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溆浦县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状况分析

舒采祥

关键词:溆浦县, 中小学生, 视力低下, 统计分析, 视力检查, 屈光不正, 近视, 防制措施, 常见疾病, 状况, 远视, 眼疾, 散光, 弱视, 报告
摘要:视力低下是中小学生常见疾病之一,各种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弱视和其他眼疾均可造成视力低下.学生视力低下大部分是近视性的.为了解溆浦县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状况及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现将2006年溆浦县中小学生视力检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艾滋病行为干预模式在性病门诊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评估在性病门诊推广艾滋病性病干预模式在提高性病患者相关知识及安全套使用率方面的作用.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接诊医生对所有入选的性病患者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相关艾滋病性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其干预前后艾滋病性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安全套的使用情况.结果 2003例性病患者参与了本项研究调查,调查发现艾滋病性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在不同的文化程度、年龄上有明显差异.对其中1000例性病患者开展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其艾滋病性病知识的知晓率显著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从37.80%提高到63.00%,且在婚外性行为中的使用率高达89.34%.结论 在性病门诊推广艾滋病性病干预模式显著提高了性病患者艾滋病性病知识的知晓率及安全套的使用率,对预防艾滋病性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荘弢;周平玉;龚伟民;钱伊弘;陈淑云;杨连娟;陆海空;管志芳;戴鹤俊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22例住院分娩新生儿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常德市住院分娩新生儿出生缺陷状况,探索引起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1年1月-2006年12月本市两所监测医院住院分娩的10 559新生儿进行监测,标准为孕满28周~产后7 d的围生儿.结果 检出出生缺陷儿122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1.55‰,在不同新生儿性别、受孕季节、产母职业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产妇年龄30~与35~年龄组(21.07‰、28.47‰),多胎多产(GnPnn≥3,为70.82‰)及经产者(31.20‰),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 出生缺陷与孕妇的年龄、孕次、产次成正比;与新生儿性别、受孕季节、产妇职业无关.

    作者:曾孟兰;熊昌本;刘俊;涂冰;陶琼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肺结核病人延误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结核病是个古老的疾病,严重威胁人民的生活和健康.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仅次于印度,位于第二位.

    作者:谭云洪;成诗明;杨华林;刘松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溶出分析仪测定尿铅的研究

    尿铅的测定方法有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和微分电位溶出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仪器成本高,双硫腙比色法消耗的试剂多,操作繁琐.本文根据《生物材料分析方法的研制准则》[1]的要求,所研究的溶出分析仪测定尿铅方法样品用量较少(0.1~5 ml),准确度高,操作简便、快速,仪器定价适中.

    作者:姚丁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新诊断2型糖尿病FMD与血脂的关系及罗格列酮的干预作用

    目的 本研究通过检测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罗格列酮(RGZ)治疗前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和血清脂质水平及其变化,探讨RGZ对T2DM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改善及对血清脂质的影响.方法 新诊断T2DM患者71人分配至2组:罗格列酮+二甲双胍组37人;二甲双胍组34人,并选正常对照组30人.均进行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肝肾功能、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游离脂肪酸(FFA)的检测,随后肱动脉超声检查评价FMD.治疗组追踪观察12周后复测上述指标.结果 治疗前T2DM与正常对照组FPG、PPG、HbA1C、TG、HDL-C、FFA、HOMA-IRI和FM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罗格列酮+二甲双胍组在TG、FMD、FFA和HDL-C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FMD的因素依次为FFA、SBP、HDL-C、FPG和TG(P<0.05).结论 新诊断T2DM患者存在FMD障碍,HDL-C水平降低和TG、FFA水平升高,相关分析提示T2DM患者FMD障碍与血脂水平有关;罗格列酮治疗可显著改善T2DM患者FPG、TG、FFA、HDL-C和FMD.

    作者:柳岚;陆泽元;雷闽湘;吴静;黄卓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鲎试剂法检测采血原辅材料细菌内毒素的应用

    细菌内毒素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是引起热原反应的主要物质.鲎试剂为鲎血变形细胞裂解物的冻干精制品,含有能被内毒素激活的凝固系统,在一定的条件下极微量的细菌内毒素即可激活鲎试剂中的C因子,终形成肉眼可见的凝胶.

    作者:徐明忠;谢毓滨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6排螺旋CT乳腺肿块三维重建技术诊断价值的探讨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三维重建技术对乳腺肿块的显示及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方法 收集临床乳腺肿块28病例,证实乳腺癌18例.结果 三维重建28例乳腺肿块病例,18例乳腺癌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肿块14例,10例显示肿块周围水肿环,肿块邻近皮肤水肿6例,乳头内陷,导管增粗6例,8例肿块胸肌相连,腋下恶性淋巴结显示8例,6例同时显示胸小肌后淋巴结,1例显示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结论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乳腺肿块不仅鉴别良恶,而且内部结构、周围组织之间关系显示更为直接,可全方位对乳腺周围淋巴及其组织结构进行影像学观察.

