牛、护士、行政管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25),但医生、护士、行政管理人员__者与医疗技术人员有显著性差异(P<0.01);医生、护士、行政管理人员三者与后勤人员有显著性差异(P<0.01);后勤人员与医疗技术人员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SRHMS结果显示心理健康水平依次为医生、护士、医疗技术人员、后勤、行政管理人员,其中医生、护士、医疗技术人员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后勤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医生、护士、医疗技术人员与后勤行政人员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医生、护士、医疗技术人员存在的心理问题应引起社会及相关机构重视,SCL-90及SRHMS对检测的结果有一致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作者:吴意;李艳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某大型继电器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目的 对某大型继电器生产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提出改善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的办法,帮助企业完善职业病防治工作.方法 以继电器生产单元及辅助生产单元(注塑机生产单元、粉碎机生产线、清洗房生产线、冲压车间生产线)对该建设项目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评价,采取调查表法与现场监测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结果 噪声、三氯乙烯及有机粉尘存在超标现象,为该电子厂必须加强管理的生产环节,在整改建议的情况下,采取了相应整改措施.结论 整改后,在防护措施剑位的情况下,该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可达到国家卫生标准.

    作者:杨建平;朱志良;吴礼康;黎建明;吴志强;吴俊华;袁建辉;胡恭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108例急性脑出血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死亡原因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对108例脑出血死亡病人发病时意识状态、年龄、血压、出血部位、出血量、是否破入脑室、并发症与同期脑出血存活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并分析其死亡原因.结果 脑出血死亡与发病时血压、意识状态、出血部位、出血量、是否破入脑室、足否存在并发症有相关性.脑疝是死亡直接原因.结论 血压及意识水平是预测脑出血预后的重要指标,出血部化及出血量是直观准确因素.及时控制脑疝、防治并发症是减少死亡率的重要途径.

    作者:陈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2006年郑州市某高校新生乙肝检测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乙肝病毒在大学新生中的分布情况,为乙肝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果 5 630名大学新生HBsAg阳性率为4.74%.结论 乙肝作为传染病易在高校学生中传播,应加强对学校学生的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定期体榆,注射疫苗,都是很好的预防方法.

    作者:张奇;张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超声检查对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在产前诊断胎儿缺陷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9 089例18~40周的孕妇采用实时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进行系统检查,对胎儿畸形进行筛查和诊断.结果 在9 089例孕妇中,经引产或出生后证实的各种畸形133例,彩超筛查诊断胎儿畸形115例,漏诊18例.结论 妊娠中晚期进行系统超声检查,可以对胎儿形态结构方面的明显畸形进行产前诊断,对于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金昕;徐晓青;王红专;李女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及白介素-6的影响

    目的 探讨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将1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普伐他汀组(46例)、阿托伐他汀组(46例)、常规治疗组(44例),测定治疗前,治疗8周后CRP、IL-6、血脂.结果 普伐他汀组及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前后CRP、IL-6、血脂均有显著下降(P<0.05),且阿阿托伐他汀组较普伐他汀组血脂下降显著(P<0.05),而常规治疗组CRP、IL-6、血脂无明显变化;阿托伐他汀组、普伐他汀组治疗前后血脂下降与CRP、IL-6下降没有相天性(P>0.05).结论 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均可降低UA患者CRP、IL-6、血脂,均具有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部分不依赖降脂作用.

    作者:董波;屈晓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对一起环境镉污染事件处理后的思考

    湖南省某地区发生了一起环境镉污染事件,我们配合省政府的联合调查组对该地区的部分村民人体中镉负荷量、受镉污染致有关人群健康危害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下面就我们对应用<环境镉污染健康危害区判定标准>[1]、<职业性镉中毒诊断标准>[2]等相关标准的工作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廖雍玲;张贻瑞;李祈;刘蔼成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慢性肝损伤患者血清bcl-2蛋白水平与肝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慢性肝损伤患者血清bcl-2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肝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66例有肝损伤的HBV或HCV感染者血清bcl-2蛋白及ALT、TBIL、ALB.结果 慢性肝损伤患者血清bcl-2蛋白水平显著增高且与肝功能受损呈正相关.结论 bcl-2在肝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巾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血清bcl-2蛋白可以作为反应肝功能损伤的指标.

