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高;黄跃龙;丘丰;陈贵秋;李光春;白晓蓉
目的了解某院近5年来医院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某院2000年6月~2005年5月间临床各科患者的送检标本做微生物病原学检测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307株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血标本等.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0.81%,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及真菌,分别占25.41%和23.78%.耐药谱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对亚安培南的耐药率超过24%,对青霉素G、苯唑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唑啉、氯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达57%以上.所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左氟沙星具有较低的耐药性,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结论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为条件致病菌,但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真菌类感染所占比例有呈上升趋势.并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及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尹明;曾贱高;张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的乙酰磺胺酸钾.方法以μBondapak C18(3.9×300mm,5 μm)为色谱柱,以0.02 mol/L乙酸铵+甲醇(95+5)为流动相,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通过多份样品采用本方法测定,其结果与国标方法测定的结果一致.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令人满意.
作者:文刚;张艳;胡文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湖南省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找出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更好地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收集食物中毒报表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找出食物中毒发病的规律性.结果2000~2005年全省共发生食物中毒325起、中毒8 998人、死亡85人.中毒场所以家庭发生多,占总中毒起数的45%,中毒人数以集体食堂多,中毒原因中以化学性食物中毒发生起数高,占总发生起数的45%,全省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植物性食品.食物中毒的高发地点在乡村,占总起数的90%.结论应加大宣传和监管力度,增强人群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谭勇;康诚;汪文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台州市初中学生对早餐的认识、态度及行为,为今后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三所中学初中部1 587名学生进行对早餐的认识、态度及行为的调查.结果70.76%学生认识到早餐的重要性,能按时就餐;有79.02%的学生认识到长期不吃早餐会影响身体健康和学习效率;有71.01%的学生认为早餐的营养比较重要;有87.52%的学生愿意了解更多的早餐营养知识.结论应加强初中学生早餐的干预,学校要加强课堂营养知识教育,并注重综合性的宣传教育,以提高中学生对早餐的认识,改变不良的饮食行为.
作者:边保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索性描述红塔区3~14岁儿童少年单纯性肥胖与血脂谱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幼儿园、小学的495名儿童少年进行调查.结果3~6周岁、7~10周岁及11~14周岁的超重及肥胖率分别为4.28%(8/187)、8.67%(17/196)及10.71%(12/112);11岁以上年龄段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正常组和超重及肥胖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3~6周岁和7~10周岁年龄段的HDL-C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超重和肥胖与血脂有一定的关联.
作者:师艾丽;刘英;师玉琼;王淑媛;田跃轩;李昆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总结衡阳县2002~2005年霍乱弧菌监测结果,制订有效的防制措施.方法分析霍乱弧菌监测、调查资料.结果内环境采样监测4 914人,检出霍乱弧菌阳性89例,外环境采样监测1 681个,检出霍乱弧菌阳性样12个,均为O139群霍乱弧菌.结论衡阳县的霍乱疫情是因农村聚餐食用外来冷藏甲鱼且加工方法不卫生引起,传播途径为聚餐食源性感染.当前主要措施是控制农村聚餐外来冷藏甲鱼的食用,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和霍乱防治知识宣传.
作者:周菊香;杜勋喜;毛旭东;张春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期韦氏环T细胞淋巴瘤综合治疗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1990年9月~2001年4月我院收治的经病检证实的48例韦氏环T细胞淋巴瘤,按照Ann Arbor分期,Ⅰ期29例,Ⅱ期19例,均给予放疗和化疗.Kap-lan-Meier计算Ⅰ、Ⅱ期韦氏环T细胞淋巴瘤3,5年生存率和局控率,Logrank进行显著性检验,Cox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Ⅰ、Ⅱ期韦氏环T细胞淋巴瘤3,5年生存率90.4%,82.9%和79.6%,57.2%.两期3,5年生存率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x2=2.86,P=0.036;x2=5.89,P=0.002).两期3,5年局控率分别为98.2%,90.1%和94.3%,87.5%.两期3,5年局控率差异无显著性(x2=2.11,P=0.154;x2=3.49,P=0.064).多因素分析显示累及部位数、B症状、AnnArbor分期、放疗剂量是影响韦氏环T细胞淋巴瘤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影响韦氏环T细胞淋巴瘤局控率的独立预后因素是累及部位数和放疗剂量.结论Ⅰ期韦氏环T细胞淋巴瘤3,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Ⅱ期3,5年生存率,早期韦氏环T细胞淋巴瘤应给予综合治疗,对于有预后不良因素的韦氏环T细胞淋巴瘤更强调综合治疗.
