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S1抗原检测在乙型肝炎诊疗中的应用

戴春梅;郑兰香;李红卫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血清标志物, 前S1抗原
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前S1抗原(PreSlAg)测定在乙型肝炎诊断疗效和预后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用ELISA法检测218例HBsAg阳性的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PreS1Ag和血清标志物(HBVM),同时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BVDNA,并对其中20例经拉米夫定治疗的急性患者进行动态观察.结果HBeAg阳性组,PreS1Ag阳性率为87.2%,HBeAb阳性组为59.8%,HBeAg、HBeAb均阴性组PreS1Ag阳性率为79.7%,PreS1Ag与HBVDNA检测结果一致.结论PreS1Ag的测定可动态观察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情况,可作为临床常规检测项目,是对乙肝病毒前C区突变时HBeAg的补充,在乙型肝炎的诊疗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湖南省HIV-1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了解HIV毒株在湖南省的亚型别特点和流行规律.方法收集湖南省不同地区40名既往已确认为HIV-1感染者的抗凝全血样品,提取前病毒DNA,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nested-PCR)扩增病毒膜蛋白env基因的C2V3区,并进行序列测定.序列的排列、比较和同源性分析使用威斯康星GCG公司软件完成,确定亚型.结果通过PCR扩增得到33份样品的结果,依据env区基因序列,与HIV-1各个亚型国际参考株比较,通过系统进化分析,后确定湖南省样品分属6个亚型,分别为HIV-1B亚型中的泰国B(B')亚型10份,欧美B亚型3份,流行重组型CRF-BC5份,流行重组型CRF01-AE13份,A亚型1份和D亚型1份.结论湖南省已存在多种HIV-1亚型,应加强对HIV-1毒株亚型变异的监测,及时调整防治策略.

    作者:陈曦;邢辉;贺健梅;魏民;郑军;马鹏飞;陈裕旭;梁浩;欧秋英;邵一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ICU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本院2003年ICU病房510份标本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从510份标本共分离出460株病原菌,其中G杆菌280株,占60.9%,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G+球菌128株,占27.8%,全部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清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真菌52株,占11.3%.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MR-SA、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22.2%、36.7%和57.7%、40%.各类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为严重耐药和多重耐药.在G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达到20%以上;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00%.三种G+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00%.结论通过了解ICU病房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依据,从而达到控制感染、减少新的耐药菌株出现的目的.

    作者:吴勤如;杨翠华;罗君;黄颖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湖南省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重点病区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湖南省近20年燃煤污染型氟中毒流行规律及病区变化情况.方法抽查3个重病区县(市),分别对病区村和非病区村的尿、水、食物氟含量测定,并进行儿童氟斑牙调查.结果病区村8~12岁氟斑牙患病率6636%,非病区氟斑牙患病率37.39%,辣椒样氟含量均值30.22mg/kg,尿氟含量中位数1.11mg/L(大值为17.97mg/L).7个原非病区中5个已构成病区村.结论调查县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病情流行较为严重,病区呈扩大之势,氟源除室内空气污染外,还与食物(特别是辣椒等)受污染有关.

    作者:郭先驰;王仁禹;李俊华;黄跃龙;唐阳;饶福根;徐明珠;鲁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某医院住院结核性和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比较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结脑)和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的临床和脑脊液鉴别要点.方法回顾性调查并比较1993年2月~2003年12月收治的42例结脑和39例隐脑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特效治疗前的脑脊液结果.结果4.8%的结脑和51.3%的隐脑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结脑和隐脑发生视力改变、听力下降、肢体瘫痪的比例分别为9.5%和56.4%、0和12.8%、21.4%和0;视神经乳头水肿的发生率分别为14.3%和69.2%,且隐脑患者多为中、重度水肿.7.1%的结脑和94.9%的隐脑患者脑脊液压力大于400mmH2O.43.6%的隐脑患者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正常,有升高者大部分为轻度升高,大于2g/L者仅占7.7%.而结脑均有蛋白质含量升高,且52.4%的患者大于2g/L.结论患者具有下列特征时考虑隐脑可能性大:起病时以头痛为主而不伴发热,听力损害出现早,中、重度视神经乳头水肿,脑脊液压力显著升高,蛋白质正常.而感染中毒症状突出,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明显升高,特别是大于2g/L时,结脑的可能性较大.

    作者:高春荣;高卫红;张叶娜;杨薇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特异性结核抗体检测(TB-ICT)技术对活动性结核病诊断意义的探讨

    目的探讨特异性结核抗体检测(TB-ICT)技术诊断活动性结核病的意义.方法每份血清、脑脊液、胸水标本用TB-ICT检测卡(上海奥普)进行检测,痰液直接涂片,脑脊液,胸水离心涂片进行抗酸染色,镜检.结果TB-ICT技术检测活动性结核阳性率为44.85%显著地高于经典的结核病原学检查法的18.63%(x2=175.49,P<0.01);在检出三种活动性结核病中,以活动性肺结核阳性率高,结核性胸水次之,结脑(脑脊液)低.结论TB-ICT技术检测活动性结核可明显提高阳性检出率,具有重要的诊断参考意义.

