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娟;黄河滔
目的 探究全程安全管理在老年内科住院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11-2016.11)80例老年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为采取常规管理及全程安全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对管理质量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管理后各项指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内科住院病人采取全程安全管理,有效降低了护理意外的发生.
作者:马洪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特征.方法:本次选择我院2013年1月12日-2016年6月12日住院部收治的10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表现、危险因素、腹水培养结果以及肝功能、凝血功能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100例肝硬化患者中出现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20例,百分比为20.00%,其中典型表现为7例,百分比为35.00%,即发热、腹痛、腹部压痛、腹肌紧张;无典型表现为11例,百分位为55.00%,即腹水增加、黄疸、纳差等;无症状为2例,百分比为10.00%.结论: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影响因素比较复杂,临床表现具有多样化和非典型性特点,会对患者的病情和预后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为此应积极治疗和预防.
作者:罗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B超引导下腹横肌膜表面神经阻滞在妇科开腹手术术后镇痛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接收的妇科开腹手术患者4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镇痛,而研究组则采用B超引导下腹横肌膜表面神经阻滞,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科开腹手术患者中采用B超引导下腹横肌膜表面神经阻滞,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而且安全性较高,不易导致患者出现系列并发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姜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在腹腔镜与胆道镜下实施胆总管的切开取石手术有效性.方法:搜集在我院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800例,将其中行手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76例作为研究的对象,依据术式不同分成 开腹组和研究组,开腹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则在腹腔镜与胆道镜下实施胆总管的切开取石手术,记录比较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总值与开腹组患者相比,数值明显要大于开腹组,组间对比显示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总数、肛门排气的时间、手术的时间和开腹组患者相比,数值明显要小于开腹组,组间比较以后显示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总值和开腹组患者相比,数值明显要小于开腹组,组间比较以后显示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腹腔镜与胆道镜下实施胆总管的切开取石手术,不容易发生相关并发症,能够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与肛门排气的时间,值得应用.
作者:谭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8例早产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新生儿给予发展性照顾.对比两组患儿每日睡眠时间、体重恢复正常时间、喂奶量、住院时间.以及新生儿住院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每日睡眠时间和喂奶量都明显比对照组多,观察组患儿体重恢复正常的时间也明显比对照组短,且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重症监护室早产儿发展性照顾能有效提高其睡眠时间和进食量,缩短体重恢复正常的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张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某企业接触粉尘职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方法:选择2014-2016年某钢铁企业接触粉尘职工,共2000例,分别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在此基础上科学的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本次检查中,共有1243人次的检查项目出现异常,异常总检出率为62.15%;胸片异常检出率会随着工龄的增加而有所增加;参与本次体检的2000人当中,其中炉前工种的胸片异常检出率是高的,其次是热处理,后是辅助.结论:职业健康监护,对于尽早发现职业病和相关的职业禁忌证非常重要;促进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意识的不断提高.
作者:谭惠忠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手法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安全性与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9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44例)与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培酮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氨磺必利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疾病治疗效果(43例,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36例,81.82%),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8例,40.00%)明显低于对照组(30例,68.18%),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氨磺必利治疗,其治疗效果高于利培酮药物治疗效果,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陶秀娟;佟久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LC)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治疗经验,预防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至2015年7月,开展LC手术128例,包括慢性胆囊炎30例、胆囊结石93例(其中伴急性炎症25例)、胆囊息肉5例,其中108例顺利完成LC手术(84.4%),中转开腹20例(15.6%),其中12例处理Calot三角及剥离胆囊床时出血(9.4%),5例因胆囊炎症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3.9%),3例误伤肝总管(2.3%)(行T管引流术3周后治愈出院).结论:LC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清晰(Calot三角)的解剖关系和正确处理Calot三角,这是减少中转开腹中转率和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李忠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在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摆位中应用CBCT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25例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在放疗前通过CBCT技术采集图像,将其扫描所得图像匹配CT平扫定位图像.结果:所选患者头颈部摆位左右方向误差为(-0.02±0.17)cm,头脚方向误差为(-0.01±0.26)cm,前后方向误差为(0.02±0.13)cm.结论:对于头颈部肿瘤患者来说,在放射治疗之前利用CBCT技术技术取得扫描图像,可以使分次治疗之间摆位误差减少,使放疗摆位更加精准,保证放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作者:韦顺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前列腺增生手术78例预见性护理效果观察.方法:选择78例前列腺增强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平衡序贯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39)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n=39)实施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术后镇痛时间、治疗费用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在前列腺增生手术中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减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以及术后镇痛时间,并能够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理想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周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舒适护理应用于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并抽取90例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都进行了护理,其中对照组进行了传统常规的护理,而观察组则进行了舒适护理.