    作者:谭明华;邱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基因异常甲基化与肿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锌离子依赖内肽酶家族,几乎在人类所有肿瘤中均表达增高,并且与肿瘤转移和预后不良有关.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是调节基因表达的重要机制.已有大量研究发现肿瘤抑制基因高甲基化与人类肿瘤中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然而促癌基因的低甲基化却少有相关研究.研究发现结肠癌、胰腺癌、前列腺癌、淋巴瘤中相关MMPs表达增高与DNA低甲基化有关.因此提出低甲基化可能是调节MMPs表达,促进肿瘤侵袭和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周静;苏玉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邵阳某高校151名女职工2006年与2007年妇女病普查情况对比分析

    目的 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降低妇女病患病率.保护妇女身体健康.方法 对邵阳某高校151名女职工2006年与2007年妇女病普查普治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发现宫颈疾病、乳腺疾病、子宫疾病患病率依次位居前三;2007年的妇女病患病率低于2006年,但两年的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坚持定期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有利于妇女病的防治;减轻工作压力,加大医疗投入,全面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作者:石欣跃;石双跃;石喜跃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多项生化指标对新生儿窒息后临床评估的价值

    目的 探讨多项生化指标对新生儿窒息后临床评估的价值.方法 将78例生后有窒息史的新生儿根据窒息程度不同分为轻度窒息组(A组)42例和重度窒息组(B组)36例,另设正常新生儿40例为对照组(C组),于生后24h内采静脉血测定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心型同工酶(CK-MB)、肌酐(Cr)、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β2-MG),组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与C组的LDH、CK、CK-MB、β2-MG均值问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B组与A、c组AST、ALT、LDH、CK、CK-MB、Cr、BUN、β2-MG均值问都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搴息可引起多项生化指标改变,上述生化指标的改变对新生儿窒息的进一步评估和预后判断有重要参考价值,心肌酶、β2-MG的改变较其它生化指标更灵敏.

    作者:廖祥福;陈理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自杀死亡危险因素对照分析

    为探索眉县自杀人群的危险因素,进行了自杀案例对照调查.结果 :抑郁症和大量严重的牛活事件是自杀的重要危险因素.生活事件又以丢面子、被人歧视和误会,经济困难,夫妻不和,与邻居关系紧张4个为重要因素.自杀方式以服农药高占77.8%.提示:重视诊治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缓解社会压力,加强人际之间交流沟通,夫妻间的和睦相处,发展经济,加强农药管理是减少自杀的重要途径.

    作者:杨彩玲;刘纯旭;王让礼;杨发发;杜水泉;张风刚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作业场所空气中三氯乙烯气相色谱法测定的不确定度分析

    目的 分析测定过程中对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影响水平,找出关键的影响因素.方法 结合测定过程,对各步骤进行分解,建立数学模型.结果 得到了对于空气中三氯乙烯浓度为71.1 mg/m3的样品,取包含因子k=2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4.3 mg/m3.同时对影响结果不确定度的因素进行了量化.结论 影响测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是采样过程中的采样流量的准确度和碳管解吸效率的不一致性.

    作者:全德甫;尹江伟;王晖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小于胎龄儿产科高危因素与围生期并发症分析

    目的 探讨小于胎龄儿产科的高危凶素及围生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对540例早产儿,其中小于胎龄儿(SGA)74例,适于胎龄儿(AGA)466例,进行产科高危因素分析并比较围生期各种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 妊娠合并多胎妊娠、妊高征、孕母来自农村发生率SGA组高于AGA组(P<0.05).围生期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率SGA组高于AGA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高征、贫血、多胎妊娠、孕母职业是小于胎龄儿产科的高危因素.结论 妊高征、贫血、多胎妊娠、孕母职业可能是小于胎龄儿产科的危险因素.应注重妊娠期合并症及围生期并发症的治疗.

    作者:彭湘莲;曹蓓;黄广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乙醇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及ADMA/NOS/NO信号机制