    作者:高晶岚;邓立勇;雷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髋臼骨折脱位并坐骨神经损伤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治疗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共22例患者,其中8例采用非手术治疗,患者持续股骨髁上牵引;其余14例采用手术治疗,髋臼骨折复位内固定并行坐骨神经探查松解术.结果 根据Matta标准,髋臼骨折治疗后解剖复位为12例(54.5%),满意复位为10例(45.5%);随访1~3.5年,平均19个月,根据英国医学研究院神经外科学会制定的MCRR标准,治疗后坐骨神经损伤恢复的优良率63.6%.结论 髋臼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时容易造成坐骨神经损伤;坐骨神经的腓总神经分支较胫神经易受损;髋臼骨折手术中屈膝伸髋位可减少医源性坐骨神经损伤的发生;伤后早期行髋臼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坐骨神经探查松解术,将有利于坐骨神经损伤的恢复.

    作者:颜晓峰;刘宇林;曾参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药蒸汽浴配合功能训练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疗效观察

    目的 评估中药蒸汽浴配合功能训练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 105例痉挛型脑瘫分为2组,治疗组59例运用中药蒸汽浴配合功能训练治疗,对照组46例以功能训练为主,肌张力评定采用改良Ashworth法.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3.1%,对照组有效率为60.9%,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组间肌张力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中药蒸汽浴治疗能明显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

    作者:王跑球;汤孟平;张惠佳;王益梅;周红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大学生心理应激与应付方式的调查分析

    本研究对某高校202名学生进行了心理应激与应付方式的调查,调查所使用的量表是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简称ASLEC,刘贤臣编)与应付方式问卷(肖计划编),作者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群体心理应激与应付方式的差异,考查了生活事件作为一种社会应激源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以及不同应付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在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探讨当个体面对应激环境时,哪一类应付方式是良好的应付方式.从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战胜心理危机,维护精神健康,同时希望调查分析的结果能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起参考作用.

    作者:廖湘蓉;龙晓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3864例妇女乳腺病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妇女乳腺疾病情况,探讨今后乳腺病的防治重点.方法 由专职乳腺科医生对参加普查的妇女用触诊法结合近红外线乳腺诊断仪检查,辅以乳腺B超,钼靶X线摄片及病理检查等方法.结果 被检查的3 864名妇女中,有乳腺疾病1 480例,患病率38.3%.其中,乳腺增生1 378例,患病率35.66%,乳腺纤维瘤44例,患病率1.14%,乳腺癌4例,患病率0.10%.疾病高发人群:乳腺增生30~40岁,乳腺纤维瘤30岁以下,乳腺癌40~49岁.结论 坚持妇女乳腺疾病的定期普查,加大乳腺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普及乳腺自检方法,降低乳腺疾病及乳腺癌的患病率.

    作者:方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电子阴道镜检查965例宫颈病变结果分析

    目的 评价电子阴道镜检查对早期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我院于2004年10月-2005年9月应用电子阴道镜检查妇科病普查门诊和妇科门诊病人965例,对可疑部位行定位活检,并进行病理诊断.结果 检出CIN-Ⅰ级44例(4.56%),CIN-Ⅱ级10例(1.04%),CINⅢ级9例(0.93%),浸润癌5例(0.52%),电子阴道镜检查结果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的诊断符合率达83.95%,阴道镜诊断假阳性率为16.05%.结论 电子阴道镜检查提高了宫颈病变早期诊断的准确率,其与细胞学、病理学检查结合,是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的重要方法.

    作者:张雪丽;黄光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深圳市盐田区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及常见病患病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盐田区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及三种常见病的患病情况.方法 根据《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手册》和《学生常见病防治技术规范》的要求,对盐田区7 208名中、小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中、小学生身高、体重居于上等的比率高于下等者.三种常见病中,视力低下的患病率高,其次是龋齿,沙眼患病率较低.结论 盐田区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情况较好,但营养不良和肥胖的问题也仍存在.视力低下和龋齿的发病情况较为严重,应加强学生视力保护和口腔卫生保健工作.

    作者:陈庆贺;肖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绿脓杆菌主动外排泵抑制剂的研究现状

    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中一个较为棘手的课题.研究表明主动外排泵对绿脓杆菌的多重耐药机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绿脓杆菌的主动外排泵已经得到充分研究,而如何克服外排泵在绿脓杆菌中的作用日益成为我们更加关注的问题.本文对绿脓杆菌的主动外排泵抑制剂(efflux pump inhibitors,EPIs)的研究现状作一简单综述.

