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膀胱混合性癌的诊治(附2例报告)

曾青;肖胜初;蒋先镇;朱雪阳

关键词:膀胱, 混合性癌, 诊断, 外科治疗
摘要:目的 总结膀胱混合性癌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膀胱混合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者临床症状均以血尿为主要表现,采用膀胱镜检+活检或手术+病检确诊.行手术治疗,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术后随访发现复发快,预后较差.结论 膀胱混合性癌术前膀胱镜检+多点活检以明确诊断,根据混合性癌的组织学类型及各种组织比例采取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术后需密切随访.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为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探讨计算机辅助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护理学基础理论.方法 选择我院240名护理学专业学生,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120人,实验组120人,实验组实施计算机辅助教学,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方法.结果 实验组的理论、实践分数与合格人数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的教学效果评价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对护理专业课程传统教学方法的有力改革,教学质量高、效果好,必将是今后护理教学的发展趋势.

    作者:张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鼠动脉SOD和MDA的增龄性变化及脱氢表雄酮的干预作用

    目的 观察大鼠动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增龄性变化及脱氢表雄酮(DHEA)的干预作用.方法 实验分三组:18月龄鼠组;DHEA干预鼠组(18月龄,12月龄时开始在喂养基础饲料中添加DHEA1 mg/kg·d);12月龄鼠组.均为雄性Wistar大鼠,每组各6只.取胸主动脉,比色法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与12月龄鼠组比较:18月龄鼠组主动脉中SOD的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给予DHEA干预的18月龄鼠组上述变化均明显改善.结论 增龄鼠动脉的抗氧化功能减弱,DHEA能改善增龄引起的鼠动脉抗氧化功能,从面延缓血管的衰老.

    作者:RUAN Yun-jun;QUI Jian;吴赛珠;赖文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156例糖尿病患者家庭护理现状的调查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家庭护理的现状,进一步明确家庭护理工作重点,为做好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156名糖尿病患者家庭护理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糖尿病患者缺乏日常护理知识和获取护理知识的途径.合理服药、科学的自我保健、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家庭支持有利于控制糖尿病患者病情.结论 加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知识和家庭护理干预.

    作者:阙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华南汉族健康者凝血因子Ⅶ R353Q基因型的分布

    目的 观察凝血因子Ⅶ(coagulation factor Ⅶ,FⅦ)R353Q基因多态性在华南汉族健康者人群中的分布.方法 提取华南汉族60名正常健康者基因组DNA,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上述人群的FⅦ R353Q基因型.结果 华南汉族人群FⅦ基因R353Q具3种基因型(RR,RQ,QQ),FⅦ等位基因R、Q基因频率在人群中分别为90.9%,9.1%.基因型频率符合Hardy-Wemberg平衡定律.结论 华南汉族健康人群凝血因子Ⅶ基因R353Q多态具3种基因型(RR,RQ,QQ),R等位基因携带频率明显高于Q等位基因.

    作者:黄志军;柏承文;王水云;甘美连;黄璐璐;朱莹;林秀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娱乐场所健康教育对性工作者行为影响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娱乐场所健康教育对女性性工作者行为影响的效果.方法 面对面发放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资料,推广使用安全套,干预前后对性工作者的知识和行为改变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性工作者AIDS知识知晓率从41.1%提高到76.8%,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意义(χ2=220.63,P<0.01);安全套使用率由35.6%上升到89.4%,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意义(χ2=130.67,P<0.01);近一次使用安全套率由22.4%上升到87.4%,差异有显著意义(χ2=112.9,P<0.01).结论 在娱乐场所对性服务工作者开展健康教育,推广使用安全套对于改变性工作者行为具有明显效果,有利于艾滋病、性病的预防和控制.

    作者:段康明;唐先娅;侯素琴;唐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 总结120例60岁以上老年髋部骨折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处理体会.结果 除2例死亡外,其余患者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伤口甲级愈合.结论 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的安全保障.

    作者:余旭初;柯楚群;何伟东;林毅忠;李松军;许知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亮氨酸氨基肽酶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脂细胞衍生亮氨酸氨基肽酶(A-LAP)基因的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关联分析,严格按照标准对湖南地区汉族随机选取,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5例,正常对照135例.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对两组对象的A-LAP的828 A>G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 AA,GG,AG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在正常对照组分别为61.5%、1.5%、37.0%,在高血压病组中分别为48.1%、5.9%、45.9%,两组间基因型频率比较χ2=7.075,df=2,P=0.029,差异有显著性;A和G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正常对照组中分别为80.0%、20.0%,在高血压病组中分别71.1%、28.9%,A和G等位基因频率比较χ2=5.775,df=1,P=0.016,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多基因联合分析显示,高血压病组A-LAP等位基因G的频率高于等位基因A,828 A>G对发生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相对危险有协同作用.

