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康复治疗42例小儿脑瘫的疗效观察

王艳

关键词:小儿脑瘫, 康复治疗, 疗效
摘要:目的:讨论应用康复治疗方法对脑瘫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岁以下脑瘫患儿42例,对其进行康复治疗,经过1.5年的康复治疗后观察其疗效.结果:15例治愈;17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整体治愈率为35.7%,总有效率为95.24%.其中6岁以前效果佳.结论:康复治疗可以有效的使脑瘫患儿得到康复.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威伐光(WIRAOR)配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威伐光(WIRAOR)治疗仪配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威伐光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口服中药汤剂,加维生素B1,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遗留神经疼症状,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威伐光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特别是能缓解神经疼痛症状,使用安全,后遗症发生率低,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王存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脑梗塞病人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分析脑梗塞病人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2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常规实施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肢体运动功能和生存质量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卡式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脑梗塞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生存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对于该类患者应用可行性较强.

    作者:夏挺;党利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普外科肝胆结石病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普外科肝胆结石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4月至10月收治的肝胆结石病患者80例进行本次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纳入患者40例,研究组患者采取肝胆结石片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维生素C和牛磺熊去氧胆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有显著的差异,研究组有效率显著更高[97.5% vs 80.0%],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研究组显著更低[2.5% vs 27.5%],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取肝胆结石片治疗肝胆结石病患者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树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观察丁苯肽软胶囊与丹参川芎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比较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运用丁苯肽软胶囊与丹参川芎注射液治疗比较.方法:选取8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入院后给予丹参川芎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丁苯肽软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观察组在接受上述的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的总有效率,(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的治疗中运用丁苯肽软胶囊联合丹参川芎注射液治疗,更能够有效的改善临床的不良症状,有临床的推广价值.

    作者:李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探讨间苯三酚在第一产程治疗宫颈水肿中的作用及其促进产程和对母婴安全的影响

    目的:研究第一产程中间苯三酚对宫颈水肿的治疗效果、是否影响母婴安全以及对产程的促进作用.方法:从2015年12月至2017年3月我院宫口扩张缓慢后者出现宫颈水肿活跃期延缓的头位单胎初产妇中选取138例,按照入院顺序对其进行编号,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9例.对照组采取地西洋(10mg)静脉推注,研究组采取间苯三酚(40mg)静脉推注,对两组产程进展、新生儿Apgar评分、阴道分娩率以及产后出血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活跃期之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第二产程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用药后2小时和用药前相比,研究组宫口开大(4.13±0.21)cm,对照组宫口开大(2.29±0.35)cm,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用药2h后宫颈水肿消失的有65例(94.20%),对照组有63例(91.30%),两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阴道分娩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之间差异不大,P均>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间苯三酚对产程具有促进效果,还可使宫颈扩张加快,对母婴安全产生的影响较小,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杨洪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表面活性物质及呼吸支持的临床治疗进展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机制是由于患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所产生,多发于早产儿,大多数患儿在出生后短时间内即可出现呼吸衰竭、呼吸急促、进行性呼吸困难及青紫现象.其主要临床特点为肺不张及嗜伊红透明膜,是造成我国早产儿死亡率及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不断发展,肺表面活性物质及呼吸支持现已成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主要方式,该方式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研究.

    作者:黄含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管成像仪在婴幼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管成像仪在婴幼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需行静脉治疗的住院婴幼儿100例,血管等级均为2~3级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血管成像仪辅助穿刺,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结果:研究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穿刺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患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血管成像仪辅助婴幼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可以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提高住院患儿满意度.

    作者:马晓艳;朱振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综合干预措施对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效果的影响

    目的:对综合干预措施对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效果的影响进行详细探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住院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在对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时,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在对5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时,采用综合干预措施.在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对两组患者感染发生时间、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医院感染的相关诊断标准可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结果:在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感染时间为(6.2±3.1)d,对照组患者感染时间为(3.5±2.2)d,观察组患者感染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0.0%,对照组患者院内感染率为36.0%,观察组患者院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是由很多因素所造成的,对此,为了加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应该对患者给予综合干预措施,降低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缩短患者感染时间,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徐顺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护理

    目的:分析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11月63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32)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n=31)给予恢复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生命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西雅图心绞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严重,为其提供恢复期针对性护理,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魏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对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取于2013年8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92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45例)和实验组(47例),对分别应用舒血宁注射液和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11.32±9.28)分 vs.(16.21±10.05)分],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91.49% vs.71.11%],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李佳利;李小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器官功能损害分析

    目的:探究重症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器官功能损害的特点.方法:通过采集于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104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的病情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归纳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其器官功能损害的特点.结果:本次研究中的104名患者在发生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均发生有不同程度的器官功能损害症状,其中发生中枢神经损伤的患者有28人,发生消化系统损伤的患者有22人,发生心血管系统损伤的患有11人,发生呼吸系统损伤的患者有17人,发生肾功能损伤的患者有11人,发生血液性病变的患者有15人.结论:临床上医护人员应当全面了解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并熟练掌握抢救措施与药物使用原则,尽可能避免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的损害或是控制损害程度.

