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阴道镜在宫颈病诊断中的应用及价值

刘花玉

关键词:宫颈病, 阴道镜, 定位活检,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摘要:目的 通过阴道镜检查图像分析及定位活检结果,探讨阴道镜对宫颈病的诊断价值及应用.方法 对3 798例宫颈病变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评价阴道镜检查的诊断效能,同时计算疾病构成比.结果 阴道镜检查诊断子宫颈病变的敏感性89.0%,特异性55.6%,符合率72.6%,阳性预测值79.3%,宫颈病变阴道镜检查疾病构成比中,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占56.0%,子宫颈癌占3.1%.结论 阴道镜检查能及时早期发现宫颈微小病灶,并能选择性定位活检,对早期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有重要价值,在就诊患者中CIN的疾病构成比很高,要积极对就诊患者进行规范的宫颈防癌检查,以防CIN和子宫颈癌漏诊.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和宫腔镜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和宫腔镜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经腹腔镜、宫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良性疾病197例,年龄26~54岁,平均35.5岁.结果 腹腔镜和宫腔镜的手术成功率100%.其中腹腔镜手术102例,治愈率72.55%;宫腔镜手术95例,治愈率83.16%.两者平均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结论 腹腔镜和宫腔镜手术在治疗子宫良性病变中,可选择性取代传统治疗方法,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作者:金玲;文宁;葛文蕾;袁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空调公共汽车内空气中菌落总数及二氧化碳浓度分析

    目的 了解不同乘客人数、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条件的空调公共汽车内空气污染状况,为制定相应的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不同乘客人数、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条件的空调公共汽车,分别测定车厢空气中菌落总数及CO2的浓度. 结果在微小气候基本相同及开启空调通风系统的条件下,空调公共汽车内空气中菌落总数及CO2浓度在不同乘客人数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乘客人数的增加,菌落总数及CO2平均浓度也显著增高.CO2平均浓度严重超标,部分车辆的空气菌落总数亦超标.CO2的高浓度超出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高容许浓度的7.3倍.在车内乘客人数接近的条件下,空调公共汽车在冬、春季的菌落总数及CO2平均浓度均显著高于夏、秋季.从晴天、阴天到雨天,菌落总数及CO2平均浓度均逐渐降低,车内空气质量逐渐改善.结论 空调公共汽车内空气中菌落总数及CO2浓度水平与乘客人数、天气和季节具有一定关系.空调公共汽车这个密闭的公共场所应给予高度警惕和加强防范.

    作者:江思力;邹宇华;杨轶戬;刘俊华;郭重山;刘查田;王志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贵州省黔东南州2003-2005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黔东南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黔东南州疾控中心2003-2005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接报、处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黔东南州2003-2005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66起,发病7 203例,死亡48例,罹患率4.19%,病死率0.67%,以传染病暴发疫情(占68.67%)和食物中毒(占22.89%)为主,90%以上的突发事件发生在农村和学校,3-4月(占30.13%)和9-10月(占21.08%)为高发月份,学生和农民为高发人群,5~15岁为高发年龄.结论 黔东南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繁发生,必须落实各项防制措施.

    作者:周峻;罗涛;吴念标;周文红;唐德亮;潘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全芝孢子粉对化学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全芝孢子粉对化学性肝损伤保护作用.方法 分别以0.33、0.67、2.00 g/kg BW三个剂量对小鼠每日进行经口灌胃,连续30 d后给予CCl4染毒,取血清测定ALT、AST,同时取肝脏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CCl4模型对照组小鼠的ALT、AST含量比空白对照组高(P<0.05),低、中剂量组的ALT值与CCl4模型对照组比较,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芝孢子粉对CCl4化学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黄宗锈;陈冠敏;陈国忠;肖志勇;李晔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纳米氧化铝预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天麻中铅

    研究了纳米氧化铝对Pb的吸附性能,考察了酸度、共存离子等对吸附过程的影响,优化了光谱测定的条件.实验表明:在pH 4.0条件下,试液中的痕量铅可被定量吸附,用0.1 mol/L HCl-30 g/L硫脲溶液可将吸附的铅离子完全洗脱.方法 用于测定天麻中铅的分析,铅的回收率在99.0%~104.0%之间,结果满意.