    作者:袁晓;王兵;王晓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2005年衡阳市霍乱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2005年衡阳市霍乱流行状况,了解霍乱流行规律.方法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霍乱内、外环境监测结果分析.结果 农村地区聚餐及不良卫生习惯和市场甲鱼被霍乱弧菌污染是引起霍乱暴发的主要原因.结论 加强疫情监测,有针对性采取控制措施,能有效控制霍乱疫情的发生.

    作者:曾亚雄;谢建民;邱仁祖;朱玲;伍运生;罗晓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对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行为影响的效果分析

    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改变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行为,提高他们自我防控艾滋病的能力.方法 对怀化市娱乐场所业主和从业人员进行《艾滋病防治条例》和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倡导和推广100%使用安全套.在干预措施实施前后以问卷形式对干预对象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措施前后,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知识回答正确率由80.61%上升到92.27%(χ2=10.17,P<0.01);近一次性行为用套率由75.86%上升到91.37%(χ2=12.35,P<0.01);近3个月性行为用套率由72.41%上升到88.48%(χ2=11.58,P<0.01);售套点季售套量2006年4季度比1季度上升了192.52%,2、3、4季度分别比上季度上升了136.12%、118.04%、119.81%;女性性工作者患生殖系统疾病求医行为,由私人诊所,自己购药分别占14.4%,9.0%下降到7.6%和3.2%;而到公立医院就诊则由69.6%上升到84.4%.结论 在娱乐场所对业主和从业人员广泛开展防治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和宣惯《艾滋病防治条例》,大力倡导和100%推广使用安全套能有效地提高她们的防病意识,改变她们的高危行为,遏制艾滋病的蔓延.

    作者:张友谊;吕宏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晚期血吸虫患者部分临床生化指标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晚期血吸虫患者部分人临床生化检验结果,为晚期患者血研究与救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湖南省2003年晚血现况调查确定的5 405例晚期血吸虫患者的部分临床生化等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晚期血吸虫患者中86.28%血红蛋白值低于正常,其中轻度贫血者占54.24%,中度占31.58%,重度占0.04%;39.49%的患者白细胞低于正常;36.48%的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增高;38.93%的患者白蛋白降低,有48.41%的患者球蛋白升高,28.7%的患者白球比值倒置;16.10%谷丙转胺酶高于正常值.结论 晚期血吸虫患者大部分都有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异常,主要是贫血、白蛋白降低、白球倒置、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等,对晚期血吸虫病的研究、发展与救治有一定意义.

    作者:李英;赵正元;蔡凯平;李以义;姜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ADVIA 2120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结果评价

    目的 对ADVIA 2120白细胞分类结果进行评价.方法 将ADVIA 2120血液分析仪白细胞五项分类结果与手工分类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根据血液分析仪的各种提示警告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运用Excel2003对分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阴性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两种方法之间相关性非常显著(r>0.9),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阳性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相关性好(r>0.9),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相关性差(r<0.55),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在仪器有白细胞相关各类提示警告时,无论单核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是否在正常范围,应镜检为宜.

    作者:任为;李朝晖;陈雪初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1 208例新生儿黄疸患者血培养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黄疸患者血液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分布及病因.方法 对我院2002-2006年的新生儿黄疸患者血培养阳性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新生儿黄疸患者病原菌检出率为50.33%,608株细菌中,革兰阳性菌506株(83.22%),革兰阴性菌96株(15.79%),真菌6株(0.99%),主要分离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65.95%),其次为肠球菌属(5.92%),金黄色葡萄球菌(SAU)(5.10%),大肠埃希菌(4.28%),链球菌属(3.94%),肺炎克雷伯菌(3.62%).结论 新生儿黄疸患者的血液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阳性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占第1位,其次为肠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SAU).新生儿黄疸患者进行血培养是其血液感染病原学诊断的必要手段.