作者:洪继东;涂青松;申良方;王学伟;魏瑞;朱红;周蓉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Ⅰ期煤工尘肺患者肺功能状态及肺通气功能损害的类型、年龄、接尘时间、工种、心肺合并症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日本美能MINATOAs-500型肺功能测定仪对160例Ⅰ期煤工尘肺及60名非粉尘作业工人进行肺通气功能测定,对所测定的结果比较分析.结果Ⅰ期煤工尘肺通气功能减退者99例,占61.9%.各项通气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尤以大呼气中期流速(FEF)显著.结论160例Ⅰ期煤工尘肺通气功能障碍以混合型为主,并随着接尘工龄、年龄增加以及心肺合并症加重而肺通气功能随之下降,但与工种关系不密切.
作者:龙双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患者的临床及神经影像学特征、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治愈率、复发率、致死率),对比钻孔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疗效差异.结果84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钻孔引流组69例,其中65例治愈,4例复发,无死亡;开颅组15例,其中治愈14例,1例死于术后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无复发;两组在治愈率、复发率、及病死率上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钻孔引流术与开颅术均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方法,前者术式简便、低创,可作为治疗的首选.
作者:谢冰成;卢明;刘小兵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同时测定液态食品和可溶性固态食品中的对羟基苯甲酸甲(丙)酯、阿斯巴甜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1%~104.3%,RSD<3%.结论该法操作简单、方便,令人满意.
作者:孙边成;张艳;吴昊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为培养具有较高水平英语交流能力的医学人才,我们尝试在七年制、五年制各专业医学生的病理教学中开展了双语教学.通过课前精心准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后强化训练等,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总结了几点经验和体会.
作者:何琼琼;程瑞雪;文继舫;周建华;胡永斌;王颖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39例经鼻窦内窥镜脑垂体瘤手术的麻醉处理过程.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和手术病人生命体征监测.结果表明麻醉维持过程平稳,随访麻醉效果满意.结论其麻醉处理应注意术前尽力维持神经内分泌功能,保证各项指标维持在理想范围,麻醉诱导和维持要求准确、平稳,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方法.术后进行良好的监测,指导临床.
作者:周治明;欧阳文;李季;段开明;李彦文;王明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和探讨三硝基甲苯(TNT)接触职工皮肤污染状况及职业性TNT晶状体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378名TNT作业职工进行健康状况横断面调查并描述流行病学分析;以体检中新诊断为晶状体损害的职工作为病例组,测定病例组和1:1配对对照组职工的皮肤TNT污染量,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晶状体异常检出率为24.87%,随工龄的增加而增加,各工种有差别;全身皮肤TNT污染量与空气中TNT浓度之间不成正相关(r=-0.36,P>0.05),皮肤TNT污染量面部≥0.15 mg/9 cm2(OR 14.00,95%CI 2.66~37.17)、颈部≥0.15 mg/9 cm2(OR 10.00,95%CI 1.55~15.49)、手部≥1.50 mg/9 cm2(OR 5.00,95%CI 1.05~23.82),是晶状体损害的危险因素.结论在目前的TNT作业条件下,眼晶状体改变仍为敏感、特异和常见的危害,TNT污染皮肤并经皮肤吸收是当前引起接触职工晶状体损害的主要原因,今后应更重视和加强个人防护.
