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730名卡介苗初免儿童结核菌素试验结果

陈绪新

关键词:卡介苗, 结核菌素试验, 儿童, 阳性率
摘要:目的 了解卡介苗初免儿童的免疫状况,为改善卡介苗接种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结核菌素试验(PPD),对730名3个月~1岁儿童,接种卡介苗3个月后进行PPD阳性率调查.结果 本组儿童PPD试验阳性率91.5%,无性别差异;影响PPD试验阳性率的因素有:卡介苗的接种史、卡疤有无、接种点技术水平、以及儿童与结核感染者的接触史.结论 PPD监测结果表明.本组儿童卡介苗接种质量较高.加强接种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流动儿童管理,消除影响PPD试验阳性率的因素,可提高免疫质量.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湖南西部城乡老年痴呆患病水平及其生活状况等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湖南西部城乡老年痴呆患病水平及其生活状况.方法 运用Folstein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APGAR家庭功能评估表和老年人生活质量评定表,分别对湖南西部城乡253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认知功能筛选、家庭功能评估和生活质评定;自制有关老年性痴呆知识问卷调查表,对城乡323人进行老年性痴呆相关知识知晓程度的调查.结果 城乡老年痴呆总体患病率分别为11.20%和15.20%.城乡患者家庭功能不足和生活质量差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老年人(P<0.05),且农村明显高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579,P<0.01).城乡居民有关老年性痴呆知识知晓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城乡患者家属和周围人群对老年性痴呆相关知识知晓率普遍偏低,家庭功能不足,患者健康及生活状况存在问题,给家属带来沉重的生活、经济和心理负担,同时也造成一定社会问题,值得我们高度关注与重视.

    作者:彭艾莉;刘立亚;彭小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糖尿病高危人群生命质量的综合评价

    目的 综合评价糖尿病(DM)高危人群生命质量的改变,为DM的监测与综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配对研究方法,以DM高危人群100人与健康对照者100人为对象,根据生物检测指标与SF-36量表相结合来综合评价DM高危人群的生命质量.结果 DM高危人群体重指数(BMI)、血压(Bp)、空腹血糖(FB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生物检测指标及SF-36量表评分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别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SF-36量表评分与生物检测指标间具有相关关系(P<0.01).结论 采用生物检测指标与SF-36量表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能较客观地反映DM高危人群生命质量的改变.

    作者:魏高文;黄丹丹;黄湘蓉;周生杰;彭桂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结合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结合双吻合器(DST)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6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TME和DST联合治疗的方法,观察治疗后的排便功能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无吻合口瘘和狭窄,切割环均完整,无手术闭合失败及手术死亡.随访时间6个月~5年,局部复发率为3.33%.排便控制功能:优55例(91.7%),良5例(8.3%),差0例.排便感觉功能:优43例(71.7%),良17例(28.3%),差0例.结论 TME和DST联用可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首选术式.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疆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某品牌手皮肤粘膜消毒液的亚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 为了解反复使用某品牌消毒液的安全性.方法 小鼠经口染毒,对其进行亚急性试验观察.结果 试验小鼠LD50均大于5 000 mg/kg.结论 该品牌消毒液对皮肤粘膜不造成损害,属实际无毒物质.

    作者:张卓然;王凤鸣;李慧;唐慧;周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4 651例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学检测及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趋势.方法 对2003-2008年在我院就诊的4 651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痰及咽拭子培养阳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病原菌检出803例(占17.26%),其中G+菌357株(44.45%),G-菌401株(49.93%),其中大肠埃希菌135例(16.81%),肺炎克雷伯菌68例(8.47%),铜绿假单胞菌59例(7.35%),克氏微球菌82例(10.21%),绿色气球菌64例(7.97%),溶血性链球菌43例(5.35%),检出的绝大部分G-菌对哑胺培南、羟氨苄/舒巴坦、头孢吡肟具有很高的敏感性,G+菌对万古霉素、利福平敏感,对三代头孢菌素敏感性较好,但对青霉素及红霉素耐药性在67%~93.1%之间.结论 目前G-菌逐渐上升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过度使用抗生素使耐药菌株增加.

    作者:成霖霞;杨湘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术后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后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负件情绪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接受制定的术后护理)和对照组(接受一般术后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48 h焦虑、抑郁评分,术后8、24 h恶心呕吐情况,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24、48 h血浆胃动素胃泌素浓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术后焦虑、抑郁评分、恶心呕吐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24、48 h胃动素胃泌素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采用合理的术后护理在缓解术后负性情绪、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等方面有较好作用.

    作者:何洁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重度砷化氢中毒患者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为主的救治体会

    目的 探讨以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为主抢救急性重度砷化氢中毒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4月-2007年6月本院救治的7例急性重度砷化氢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结果 7例急性重度砷化氢中毒患者6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 尽早进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足目前抢救急性重度砷化氢中毒的很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莉;赖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中的公共管理理论应用与探讨

    随着艾滋病在全球的流行和肆虐,使人类社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艾滋病流行对社会发展的危害体现在人民健康、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及国家安全等方面.因此,如何应对艾滋病,是把它作为一种疾病、一个公共卫生问题.还是社会问题,甚至是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是非常重要和现实的问题;如何用公共管理理论指导具体的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对于遏制与防治艾滋病,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和生命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中的公共管理理论应用进行了研究.

