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二甲双胍联合达因-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陈志文;冯韵琴;张苗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 二甲双胍, 达因-35
摘要: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联合短效避孕药达因-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1-2005年在我院诊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45例,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25例给予二甲双胍联合达因-35治疗,对照组20例给予达因-35治疗,用药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表现、性激素、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等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痤疮明显改善,月经恢复,血LH、T明显下降(P<0.01),LH/FSH比值降低,空腹血糖无变化.联合用药组体重指数明显降低,空腹胰岛素下降(P<0.05),排卵率、妊娠率都较单用达因-35高,流产率降低.单用达因-35组体重指数和空腹胰岛素无变化.结论 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达因-35对PCOS进行治疗,能有效降低雄激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疗效优于单用达因-35.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病毒性肝炎感染与防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 通过对服务从业人员病毒性肝炎知识及防治的态度、行为的调查,为制定预防病毒性肝炎传播干预措施及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进行病毒性肝炎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调查.结果 大部分服务从业人员愿意接受相关知识宣教,但对病毒性肝炎的相关常识了解情况不够理想.结论 对服务从业人员需要经常开展病毒性肝炎预防知识教育和宣传,同时建立科学有效的食品卫生监督体系.

    作者:刘德坚;聂绍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特征及其耐药性

    目的 探索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特征及其耐药性,预防和控制MRSA流行发生.方法 对2006年住院患者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特征及耐药性进行监测.结果 2006年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45株,其中MRSA28株,占金葡菌的62.2%(MSSA17株,占37.8%);医院感染株和社区感染株分别占19株(42.2%)、26株(57.8%);感染部位多分布在下呼吸道、皮肤软组织和烧伤部位;在同期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等外环境中尚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青霉素G、阿奇霉素耐药率在70%以上,但对万古霉素敏感.基础疾病中以外伤、心脑血管病、烧伤、呼吸系统疾病、皮肤软组织疾病居前五位.结论 金葡菌检出率、MRSA发生率和耐药率较高;同期外环境尚未发现有关的金葡菌菌株;金葡菌医院感染以内源性感染为主;应注意做好手卫生、物体表面消毒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控制金葡菌交叉传播.

    作者:王江桥;罗君;蔡珠;王箭;李玉娟;巫雪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IC法测定矿泉水中溴化物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目的 求离子色谱法测定矿泉水中溴化物含量的不确定度,以确定结果的可信程度和准确性.方法 依据《饮用天然矿泉水》(GB8538-1995)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比较全面的考虑整个分析过程的不确定度来源,建立其测定结果的数学模型.结果 该方法测定的某矿泉水中溴化物含量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2.5%;扩展不确定度为0.08mg/L.结论 提出的方法可适用于离子色谱法测定矿泉水中溴化物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作者:孙边成;张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农村居民膳食生活习惯及饮食行为对胃癌发病的影响

    为探讨农村居民膳食生活习惯及其饮食行为因素对胃癌发病的影响,本文对农村胃癌高发现场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中所取得的资料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膳食及其饮食行为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高盐饮食、油炸食品、饮用不洁水源等都与胃癌发病显著相关,暴饮暴食、生气吃饭、进食快、烫、干、硬食等对胃癌发病有着非常显著性的影响.而常食新鲜蔬菜、豆类食品、素油、鲜肉、蒜葱、常饮绿茶等因素可能有保护性因素.条件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经常暴饮暴食、生气吃饭、进食快终被选入因子,提示了暴饮暴食、生气吃饭、进食快这三大饮食行为因素对胃癌的发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农村,改善居民膳食结构,提倡合理的饮食习惯,对于预防胃癌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缪永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围手术期凝血系统活化指标的研究

    目的 探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栓状态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SLTSPECTRA酶标仪以ELISA法测定纤维蛋白肽A(FPA)、凝血酶原片段1+2(F1+2)、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蛋白C抗原(PC:Ag).采用CA-530凝血仪测定活化蛋白C抵抗性(APCR)、蛋白C活性(PC:A).结果 APCR阳性的患者组手术前及手术后凝血系统的活化程度均显著高于APCR正常的患者组的同期水平.结论 手术患者术前测定凝血系统活化指标对判断术后血栓形成倾向,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欧阳淑娟;崔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脑脊液置换术并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无腰穿禁忌症的18例结核性脑膜炎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脑脊液置换术并鞘内注药进行治疗.结果 18例患者治疗后脑脊液脑压力、蛋白水平以及白细胞计数明显降低(P<0.01),而脑脊液氯化物和糖水平明显升高(P<0.01),差异有显著性.13例痊愈,4例好转,自动出院1例,临床效果较为满意.结论 对结核性脑膜炎辅以脑脊液置换术并鞘内注药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以病历为平台的外科实习教学

    由于临床工作和病种的随机性,实习教学难以保持系统性是外科实习教育的难点.本文探索了以病历为平台有序教授大纲要求的实习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结合临床学习理论知识的实习教学模式,并对该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估.