作者:刘奇初;李志中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长沙市城区居民慢性病的患病率、流行趋势、危险因素分布特征.方法将长沙市城区居民20万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样方法,抽取4个街道12个社区18~69岁常住居民420人.采用集中调查与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调查慢性病患病情况及行为危险因素.结果影响长沙市城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为高血压(30.39%)、心脑血管疾病(15.72%)、消化系统疾病(13.09%)、呼吸系统疾病(5.71%)、糖尿病(1.43%).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显示:人群总吸烟率为35.24%,总饮酒率为39.76%,缺乏运动63.10%,超重26.67%.结论长沙市城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均处于较高水平,应抓住时机,制定和实施慢性病的综合干预措施.
作者:付志勇;汤大明;胡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脂肪组织病理标本制片的新方法.方法将15例含脂肪组织的标本按固定和浸蜡时间分组,对比各组的切片质量.结果固定10 h,浸蜡12 h的标本切片顺利,镜下组织结构完整清晰.结论该方法简便,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萍;陈罡;韦康来;郭芳;陆明深;侯巧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某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检出及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微生物生化、药敏试验卡,超广谱β-内酰胺酶试验卡及纸片扩散法对32例大肠埃希菌标本进行ESBLs检测,并对其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从32株大肠埃希菌中经过确认试验,共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8株,检出率为25.0%.药敏试验耐药率高,敏感性较高的只有美洛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抗菌药物.结论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检出率较高,对大多数抗菌药物呈现多重耐药,需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作者:关学方;陈洁;杨翠云;夏先考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参加广东省2005年疾控机构卫生微生物实验室间比对试验结果,及时发现问题,提高检测技术能力.方法2005年广东省疾控系统实验室间比对作业指导书.结果根据广东省CDC反馈结果,本中心的考核成绩为满意.结论从比对试验结果显示,本中心的总体检测能力有较大提高,同时,也增加了客户对本检测机构的信心.
作者:杨湘霞;霍雪霞;张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螺旋藻干粉制剂辅助降血脂和调节免疫功能.方法经口给予饲高脂饲料大鼠和小鼠0.4、0.8、2.4 g/kg.bw剂量的螺旋藻干粉制剂30 d,测定实验前后大鼠的血清TC、TG、HDL-C水平,并测定小鼠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及NK细胞活性.结果与高脂对照组比较,2.4 g/kg.bw剂量可显著降低饲高脂饲料大鼠血清总胆固醇水平(P<0.05),0.8、2.4 g/kg.bw剂量可显著降低饲高脂饲料大鼠血清甘油三酯水平(P<0.05),对HDL-C水平未见明显影响.0.8、2.4 g/kg.bw剂量能提高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碳廓清的能力、增强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及ConA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转化能力、提高小鼠的抗体生成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对NK细胞活性未见明显影响.结论螺旋藻干粉制剂对动物具有辅助降血脂作用,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
作者:周月婵;胡怡秀;马征;胡余明;熊国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找出更有效降低食物中毒发生的方法.方法采用国标GB/T4789.4.5.7.10-2003,变形杆菌按WS/T9-1996方法进行.结果食物中毒致病菌以副溶血性弧菌居首;致病菌主要以粪便检出为主;食物中毒的发生存在明显季节性.结论提高食品致病菌的检出率,做好食品卫生工作,减少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钱瑶;刘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1993~2002年桂阳县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县实施期间的复治涂阳病人进行队列分析.结果10年来复治涂阳的患病率、治愈率分别为8.95/10万、86.47%.农民复治的患病率为12.36/10万,构成比为79.29%,是其他群体的3.82倍.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是女性的2.89倍.92.21%复治涂阳病人来自于外单位.结论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但重点仍在农村,全面落实结核病归口管理、实施DOTS策略和防痨知识宣教是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关键.
作者:张解军;朱峻湘;宁红卫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