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梅
目的确定高中荧光网织红细胞(HFR+MFR)比率的降低是白血病患者化疗中骨髓造血功能被抑制的早期指标.方法对32例接受化疗的白血病患者,每天定时采用SYSMEX XT-2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HFR+MFR)的百分数,中性粒细胞数,血小板计数.同时采用BD FACSC 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细胞百分数,观察四种参数的变化. 结果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第3 d(HFR+MFR)%明显下降(P<0.01),较早于CD34+细胞、中性粒细胞数和血小板数下降(HFR+MFR比这三者平均要早3 d).结论HFR+MFR能够较早地提示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的情况.
作者:陈辉;戴春梅;伍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子宫小于妊娠12周的稽留流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将156例子宫小于妊娠12周的稽留流产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予以口服米非司酮50 mg,每12 h1次,共3次,后一次服完后30 min阴道上或直肠塞米索前列醇400~600μg,在用药后2~4 h之内行清宫术,对照组76例予以直接吸宫终止妊娠,对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失血量、手术时间、人流综合征及刮宫次数等进行比较.结果米非司酮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人流综合征发生率及需行第二次刮宫术者均明显低于直接吸宫组.结论根据临床观察,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稽留流产更为适当,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
作者:肖美满;薛俐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的乙酰磺胺酸钾.方法以μBondapak C18(3.9×300mm,5 μm)为色谱柱,以0.02 mol/L乙酸铵+甲醇(95+5)为流动相,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通过多份样品采用本方法测定,其结果与国标方法测定的结果一致.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令人满意.
作者:文刚;张艳;胡文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对中山市某强制戒毒所2 468名吸毒人员HIV感染状况进行调查,探讨吸毒人员的不同吸毒方式感染艾滋病毒危险度的状况,为制定艾滋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调查表对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血用ELISA法进行HIV抗体检测,初筛试验阳性者采用WB法确认,并对吸毒人员HIV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 468名吸毒人员HIV抗体检测阳性85人,阳性率3.44%.吸毒行为中单纯口吸吸毒者占31.7%(783/2 468),有5名HIV抗体检测阳性,阳性率0.64%(5/783);静脉注射吸毒者占68.3%(1 685/2 468),有80名HIV抗体检测阳性,阳性率为4.75%(80/1 685),经x2检验,两者有统计学意义(x2=27.144,P<0.001);1 685名静脉注射吸毒者有701名有共用注射针具史,共用针具史占41.6%,有67名HIV抗体阳性,阳性率9.56%,984名无共用针具静脉吸毒者,有13名HIV抗体阳性,阳性率为1.32%,经x2检验,两者有统计学意义(x2=61.411,P<0.001);而单纯口吸吸毒者与不共用针具静脉吸毒者HIV感染情况比较,经x2检验,两者无统计学意义(x2=2.015,P=0.156>0.05).结论静脉注射吸毒特别是共用针具静脉注射吸毒是HIV感染的主要因素,应在吸毒人群中持续开展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和干预措施.
作者:罗小铭;高赛珍;吴宝燕;阮坛凤;李兆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利用计算机语言编程的方法来解决复杂的食盐国家卫生标准结果数据的计算和统计问题. 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461-1992《食盐卫生标准》利用计算机语言编程的方法来解决试验结果数据的计算和统计. 结果程序已经在WINDOWS 98、WINDOWS XP中分别运行通过.结论用自动分析程序统计结果与手工统计结果一致,保证了结果的可靠性,大大缩短了数据处理的时间.
作者:方学新;冯家力;潘振球;伍碧珍;王一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总结衡阳县2002~2005年霍乱弧菌监测结果,制订有效的防制措施.方法分析霍乱弧菌监测、调查资料.结果内环境采样监测4 914人,检出霍乱弧菌阳性89例,外环境采样监测1 681个,检出霍乱弧菌阳性样12个,均为O139群霍乱弧菌.结论衡阳县的霍乱疫情是因农村聚餐食用外来冷藏甲鱼且加工方法不卫生引起,传播途径为聚餐食源性感染.当前主要措施是控制农村聚餐外来冷藏甲鱼的食用,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和霍乱防治知识宣传.
作者:周菊香;杜勋喜;毛旭东;张春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严格按照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在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和教学管理等多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浅谈了中南大学药学院药理学系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些体会.
