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护理

俞丽华

关键词:肝内胆汁瘀积症, 妊娠期, 护理
摘要: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临床上以皮肤瘙瘁、黄疸和病理上胆汁淤积为特征.主要危及胎儿,使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1].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ICP的围生期护理,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对ICP患者围生期护理对策、心理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论:良好的护理措施使ICP患者的产后出血率、早产率以及围生儿病死率得到了明显降低,保证了母婴安康,消除了患者不良心态,提高了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

    目的:探究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入的子宫肌瘤患者88例根据方法不同分对照组、临床护理路径组各44例.对照组护理中采用常规护理路径;临床护理路径组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子宫肌瘤护理满意度;子宫肌瘤疾病掌握度、伤口拆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伤口感染发生率.结果: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子宫肌瘤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临床护理路径组子宫肌瘤疾病掌握度、伤口拆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对照组好,P<0.05;临床护理路径组伤口感染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子宫肌瘤疾病掌握度,减少并发症,缩短伤口拆线时间、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满意度.

    作者:杨琼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8例早产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新生儿给予发展性照顾.对比两组患儿每日睡眠时间、体重恢复正常时间、喂奶量、住院时间.以及新生儿住院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每日睡眠时间和喂奶量都明显比对照组多,观察组患儿体重恢复正常的时间也明显比对照组短,且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重症监护室早产儿发展性照顾能有效提高其睡眠时间和进食量,缩短体重恢复正常的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张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全科护理意识在医院综合护理中的作用及对护患纠纷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全科护理意识在医院综合护理中的作用及对护患纠纷率的影响进行分析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患者(2016年10月17日到2017年3月17日期间)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行综合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护士的全科护理意识后行综合护理,并将2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及护患纠纷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0.36±6.13)分,护理质量评分为(91.22±7.41)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无护患纠纷发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科护理意识在医院综合护理中的作用及对护患纠纷率的影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作者:张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促红素联合右旋糖苷铁治疗早产儿贫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为了探析促红素联合右旋糖苷铁在治疗早产儿贫血疾病上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6年9月所收治的48例患有贫血症状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各2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的治疗方式为促红素治疗,而研究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式为促红素联合右旋糖苷铁治疗.两组的治疗疗程均为五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治疗效果等.结果:根据本次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患者体内的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红细胞比积等指标均有所下降,但是研究组患者的下降程度明显要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输血的发生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促红素联合右旋糖苷铁治疗与单纯的促红素治疗相比较,促红素联合右旋糖苷铁治疗的治疗效果明显要更好,且还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输血次数.因此,该种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我们推广使用.

    作者:刘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经尿道与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的效果对比

    目的:探究经尿道与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9例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患者进行研究,分别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和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术(PCNL),对比两种手术方式的各项观察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URL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分别为(41.07±7.74)min、(3.17±1.23)d,明显短于PCNL组的(49.86±9.03)min、(6.52±1.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L组的结石清除率97.8%明显高于URL组的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并发症率比较低,对照组和观察组均出现2例并发症,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和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术各有各的优缺点,在对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应当视具体情况而定,选取佳的手术治疗方案.

    作者:王小虎;陈定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急性肠胃炎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急性肠胃炎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其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接受优质护理,护理结束后,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参照组并且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也远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肠胃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让患者能够尽早痊愈,并且减少了患者的治疗费用,同时提高了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璐璐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对比氯胺酮麻醉与喉罩通气下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麻醉效果