    作者:欧阳晖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某县农村中小学保健教师业务能力调查

    目的了解某县农村中小学校保健教师的业务能力,为有效地开展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问卷调查中小学保健教师,内容包括业务学习情况和业务能力两方面,并对业务问题回答结果评分.结果共调查了20所农村中小学校的20名保健教师,其中男7名,女13名.专职保健教师仅1人,其余均为兼职.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仅占15%(3/20).业务知识评分高为90分,低仅为40分,有7人在60分以下,平均成绩为(61.00±12.10)分,性别、学历和中小学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县农村中、小学保健教师的业务能力不高.应加大培训力度,尤其是要定向为经济落后地区培养学校卫生保健专业人才.

    作者:胡昌军;吴主经;姚芳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饮用水的深度净化与生问题

    由于水体受污染日趋严重,特别是有机物的污染,采用常规的沉淀、过滤、消毒法仅能去除20%有机污染物,在这种背景下我国饮用水的深度净化处理行业得到蓬勃发展.制水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其中主要问题一是水的质量不合格问题,二是微量元素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尽快制定、修改、完善有关标准,在制订、修改、完善标准的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规.进一步加大政府监督力度,加强企业内部自身管理和广泛宣传、正确认识饮水与健康的关系.

    作者:陈锋;戴春秀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6起食物中毒亚硝酸盐检测结果分析

    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促进了食品工业尤其是中小饮食单位迅速发展.但因一些从事食品生产、储运、销售的单位和个人,法制观念淡薄,不按食品卫生法律规范组织生产、销售,造成食物中毒事件频繁发生[1].亚硝酸盐作为肉类加工食品的发色剂,可使制品具有良好的感官质量[1],但过量使用会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2],这是近年来造成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将济南市2003年发生的6起食物中毒样品亚硝酸盐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春荣;张济;刘岚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粘附分子的表达在研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通过观察体外循环细胞因子及粘附分子的变化,探讨粘附分子sICAM-1及sP-Selectm的表达在体外循环围术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择期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11例,分别于诱导后切皮前(T1)、转流20min(T2)、停机1h(T3)、停机6h(T4)及停机24h(T5)抽取动脉血,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浆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的浓度及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结果TNF-α、IL-6:与T1相比,在T2、T3、T4、T5均明显升高(P<0.05),sICAM-1、sP-Selectin:在T3、T4、T5均较T1明显升高(P<0.05),cTnI:在T3、T4、T5均较T1明显升高(P<0.05).结论体外循环可引起细胞因子及粘附分子的表达上调,有可能加重围术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李利文;周月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气相色谱法检测食用油脂中BHA、BHT 的两种前处理方法学研究

    目的使用柱层析法和乙醇提取法两种前处理方法,对食用油脂的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2,6-二叔丁基羟基甲酚(BHT)样品进行提纯.方法气相色谱分析.色谱条件:色谱柱,长2.0m、内径3mm不锈钢柱,内装涂有10%QF-1的GaschromQ(80~100目)担体.结果两种方法的相对标准差小于6.3%,回收率在80%~98%之间,检出限在1.1~6.9ug之间,且有较高的相关性(P<0.05).结论表明两种方法可以相互代替.

    作者:林春晓;付斌;叶泽群;文素娟;张尼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人类精子标本的石蜡包埋与染色技术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对精子标本能够长期保存而又能观察精子形态的新途径.方法将处理后的精子采用石蜡包埋、切片、巴氏染色;与直接涂片再行巴氏染色比较.结果染色后的精子头、颈、体及尾部结构清晰、完整,厚薄均匀易于做精子形态分析.结论用石蜡包埋、切片、巴氏染色法与直接涂片的巴氏染色法相比无差异.

    作者:朱文兵;颜亚晖;郑晖;蒋海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广东梅县1995~2003年食物中毒发生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广东梅县1995~2003年九年来食物中毒发生情况,为制订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1995~2003年梅县食物中毒调查报告资料和人口资料,按年份、类型等进行分析.结果1995~2003年梅县发生食物中毒18宗,发病233人,发病率4.35/10万;非细菌性食物中毒11宗,占总宗数61.11%,均因误食农药污染的蔬菜和有毒植物引起,并死亡1人,食物中毒宗数以散发(含家庭)为主,集体次之,分别占总数的72.22%和27.78%,散发的家庭式食物中毒占总数的44.44%.集体食物中毒中,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宗,集体食堂3宗,各占总数的11.11%和16.67%.结论梅县九年来在食物中毒防治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细菌性食物中毒有所控制,但集体食堂食物中毒和误食农药污染的蔬菜和有毒植物引起食物中毒的比重有所增加.提示我们要加强对集体食堂的卫生监督和群众的预防食物中毒知识宣传教育.

