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三种实验方法比较

欧阳旋;吕岳峰;胡立平;余启华

关键词:革兰染色细菌评分, Amsel's法, 线索细胞, 阴道分泌物, 细菌性阴道病
摘要:目的比较评价目前临床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三种实验方法.方法收集阴道分泌物异常的患者白带标本460份,分别用传统的Amsel's标准法、革兰染色细菌评分法和找线索细胞检查比较.结果460份标本用Amsel's法,阳性195例,占42.4%;用革兰染色细菌评分,阳性239例,占51.9%;革兰染色细菌评分法敏感性为95.3%,特异性为84%,阳性预测值为75.8%,阴性预测值为95.9%;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x2=4.2,P<0.05).找到线索细胞161例,占35%,与Amsel's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2.7,0.25<P<0.100),找线索细胞诊断BV的敏感性为81%,特异性为99%,阳性预测值为98.1%,阴性预测值为87.6%.结论革兰染色细菌评分法是一种简便准确的诊断方法,优于其他两种,缺点是对中间态的标本不能确认.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胆碱酯酶的检测在肝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各类肝病血清中胆碱酯酶(ChE)含量变化.方法收集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各种肝病患者的血标本132例,对其血清中的胆碱酯酶进行检测.结果通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肝病的血清胆碱酯酶活力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重症肝炎,肝硬化,肝癌组下降明显,重症肝炎随着病情的好转,ChE活力逐渐上升.结论血清ChE的检测可用于肝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判断,可以作为反映肝实质损伤程度的一个常用指标.

    作者:许益民;袁正泉;廖文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严重烧伤大鼠的内源性保护机制初探

    严重烧伤后机体发生一系列炎症反应,同时激活细胞内源性保护机制,其中热休克反应(heat shock response,HSR)是重要的抗损伤机制.本研究中发现严重烧伤大鼠单核细胞中HSP70得到明显诱导表达:伤后12 h的Western-blot灰度扫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0 h)比较:(5.23±0.31)vs(1.70±0.43)(P<0.01),而HSF1基因表达上调.同时,采用博星基因芯片公司的含有8 000个基因的鼠cDNA芯片,观察了严重烧伤鼠单核细胞基因表达谱的改变,结果发现190个基因表达上调,其中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5、GM-CSF、iNOS、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Kruppe1样因子4(KLF4)等促炎因子11个,有175个基因表达下调,其中包括IL-10、IL-4等抗炎因子2个.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改变基因启动子区分析得出11个基因的启动子区包含至少一个完整热休克元件(HSE)序列(nGAAnnTTCn).这些结果提示,严重烧伤激活了机体的热休克保护机制,HSF1参与了多数炎症因子的表达调控.

    作者:周建大;罗成群;贺全勇;朱颉;陈铁夫;彭浩;李萍;徐阳成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2 468名中山市吸毒者HIV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对中山市某强制戒毒所2 468名吸毒人员HIV感染状况进行调查,探讨吸毒人员的不同吸毒方式感染艾滋病毒危险度的状况,为制定艾滋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调查表对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血用ELISA法进行HIV抗体检测,初筛试验阳性者采用WB法确认,并对吸毒人员HIV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 468名吸毒人员HIV抗体检测阳性85人,阳性率3.44%.吸毒行为中单纯口吸吸毒者占31.7%(783/2 468),有5名HIV抗体检测阳性,阳性率0.64%(5/783);静脉注射吸毒者占68.3%(1 685/2 468),有80名HIV抗体检测阳性,阳性率为4.75%(80/1 685),经x2检验,两者有统计学意义(x2=27.144,P<0.001);1 685名静脉注射吸毒者有701名有共用注射针具史,共用针具史占41.6%,有67名HIV抗体阳性,阳性率9.56%,984名无共用针具静脉吸毒者,有13名HIV抗体阳性,阳性率为1.32%,经x2检验,两者有统计学意义(x2=61.411,P<0.001);而单纯口吸吸毒者与不共用针具静脉吸毒者HIV感染情况比较,经x2检验,两者无统计学意义(x2=2.015,P=0.156>0.05).结论静脉注射吸毒特别是共用针具静脉注射吸毒是HIV感染的主要因素,应在吸毒人群中持续开展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和干预措施.

