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湘晖;赵素萍;冯永
目的调查分析鲁北地区绦虫病与囊虫病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现场访问、粪便检查及血清学检测等方法对鲁北4市的5县区15个乡镇43个行政村的31124人进行了调查.结果人群带绦虫病患病率3.2/万,囊虫病患病率5.1/万,有较明显的职业分布特征.人群血清猪囊尾蚴特异性IgG4抗体阳性率1.38%,商品猪血清囊尾蚴抗体阳性率0.38%.结论初步搞清了山东省重点疫区带绦虫病与囊虫病的流行现状,并对该病的各流行环节做了分析,为该病的预防提供了参考信息.
作者:缪峰;刘新;傅兆义;万功群;傅斌;赵长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分析了性病患者心理状态,有羞愧、保密心理;焦虑、恐惧心理;委屈、怨恨心理;失望、怀疑心理;消极、无所谓心理等几种类型,研究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并采取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病人生理和心理上早日恢复健康和控制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邹亚莉;黄健;刘本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阴炎净治疗婴儿湿疹的疗效.方法将90例湿疹患儿随机分为2组,分别外用阴炎净及1%丁酸氢化可的松,一日二次.7d后观察,比较总有效率.结果使用阴炎净组总有效率85%,显著高于使用1%丁酸氢化可的松组总有效率50%(P<0.01).结论外用阴炎净治疗婴儿湿疹安全、有效.
作者:程晓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没食子酸丙酯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线粒体呼吸酶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30min再灌注20min,测定心肌线粒体中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Ca2+·Mg2+-ATP酶、Ca2+-ATP酶活性及细胞色素、磷脂含量.结果没食子酸丙酯(20和40mg.kg-1,结扎冠状动脉前60minip)能显著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Ca2+·Mg2+-ATP酶、Ca2+-ATP酶活性的抑制(P<0.05),及细胞色素aa3、细胞色素C和膜磷脂含量的减少.结论没食子酸丙酯对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线粒体呼吸酶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曾嵘;李元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标本皮片植皮法在乳腺癌根治术中消灭创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需行减张缝合的乳腺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57例,胸壁切口采用减张缝合,试验组63例采用标本皮片植皮法.术后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结果对照组伤口愈合不良率为38.5%,试验组伤口愈合不良率为12.64%.结论在乳腺癌根治术中,采用标本皮片植皮有利于伤口愈合,明显优于减张缝合,且植皮方法简单、方便、经济.
作者:谢笃英;陈杏初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调查大连地区孕妇弓形虫感染情况.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受试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IgG、IgM和循环抗原CAg.结果孕妇弓形虫IgG、IgM和CAg阳性率分别为23.66%、13.98%、9.68%,经χ2检验,IgG和IgM差异显著,CAg无显著差异,三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极显著;正常分娩与异常妊娠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孕妇产前应追踪进行弓形虫血清学检测.
作者:景立新;杜彩素;韩英;张萍;李雅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清CEA、CA125、NSE测定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测定89例肺癌病人和5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血清CEA、CA125、NSE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肺癌患者CEA、CA125阳性率较高,分别为67.4%,53.9%,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组,且联合检测血清CEA、CA125、NSE可以将阳性率提高到89.8%.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EA、CA125、NSE对肺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余剑英;黄柏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特异性结核抗体检测(TB-ICT)技术诊断活动性结核病的意义.方法每份血清、脑脊液、胸水标本用TB-ICT检测卡(上海奥普)进行检测,痰液直接涂片,脑脊液,胸水离心涂片进行抗酸染色,镜检.结果TB-ICT技术检测活动性结核阳性率为44.85%显著地高于经典的结核病原学检查法的18.63%(x2=175.49,P<0.01);在检出三种活动性结核病中,以活动性肺结核阳性率高,结核性胸水次之,结脑(脑脊液)低.结论TB-ICT技术检测活动性结核可明显提高阳性检出率,具有重要的诊断参考意义.
作者:欧阳晖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对某水泥厂127名男性水泥作业工人,以不接触粉尘毒物的94名男性为对照,进行了肺功能测定,结果表明水泥作业工人肺功能指标VC、FVC、FEV10、MMEF有明显下降,且随工龄延长肺功能受损情况加重.