    作者:刘立辉;夏文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职业性急性砷中毒15例临床分析

    砷是一种高毒性类金属,短时间大剂量摄入体内可造成多器官的急性损害,急性砷中毒常见于误食被砷化物污染的食物和水或作为药用而引起,急性职业性砷中毒较为少见[1].现将我中心近年来收治的15例急性职业性砷中毒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金保;宋交才;黄觉之;谢文博;曾小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面部炎性皮损与蠕形螨和细菌感染的关系

    目的 探索颜面部炎性皮损与蠕形螨和细菌感染的关系,寻找防治颜面部炎性皮损有效的药物和方法.方法 在邵阳医专检验系281个学生中进行炎性皮损的调查,检查面部蠕形螨及细菌培养并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共查出面部有炎性皮损者83人,统计显示有面部炎性皮损者蠕形螨感染率为89.17%(74/83),明显高于无面部炎性皮损的蠕形螨感染率15.96%(31/198)(x2=134.99,P<0.01).有面部炎性皮损的细菌感染率占93.98%(78/83),明显高于无面部炎性皮损的细菌感染率6.56%(13/198)(x2=204.07,P<0.01).共分离出91株细菌,主要为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分离菌总数的90.01%(82/91),药敏结果提示,敏感的抗生素是氨基糖苷类的丁胺卡那.结论 面部炎性皮损与蠕形螨和细菌感染存在因果关系.

    作者:王秀虎;朱娇媛;刘众齐;钟方为;谭潇;彭丁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娄底市医务单位生物检验安全的现状及对策

    目的 为了解基层单位生物安全现状,制订相应的应急防控措施,预防生物安全事故发生.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的方法,对全市开展病原微生物检验的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开展调查.结果 从事微生物检测检验的工作人员生物安全意识薄弱,无生物安全操作手册,硬件较差.结论 应加强对从事微生物学检测检验工作者生物安全的培训,对生物危害进行评估,并制订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建立BSL-2生物安全实验室,以防止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

    作者:吴锦如;刘立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细菌性脑膜炎病原菌分布及抗生素应用与耐药的关系

    目的 了解细菌性脑膜炎病原菌的分布特点以及抗生素应用与耐药性的关系,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医院新生儿科2000年1月-2005年12月临床诊断为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脑脊液进行普通培养和高渗培养,用法国生物梅里埃系统鉴定细菌,以K-B法进行药敏分析.结果 有156份脑脊液培养出了病原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溶血葡萄球菌.早期新生儿组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比晚期新生儿组高,晚期新生儿组革兰阳性球菌检出率比早期新生儿组高.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等较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较敏感;使用过抗生素患儿检出产耐药酶菌的比率明显高于未使用过抗生素患儿(x2=7.68,P<0.05),尤其使用过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患儿检出产耐药酶菌的比率显著高于后者(x2=10.04,P<0 005).结论 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其分布与新生儿肺炎病原菌有相关性.合理应用抗生素尤其第三代头孢菌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何力志;彭爱红;李先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肿瘤病人真菌感染及耐药趋势分析

    目的 了解肿瘤病人真菌感染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4-2006年肿瘤住院病人标本中分离出的752株真菌分离鉴定和药敏分析,使用SPSS12.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752株真菌中白色念珠菌占65.2%,克柔念珠菌占16.0%,热带念珠菌占12.1%,其他6.7%.2004年、2005年、2006年医院真菌感染率分别为7.65%,8.40%,9.39%;真菌对5-氟胞嘧啶,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耐药率均<5%,3年比较无差异(P>0.05),对唑类药物耐药率较高,3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肿瘤病人真菌感染及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白色念珠菌成为医院感染重要病原菌.加强对真菌的鉴定及药敏监测,指导临床用药,有效降低肿瘤病人院内真菌感染.