    作者:罗小铭;高赛珍;吴宝燕;阮坛凤;李兆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加强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预防医院交叉感染

    目的加强消毒供应室的管理,预防医院交叉感染的发生.方法对消毒供应室实行科学管理,努力提高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对各项指标进行严格监测.结果未发现因消毒供应室物品不合格而引起的医院感染.结论加强专业人员责任心,提高人员专业素质,严格质量监测是控制感染的关键.

    作者:李冬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436株酵母样真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引起医院感染常见酵母样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特点,为临床感染性疾病提供病原学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的依据.方法采集2 680份患者标本分离培养,分离出酵母样真菌436株,API-20CAUX酵母样真菌鉴定试条进行鉴定,念珠菌药敏试条(ATB-Fungus)进行念珠菌药敏试验.结果436株酵母样真菌以念珠菌为主,其中白色念珠菌305株(69.9%),热带念珠菌81株(18.6%),克柔念珠菌27株(6.1%),光滑念珠菌11株(2.5%),其他12株(2.9%);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AMB)、5-氟胞嘧啶(5-FC)、制霉菌素(NYS)、酮康唑(KTC)、益康唑(ECO)、咪康唑(MTC)的耐药率分别为8.49%、14.91%、12.39%、46.56%、38.76%、30.73%.结论目前引起我院患者真菌感染的念珠菌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其次是热带念珠菌及克柔念珠菌,这些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较敏感,对酮康唑、益康唑、咪康唑产生了较强的耐药性.

    作者:刘秀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肺结核门诊病人留痰护理干预

    指导肺结核门诊病人正确留取痰液标本,实行有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痰菌涂阳检出率,对结核病人进行护理干预,也是门诊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唐春香;匡美雄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2003年深圳某社区门诊报告性病疫情分析

    目的了解深圳某社区性病的流行特征,为性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3年深圳观澜社区性病报告卡资料.结果深圳观澜社区2003年性病报告病例总数232例,其中男性发病数162例、女性发病数70例,男性发病数为女性的2.56倍;5种性病构成比中,淋病高,占44.83%,不同性别构成比不同,男性淋病高,占64.20%,女性梅毒高,占48.57%;5种性病的传染来源以非婚性接触为主,占69.83%,不同性病传染来源性别方面也存在不同.结论性病发病数占当年社区传染病总数的77.08%(232/301)、主要传播途径为非婚性接触、先天性梅毒形势不容乐观,提示应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大力宣传洁身自爱,尽可能多的使用安全套,大力加强对孕产妇的产前性传播疾病体检工作.

    作者:王金明;周海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危险因素探讨

    目的调查长沙市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患病率及相关发病因素.方法随机抽取2004年10月~2005年5月因非尿失禁因素就诊于我院妇科门诊年满18岁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放问卷5000份,回收5 000份,回收率100%.结果显示,压力性尿失禁患病率35.83%,与年龄成正相关.结论压力性尿失禁是妇女的常见病,随年龄增加患病率增加,且妊娠及分娩次数多、阴道难产、会阴裂伤、急产、产后过早劳动、末次分娩年龄≥30岁、吸烟饮酒及合并有心血管疾病、支气管炎、糖尿病、尿路感染、生殖器肿瘤、子宫脱垂等都是发病的相关因素.而激素替代治疗可以减少发病.

