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慧
本文是对无基础学生进行细菌学网络教学实验的总结.实验组使用自制<医学细菌学>课件自学,对照组仍采用传统的教室教学.教学效果通过比较检验评价.实践使我们认识到,专业基础课网络教学同时,必须切实加强课堂讨论和自学方法的训练,才能提高无基础学生的网络教学效果.
作者:杜兆丰;黄平;张灿平;唐元兢;李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血清中微量元素与胃癌的关系.方法采用比色法检测54例胃癌患者血清中Cu、Fe、Zn、Ca、Mg等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与40例正常人及30例胃良性疾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胃癌患者血清Zn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Cu、Fe(P<0.0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Ca、Mg的变化与正常人差别不大(P>0.05).结论胃癌的发生与发展与血清中微量元素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作者:田俏梅;石新云;田红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公共卫生主要研究外界环境因素与人体相互关系的规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因素,寻找、预防、控制或消除危害人体健康的各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研究合乎生理卫生要求的劳动和生活条件,从而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的主导作用越发凸显.首先公共卫生事业有赖于政府的政策、法律、法规的支撑和保证,同时也有赖于政府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投入更多的资源来加快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另一方面,除了公共卫生产品形成产业将对经济起到促进作用外,更重要的是健全和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对控制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对政治安宁和社会稳定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使经济与社会更协调地发展.
作者:商慧;董存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调查研究豫西南地区汉族人群ABO血型及Rh血型系统抗原分布状况.方法应用红细胞凝集试验和抗D盐水法及抗人球蛋白法分别测定ABO和Rh血型并确认RhD(-)血型.结果豫西南地区汉族人群ABO血型基因频率为r>q>p,表现型分布特征为O>B>A>AB,RhD(-)频率为0.4%,与全国汉族人群RhD(-)频率0.2%~0.5%相吻合.结论ABO、Rh血型为两个独立的血型系统,掌握其在豫西南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对RhD(-)稀有血型档案库的建立,缓解医院输血缺乏状况,提高临床治疗水平,降低免疫性输血反应的发生非常重要.
作者:王爱梅;丁玉琴;马凤巧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学生群体性癔症是因小学生神经系统发育不全,外界刺激引起紧张、恐惧促发的心理反应.采取心理治疗为主的综合疗法,即可控制该病.做好儿童的健康教育工作十分必要.
作者:黄桂湘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小煤矿的尘肺危害问题日趋严重并已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1、2],本文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本地1990~2003年间乡镇煤矿(包括个体煤矿)发生的煤工尘肺病例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奇初;刘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没食子酸丙酯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线粒体呼吸酶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30min再灌注20min,测定心肌线粒体中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Ca2+·Mg2+-ATP酶、Ca2+-ATP酶活性及细胞色素、磷脂含量.结果没食子酸丙酯(20和40mg.kg-1,结扎冠状动脉前60minip)能显著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Ca2+·Mg2+-ATP酶、Ca2+-ATP酶活性的抑制(P<0.05),及细胞色素aa3、细胞色素C和膜磷脂含量的减少.结论没食子酸丙酯对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线粒体呼吸酶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曾嵘;李元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湖北省巴东县HIV/AIDS的流行特点和趋势,为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描述性研究分析.结果1995~2004年检出HIV/AIDS共109例,年平均感染率2.25/10万,死亡24例,年平均死亡率0.50/10万.HIV/AIDS绝大多数是农民,感染年龄主要集中在20~49岁年龄组.结论目前巴东县艾滋病流行处于较高水平,且成上升趋势.必须把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广泛宣传防艾滋病防治知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传播和蔓延.
作者:税明福;杨继先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用吸附浓缩法将样品预处理后,进行含量测定.方法外标及参比外标.结果相关系数可达0.9999以上,pH为30,回收率达85.8%~90%.结论本吸附浓缩法处理样品特别适用山区采样,且便于样品保存,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可广泛用于水样分析.
作者:李祥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004年6月27日,珠海市发生一起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病人的临床表现、现场卫生学调查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凉拌菜引起的奇异变形杆菌食物中毒.中毒人数4人,无死亡.通过对该中毒事件的调查分析,得出食物中毒调查应围绕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展开、采集样品时要兼顾食品原料、加工、销售、存放、食用各个环节的样品、带着找出问题的目的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的工作经验.提出因地制宜制定凉拌菜等高危食品生产销售的准入条件、实行积分式监管模式、加大对食物中毒责任人的处罚力度等控制措施.
作者:姚毅克;王一亿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掌握炎陵县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12所中小学校10609名学生按照<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调查.结果学生视力低下率40.38%,龋患20.89%,沙眼患病率0.55%,营养不良率31.25%,肥胖率4.57%.结论炎陵县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率较高,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治.