    作者:金玥;刘小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郴州市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成瘾者基线调查

    目的 了解进入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吸毒人群的吸毒行为、性行为等特征,为艾滋病防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2006年1-9月,对进入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的177名戒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其人口学、共用注射器具吸毒行为和性行为等情况.结果 男性占83.6%,女性占16.4%,平均年龄为34.75±5.02岁,HIV阳性率为16.7%.在过去1个月有49人(27.7%)与他人共用过吸毒针具,过去3个月被公安部门抓住过有20人(11.3%).在被调查者中60人(33.9%)有过婚外性行为,而近1次性行为时仅15人(25%)使用了安全套,未使用的有45人(75%).结论 在进入维持治疗吸毒人群中存在HIV传播的高危性,迫切需要在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同时进行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作者:唐先娅;李军;黄晓;段康明;贺莉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蔬菜和水产品中常见农药的检验

    目的 了解湘乡市近四年化学性中毒情况,探讨蔬菜和水产品中常见农药的检验方法.方法 用氯仿丙酮提取,薄层展开,先观察荧光,后喷显色剂.结果 能同时检出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类和沙蚕类毒素等多种农药.结论 蔬菜和水产品中常见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可以用薄层层析法快速检验.

    作者:张满芳;许宁湘;黄桂湘;邹雄斌;李辉映;胡国庆;廖金其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IGF-1和bcl-2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技术,对56例胃腺癌组织、40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56例正常胃组织中IGF-1和bcl-2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胃腺癌组织中IGF-1及bcl-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71%、55.36%,正常胃组织中IGF-1及bcl-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86%、10.71%,胃腺癌组织中IGF-1及bcl-2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胃组织(P<0.05);IGF-1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分化程度相关(P<0.05);bcl-2的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TNM分期相关(P<0.05);IGF-1与bcl-2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胃腺癌组织中IGF-1及bcl-2的过表达共同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两者联合检测有更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怀生;裴丽霞;夏惠丽;郑新华;闫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岳阳市装修居室内空气中常见有机物污染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新装修居室内空气有机物不同环境温度中污染状况.方法 采样按照室内空气监测技术标准(GB/T 18883-2002 附录A)要求进行,结果浓度为1 h平均浓度.甲醛采用GB/T 18204.26-2000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甲苯、二甲苯采用活性碳管吸附/溶剂解吸/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TVOC采用GB/T 18883-2002附录C进行测定.结果 不同环境温度段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平均浓度和超标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装修后居室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有机物污染,且常见有机物浓度超标浓度和超标率与环境温度相关.

    作者:刘永康;李国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胃肠道外间质瘤的临床病理与生物学行为观察

    目的 初步探讨网膜、肠系膜、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临床病理特点,用Fletcher等推荐的GIST生物学行为评价表进行评估,探讨该标准对EGIST的适用性.方法 18例网膜和肠系膜原诊断为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神经鞘瘤、恶性黑色素瘤等的间叶性肿瘤,平均直经6~40 cm,应用CD117、CD34、平滑肌动蛋白(SMA)、结蛋白、S100及HMB45等进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 共诊断12例EGIST,平均直经4~35 cm.其中网膜6例,肠系膜6例.肿瘤形态:梭行细胞为主型6例,上皮细胞为主型3例,混合型3例.免疫组化:所有肿瘤波形蛋白均阳性,12例CD117阳性诊断为EGIST,10例CD34阳性,阳性率为83%.12例EGIST生物学行为评价分为:低度侵袭危险性2例,中度侵袭危险性6例,高度侵袭危险性4例.12例中9例有随访资料,随访率为75%,随访时间为12~48个月,不同侵袭危险性病例各组以随访结果作出Kaplan-Meier生存曲线,用F检验进行组间生存率比较P<0.05,显示生物学行为的病理学参数与随访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侵袭危险性低、中、高各组间生存曲线差异明显.结论 CD117对EGIST有诊断价值,CD34也有一定意义.Fletcher等推荐的GIST生物学行为评价表对EGIST有较好的实用性.EGIST预后似乎GIST为好,但需要更多资料佐证.

    作者:唐海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由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的问题,弱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使得心理健康教育难以发挥其在实施素质教育和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应有作用.本文在分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基础上,就如何强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作者:黄海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

    目的 探讨酶法分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对Simpson经典方法进行改进,提高原代心肌细胞存活率及搏动率.方法 采用低浓度的胰酶消化3~4次后,再用低浓度的Ⅱ型胶原酶消化一次,用短时间的2次差速贴壁法分离培养心肌细胞.结果 在分离培养新生鼠心肌细胞过程中,胰酶和胶原酶合用,并改变差速贴壁时间,得到高存活率和高纯度的心肌细胞,细胞搏动率高,持续时间久.结论 分离培养大鼠心肌细胞时,低浓度的胰酶和胶原酶合用,并用2次差速贴壁,可提高原代心肌培养的存活率和纯度,使细胞搏动良好.

