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BL教学结合LBL教学在临床微生物学实验中的初步设想

张文玲;李闻文;侯珏;龚道科;高戈

关键词:LBL模式, PBL模式,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
摘要: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一直采用的是LBL的教学模式,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设想引入PBL的教学模式,试对这一设想做一初步阐述.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数字X线摄影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数字X线摄影(DR:Digital radiography)在临床检查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我院近半年来DR检查的X线影像照片,并对照片质量进行质量分析.结果 DR所得的数字X线影像照片质量明显优于普通屏/片组合所得.结论 DR由于具有采集时间短、成像清晰、及时显示、且具有多种后处理功能,能有效提高放射科的照片质量,进一步提高病变的检出率,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可以尽快开展数字X线摄影检查.

    作者:陈蓓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娄底市吸毒人群HIV、HBV、HCV、梅毒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娄底市吸毒人群HIV、HBV、HCV、梅毒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吸毒人群中这几种疾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娄底市戒毒所戒毒人员面对面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进行HIV、HBV、HCV和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 182名吸毒人员中,HIV抗体阳性1例,阳性率为0.55%、HBsAg阳性24例,阳性率为13.19%、HCV抗体阳性92例,阳性率为50.55%、梅毒抗体阳性12例、阳性率为6.59%,合并感染HIV/HCV1例,占0.55%,合并感染HBV/HCV12例,占6.59%,合并感染梅毒/HCV7例,占3.85%.结论 该市吸毒人群中HCV、梅毒感染率较高,与他们的多性伴和注射毒品行为有关,应积极开展针对性地干预措施.

    作者:袁利和;朱文斌;杨梅;钟江红;刘朵;吴幂;李美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融人文教育于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在传统的基础医学教育中,教师都重视学生全面系统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本院在基础医学解剖学实验教学工作中,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大胆融入人文素质教育,从而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培养了学生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促进了学生合作学习、团结精神的形成,提高了教学效果.

    作者:祁宝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辽宁省大连市某三甲医院秋冬季急诊科室就诊特征

    目的 了解急诊科室就诊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调查.结果 就诊患者中男女比为1.19:1;年龄段以21~30岁组为主;就诊量主要集中在内科、外科、儿科;就诊量12月份较多;每天的16:00~19:00时为日就诊高峰;国庆节及元旦期间就诊量有所增多.结论 该三甲医院秋冬季急诊就诊特征明显,故应据此合理地分配急诊资源.

    作者:安庆玉;刘宇飞;李晓枫;高晓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人蜕膜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的建立

    目的 改良人蜕膜细胞(decidual cell)的培养方法,并对其进行特征鉴定,探讨蜕膜细胞的部分生物学特性.方法 取人工流产6~8周妊娠蜕膜组织,机械法分离,复合酶消化,传代自然增殖法纯化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大体形态及体外转化,组织学鉴定、HE染色观察其胞核情况,人催乳素(HPL)免疫组化法鉴定.流式细胞仪测定其细胞周期.结果 分离培养的蜕膜细胞呈长梭形和不规则星形,95%细胞胞浆阳性表达.细胞周期显示约有59.8%的细胞处于G0/G1期.结论 成功分离培养了人蜕膜细胞,方法经济、简单、获得细胞形态一致、成活率高、生长稳定,为进一步研究蜕膜细胞妊娠病理、生理改变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对象.

    作者:刘小丽;秦明春;于爱敏;王若光;李春梅;秦梨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麻杏石甘汤体外抗A型流感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麻杏石甘汤体外抗A型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 运用鸡胚培养法和微量血凝试验检测麻杏石甘汤对A型流感病毒增殖的抑制作用;运用细胞培养技术和MTT法检测麻杏石甘汤对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 在治疗给药和预防给药两种方式中,麻杏石甘汤在250、125 mg/ml时对鸡胚中流感病毒的血凝滴度的抑制倍数在4以上.在这两种给药方式中,麻杏石甘汤对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MDCK细胞的治疗指数(TI)分别为2.78、1.71.结论 麻杏石甘汤能通过抑制病毒增殖和保护宿主细胞而发挥较强的抗流感病毒作用.

    作者:张薇;卢芳国;何迎春;肖子增;陆小虹;朱应武;蔡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2006年祁阳县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祁阳县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现状.方法 按照卫生部《全国托幼机构卫生保健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全县共调查了22所托幼机构,17所托幼机构没有申办卫生部门审批的托幼机构卫生保健许可证.18所托幼机构的各项卫生保健制度和保健登记、疾病与事故登记不健全.11所托幼机构的保健室内没有流动水设施以及灯箱视力表,12所托幼机构没有身高坐高测量器.11所托幼机构的医务室内没设隔离室的有7所.19所托幼机构无带量食谱,13所托幼机构不进行营养计算.22所托幼机构担负医务保健工作的20人,其中6人未接受过任何卫生保健方面的专业培训,只有1人持有助理执业医师证.结论 要加强对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开办托幼园所须持有教育部门审批的办园许可证,还要有卫生部门审批的托幼机构卫生保健许可证.实行医务保健人员持证上岗准入制度.规范医务室建设,完善各项保健制度,重点做好托幼机构儿童膳食管理和营养指导工作.