作者:王革;何颖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观察体外循环细胞因子及粘附分子的变化,探讨粘附分子sICAM-1及sP-Selectm的表达在体外循环围术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择期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11例,分别于诱导后切皮前(T1)、转流20min(T2)、停机1h(T3)、停机6h(T4)及停机24h(T5)抽取动脉血,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浆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的浓度及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结果TNF-α、IL-6:与T1相比,在T2、T3、T4、T5均明显升高(P<0.05),sICAM-1、sP-Selectin:在T3、T4、T5均较T1明显升高(P<0.05),cTnI:在T3、T4、T5均较T1明显升高(P<0.05).结论体外循环可引起细胞因子及粘附分子的表达上调,有可能加重围术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李利文;周月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1997~2003年泰州市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肺结核的三间分布特征.结果七年来,泰州市肺结核平均发病率为39.29/10万,全市各地、四季均有发病,菌(+)发病率为7.24/10万,30~69岁为高发年龄段,占发病总数的68.11%,农民、工人、离退、学生、家务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97.36%,且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结论泰州市肺结核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必须进一步落实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
作者:华海庆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通过对湖南省2004年76起食物中毒的分析,找出食物中毒的发生特点和规律,探讨食物中毒的预防对策,有效地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汪文慧;李世忠;廖桂芬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综合防治模式.方法选择宝安区公明街道500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系统管理.结果通过干预,高血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有了显著增加;钠盐的摄入量明显减少;饮白酒率由24.4%下降到11.6%;吸烟率由43.6%下降到30.8%;高血压病人的服药依从性由干预前的18.0%提高至88.6%(P<0.01);高血压的控制率由42.8%升至84.6%.结论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综合防治方案在我国是切实可行且是行之有效.
作者:邱德星;周指明;文申根;刘胜洪;巫云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改善妊娠期糖尿病(GDM)并发胎儿生长受限(FGR)的母婴预后.方法选择1997年1月~2004年6月在我院系统产前检查并分娩、符合GDM和FGR诊断标准的孕妇23例为FGR组,同期符合GDM诊断标准而新生儿出生体重正常的孕妇30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GDM的发病孕周、脐血流S/D比值、孕期血糖控制情况、妊娠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结果FGR组:1.确诊为GDM的孕周早于对照组、胎盘病理检查异常和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2.出现脐血流S/D比值升高早于对照组(P<0.01),孕期血糖控制欠佳、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少、胎儿窘迫和早产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3.新生儿窒息、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和脱水的发生率比对照组高(P<0.01);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重视GDM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严格控制血糖、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合并症的发生是改善GDM并发FGR的母婴预后的关键措施.
作者:文慧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本院2003年ICU病房510份标本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从510份标本共分离出460株病原菌,其中G杆菌280株,占60.9%,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G+球菌128株,占27.8%,全部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清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真菌52株,占11.3%.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MR-SA、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22.2%、36.7%和57.7%、40%.各类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为严重耐药和多重耐药.在G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达到20%以上;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00%.三种G+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00%.结论通过了解ICU病房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依据,从而达到控制感染、减少新的耐药菌株出现的目的.