    作者:李建军;龙玲;周燕飞;张艳青;李爱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用显色半固体进行快速细菌药敏试验的方法

    目的介绍一种快速检测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的方法.方法用氯化-235三苯基四氮唑(TTC)显色半固烫体药敏法和K-B法同时对儿童医院2003年12月~2004年5月临床检出的528株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且用此两种方法对标准菌株进行30次检测.结果511株细菌用TTC显色半固体药敏法在3 h内获得结果,占96.8%,与K-B法敏感度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有509例,占96.4%,对标准菌株进行的药敏试验,药敏抑菌环直径毫米数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该方法可以用来作为检测细菌对药物敏感程度的试验,具有快速、简便、可靠、容易判读的特点,适合各级医院常规使用.

    作者:李先斌;莫丽亚;赵蕊;赖源;黄彩芝;邓永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Cbfα1、PPARγ在骨髓间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中的作用及对骨质疏松症的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Cbfα1、PPARγ对骨髓间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的调控,探讨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方法塑料包埋椎骨组织,通过Goldner's Massion Triehrome染色,通过骨量测量,分析骨密度正常组、低骨量组和骨质疏松组椎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不同组成骨细胞中Cbfα1、PPARγ蛋白阳性表达率在三组中的差异及其与骨计量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骨质疏松组与正常组相比,成骨细胞中Cbfα1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骨小梁间隔呈负相关,与骨小梁数目、骨小梁占全部骨小梁体积呈正相关;基质细胞中PPARγ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与骨小梁间隔呈正相关,与骨小梁数目、骨小梁占全部骨小梁体积呈负相关.结论Cbfα1、PPARγ蛋白具有使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别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的潜能.两者表达水平的失衡导致成骨细胞生成减少,脂肪细胞生成增多,骨吸收增强,骨量丢失增加,这可能是骨质疏松发病的又一重要机制.

    作者:裴红霞;魏启幼;蒋谊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CMF强化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MF强化方案对原发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106例原发性乳腺癌术前用CMF强化方案化疗2~3疗程,观察其疗效和毒副反应及对手术的影响.结果全组总有效率为62.9%,其中临床完全缓解率为1.9%,部分缓解率为60.4%,病情稳定率为36.8%,疾病进展0.9%.化疗前可扪及腋窝肿大淋巴结72例,化疗后56例见淋巴结明显缩小或消失.病理组织学观察镜下见肿瘤细胞有小点片状坏死.104例按计划手术,1例因化疗后药物性肝炎推迟手术1月.本方案化疗无需G-CSF支持,无心脏毒性,副反应较轻,且价格低廉.结论CMF强化方案术前化疗可观察到肿瘤缩小,淋巴结消失等治疗效果,为术后化疗提供指导;对各期乳腺癌均有疗效.

    作者:朱宏辉;费慧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山东省6县(区)部分人群预防SARS行为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山东省不同地域居民SARS流行期生活行为及流行前后行为变化情况.方法选择城市和乡镇社区对于SARS传播和控制意义较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7个人群进行人户式现场调查.结果人们从个人卫生、公共卫生、提高身体素质、减少接触机会、维护生态平衡等多个方面约束或改进了个人行为.92.0%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典流行促使自己改进了生活习惯.结论山东省人群非典期间采取预防行为的比率很高,为今后SARS、禽流感及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李文;毕振强;郭晓雷;马吉祥;陈先献;吕静静;刘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卫生微生物检验质控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参加广东省2005年疾控机构卫生微生物实验室间比对试验结果,及时发现问题,提高检测技术能力.方法2005年广东省疾控系统实验室间比对作业指导书.结果根据广东省CDC反馈结果,本中心的考核成绩为满意.结论从比对试验结果显示,本中心的总体检测能力有较大提高,同时,也增加了客户对本检测机构的信心.

    作者:杨湘霞;霍雪霞;张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抗-HIV初筛试验阳性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的初筛试验方法,了解血清中自身抗体对试验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胶体金快速试纸条对12 880例临床样本进行抗-HIV检测,抗-HIV初筛阳性样本按规定送确认实验室用免疫印迹法(WB)确认,同时行自身抗体检测.结果第一次初筛抗-HIV阳性15例,第二次双孔复检,同种试剂阳性者15例,另一种试剂阳性9例,WB确认实验9例阳性.15例抗-HIV阳性样本中共检出6例自身抗体阳性:1例RF、ENA阳性,1例抗-dsDNA阳性,2例ANA阳性,1例ENA阳性,1例ANA与SMA阳性.结论抗-HIV初筛试验初、复检双阳性者结果具有较高正确性;血清中自身抗体可引起抗-HIV初筛试验结果假阳性.

