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吸虫病防护药膏的制作改进及效果

李志刚;刘光玉;罗辛卯;黄维恒;彭建中

关键词:胶磨工艺, 防护药膏, 血吸虫感染
摘要:目的改进血吸虫病防护药膏的制作工艺,并观察其保护效果.方法采用胶磨技术改进制作方法,对改进后制作的药膏进行室内、室外测试,各分A、B两组,每组30只小白鼠,A组小白鼠尾部涂擦防护药膏,B组不涂,同时将两组小白鼠的尾巴浸入到含有尾蚴的水体进行感染,随后饲养30 d后进行解剖冲虫.结果室内测试A组小白鼠阴性,B组感染率为100%,平均虫荷为12.6,室外测试A组小白鼠全部阴性,B组感染率为13.33%,平均虫荷为2.25;人群现场应用防止尾蚴性皮炎发生有较好的效果.结论胶磨工艺生产的防护药膏,药物分布均匀,携带使用方便,适于现场应用.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苯乙烯

    目的提出空气中微量苯乙烯测定的新方法.方法空气中苯乙烯用活性炭管采集,二硫化碳解吸,OV351柱分离.结果方法灵敏度高,检出下限3×10-3μg/ml,在0.05~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精密度高,变异系数CV%<5%,平均回收率达79.7%.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空气中苯乙烯的测定.

    作者:朱晓超;陈桂贻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湘乡市既往有偿供血人群HIV筛查的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探讨影响既往有偿供血人群HIV筛查的因素.方法对1990~1997年参与有偿供血人员进行案信息登记,收集影响HIV筛查工作的有关因素.结果548例有效调查人员中,知情主动配合检测的占36.50%,男性高于女性(P<0.005);20~岁组主动性高,但拒绝情况同样明显;低文化和贫困人群不情愿多;不配合原因主要有顾虑、不信任、自认健康.结论女性、高年龄、低文化及贫困人群脆弱性强,要准确掌握艾滋病疫情,需消除恐惧和社会歧视,完善HIV监测系统.

    作者:易建铁;许宁湘;朱欣;王敏辉;刘新兵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饮水机污染导致学校感染性腹泻暴发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感染性腹泻暴发的流行特征及发病原因.方法对每个腹泻病人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有关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对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某校感染性腹泻暴发,共发病288人,罹患率9.73%;其中学生发病287人,教师1人;女性罹患率(6.02%)高于男性罹患率(3.72%)(P<0.01),9月11~12日发病人数占发病总数的95%;采集内外环境样204份,均未检出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等致病菌;其中水样17份,原装大桶水、自来水、二次供水池水样共5份,符合国家卫生学标准;饮用大桶水剩余水、饮水机内残留水、新饮水机水共12份,其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显著超过国家卫生学标准.结论该暴发疫情是一起因饮水机污染而导致的感染性腹泻.调查结果提示:饮水机不是一个无菌设施,使用饮水机前,要用清洁水反复冲洗,并进行消毒处理后,才能确保饮水安全.

    作者:李麟琳;许德政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炎陵县1997~2004年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炎陵县结核病流行特征,为制订预防控制结核病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炎陵县1997~2004年新登记肺结核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年龄组人数按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年龄比例推出.结果炎陵县1997~2004年新登记活动性肺结核1 332例,平均新登记率94.32/10万,新登记率有上升趋势,各年间的新登记率和涂阳登记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年均新登记率和涂阳登记率男性均非常显著高于女性;各年龄组间新登记率和涂阳登记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新登记病例数构成比,自第一季度起呈下降趋势;活动性肺结核与涂阳肺结核农民占构成比高.结论肺结核疫情流行严重,自1993年3月份实施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以来,炎陵县发现涂阳病人成绩显著,具有年龄、性别、季节、地区、职业分布特征,呈散发性;青壮年活动范围大,结核杆菌对干燥环境抵抗力强,农民经济水平低下及卫生保健意识差,治疗不规范,是引起流行的主要因素;提请政府加强重视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实施,落实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策略),控制结核病的传播.