    作者:李安清;唐清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及耐药分析

    目的 了解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在我院的分离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 对分离出的细菌采用常规鉴定或用MicroScan WalkAway 96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根据NCCLS/CLSI规定进行判断,用2-巯基丙酸抑制试验测定金属酶.结果 80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痰及咽拭子标本,占85.0%,其科室分布分别为ICU占22.5%、呼吸科占18.8%、老年内科占12.5%、神经科占26.2%.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的敏感率高,分别为48.8%和32.5%,,其次为环丙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分别为27.5%和26.3%,且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中介率达52.5%.耐亚胺培南菌株金属酶的产酶率为16.3%.结论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感染,对其他抗生素的敏感率均比较低,加强监控和优化使用抗生素,对控制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在院内流行有重要作用.

    作者:曹伟;卿之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结构、基因型及病毒变异

    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结构复杂,易于变异,根据HBVDNA核苷酸序列异质性≥8%为一种基因型的规定,HBV目前分为A~H 8个基因型.有研究显示,HBV变异给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颅后带来了新问题,不同基因型的基因变异、临床表现及对抗病毒、肝移植等的治疗反应存在差异.本文对HBV基因组结构与功能及其变异的研究进展,基因型与变异及临床的相关性研究作了综述.

    作者:江秀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腹腔镜辅助下低位直肠肿瘤切除保肛术临床应用

    目的 总结腹腔镜辅助下低位直肠肿瘤切除保肛术经验.方法 运用腹腔镜和经肛门外翻切除直肠肿瘤技术,对23例低位直肠肿瘤实施低位切除吻合手术.结果 23例保肛手术成功,手术时间平均160 min(150~220min),出血量平均80 ml(50~200 ml).术后排尿功能正常,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 d(2~4 d).术后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狭窄1例.随访6~30月,术后6月盆底肿瘤复发1例,但无腹部辅助切口及Trocar穿刺部位的肿瘤转移复发病例.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低位直肠肿瘤经肛门外翻切除吻合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法.

    作者:马铁祥;李绍杰;王云;王力;刘洁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超声造影在低回声非典型肝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低回声非典型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9例58个低回声肝血管瘤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与常规超声进行比较,同时对低回声肝血管瘤的超声造影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超声造影对低回声肝血管瘤正确诊断率(86.2%)明显高于常规超声(20.7%)(P<0.05),低回声肝血管瘤造影后增强表现可分为四种模式:模式Ⅰ:环状结节状增强,向心性充填;模式Ⅱ:薄环状增强,向心性充填;模式Ⅲ:动脉期快速整体高增强,门脉期高增强,延迟期高回声或等增强;模式Ⅳ:环状增强,内部无充填.低回声肝血管瘤增强方式与肿瘤大小有关:<3 cm的血管瘤多见于增强方式Ⅱ,Ⅲ;>3 cm的血管瘤多见于增强方式Ⅰ,Ⅳ.结论 超声造影可明显提高低回声不典型肝血管瘤的诊断正确率,造影模式与血管瘤的大小和病理特点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胡琳;周平;李瑞珍;朱文晖;罗卓琼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烯啶虫胺原药的急性毒性研究

    目的 研究烯啶虫胺原药的急性毒性作用,为该药的安全性评价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 参照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中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结果 雌、雄大鼠急性经口LD50分别为2 610 mg/kg和2 150 mg/kg.雌、雄大鼠急性经皮LD50均>2 150 mg/kg.眼刺激积分指数(I.A.O.I.)高为3.5,眼刺激的平均指数(M.I.O.I.)48 h后为0,对实验兔眼睛无刺激性.皮肤刺激平均分值为0.25(1 h),对实验兔皮肤无刺激性.皮肤致敏试验致敏率为0%,对豚鼠皮肤有弱致敏作用.结论 烯啶虫胺原药急性经口、经皮属于低毒,对皮肤、眼睛无刺激作用,属弱致敏物.

    作者:陈坚峰;陈志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深圳市2001-2005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及防制对策

    目的 通过对2001-2005年深圳市食物中毒情况的分析,揭示其分布、原因及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应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各区、镇卫生监督部门上报的食物中毒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学、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1-2005年全市共报告食物中毒146起,从中毒起数看,深圳市食物中毒多发生在集体食堂,占69.2%,中毒人数占70.7%,公共饮食业和家庭次之.而引起食物中毒占首位的食品为肉及肉制品,占39.0%,其次是豆及豆制品和果蔬类.结论 提高食物中毒事故的预警和应急处理能力,将深圳市食物中毒的发生控制在低限度.