作者:张晓红;邓汉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比较评价目前临床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三种实验方法.方法收集阴道分泌物异常的患者白带标本460份,分别用传统的Amsel's标准法、革兰染色细菌评分法和找线索细胞检查比较.结果460份标本用Amsel's法,阳性195例,占42.4%;用革兰染色细菌评分,阳性239例,占51.9%;革兰染色细菌评分法敏感性为95.3%,特异性为84%,阳性预测值为75.8%,阴性预测值为95.9%;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x2=4.2,P<0.05).找到线索细胞161例,占35%,与Amsel's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2.7,0.25<P<0.100),找线索细胞诊断BV的敏感性为81%,特异性为99%,阳性预测值为98.1%,阴性预测值为87.6%.结论革兰染色细菌评分法是一种简便准确的诊断方法,优于其他两种,缺点是对中间态的标本不能确认.
作者:欧阳旋;吕岳峰;胡立平;余启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制定《化学品管理和中毒事件预防处理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方法对我国现行与化学品管理及预防和处理中毒事件的法律法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预防和处理化学中毒事件被划分为许多板块,造成多法律多部门重复管理,且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协调,法律法规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结论制定《化学品管理和中毒事件预防处理法》,肃理整合现行与化学品管理和中毒事件预防处理有关的法律法规,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彭仁和;孙承业;罗光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男性性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观察心理干预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17例确诊的男性性病患者在明确诊断后实施治疗前予以HAMA(汉密顿焦虑量表)和HAMD(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其焦虑抑郁情绪.评定结果与100名普通男性评定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将该117例确诊的男性性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心理干预组)、B组(非心理干预组),于治疗所患性病第三周末进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判定,比较治疗所患疾病过程中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男性性病患者的HAMA和HAMD评分均显著高于普通男性人群,心理干预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非心理干预组.结论男性性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可能成为其求诊和持续接受治疗的障碍,心理干预可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作者:邓一鸣;段忠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黄芪丹参复方成分提高胎盘血供的分子机制,为临床有效防治胎盘血供不足所致妊娠并发症提供思路.方法提取分离有效中药黄芪、丹参复方成分,运用NOS(一氧化氮合酶)阻滞剂L-精氨酸甲酯(L-NAME)制作一氧化氮合成阻滞大鼠模型,原位杂交(ISH)法,观察胎盘滋养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变化及黄芪丹参复方有效成分的影响作用.结果模型组iNOSmRNA表达明显增加,与黄芪丹参治疗组、阳性药物硝酸甘油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黄芪丹参复方成分可能降低母胎界面妊娠免疫反应,阻抑胎盘免疫病理损伤,提高胎盘滋养细胞合成与释入NO进入胎盘循环,从而维持妊娠母胎循环张力,达到提高子宫-胎盘-胎儿血液供应目的.
作者:谈珍瑜;王若光;尤昭玲;李春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长沙市医院消毒灭菌质量的监测情况.方法参照《消毒技术规范》[1].结果市级以上大医院的消毒灭菌质量较一般性医院及小诊所较好,医院是病人集中的地方,病原污染的几率也较高.结论做好医院消毒灭菌,就能有效的防止院内感染及交叉感染.
作者:罗美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刺葡萄籽油软胶囊在老年人中抗氧化效果.方法测定30例服刺葡萄籽油,30例服安慰剂及30例服维生素C老年人服药物90 d前后的SOD(超氧化物歧化酶),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酶活力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值,比较其之间的差别.结果三项指标在服用刺葡萄籽油和维生素C前后与安慰剂患者比较有统计意义的差别(P<0.01),并且在服用刺葡萄籽油与维生素C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亦有明显的差别(P<0.05).结论刺葡萄籽油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其抗氧化疗效明确.
作者:李丽军;袁洪;熊兴耀;阳国平;黄志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盐酸氨溴索在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神经外科重症气管切开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药物组;对照组患者呼吸道管理按抗感染、雾化吸入及负压吸痰等基本处理,药物组患者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并在雾化吸入及静脉用药中加入盐酸氨溴索.比较两组患者胸部X-ray,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以及拔管时间等.结果药物组患者氧分压(9.15±0.62 Kpa)在2周后明显高于对照组(8.34±1.06 Kpa,P<0.01),胸片感染征象少于对照组,气切一月内拔管例数差别明显:药物组19例,对照组11例(x2=5.33,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有助于改善气切患者缺氧,促进排痰,控制肺部感染,缩短带管时间.
作者:杨金福;龙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用ELISA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对1995~2004年百色市99 624名壮族献血者进行抗-HIV筛选,总阳性率为2.11/万.表明该市献血者人群中存在散发的HIV感染者,提示必须通过加强管理严加防范,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防止抗-HIV阳性血液流入临床.