作者:吴勤如;杨翠华;罗君;黄颖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研究边远贫困山区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的策略.方法2003年9月~2004年9月,将张家界市桑植县所有距离县城20km以上的32个乡(镇)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实施不同策略,即第一组用自毁型注射器、瓶装疫苗冷链内使用;第二组用自毁型注射器、瓶装疫苗冷链外使用;第三组用Uniject预充式乙肝疫苗冷链外使用.分别开展基线调查和终期调查,比较和评价不同策略对乙肝疫苗接种率的影响.在终期调查时,选择一个GAVI项目县开展对照调查.为了解乙肝疫苗冷链外免疫策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开展血清学调查,并对各组之间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边远山区,由于采取了干预措施,不仅提高了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而且首针及时接种率由7.5%提高到68.3%,并高于对照组32.3%的水平,尤其是第三组高达81.3%.对于住院分娩的儿童,不同策略对提高首针及时接种率影响不大,但对于在家出生的儿童,不同策略组之间的首针及时接种率则存在差异,以第三组高,为68.3%,而同期对照组只有7.3%.血清学调查证明,抗体阳转率达90%以上,有89%以上的儿童产生了达到保护水平(≥10mlU/ml)的抗体,抗体滴度(GMT)在65~89mlU/ml之间,各组之间无差异.结论实行乙肝疫苗的冷链外存放、使用,是在交通不便、住院分娩率低的边远贫困山区提高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的有效策略之一,尤其是对在家出生儿童而言.而乙肝疫苗在冷链外存放、使用也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林麒;王贞明;陈长;艾于勤;付祖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血浆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凝血因子VII(FVII:C、FVIIa)的变化,探讨血浆TF、TFPI、FVII在组织因子途径的改变.方法FVII:C测定采用一期凝固法,FVIIa测定采用重组可溶性组织因子法;以发色底物法测定TF、TFPI活性.观察对象包括38例高血压,40例冠心病患者以及35名健康正常人.结果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血浆TF与TFPI的活性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但TF增高程度较TFPI更为显著,故均存在TF/TFPI比值升高;且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血浆FVII:C、FVIIa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FVIIa/FVII:C比值亦增大.与高血压组相比,冠心病组TF/TFPI比值增高更为明显(P<0.001),但FVIIa/FVII:C比值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TF/TFPI、FVIIa/FVII:C比值增高,提示存在一定的高凝倾向;并且冠心病这种倾向更为严重.
作者:何晓凡;文志斌;肖振军;李俊成;贺石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湖南省近20年燃煤污染型氟中毒流行规律及病区变化情况.方法抽查3个重病区县(市),分别对病区村和非病区村的尿、水、食物氟含量测定,并进行儿童氟斑牙调查.结果病区村8~12岁氟斑牙患病率6636%,非病区氟斑牙患病率37.39%,辣椒样氟含量均值30.22mg/kg,尿氟含量中位数1.11mg/L(大值为17.97mg/L).7个原非病区中5个已构成病区村.结论调查县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病情流行较为严重,病区呈扩大之势,氟源除室内空气污染外,还与食物(特别是辣椒等)受污染有关.
作者:郭先驰;王仁禹;李俊华;黄跃龙;唐阳;饶福根;徐明珠;鲁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检测皮肤性病门诊泌尿生殖道患者沙眼衣原体(CT)和支原体感染情况及支原体培养加药敏分析.方法对761例泌尿生殖道感染者采用金标法检测沙眼衣原体抗原,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并进行10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761例泌尿生殖道感染者中衣原体阳性41例,总阳性率为5.4%;支原体感染262例,总阳性率为34.4%.支原体对10种药物的敏感性从高到低为强力霉素(98.5%)、交沙霉素(96.5%)、阿奇霉素(92.9%)、司帕沙星(88.4%)、克拉霉素(87.9%)、罗红霉素(82.9%)、环丙沙星(82.9%)、美满霉素(78.8%)、壮观霉素(76.7%)、氧氟沙星(62.7%).Uu+Mh感染对部分抗生素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耐药性.结论泌尿生殖道感染以解脲支原体(Uu)为主,体外药物敏感性分析,敏感性高的是强力霉素,其次为交沙霉素、阿奇霉素,对氧氟沙星存在一定的耐药性.临床上合理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感染,提高疗效.
作者:粟振德;周军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调查研究豫西南地区汉族人群ABO血型及Rh血型系统抗原分布状况.方法应用红细胞凝集试验和抗D盐水法及抗人球蛋白法分别测定ABO和Rh血型并确认RhD(-)血型.结果豫西南地区汉族人群ABO血型基因频率为r>q>p,表现型分布特征为O>B>A>AB,RhD(-)频率为0.4%,与全国汉族人群RhD(-)频率0.2%~0.5%相吻合.结论ABO、Rh血型为两个独立的血型系统,掌握其在豫西南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对RhD(-)稀有血型档案库的建立,缓解医院输血缺乏状况,提高临床治疗水平,降低免疫性输血反应的发生非常重要.
作者:王爱梅;丁玉琴;马凤巧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