    作者:周燕玲;黄宏君;吴白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娄底市2002-2006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详细了解娄底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有效控制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数据库及网络监测系统收集个案资料,参照WHO标准对暴发疫情进行现场调查,Excel和SPSS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02-2006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1981例,年均发病率9.77/10万,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年均增长80.29%,各县市区发病率差异显著(x2=837.88,P<0.001).发病高峰为4~7月,占全年发病数的63.91%,患者男女比例2.34∶1,人群分布3~9岁儿童和学生占全部病例的75.16%,学生发病率为60.83/10万,显著高于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x2=164.04,P<0.0001).2005-2006年共报告因流行性腮腺炎暴发而构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起,患病人数115人,波及人口2 860人,罹患率4.02%.结论 近年来娄底市流行性腮腺炎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影响儿童少年健康和正常教学秩序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作者:王健龙;吴笃卿;胡东风;贺述柒;蒋昌三;石其文;颜明;吴幂;钟琳;成国辉;王青松;殷备战;谢朝霞;刘仁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妊娠不同时期抵抗素的动态变化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目的 探讨妊娠不同时期抵抗素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孕妇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门诊行产前检查的正常孕妇63例,其中妊娠早期19例(妊娠早期组),妊娠中期20例(妊娠中期组),妊娠晚期24例(妊娠晚期组);另选同期正常非孕妇女44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妇女血清中抵抗素水平,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胰岛素水平.结果 妊娠早、中、晚期组及对照组妇女血清中抵抗素水平分别为(5.586±0.512)μg/L、(6.478±0.341)μg/L、(8.327±0.578)μg/L及(5.675±0.399)μg/L.妊娠早、中期与对照组相比,血清抵抗素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晚孕组血清抵抗素显著高于正常组、早孕组以及中孕组(P<0.01).孕妇血清抵抗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69(P<0.05).结论 孕妇血清中抵抗素水平随孕期的增加逐渐升高,上述变化与孕妇的胰岛素抵抗有关.

    作者:胡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湖南省岳阳市1997-2006年HIV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湖南省岳阳市HIV/AIDS近几年流行情况及主要传播途径.方法 根据岳阳市9个县(市)、区HIV/AIDS监测网络近几年连续上报资料,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997-2006年共检出HIV265例,其中AIDS33例,死亡11例.结论 岳阳市HIV/AIDS逐年增加,其主要传播途径为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

    作者:陈连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汕头市1995-2005年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

    目的 为了解汕头市近11年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分析发病特点及流行趋势,为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收集1995-2005年汕头市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995-2005年汕头市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1种63 99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31.96/10万;历年发病率波动在86.55/10万~160.84/10万之间;发病呈下降趋势.年均发病率居前五位的依次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淋病、痢疾、伤寒.肠道传染病由1995年的44.16/10万下降到2005年的19.71/10万,呈明显下降趋势;以肺结核为主导的呼吸道传染病波动较大,1998年和2005年出现二个发病高峰.2000年和2002年本市部分地区曾发生登革热局部流行.结论 近11年来,汕头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情况呈下降趋势.疾病谱以肠道传染病为主转为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本市今后传染病防制的重点是在加强以肺结核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以登革热为主的虫媒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力度.

    作者:姚丽君;黄建云;黄建晖;黄少珊;廖朝晖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门冬清肺饮对MG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

    观察门冬清肺饮治疗32例MG病人,近期治愈16例,显效8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8%.门冬清肺饮还可使MG患者降低的TS(CD8+T细胞)上升,CD4+/CD8+比值恢复,从而可能恢复MG患者的免疫稳态.

    作者:赵武能;胡建中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DBTC诱导SD大鼠慢性胰腺炎及血清AMS、TNF-α含量测定