结果:护理前根据两组的疼痛标准(VAS)评分,两组的评分大体一致,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护理之后,两组的疼痛标准(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根据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做比较,观察组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讨论:根据两组患者的分析对比,观察组的舒适护理大幅度改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疼痛程度,并且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作者:廖淑湘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评价三联疗法联合瑞巴派特在老年消化性胃溃疡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该治疗方案对患者胃黏膜形态学的影响.方法:依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74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两组,采用三联疗法(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兰索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方案治疗观察组37例患者,对照组纳入的37例患者接受三联疗法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患者黏膜厚度评分、腺体密度评分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对照比较两组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显效、有效患者占94.6%,对照组治疗后显效、有效患者占78.4%,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26.041,P<0.05).黏膜厚度评分、腺体密度评分组内比较,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t=12.106,t=16.327;对照组t=10.174,t=9.476,P<0.05).治疗后前述指标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21.053,t=19.276,P<0.05).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采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兰索拉唑三联疗法与瑞巴派特治疗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包永茂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过程中,锁定钢板与常规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之间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某医院收治的6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对患者采用锁定钢板的方式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的治疗方式,其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锁定钢板的治疗方式相对常规治疗方式来说,能够达到更高的治疗有效率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在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马英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内分泌科护理护理缺陷产生的原因.方法:对我院内分泌科护理缺陷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内分泌科护理缺陷主要原因是由于记录缺陷和护理责任缺陷为主.结论:提升内分泌科护理人员责任意识,加强对护理人员技术培训,强化护理管理可以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
作者:于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对750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探讨封堵术后的护理体会,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行介入封堵术后患儿根据先天性心脏病的生理特点,针对性对他们进行术后护理.结果:全组病人介入封堵治疗愈后率达97%.结论:加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术后护理,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尚慧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把美学原理融入到护理临床见习带教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5级所有需要进行临床见习的护生中选取其中的50名作为本次的实验组,从2014级所有需要进行临床见习的护生中选取49名作为本次的对照组,分别对这两组临床见习护生进行回顾性分析.实验组在临床见习带教中加入美学原理带教,并由见习带教老师引导护生自学《护理美学》,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见习带教;对比两组护生的美学素养、护患沟通能力、服务态度以及满意度.结果:从见习效果上看,实验组的美学素养、护患沟通能力、服务态度和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把美学原理应用到护理临床见习带教中能够显著的增强护生的美学素养,提高护生在护患之间的沟通能力,改善他们的服务态度,并提高见习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具有推广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王金玉;徐晓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评价.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急诊护理和急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住院费用、护理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分诊时间、急诊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卧床时间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更低,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护理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的住院费用明显更低,护理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明显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能够有效的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娟;黄河滔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行延续性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行胃癌根治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组60例.干预组行延续性护理,对照组行常规出院指导和随访,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结果:对比干预组和对照组出院时、出院后2周、出院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出院时与出院2周评分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出院后3个月评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延续性护理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较为显著,可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高慧慧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综合疗法在慢性宫颈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6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为调查对象,经数字表法随机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均34例,对照组接受微波疗法,观察组接受综合疗法,分析两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3个月后复发率(5.88%)、6个月后复发率(11.76%)均低于对照组(23.53%)、(32.35%),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治疗总有效率(97.06%)高于对照组(82.35%),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疗法有助于提高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低,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刘盛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模式应用于社区康复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期间我中心收治的92例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应用延续护理模式,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6.52%)、再入院率(4.35%)、疾病控制良好率(89.1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26.09%)、再入院率(19.57%),疾病控制良好率(69.57%),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康复护理管理中,加强对慢病患者的延续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病情控制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尹艳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