    目的 探讨乙醇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效应及ADMA/NOS/NO信号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和活性,通过检测细胞上清液丙二醛(MDA)、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一氧化氮(NO)的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等指标,观察乙醇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量-效关系(乙醇处理细胞24 h)和时-效关系(终浓度为100 mmol/L的乙醇分别于处理0、3、6、12、24、48 h后观察检测指标).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加入与处理组等体积的D-Hank's液,乙醇浓度为0 mmol/L)、乙醇处理组(终浓度分别为25、50、100、200mmol/L的乙醇)、乙醇&VitC组(乙醇终浓度为100 mmol/L,VitC终浓度为100 mg/L)和阳性对照组(终浓度为500/μmol/L的过氧化氢).结果 50~200 mmol/L乙醇能显著改变细胞形态、降低细胞活性(OD值:0.91±0.10~0.58±0.04,细胞生长抑制率:0.00±0.00~35.57±3.13,P<0.01);能显著性诱导内皮细胞MDA升高(258.72±7.36~524.07±8.25.P<0.01).50~200 mmol/L的乙醇还能显著性诱导: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下降(6.27±0.10~0.47±0.23.P<0.05)及总NOS活件下降(10.69±0.54~3.77±0.32,P<0.05);NO含量降低(191.61±7.96~88.38±5.07,P<0.05).而且上述生物学效应均具有显著的时间依赖性,各处理组间两两比较也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100 mmol/L乙醇处理时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及ADMA含量高,且分别在处理后24 h到达高峰.VitC均能扭转上述生物学效应,且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50~200 mmol/L的乙醇能显著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ADMA在乙醇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巾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友;王穆;让欧艳;李恩华;贺彬琪;邹丽君;郑宇;让蔚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衡阳市霍乱流行因素分析及防制效果研究

    目的 通过对霍乱流行因素的调查分析,阐明其流行规律及影响因素,为霍乱防制提供科学依据,达到控制霍乱疫情的目的.方法 收集2001-2007年的疫情报告、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和监测资料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05年共发生28起霍乱疫情,发病82例,死亡2例.暴发疫情的发生与聚餐和人群生活习惯有关,均有食用甲鱼史.通过采取针对性措施,2006-2007年无病例发生.结论 在霍乱防制工作中要重点加强对甲鱼等海水产品的监测和农村集体聚餐的卫生指导管理.

    作者:谢建民;邱仁祖;曾亚雄;朱玲;周永辉;伍运生;罗晓日;罗小成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痰菌动态变化对治疗转归的影响

    目的 揭示涂阳肺结核病人治疗前与治疗过程中痰中带菌量的变化与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利用结核病网络专报信息系统,对2005年1-3月云南省登记治疗的4 654例新涂阳肺结核病人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 性别、年龄对治疗过程中痰菌转变无显著性作用.治疗前痰涂片的阳件程度与治疗2月末痰菌量的改变呈线性上升趋势.治疗2月末痰涂片强阳性的病人在治疗3月末仍较为可能出现巾等阳性(RRR 47.03)及强阳性(RRR 24.45).与2月末阴转病人相比,治疗3月末阴性、弱阳性、中等阳性及强阳性的病人,在5月末出现阳性的相对危险度(RRR)依次为4.06,18.25,69.48和55.97.73例(62.4%)死亡和140例(52.8%)失访病例发生在治疗前2个月.68%的死亡病例出现在40岁以上的年龄组.结论 在日前DOTS策略执行下,新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达到85%以上.治疗前肺结核病人的痰菌结果对强化期结束时痰菌阴转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强化期治疗直接关系到终治疗效果.应特别关注早期失访病人和老年患者的治疗情况,减少失访和死亡.

    作者:许琳;华建昭;李琳;张丽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手术后气管切开的护理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回顾分析100例严重颅脑外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06年7-10月实行综合气道管理的患者50例为治疗组,2005年7-10月未实行综合气道管理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8例发生肺部感染,6例感染得到控制,控制感染时间平均为(7.8±1.47)d.对照组22例发生肺部感染,14例得到控制,平均控制时间为(14.4±2.79)d.结论 认真、科学、严谨的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是防止气管切斤术后发生感染等并发症的保障,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有效的措施.

    作者:何芳;莫晓芳;邵丽华;张红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老年痴呆发病机理的研究

    老年痴呆是一种综合病,以高级认知功能障碍为特征,病理特征以老年斑、神经纤维缠结和神经元丢失为主.随着现代社会科学的进步与发展,人类的寿命在不断地延长.

    作者:魏红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血凝酶、去氨加压素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及两者的比较

    目的 以全血激活凝固时间为指标观察血凝酶和去氨加压素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并比较两药的作用.方法 选取45例临床手术病人并随机均分为三组,血凝酶组(H组),去氨加压素组(D组)和对照组(C组),静脉滴注牛理盐水.开放肘正中静脉,抽取伞血测定全血激活凝同时间为基础值.随后,分别在用药后5、10、15、30、60、90、120、150和180 min时抽血测ACT值.结果 H组和D组用药后不同时点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药在起效,作用高峰维持时间以及作用消退方面无明显区别,两药的凝血效能基本相似,血凝酶的起效稍快.结论 ACT可以作为判定病人凝血功能和止血药效能的指标.

    作者:张汉湘;郭曲练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