    作者:陈淳媛;孙跃女;杨作成;李小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紫绀病人体外循环手术中首次肝素剂量的研究

    目的 研究紫绀病人体外循环(CPB)手术时首次肝素的合理用量.方法 回顾我科2005-2006年160例紫绀病人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的测定情况,将首次肝素3 mg/kg肝素化后ACT<480 s(A组)及ACT>480 s的病人(B组)血常规、凝血全套、抗凝血酶-Ⅲ(AT-Ⅲ)做对比研究.结果 两组血红蛋白(Hb)、凝血酶时间(TT)、部分活化凝固时间(APTT)、AT-Ⅲ无显著差异(P>0.05),凝血酶元时间(PT)差异显著(P<0.05),血小板(PLT)计数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两组ACT基础值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转流前肝素总量差异显著(P<0.05).结论 紫绀病人肝素首次剂量差异较大,主要与术前PT和PLT有关.当PT经度增加,PLT>200×109/L时首次肝素的用量为4 mg/kg.

    作者:蒋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郴州市1990-2005年法定传染病漏报率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郴州市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水平.方法 对1990-2005年法定传染病漏报率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990-2005年全市的平均漏报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查30种传染病61 882例,其中漏报3 969例,总平均漏报率为6.41%(3 969/61 882),市级平均漏报率为2.58%(215/8 334),县级平均漏报率为5.36%(2 087/38 913),乡级平均漏报率为11.39%(1 667/14 635),有显著性差异(χ2市县=114.74,P<0.04;χ2市乡=547.99,P<0.01;χ2县乡=592.65,P<0.01).甲乙类与丙类传染病的漏报率分别为6.35%和6.77%,两者无显著性差异(χ2=2.53,P>0.1).结论 乡级医疗机构的传染病漏报率较市县级高,加强疫情报告管理尤其是对乡级医疗机构的管理,仍是今后传染病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

    作者:姚令辉;段良松;陈伟华;欧阳敦;刘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二甲双胍联合达因-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联合短效避孕药达因-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1-2005年在我院诊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45例,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25例给予二甲双胍联合达因-35治疗,对照组20例给予达因-35治疗,用药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表现、性激素、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等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痤疮明显改善,月经恢复,血LH、T明显下降(P<0.01),LH/FSH比值降低,空腹血糖无变化.联合用药组体重指数明显降低,空腹胰岛素下降(P<0.05),排卵率、妊娠率都较单用达因-35高,流产率降低.单用达因-35组体重指数和空腹胰岛素无变化.结论 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达因-35对PCOS进行治疗,能有效降低雄激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疗效优于单用达因-35.

    作者:陈志文;冯韵琴;张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珠海市监管场所羁押人员HIV监测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珠海市监管场所中羁押人员HIV感染状况,防止HIV在监管场所中传播与蔓延.方法 定期对珠海市所有监管场所中的羁押人员进行调查,按照统一调查表填写,Excel录入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采集静脉血5ml,用酶联免疫试剂初筛,初筛阳性标本用蛋白印记法(WB)进行确证.结果 5 350名羁押收教人员中,检出18例HIV抗体阳性者,男性17例,女性1例,总检出率为0.34%.18份HIV感染者中注射毒品者9例,阳性率2.49%,占总报告数的50%;有性乱史者4例,阳性率0.59%,占总报告数的22%;其中1例既有注射毒品史又有性乱史;有5例感染途径不详.结论 珠海市监管场所中羁押人员HIV感染率较高,主要为吸毒者和性乱人群.建议加强对监管场所羁押人员HIV感染的监测,并对此类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对HIV感染者与未感染者分监舍关押,并在监管场所中设置美沙酮替代品治疗和提供安全套,以防止HIV在监管场所中传播与蔓延.

    作者:张丽荣;姚刚;阮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2 975例新生儿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新生儿健康状况,为新生儿疾病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1日-12月31日出生2 975例活产新生儿的胎龄、出生体重、诊断、高危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早产儿的高危因素依次为母亲胎膜早破、多胎、流产保胎史、妊高征,足月儿疾病发生率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高胆红素血症、血液系统疾病,高危因素依次为脐带异常、宫内窘迫、妊高征、流产保胎史.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足月儿与早产儿的疾病谱及高危因素有所不同,加强围产期保健,做好孕母胎儿及早产儿的监护工作,是减少早产,提高新生儿成活率及新生儿结局的关键.

    作者:杨湘峰;成霖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肼苯达嗪诱导白血病细胞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表达的初步研究

    目的 研究肼苯达嗪能否诱导白血病细胞ERα重新恢复基因表达.方法 应用RT-PCR检测肼苯达嗪处理白血病细胞株HL-60、MOLT-4、Jurkat前后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三种白血病细胞经过肼苯达嗪处理后,ERα恢复mRNA表达.结论 肼苯达嗪对白血病细胞的ERα基因具有诱导基因表达的作用,可能使之成为一种新的白血病的去甲基化治疗药物.

    作者:刘利;谭德安;王刚;陈杰;张晓兵;刘泽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