作者:黄文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补充含有蛋白质、微量营养素的辅助食品对婴幼儿血红蛋白和贫血的影响.方法从岳阳楼区5个乡选取4~12个月的婴幼儿分成两组,其中配方1组补充了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两组儿童均观察到2岁为止.补充期间,每隔6个月对儿童进行一次大剂量维生素A补充,并进行血红蛋白测量.结果基线调查时,两组儿童的血红蛋白及贫血率没有显著性差别.补充了12个月后,配方1组儿童血红蛋白的增强使高于配方2组(P<0.0005),儿童贫血率明显下降,两配方组之间贫血率有显著差别;所有儿童至满2岁时,配方1组的血红蛋白增加值大于配方2组,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06).结论补充微量营养素和大剂量的维生素A可以增强婴幼儿的血红蛋白值,降低其贫血率.
作者:蔡亚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深圳市肺结核病人的现状,总结结核病控制的经验.方法将肺结核病人按年龄性别、不同户籍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5~54岁年龄组的病人占总病人数的89.36%;男性约为女性的1.93倍;户籍人口中,55岁以上的年龄组占26.32%;患者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业、建筑业工人为多,家务及待业人员次之.结论应加强控制外来人口的肺结核.
作者:王淑文;邓仁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标志物定量与HBVDNA含量的关系.方法选择我科住院的乙型肝炎患者697例,采用人院时第一份血清,应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测定其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含量并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测定其病毒含量,同步监测肝功能.41例患者作肝脏活检,送病理切片及肝组织免疫组化检查.结果HBsAg、HBeAg与HBVDNA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13、0.561,P值均<0.05,显示HBsAg、HBeAg与HBVDNA为正相关.HBVDNA与肝实质损害指标ALT、AST、PAB、ALB、TBIL、PT不存在相关性,P值均>0.05.HBVDNA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的等级相关系数为-0.535,P<0.05,显示HBVDNA与其为负相关.结论HBsAg、HBeAg是反映乙肝病毒复制的指标之一,不能完全以病毒量的多少来判断肝功能受损的程度,随着HBVDNA复制水平的降低,肝组织的炎症加重.
作者:张永红;唐晓鹏;田沂;许允;梁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祁东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科学地指导学生营养和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1998~2003年间,按有关标准对4所监测点学校的41551名中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营养状况.结果营养不良检出率平均为25.01%,肥胖检出率平均为8.05%,均有逐年上升趋势(P<0.01).营养不良率女生高于男生,初中高于高中、高中高于小学(P<0.01).肥胖率男生高于女生,小学高于初中、初中高于高中(P<0.01).结论祁东县学生营养不良防治工作远未达到<全国学生营养不良综合防治方案(试行)>的目标.学生的营养和健康工作应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
作者:肖莉;刘志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本文就如何搞好护理专业心电图教学谈了四个方面的体会,即加强护生入门教育,明确学习目的,是搞好学习的前提;强化护理专业教学意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搞好教学的关键;加强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加强教学效果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始动力.
作者:黄民江;李兵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为了有效地保护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好地掌握营口市学校食堂的卫生状况,遂于2003年6月对营口市38家学校食堂进行了卫生状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对营口市区38家大中专学校、市直中小学及民办学校,在检查健康证、卫生许可证后,随机对食堂保洁橱柜内碗、盘子、餐盘等采取15~25件进行检测.
作者:苑家富;张媚颖;吴稚平;林春梅;金丽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检测β-1,3-D-葡聚糖的遗传毒性.方法采用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对受试物进行遗传毒性研究.结果β-1,3-D葡聚糖Ames试验在加和不加S9条件下均无致突变性,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无诱发微核作用,小鼠精子畸形试验未见精子畸形率增高.结论β-1,3-D葡聚糖在本实验条件下,无致突变作用.
作者:黄海雄;庾蕾;张锦周;杨淋清;刘丽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感性地、深入地理解<医学免疫学>授课内容.方法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以形象直观的方式使复杂的教学内容具体化、简单化.结果改善课堂氛围,减小了学生学习难度,增大了教学容量,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在教学中把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结论和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齐静姣;张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简称(HIE),是围产期新生儿因缺氧缺血引起的脑部改变,主要原因是围产期窒息.本文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损伤与血镁的关系.方法全部病例分为轻、中、重三组,同正常对照组均于生后第1d、第7d抽取股静脉血,检测血清镁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第1d和第7d血清镁水平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中度组、重度组均显著低于轻度组(P均<0.01),重度组显著低于中度组(P<0.01).治愈组、好转组、预后不良及死亡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好转组、预后不良及死亡组显著低于治愈组(P均<0.01),对比第7d与第1d血清镁水平,对照组及轻度组血清镁水平比第1d略有升高(P均>0.05),差异无显著性,而中度组和重度组血清镁水平比第1d显著下降(P均<0.01).治愈组血清镁水平比第1d略有下降(P>0.05),差异无显著性,好转组、预后不良及死亡组血清镁水平比第1d显著下降(P均<0.01).结论缺氧缺血性脑病损伤程度与血镁成负相关.
作者:刘美荣;黄柏友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