    作者:陈远林;秦立新;张仁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联合应用妈富隆及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目的探讨妈富隆及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93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妈富隆组、二甲双胍组及妈富隆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组,每组各31例.比较用药前及用药12周后卵巢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空腹血糖(FBG)及空腹胰岛素(FI)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妈富隆组治疗前后FSH、FBG0h、FBG1 h、FBG2 h、FI 0 h、FI1 h、FI2 h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LH、T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二甲双胍组治疗前后FSH、LH、FBG0 h、T无显著性差异(P>0.05),FBG1 h、FBG2 h、FI0 h、FI1 h、FI2 h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差异且具有显著性(P<0.05);妈富隆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组治疗前后FSH、FBG0h无显著性差异(P>0.05),FBG1 h、FBG2 h、FI0 h、FI1 h、FI2 h、T、LH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妈富隆联合二甲双胍治疗PCOS较单用妈富隆或二甲双胍效果好,是目前治疗PCOS的理想方法.

    作者:杨帆;欧阳燕;陈艺;曹军;杜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长沙市成年人群中肥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对长沙市1 186名成年人的肥胖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BMI)均数男性23.00,女性23.28.以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超重率男性32.54%,女性32.16%;肥胖率男性6.16%,女性6.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与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收缩压、舒张压有关,而与性别、锻炼情况无关.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与舒张压水平、锻炼情况呈正相关.

    作者:颜丹红;彭竹漪;杨万松;王辉;王必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研究

    目的研究血清固定梅毒患者系统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以探讨细胞免疫功能对梅毒血清固定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对38例血清固定梅毒患者及23例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检测,并检测结果相对照.结果血清固定梅毒患者外周血CD3+、CD8+、Th2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CD4+、Th1、Tc、NK低于健康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Ts细胞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受抑制,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在梅毒患者血清固定病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作者:包图雅;于娜沙;曾抗;李莉;方亮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长沙市开福区2001~2005年食品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食品卫生是近年民众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也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开展了一系列的食品卫生安全整治行动.为了解开福区近年来的食品卫生状况,为加强卫生管理提供依据,现将2001~2005年全区食品卫生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网织红细胞作为白血病患者化疗中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的早期指标

    目的确定高中荧光网织红细胞(HFR+MFR)比率的降低是白血病患者化疗中骨髓造血功能被抑制的早期指标.方法对32例接受化疗的白血病患者,每天定时采用SYSMEX XT-2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HFR+MFR)的百分数,中性粒细胞数,血小板计数.同时采用BD FACSC 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细胞百分数,观察四种参数的变化. 结果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第3 d(HFR+MFR)%明显下降(P<0.01),较早于CD34+细胞、中性粒细胞数和血小板数下降(HFR+MFR比这三者平均要早3 d).结论HFR+MFR能够较早地提示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的情况.

    作者:陈辉;戴春梅;伍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大规模使用消毒剂对人群健康影响调查

    目的了解大规模持续使用消毒剂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方法采取问卷方式对社区居民、医院工作人员和消毒剂喷洒人员三类代表性人群进行2003年SARS流行期间大规模使用消毒剂影响的回顾性调查.结果三类代表性人群认为对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眼睛、呼吸等方面的急性作用;受影响敏感人群为儿童;认为有必要使用消毒剂者占接受调查人数的78.9%.结论大规模使用消毒剂对人体健康有影响;预防类似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疫情需要使用消毒剂;使用消毒剂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作者:刘建高;黄跃龙;丘丰;陈贵秋;李光春;白晓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