    作者:敖翔;唐爱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粉尘采样质量控制的研究

    目的 规范粉尘采样,确保检测数据准确.方法 采用对粉尘采样前、采样过程中以及采样后的各个环节实行质量控制. 结果粉尘采样的整个过程都有偏差,应实行质量控制.结论 应重视粉尘采样的质量控制,对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聂云峰;董吉良;彭仁和;李祈;余志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湖南铁路管内相关人员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及ALT相关性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我中心管内餐饮、副食、饮用水、托幼机构及部分公共场所等服务性行业从业人员及中等以上职业技校学生乙肝病毒(HBV)的感染现状及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以上人群HBsAg、ALT,部分样品检测乙肝五项标志物.结果 1、6 678人中检出HBsAg阳性290人,总阳性率4.34%.2、不同铁路地区间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衡阳>长沙>株洲),服务性行业与职校学生间、男女两性间无显著性差异.3、总ALT异常率1.01%,HBsAg阳性者中有5.22%ALT异常.4、共检出18种乙肝标志物模式.HBsAg阴性者中,五项全阴占47.40%,单抗-HBs阳性者占37.72%,其次为抗-HBs阳性伴抗HBc阳性7.61%,有5种少见模式.HBsAg阳性者中,HBsAg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小三阳)占54.48%,HBsAg阳性、抗-HBc阳性占21.64%,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大三阳)占17.91%,有7种少见模式.结论 被检人群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对体检人群单测ALT不能反映肝功能水平,不可取;动态观察乙肝标志物模式的变化,尤其不能忽视少见模式.

    作者:刘利芝;罗志刚;王芳;朱建国;欧阳春秀;罗建平;唐昊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腹腔镜和宫腔镜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和宫腔镜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经腹腔镜、宫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良性疾病197例,年龄26~54岁,平均35.5岁.结果 腹腔镜和宫腔镜的手术成功率100%.其中腹腔镜手术102例,治愈率72.55%;宫腔镜手术95例,治愈率83.16%.两者平均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结论 腹腔镜和宫腔镜手术在治疗子宫良性病变中,可选择性取代传统治疗方法,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作者:金玲;文宁;葛文蕾;袁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深圳公明街道有机溶剂职业卫生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公明街道有机溶剂的职业危害情况.方法 采取调查表、现场监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普查.结果 接触有机溶剂工厂96家,接触有机溶剂人数38 305人,占27.9%,是我街道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集618个空气样本,以电子行业合格率高98.7%,印刷行业合格率低仅为94.7%.70.8%无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78.1%无职业卫生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0.2%无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60.4%无急性职业卫生中毒事故应急预案,62.5%无工作场所警示标示,50.0%无卫生防护设施,64.6%无个人防护用品,接触有机溶剂组贫血和白细胞的检出率分别为6.5%和4.5%,均显著高于非接触组.结论 公明街道有机溶剂职业危害情况比较严重,必须加强卫生监督,提供更好的职业卫生服务.

    作者:廖日炎;徐双喜;朱志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传染科医务人员对消毒知识的认知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传染科医务人员对消毒知识的认知现状.方法 对某医院传染病科115名从事临床的医务人员进行消毒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对医院感染及消毒概念能正确回答的分别为64.35%、62.61%,对正确的洗手方法及消毒剂使用的正确回答分别为64.35%、27.83%,医务人员对传染病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知识培训率为94.78%.结论 传染科医务人员对消毒知识的掌握有待提高.

    作者:罗艳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深圳市福田区1997-2006年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福田区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规律为制定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病例对象来源于疫情报告资料、EHF个案调查表和实验室结果.EHF鼠密度调查采用笼日法,带毒率用ELISA法检测鼠血清EHF特异性抗体.将上述疫情报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福田区的EHF病例在1997~2006年间共发生40例,呈低度活跃,发病人群多见于男性和青壮年,男性占总数的90%,青壮年则占总数的80%,职业分布中以工人和民工多发,占42.5%;EHF在区内呈现明显春夏峰型;鼠媒监测方面褐家鼠占总捕获鼠的94.59%,平均捕获率9.72%,发现鼠EHF感染率高达32.41%.区内EHF病毒分型主要为汉坦病毒(HV)Ⅱ型即汉城病毒(SEOV).结论 福田区EHF符合家鼠型传播特点,褐家鼠是区内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加强对于EHF防治的健康教育、重视环境和食品卫生、加强对EHF的疾病监测、科学灭鼠防鼠、开展重点人群的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EHF疫情、防止疫情传播的有效措施.

    作者:邱劲军;李丽廉;黄慈林;闵娟;王增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