    作者:李志威;黄闽昌;钟惠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鲁北地区绦/囊虫病流行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鲁北地区绦虫病与囊虫病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现场访问、粪便检查及血清学检测等方法对鲁北4市的5县区15个乡镇43个行政村的31124人进行了调查.结果人群带绦虫病患病率3.2/万,囊虫病患病率5.1/万,有较明显的职业分布特征.人群血清猪囊尾蚴特异性IgG4抗体阳性率1.38%,商品猪血清囊尾蚴抗体阳性率0.38%.结论初步搞清了山东省重点疫区带绦虫病与囊虫病的流行现状,并对该病的各流行环节做了分析,为该病的预防提供了参考信息.

    作者:缪峰;刘新;傅兆义;万功群;傅斌;赵长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病案管理与电子商务

    随着医疗市场的进一步开放,病案管理者的职能将从单纯的资料保管向主动的信息提取转变、变无偿服务为有偿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做为一种新兴高科技产业,必将影响和推动病案管理的发展,并将在未来病案管理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作者:陈彩霞;赵卉生;陈华青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豫西南地区汉族人群ABO血型及Rh血型分布调查

    目的调查研究豫西南地区汉族人群ABO血型及Rh血型系统抗原分布状况.方法应用红细胞凝集试验和抗D盐水法及抗人球蛋白法分别测定ABO和Rh血型并确认RhD(-)血型.结果豫西南地区汉族人群ABO血型基因频率为r>q>p,表现型分布特征为O>B>A>AB,RhD(-)频率为0.4%,与全国汉族人群RhD(-)频率0.2%~0.5%相吻合.结论ABO、Rh血型为两个独立的血型系统,掌握其在豫西南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对RhD(-)稀有血型档案库的建立,缓解医院输血缺乏状况,提高临床治疗水平,降低免疫性输血反应的发生非常重要.

    作者:王爱梅;丁玉琴;马凤巧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宁波城区高血压防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调查

    目的掌握宁波城区高血压患者及其亲属关于高血压的知识、态度、行为.方法随机选择6个社区内604名患者及其214名亲属完成了问卷调查.结果患者对高血压病因、血压正常值、食盐与血压关系等问题正确认识率比亲属高.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和参加社区健康教育活动的态度较亲属更积极.定期监测血压、体育锻炼、不吸烟、不饮酒、收听(收看)卫生节目、阅读卫生科普资料等健康行为患者的形成率比亲属高.结论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及亲属掌握了高血压基本知识,有正确的态度和行为.本区高血压防治工作有效果,但仍需进一步加强.

    作者:江军;鲍科臻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某乡村小学学生群体性癔症调查报告

    学生群体性癔症是因小学生神经系统发育不全,外界刺激引起紧张、恐惧促发的心理反应.采取心理治疗为主的综合疗法,即可控制该病.做好儿童的健康教育工作十分必要.

    作者:黄桂湘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一起滥用甲胺磷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调查

    通过一起滥用甲胺磷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的资料分析,认为应加强对有机磷农药的监管,农药的使用方法、途径、安全意识教育,防止类似中毒事件的发生.

    作者:吴柏峰;黄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苯丙酮尿症患者血清苯丙氨酸和酪氨酸

    目的探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HPLC-FLD)测定苯丙酮尿症(PKU)患者血清苯丙氨酸(Phe)和酪氨酸(Tyr)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HPLC-FLD法检测PKU患儿和健康儿童的血清Phe和Tyr浓度,并计算Phe/Tyr的比值.结果PKU患儿组血清Phe浓度和Phe/Tyr比值极显著高于正常儿童组,血清Tyr浓度则较低.正常儿童血清Phe浓度为(92.66±18.78)μmol/L,Tyr浓度为(68.92±17.88)μmol/L,Phe/Tyr值为1.39±0.30;14例PKU的患儿Phe浓度为(1712.84±417.12)μmol/L,Tyr浓度为(47.53±24.08)μmol/L,Phe/Tyr值为41.78±16.79.结论HPLC-FLD法同时检测PKU的患者血清Phe和Tyr浓度,简便、快速、特异性好,适合苯丙酮尿症的筛查和治疗监测.

    作者:秦立新;洪敏;唐爱国;莫喜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没食子酸丙酯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线粒体呼吸酶的影响

    目的观察没食子酸丙酯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线粒体呼吸酶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30min再灌注20min,测定心肌线粒体中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Ca2+·Mg2+-ATP酶、Ca2+-ATP酶活性及细胞色素、磷脂含量.结果没食子酸丙酯(20和40mg.kg-1,结扎冠状动脉前60minip)能显著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Ca2+·Mg2+-ATP酶、Ca2+-ATP酶活性的抑制(P<0.05),及细胞色素aa3、细胞色素C和膜磷脂含量的减少.结论没食子酸丙酯对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线粒体呼吸酶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曾嵘;李元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