    作者:王文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临床三年非发酵菌分布及耐药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临床非发酵菌的流行分布及耐药谱的变化,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2004年三年问临床非发酵菌的分布与耐药性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非发酵菌三年检出率分别为25.1%、28.0%、28.8%;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上升了10.7%、12.3%、12.0%,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上升了12.2%、12.5%.结论三年间临床分离非发酵菌呈逐年上升,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状况严重,尤以对头孢菌素、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增加明显,不同非发酵菌属间抗菌谱不同,应加强病原学检测,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作者:谷成祥;周建党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一起个体炼金导致急性砷化氢、硫化氢中毒死亡事故的分析

    2004年4月15日,某县发生个体炼金导致急性砷化氢中毒并死亡两例的事件,受湖南省卫生厅委托,我所会同省卫生监督所组成联合调查组,深入该县某乡实地调查该次中毒事故,并对现场空气、中间产品及幸存当事人和周边居民的生物材料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廖雍玲;肖雄斌;张贻瑞;刘蔼成;傅胜;陈桂贻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学习障碍儿童的家庭环境和心理行为分析及干预

    目的分析学习障碍儿童的家庭环境和心理行为.方法设研究组、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儿童参照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N)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进行调查评估;对研究组儿童给予心理行为治疗同时,进行家庭干预.结果学习障碍组儿童家庭文化性、亲密度、组织性、情感表达因子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家庭得分,矛盾性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习障碍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为37%,对照组为14.5%,差异有显著性;研究组与对照组行为因子比较,多动、社交退缩、抑郁、交往不良因子的差异有显著性;研究组儿童学习成绩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家庭环境失调与儿童学习障碍有一定关系;学习障碍儿童较正常儿童存在更多的行为问题;对学习障碍儿童进行个体治疗,同时着重于家庭干预可提高儿童的学习成绩.

    作者:孙红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妇科腹腔镜中转开腹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2年来1 342例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例中27例中转开腹的原因.结果中转开腹率为2.0%.主要原因为子宫肌瘤部位特殊8例(29.6%)、盆腔粘连7例(25 9%)、子宫腺肌症或腺肌瘤要求保留子宫者5例(18.5%)、恶性肿瘤3例(11.1%)、OHSS合并右卵巢囊肿蒂扭转1例(3.7%)、左输卵管间质部妊娠1例(3.7%)双子宫双宫颈合并阴道斜膈、左侧宫颈管闭锁1例(3.7%)等.因并发症即出血而中转开腹者1例,占3.7%.结论子宫肌瘤部位特殊、盆腔粘连等为妇科腹腔镜中转开腹常见的原因.加强对患者术前病情的评估可以减少中转开腹率.适时中转开腹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蒋清清;薛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中铅的不确定度分析

    目的探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的不确定度.方法根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原理和测定方法,建立测定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然后对不确定度的分量进行计算.结果方法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3.5%,对于含铅量为5.68μg/L的血样,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39 μg/L.结论该法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样品的平行测定、仪器和工作曲线带来的误差,其次是标准溶液误差.

    作者:易海艳;高寿泉;陈淑怡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变形杆菌引起一学校集体食物中毒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中毒特征,了解中毒的病原,探讨控制中毒因素.方法利用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实验室检测按WS/T9-1996和GB/T4789-2003进行.结果就餐人数约120人,确定中毒病人为20人,罹患率为16.67%.病原为奇异变形杆菌.结论这次学校集体食物中毒是由奇异变形杆菌引起.

    作者:邱静;李罗少;刘宏江;陆广智;林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慧眼胶囊的遗传毒性研究

    目的与方法采用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及小鼠精子畸形试验检测慧眼胶囊的遗传毒性,为其食用安全性提供依据.结果与结论3项遗传毒性试验均为阴性,慧眼胶囊对所试菌株、小鼠体细胞及生殖细胞无诱变性.

    作者:侯震;刘秀英;胡怡秀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家族史性别差异和其对诊断年龄的影响

    目的明确2型糖尿病父母家族史的性别差异并评价家族史对诊断年龄的影响.方法对来自北京协和医院门诊和住院病历的286例家族史阳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家族史情况和诊断年龄,按照性别和家族史进行分析.结果在从父母单方患病情况看母亲患病例数在各组均多于父亲患病例数.但是只有女性患者组这种优势有显著意义(P<0.05),单方和双方父母患病的患者其诊断年龄显著早于有其它家族史型患者(P<0.05),而父亲单方患病和母亲单方患病患者相比较,其诊断年龄无显著差异.结论在2型糖尿病遗传中存在母系优势,父母家族史可能与子女诊断年龄提前相关.