    目的 应用二氯二丁基酯(DBTC)诱导SD大鼠慢性胰腺炎(CP),研究CP发生发展过程中病理学变化及血清淀粉酶(AMS)、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变化.方法 实验组鼠尾静脉注入0.8 mg/kg/DBTC 80%乙醇液,对照组注入等量80%乙醇液,实验组鼠分别于第3、14、28 d和56 d处死,对照组鼠于第56 d处死,均行大体肉眼观察及胰腺、肝、肺、肾病理组织学观察及评分.血清AMS含量由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TNF-α含量测定为ELISA法.结果 3 d组胰腺大体形态及组织学形态基本正常,其他各组胰腺大体形态改变包括不同程度的肿胀、出血、坏死及与周围组织有粘连等;镜下组织学观察发现:14 d组(8只)1只轻度CP;28 d组(10只),5只轻度CP,1只中度CP和1只重度CP;56 d组(12只)4只轻度CP,3只中度CP和4只重度CP;28 d组和56 d组病变程度评分、纤维化程度评分及CP发生率明显高于14 d组(P<0.05或P<0.01),28 d组病变程度评分和纤维化程度评分明显低于56 d组(P<0.05).实验组中部分肝和肺大体形态表现为不同程度出血、坏死及脓肿形成,肾无明显肉眼形态改变;镜下表现与大体形态表现基本一致.对照组胰腺、肝、肺和肾大体形态及组织学形态表现均正常.各实验组血清AMS、TNF-α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8 d组明显低于14 d组和56 d组(P<0.05或P<0.01),56 d组和14 d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DBTC一次性尾静脉注入能成功地建立SD大鼠CP模型,具体操作简单、时间短、发病率高及费用低廉等优点,但对肝和肺等主要脏器有一定非致死性毒副作用.该模型较符合人类CP病理形态学特征及血清AMS、TNF-α含量改变,TNF-α在CP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柳兴其;杨竹林;梁珊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乳癌根治术后的非加压双管负压引流法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更为有效和经济的乳癌手术后皮瓣下引流方法,促进术后创面愈合.方法 2000年2月-2007年2月间共收治乳腺癌患者96例,分别行乳癌改良根治术、根治术和扩大根治术,术后随机分为传统加压包扎单管引流组和非加压包扎双管负压引流组,每组各48例,然后就引流液量、皮下积液发生率及切口延迟愈合发生率等临床愈合指标和术后平均住院日以及平均总住院费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双管组术后前3 d引流量显著大于单管组(P<0.01),皮下积液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管组(P<0.05),切口延迟愈合发生率低于单管组(P<0.01);同时,双管组术后住院日明显少于单管组(P<0.05),而总住院费用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乳腺癌根治术后,双管负压引流方法可靠,引流更为充分,其并发症发生率低,并能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华;李良科;任劲松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连续流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的硒

    目的 建立原子荧光光谱测定保健食品中硒含量的方法.方法 样品经消解后,用盐酸将六价硒还原成四价硒,以连续流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结果 方法的精密度好,准确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结论 本方法适合测定保健食品中的硒.

    作者:王春娥;鲁兵;李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心房颤动住院患者抗凝治疗的回顾分析研究

    目的 通过对280例房颤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评价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情况.方法 对我院2000年4月-2007年2月出院诊断为持续性房颤的280例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详细登记及回顾性总结,建立患者的数据库,利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应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83例,发生脑栓塞14例(16.86%).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197例,发生脑栓塞8例(4.06%)(P<0.05),提示华发林抗凝治疗的脑卒中患者患病率低于应用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口服华发林过程中出现出血事件为21例,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与口服华发林相关的出血高危因素为慢性肝病,收缩压>160 mmHg,年龄>70岁.结论 华法林抗凝治疗优于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治疗.口服华发林危险因素为慢性肝病,收缩压>160 mmHg,年龄>70岁,单纯监测INR是不够的.

    作者:盛燚;李维郑;骆国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深圳公明街道有机溶剂职业卫生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公明街道有机溶剂的职业危害情况.方法 采取调查表、现场监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普查.结果 接触有机溶剂工厂96家,接触有机溶剂人数38 305人,占27.9%,是我街道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集618个空气样本,以电子行业合格率高98.7%,印刷行业合格率低仅为94.7%.70.8%无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78.1%无职业卫生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0.2%无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60.4%无急性职业卫生中毒事故应急预案,62.5%无工作场所警示标示,50.0%无卫生防护设施,64.6%无个人防护用品,接触有机溶剂组贫血和白细胞的检出率分别为6.5%和4.5%,均显著高于非接触组.结论 公明街道有机溶剂职业危害情况比较严重,必须加强卫生监督,提供更好的职业卫生服务.

    作者:廖日炎;徐双喜;朱志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