    作者:梁浩;王舟;谭唯;潘柳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血清中HCV抗体与HCV-RNA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与RNA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ELISA法检测934例丙型肝炎可疑患者病毒抗体,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379例丙型肝炎可疑患者病毒RNA.结果 934例患者HCV抗体阳性率为19.16%,379例HCV-RNA阳性率为43.01%.53例为两者均做的病人,RNA和Ab均阳性的占52.8%(28/53),均阴性占15.1%(8/53),两者的一致率达67.9%,Ab的阳性率为81.1%(43/53),RNA的阳性率为56.6%(30/53).结论 HCV抗体联合HCV-RNA检测对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黄大毛;范杰斐;唐发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PACS系统在医院影像管理中的作用

    登记室作为影像科的窗口部门,直接服务于患者,是放射科与临床科室联系的中间环节,也是影像科工作的重要一环.随着科技的进步,高科技在放射科工作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本文从PACS系统在登记室的应用、登记人员应具备的相应素质及PACS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方面着手,阐述了PACS系统在登记室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熊晓霞;聂唯;叶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腰臀比和体重指数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长沙市某单位职工人群腰臀比值、体重指数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等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选择2006年4-12月长沙市某单位职工人群3 872例进行健康体检,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血脂、血糖、肝功等指标,并按腰臀比值、体重指数进行分组,分析各组与NAFLD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等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受检者肥胖、超重、中心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NAFLD的患病率分别为37.8%、25.4%、39.0%、43.1%、23.9%、6.7%、25.3%.中心型肥胖组(按WHR分型)和外周型肥胖组(按BMI分型)NAFLD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体型和正常体重组.中心型肥胖与外周型肥胖与NAFLD的患病率呈正相关.结论 长沙市某单位职工人群以肥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表现为特征的NAFLD的患病率明显增高,尤其是高脂血症值得关注.肥胖、高脂血症是诱发高血压、高血糖导致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心型肥胖比外周型肥胖危险性更大.腰臀比值与体重指数都可作为NAFLD的危险预测因素,腰臀比值比体重指数特异性更高,两者结合可明显提高NAFLD风险预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作者:谭德安;府伟灵;陈向大;余术祥;罗智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异位妊娠误诊行药物流产的原因分析

    异位妊娠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习称宫外孕[1].药物流产(药流)亦称药物抗早孕,是一种用非手术措施终止早孕的方法.效果肯定的药物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完全流产率可达95%~98%[1].

    作者:岳向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较低剂量甲醛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时相特征及机制

    目的 观察较低剂量甲醛(formaldehyde,FA,浓度为40 μmol/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时相特征及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的时相规律,分析甲醛在诱导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12株)与甲醛浓度为40 μmol/L的DMEM培养基孵育.分别处理一定时间后(0,4,12,24,48,72 h)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测定细胞的活性;丙酮酸二硝基苯腙比色-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硫代巴比妥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丙二醛(MDA)浓度;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培养液中NO浓度;生化分析法测定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蛋白表达;RT-PCR法测定eNOS和iNOS的mRNA表达.结果 较低浓度甲醛呈时间依赖性地促进细胞LDH漏出,以及内皮细胞上清液MDA和NO的产生;降低eNOS的活性,抑制eNOS在蛋白和基因水平的表达;增加iNOS活性,促进iNOS在蛋白和基因水平的表达.结论 甲醛诱导HUVEC-12细胞损伤,机制可能与其抑制eNOS的活性及表达,诱导iNOS的活性及表达,增加病理性NO产生,从而导致内皮细胞损伤.

    作者:尹蔚兰;让欧艳;李恩华;邹丽君;贺彬琪;王穆;李良;让蔚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永州市2004-2006年职业病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永州市职业病种类构成及分布情况,为全市职业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卫生部职业病报表、职业病诊断证书及个案调查卡内容,对全市2004年以来所发生的职业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三年来,全市累计查出并诊断职业病431例,其中尘肺类238例,占总例数的55.2%;物理因素损伤类171例,占总数的39.7%;化学因素中毒类11例,占总例数的2.6%;其它职业病11例,占总例数的2.6%;尘肺类职业病例中,煤尘肺98例,铸工尘肺12例,水泥尘肺49例,矽肺70例,其它尘肺8例;职业病人年龄分布,以30~39岁年龄组病例数多,占总病例数的40.3%;接触有害因素年限20年以上病例数为158例,占总病例数的36.7%.结论 永州市职业病防治形势严峻,必须深入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加强卫生执法力度,改进生产工艺、改善劳动条件,加强个人防护,积极开展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病防治,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确保工人身体健康.

    作者:李立成;凌坤;邓大宏;毕天衡;万彦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奥美拉唑在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80例因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间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奥美拉唑80 mg静滴,2/d,共5 d,对照组加用法莫替丁40 mg静滴,2/d,共5 d.测定用药前及用药后24、48、72 h空腹胃液pH值并评价其疗效.结果 治疗后第24、48、72 h,治疗组pH值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4,P=0.004);两组患者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有效率高,可安全应用于临床.

    作者:陈玉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