作者:苏翔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广西柳州市中小学生血铅水平和铅中毒流行率.方法随机整群抽样和分层随机相结合的方法,抽取柳州市21 802例中小学生进行血铅测定.结果血铅平均值(12.273±4.332)μg/dl,铅中毒率62.00%,轻、中、重度铅中毒比例为57.497%、4.499%、0.005%;男性血铅水平较女性明显增高(P<0.01);随着年龄增加血铅水平增高(P<0.01);工业区学生血铅水平较市中心区及普通市区血铅水平高(P<0.01).结论柳州市儿童血铅水平(62.0%)远远高于我国城市铅中毒的流行率(51.6%),且以轻度铅中毒为主(占57.497%).
作者:冯献湘;黎明强;蒙进怀;余冬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被犬咬伤人群不同年龄组受伤类型和采取综合预防措施的及时率和正确率的现况调查,为探索与狂犬病相关危险因素和制定相应的狂犬病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动物咬伤门诊2004~2005年316例因犬类咬伤者进行现况调查,比较不同年龄组人群受伤类型、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和狂犬疫苗免疫应答的差异.结果暴露后人群受伤类型的构成:受伤部位0~组头面颈部46%,10~组上肢部位45%,20~以上年龄组下肢部位58%~73%;伤口构成:Ⅰ度11%~19%,Ⅱ度44%~57%,Ⅲ度23%~42%;受伤后采取预防措施:采用标准清洗消毒方法28%(19%~32%);受伤后首次狂犬病纯化疫苗注射时间构成:<24 h注射疫苗者85%(84%~94%);Ⅲ度伤口使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占应使用者为57%(36%~96%).228例Vero细胞狂犬病纯化疫苗全程免疫血清抗体阳转率91.2%(82%~100%).结论犬咬伤后低幼年龄组与20~以上年龄组人群受伤类型存在显著差异;当前犬咬伤人群中存在综合预防措施不及时、不完整,50岁以上年龄组人群免疫应答减弱等风险因素.
作者:彭元;朱玉英;周易溪子;刘浩;张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贵州少数民族群体部分遗传性状基因频率分布特征.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贵州2 537例(男1 372,女1 165)仡佬族、彝族、土家族、白族、回族、穿青待识别民族和汉族的发形、上眼睑皱褶、内眦褶、耳垂、鼻梁侧面观和鼻孔形状6个遗传性状进行调查,并根据Hardy-Weinberg定律计算各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结果贵州仡佬族、彝族、土家族、白族、回族、穿青待识别民族和汉族发形的显性基因频率分别为0.0264、0.0401、0.0640、0.0198、0.0115、0.0168和0.0317,上眼睑皱褶的显性基因频率分别为0.5286、0.4523、0.4911、0.4970、0.2318、0.5603和0.5062,内眦褶的显性基因频率分别为0.4503、0.2300、0.4470、0.0800、0.3471、0.6394和0.5080,耳垂的显性基因频率分别为0.6938、0.6349、0.3902、0.6278、0.6471、0.7418和0.5630,鼻梁侧面观的显性基因频率分别为0.1025、0.1437、0.2162、0.0321、0.1546、0.0871和0.1924,鼻孔形状的显性基因频率分别为0.4599、0.4415、0.4495、0.6278、0.7710、0.6258和0.6311.结论内眦褶性状的民族间差异较大,耳垂、鼻梁侧面观和鼻孔形状性状次之,发形和上眼睑皱褶性状较小.
作者:余跃生;张艳丽;赵明未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一期手术切除吻合治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过去7年对27例左半结肠癌并发梗阻病人接受一期切除肿瘤肠吻合术方法和原则.结果死亡1例,吻合口瘘2例,切口感染3例,其中1例切口裂开,肺部感染1例.结论一期切除肿瘤行肠吻合术,可缩短治疗时间,避免腹壁造瘘和多次手术的创伤,在选择性病例情况下是可行的.
作者:王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重组凋亡蛋白TFAR19对鼻咽癌细胞株CNE-1的促凋亡效应.方法将不同浓度的高纯度重组凋亡蛋白TFAR19分别和人类鼻咽癌细胞株CNE-1共同培养,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TUNEL检测及DNA片断化分析,观察TFAR19对细胞的促凋亡效应.结果不同浓度TFAR19蛋白均可促进细胞凋亡,加入5、10、15、20、30 mg/L的TFAR19蛋白后,鼻咽癌细胞株CNE-1的凋亡率分别是:15.26%、29.48%、37.11%、54.20%、72.36%.阴性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为12.40%.结论TFAR19蛋白可直接进入CNE-1细胞并明显促进细胞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陶莹;李登清;漆涌;伍勇;郑兰香;马大龙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