    目的:本次主要对氯胺酮麻醉和喉罩通气下舒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应用在小儿麻醉中的效果进行探究,旨在提高临床麻醉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手术患儿纳为本次参研的对象,从中挑选出80例患儿,将所有患儿依照麻醉差异均分为两组,即参照组与实验组,其中选取氯胺酮结合丙泊酚麻醉方案者为参照组,而给予喉罩通气下舒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麻醉方案者为实验组.麻醉后经统计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的优劣.结果: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无可比性,P>0.05;但实验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机率明显低于参照组,术后苏醒时间少于参照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喉罩通气下舒芬太尼与丙泊酚应用于小儿麻醉中的临床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建议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孙普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观察和护理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护理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2017年2月收治的7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均3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94.44%)明显优于对照组(69.44%),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疗效,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石永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医学营养治疗联合诺和锐治疗产科门诊妊娠期糖尿病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产科门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医学营养治疗联合诺和锐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产科门诊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单一组,每组55例,单一组给予诺和锐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加用医学营养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血糖、孕期体质量、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单一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科门诊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时,诺和锐联合医学营养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及体质量,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作者:戴永成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评价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评价.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急诊护理和急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住院费用、护理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分诊时间、急诊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卧床时间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更低,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护理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的住院费用明显更低,护理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明显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能够有效的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娟;黄河滔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足月妊娠羊水过少12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探讨其正确的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6年9月产科住院分娩的足月妊娠羊水过少患者125例为观察组,随机选取本院同期羊水正常产妇125例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两组围产儿胎儿窘迫、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和胎儿畸形的发生率,分析比较产妇孕龄分布和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羊水粪染、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过期妊娠与剖宫产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足月妊娠羊水过少严重影响围产儿预后,应该加强产前检查,密切关注羊水变化,缩短产程和适时选择剖宫产是处理足月妊娠羊水过少的重要措施.

    作者:莫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探究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共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研究组给予阿司匹林、调脂等常规治疗加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降脂等常规治疗加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QTd(QT间期离散度)和心律的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心功能、QTd和心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再发心肌缺血、血栓形成、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也少于对照组,分别经t检验或卡方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疗效优于单纯胺碘酮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QTd和心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此疗法可以大面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鹏;张娇;张清涛;李英杰;李小文;呼东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创伤骨折病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护理措施与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创伤骨折病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到2017年2月于我院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创伤性骨折患者14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把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应用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是30.6%,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是4.2%,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创伤骨折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获得显著护理效果,可明显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美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基于系统管理理论的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策略

    目的:查证目前我国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现状,通过文献分析其发生主要原因及影响上报重要的因素,从而寻求改善的方法.方法:通过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具体定义,应用系统管理理论进行管理,从发生及影响上报的结构面、过程面及结果面进行综合分析及改善,运用根本原因分析的方法,采用PDCA循环理论,全面系统的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管理.结果:在结构面上,制定相关规范,建立统一的上报途径,加强人员培训;在过程面上,建立畅通的上报途径,定期对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及汇总,追踪其改善成果,形成PDCA循环;在结果面上,鼓励护理人员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免责上报,护理部对所有不良事件进行汇总分析,主要针对流程及制度进行改善,将不良事件的上报列入到科室绩效考核指标.综合以上措施,从而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上报率.结论:改善护理人员对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提高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的预防意识,从而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蔡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清洁间歇性导尿对神经源性膀胱病人排尿的影响

    目的:探析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实施清洁间歇性导尿对其排尿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神经源性膀胱患者200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100例,接受基础护理,观察组100例,在基础护理之外实施清洁间歇性导尿,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膀胱大容积、尿道大压力高于对照组,尿液大残余量、充盈期逼尿肌压力低于对照组.结论:清洁间歇性导尿能够改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尿情况,减少残余尿量,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许苏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PBL教学法在中医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PBL教学法在中医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6月我院中医护理专科生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4,予以传统临床带教模式)和实验组(n=24,予以PBL教学法),比较2组护理带教效果.结果:2组目标教学、实习计划、组织管理、实习总模式进行比较,对照组均明显低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实习生理论考试、操作技能、护理报告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PBL教学法可显著提高中医护理专科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改善护理带教质量,值得临床采纳和普及推广.

    作者:马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0例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所选的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再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在护理后进行3个月的随访调查,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变化及护理前后各项身体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心绞痛发病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恢复,提高患者对药物的依耐性,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护理效果,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康复.

    作者:邓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究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 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46例患者.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于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瑞替普酶溶栓进行应用,在这一过程中对于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记录,以方便后面的对比. 结果:观察组中冠脉再通、血管再通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满足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十分显著,不仅能够提升患者冠状动脉的再通率,还能够降低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可以进行广泛的应用.

    作者:张建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分析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6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8例.常规组出院时只给予常规护理指导,研究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延续护理.同时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简称SGRQ)进行评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SGRQ问卷评分,结果:与干预前相比,两组各项SGRQ评分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COPD患者开展个体化延续护理可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尹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协同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褥期母婴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研究协同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褥期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产科住院的8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所选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协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产褥期母婴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组产妇及婴儿产褥期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护理干预使产妇拥有良好的自我护理理念及科学的生活方式,降低了产褥期母婴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深化了护理内涵,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娟妮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