    作者:毛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产β-内酰胺酶变迁分析

    目的 对2002与2007年间下呼吸道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产β-内酰胺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应用法国梅里埃VITEK 2微生物鉴定系统和药敏系统以及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采用WHONET软件分析试验结果.通过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表型筛选法检测高产AmpC酶.结果 感染者在呼吸内科病房和神经外科病房以及重症监护病房的检出率高,患者多有吸氧吸痰史,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年龄大,广谱抗牛素使用史.对所监测的17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有上升趋势,大部分抗生素的耐药率均上升到50%以上,并呈多重耐药.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但也从3.0%上升至11.5%.ESBLs、AmpC检出率分别从15.2%、27.3%上升到35.7%、42.9%.结论 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高,ESBLs、AmpC的产酶率高,应加强其药敏检测和产酶株的监测,防止暴发流行.

    作者:梁湘辉;晏群;刘文恩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浅谈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实验课中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是临床检验专业中的重要学科,医学检验专业是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科,又称为实验室医学,是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一门专业.在当今医学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医学检验已成为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课是锻炼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运用能力等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手段[1].

    作者:李闻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60例ASAⅡ~Ⅲ级需行剖宫产手术的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随机分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组和连续硬膜外麻醉(EA)组各30例.观察并记录麻醉起效时间,VAS评分,下肢运动神经阻滞,高麻醉平面(T节段),新生儿Apgar评分等方面.结果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麻醉起效时间较短,麻醉效果较好(P<0.05).两组在对新生儿的影响和低血压发生率及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张成炬;梁坤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纳洛酮在治疗急性脑外伤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纳洛酮对急性颅脑外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GCS 8~12分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纳洛酮,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 经过3、7或14 d的治疗后.治疗组在生命征、TCD监测、症状消失率及体征转阴率等方面较之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纳洛酮可以促进急性颅脑外伤病人的恢复和改善预后.

    作者:潘在轩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原子荧光光谱测定土壤中硒的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硒的检测方法.方法 样品经混合酸(硝酸:高氯酸=3∶1)消化定溶,用AFS-230a型双道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硒含量.结果 本法测得硒在0~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32μg/L,加标回收率为90.5%~97.2%,RSD为4.7%.结论 本法快速、灵敏、方法简单,适合于土壤中硒含量的测定.

    作者:彭新元;朱攀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2005-2007年古冶区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及趋势分析

    目的 了解出生缺陷发生的种类及相关因素,为早期发现缺陷儿,提高产前诊断技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5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围产儿资料,就超声及临床进行分析.结果 出生缺陷率为2.03%,消化系统缺陷占39.6%,居首位,不同年份出生缺陷类型的比例有所改变.结论 做好婚前保健、产前检查和产前筛查,以减少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

    作者:胡新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

    临床检验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提高教育者本身的素质、改变教育模式、优化实验内容、注重实验报告的书写、加强双语教学,可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李艳明;郑兰香;陶莹;邓军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对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及其知识、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及其知识、行为的影响.方法 分层整群选取南京市某初中学校125名学生,实施1年的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前后分别进行口腔检查及其口腔保健知识、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儿童的患龋率、充填率、牙石检出率和菌斑指数,健康教育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健康教育前答题平均正确率为34.90%,健康教育后为83.65%,健康教育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儿童口腔保健知识、行为的17项内容,健康教育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对初中儿童开展口腔卫生保健健康教育,有助于增强儿童的口腔保健意识,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改善口腔卫生状况.

    作者:冯奕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河源市城区2004-2007年出生缺陷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河源市城区出生缺陷发生率,探讨出生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4年1月-2007年12月市城区住院分娩的围产儿进行监测.结果 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6.69‰,出生缺陷儿死亡率为459.18‰;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显著高于城镇(P<0.01);双胎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单胎(P<0.01);第一季度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第四季度(P<0.05).结论 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加强婚前保健及孕前、孕期保健和产前诊断工作,继续开展出生然陷监测工作的病因学研究.

    作者:余雪梅;许海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深圳市891名小学生视力不良原因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小学生的视力情况并探讨可能造成视力不良的因素.方法 采集某校891名小学生视力情况、学习环境、坐姿、父母视力等情况,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受检学生891名,视力不良310人,视力不良率为34.8%;视力不良主要与其家庭凶素、课业负担过重、坐姿、课桌椅卫生等因素有关.结论 该校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不容忽视,应针对其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作者:郭国强;钟六珍;周如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治疗探讨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52例慢性心力衰竭并低钠血症的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部分轻度低钠者予食物补充氯化钠,中、重度低钠给予3%氯化钠静脉滴注及呋塞米静脉注射,个别病例短期补充小剂量的皮质激素.结果 显效35例,有效14例,有效率为94.2%.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补充高渗钠盐并以呋塞米利尿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麦贻思;许江丰;林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肥胖儿童肥胖因素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目的 在肥胖儿童的肥胖因素中,寻找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儿童肥胖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Stepwim法,对各影响因素逐一筛选,建立优多元回归模型,以获得对肥胖性质影响大的变量.结果 通过100例6~12岁肥胖儿童配对调查,在12项肥胖因素中,有7项进入回归模型.从标准回归系数的数据表明,对肥胖性质影响大的变量,从大到小依次是肥胖家族史、出生时体重、婴儿期喂养方式、吃油腻性食物与甜食、体格锻炼、哺乳期添加固体食物时间与母亲妊娠期发胖.结论 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检出的肥胖因素,对制定儿童肥胖的防治策略有指导意义.

    作者:张远兰;罗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