    作者:阮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其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对其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并为这类特殊群体的优质服务积累循证经验.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于2014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76例冠心病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两组患者于入院时及干预后第4d末接受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的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度为97.4%(37/38),高于对照组的89.5%(3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冠心病患者,有助于改善其消极情感状况,且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取得较为可观的临床成效.

    作者:刘茜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青海藏族胆结石与血脂水平关系的分析

    目的: 分析青海藏族胆囊结石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103例藏族胆囊结石患者、203例汉族胆囊结石患者和80例无胆囊结石的藏族对照的临床资料,对比三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的水平.结果:藏族胆囊结石组的TC、TG、LDL-C、Apo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4,7.44,5.29,5.60,P<0.05);汉族胆囊结石组的TG、HDL-C、ApoA水平高于藏族胆囊结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3,2.79,2.32,P<0.05).结论:青海藏族胆囊结石的发病与血脂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谢今朝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社区管理模式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社区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6例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社区管理,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其中对常规组给予一般管理,对实验组给予综合性社区管理,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 管理后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显著,比较两组管理后SDSS各项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重性精神病患者采取综合性社区管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提高管理效果.

    作者:胡素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不同方法(低温等离子刀、双极电凝)实施扁桃体切除术效果对比

    目的:观察低温等离子刀、双极电凝两种手术对扁桃体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扁桃体切除术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低温等离子刀切除,对照组采用双极电凝切除,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假膜脱落时间、恢复正常饮食时间、平均疼痛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相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低温等离子刀在扁桃体切除中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等特点,可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潘文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状况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究临床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过程中,应用早期康复治疗措施,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脑卒中的预后治疗奠定基础.方法:自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对比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予以不同的治疗措施后,试验组各项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如ADL、MMSE、BI等,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2.5%,37/4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30/40),差异显著(P<0.01).结论:临床治疗脑卒中患者的过程中,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量表评分,有利于认知功能的改善,应广泛推广.

    作者:黄翔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针刺推拿配合电疗治疗中风后遗症4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针刺、推拿、电针的联合使用,寻找中风后遗症的系统治疗方法,从而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4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分别进行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80%,对照组愈显率5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推拿配合电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值得继续研究和推广应用.

    作者:陈炜;杲常善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预防医学在口腔疾病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预防口腔疾病在医学学科方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入院的100例口腔疾病的患者,将其随机的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50例患者未采取特殊治疗方法,只是需要注意日常生活的习惯标准内容,注意口腔卫生,注意饮食卫生情况.实验组的50例患者需要在对照组有效护理的基础上,使用有效的药物手术配合治疗,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准确的观察实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综合有效率达到60%,实验组的有效率达到90%.对比两组的差异,具有有效的统计学标准意义,P<0.05.结论:预防医学学科的口腔疾病治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具有确切合理的治疗效果,安全效果良好,具有合理的推广和应用价值意义.

    作者:柳田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医护理方案在基层医院临床实施应用难点与思考

    2013-2015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继颁布了52 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并且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中医护理方案的应用,进一步规范了中医护理行为,培养了护理人员临床辩证施护能力,中医护理工作更有目标性,避免了工作的盲从及随意性;中医适宜技术、健康操等的运用,对改善了患者体验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我院在临床中积极推广应用,临床实践中也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就中医护理方案使用中的影响因素及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作者:李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我院急诊药房药患纠纷产生原因及防范措施

    目的:合理防范可以降低我院急诊药房药患纠纷出现的概率,缓和目前的紧张药患关系.方法:依照本院急诊药房药患关系出现紧张矛盾的因素,指出合理的处理方案.结果:本院急诊药房造成药患矛盾的根源主要是药师工作体制贯彻不合理、调配问题原因、患者自身原因、药品价格原因、医师开具处方有问题原因、退药原因引起.结论:通过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药师的自身素质、加强药学服务意识、加强药师沟通能力的培养、加强监督,规范医师处方可以有效预防并减少药患纠纷.

    作者:刘俊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