    作者:陈建设;阳海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入驻坑道前后空气质量及自觉症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入驻坑道前后空气质量变化及自觉症状,为改善坑道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12名健康男性,分2组入驻坑道内2个相同房间.观察入驻后坑道微小气候(温度、相对湿度、气压、风速)、氧气、可吸入颗粒物(IP)、细菌总数、真菌数的变化情况.以问卷方式对其基本生活规律及自觉症状进行调查.结果 入驻后坑道内IP、细菌总数和真菌数明显高于入驻前(P<0.01),IP超过标准要求;其他各项指标与入驻前比较变化不明显(P>0.05),均符合标准要求.有半数以上人员有轻度头昏、头痛、乏力、疲劳、胸闷、关节痛等症状.结论 人员入驻坑道后,空气中IP、细菌总数和真菌数分别是进驻前的5.1倍、7.7倍和3.8倍,需采取必要的消毒预防措施,减少对健康的不利影响.针对人体产生的自觉症状,应重视和做好防护工作.

    作者:张永良;郑世英;刘东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NP和D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去甲长春花碱+顺铂(NP)和多西他赛+顺铂(D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63例患者分别采用NP方案治疗34例(A组)、DP方案29例(B组),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 总有效率A组为44.1%,B组为48.3%(P>0 05);1年存活率A组为35.3%,B组为37.9%(P>0.05);两组方案的主要毒副作用均为骨髓抑制,发生率A组为79.4%,B组为79.3%(P>0.05);但局部静脉炎和便秘的发生率A组明显高于B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NP方案和D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相当,DP方案较NP方案具有更好的耐受性.

    作者:曹爱良;毛桃秀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学论文中常用定性资料分析方法的合理选用

    医学论文中定性资料的统计学方法选择存在大量的错误,不少作者将χ2检验当作定性资料分析的万能公式,而忽略了其应用条件.针对医学论文中常见的定性资料的设计类型,对定性资料分析方法中存在的错误及其合理选用作一阐述,以期对作者在选用定性资料分析方法时有所帮助.

    作者:彭敏宁;昌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结直肠癌佳CT灌注时间分析

    目的 利用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来研究结直肠癌CT灌注佳灌注时间.方法 对13例病理证实结直肠癌患者瘤体行同层序列动态增强扫描.利用CT后处理灌注软件计算出3次灌注扫描时间(35、60和120 s)瘤体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和渗透表面积乘积(permeability surface area product,PS)四项灌注参数,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各灌注参数值.结果 35 s灌注扫描的PS值与60 s及120 s灌注扫描的PS值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和0.006.其他参数在各采集时间之间均无明显差别.结论 结直肠癌CT灌注扫描应采取60 s以上灌注扫描时间.

    作者:陈乐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溆浦县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及防制对策

    目的 分析溆浦县2003-2006年狂犬病发病情况,探讨狂犬病疫情回升的原因,了解其流行规律,为科学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3-2006年狂犬病的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狂犬病疫情回升的主要原因是:犬免疫率低;暴露后未规范清洗消毒伤口;狂犬病疫苗接种率低等.结论 各级政府协调有关部门,采取综合措施落实狂犬病防制工作.

    作者:舒采祥;荆其清;刘健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早期鼻饲喂养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发病后神志不清,不能经口进食,由于应激反应,机体代谢处于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剧增.

    作者:何志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深圳市盐田区1995-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和控制对策

    目的 分析麻疹流行的特征和分布规律,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95-2006年麻疹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深圳市盐田区1995-2006年麻疹的年平均发病率为9.60/10万,在所有的报告病例中,以20岁以上的外来青壮年人口为多,占发病数的61.84%;其次为1~4岁的儿童,共计26例,占发病总数的17.11%;在所有的确诊病例中只有1.97%的病例有麻疹免疫史.结论 要提高儿童免疫接种率,加强对新入托、入园、入学者的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工作,督促其及时补种;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认识,落实新进厂工人的麻疹疫苗接种工作;加强疫情监测,加大防治力度.

    作者:吴红宇;黎大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浅谈下段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防治

    目的 探讨大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近五年来收治的216例直肠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6例手术患者中共发生吻合口漏12例,发生率为5.6%.28例手术后行直肠内引流,均一期愈合.结论 行肠腔内引流以降低肠腔内压是减少吻合口漏的一种方法.吻合口漏的处理是通畅引流,促进漏口自行愈合,手术是后的治疗措施.

    作者:裴海平;晏仲舒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