    作者:刘蓉;向红丁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长沙市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分析

    通过对长沙市存在职业病危害的1 736家工业企业,开展全面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全市职业病危害接触人数达64 797人,职业健康检查率只有29.8%,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点19 398个,进行了检测的有3 395个,检测率仅17.5%,检测合格率为70 9%,长沙市工业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有粉尘、有机溶剂、铅及其化合物、锰及其化合物、砷及其化合物、噪声等.

    作者:皮嵩云;张建中;何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深圳地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医院感染的特点以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的变化趋势.方法对2001~2004年分离出的224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选用19种抗生素进行药敏实验,按NCCLS标准判断.结果224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标本来源以痰标本为主,占76.8%,其次为腹水和血液;其临床分布以ICU(64株,29%)和呼吸科(61株,27%)为主.224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氯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2.4%、19.5%和25.7%,但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氨苄西林/舒巴坦、庆大霉素、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氨曲南和头孢菌素高度耐药,但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各病区的感染菌株对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感染的经验治疗,可选用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或氯霉素.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现状,有利于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李文青;吴伟元;吴劲松;程锦娥;卢月梅;何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农村地区校外(辍学)青少年艾滋病知晓状况调查分析

    我国艾滋病(AIDS)的疫情正处于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大面积扩散的临界点,防治工作处于关键时期[1].积极、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是防治工作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我国1/3以上的人口是儿童和青少年,他们是国家、民族的未来,面对艾滋病他们也是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弱势群体,尤其是边远农村地区的青少年处在当地经济不够发达、文化水平低、信息较闭塞的境地,更缺乏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作者:滕树忠;彭海艳;罗玫;谭兴邦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深圳特区吸毒人群行为特征和STD/HIV感染的调查

    目的了解深圳特区吸毒人群行为及性传播疾病(STD)和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情况,为实施有效的行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社区吸毒者和深圳市戒毒所收治的吸毒者293人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和血液标本采集.结果对293名吸毒者调查显示年轻,平均年龄23.8岁,多为男性(占66.2%),未婚且文化程度较低,初中文化以下占70.7%.静脉吸毒率为82.6%,共用针具率为16.7%,37.2%有多性伴,其中男性多性伴为28.9%,女性高达53.5%曾为他人提供性服务换取金钱、毒品;安全套使用率情况,从未使用34.8%,偶尔使用36.9%.HIV感染率为1.02%,女性梅毒感染率为19.19%,HBsAg携带率为17.06%.结论吸毒人群存在共用注射针具和婚外多性伴及以性服务换取金钱、毒品等高危行为,应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阻断艾滋病、性病的传播.

    作者:李杰;李林涛;林芳;卓菲;刘文忠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成人急性白血病178例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总结成人急性白血病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收集1994年1月2004年10月收治的178例成人急性白血病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成人急性白血病院内感染发生率为53.4%,早期病死率为11.8%,常规治疗完全缓解率(CR)为43.8%,5年生存率为15.7%,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两种类型间患者的缓解情况及5年生存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的治疗效果好.结论成人急性白血病临床表现不典型,感染发生率较高,常规化疗后总体预后不理想,提倡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者:周志衡;王家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108例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原因,对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08例停经时间≤49 d,尿β-HCG阳性,经超声检查为宫内妊娠,试行药物流产后出血≥14 d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结果108例药物流产后出血的患者中73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不全流产占67.59%.结论药物流产后长时间出血的患者中,主要原因为不全流产,其次为子宫内膜炎.

    作者:桂建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含量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在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病人122例,其中轻型20例,中型78例,重型24例,分别于治疗前后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浆PRA、AngⅡ、ALD含量.结果高压组血浆PRA、AngⅡ、ALD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轻、中、重型三组血浆PRA、AngⅡ、ALD含量呈逐步升高态势,组间相互比较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0.01);治疗后血浆PRA、AngⅡ、ALD含量有较明显的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PRA、AngⅡ、ALD含量是治疗高血压病的关键;血浆PRA、AngⅡ、ALD是监测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的可靠而且灵敏的指标.

    作者:石光清;向谷良;戴中伟;邱娟;郭肖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一例非登革热病人血清在登革IgG斑点试验中的非特异反应

    对疑似登革热病例的血清标本以登革IgG斑点试验进行检测时,发现一例非登革热病人血清在试验中出现的非特异反应,并对此现象进行分析.

    作者:廖育煌;孙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