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超引导下腹横肌膜表面神经阻滞(TAPBlock)在妇科开腹手术术后镇痛的应用

姜荣

关键词:B超引导下腹横肌膜表面神经阻滞, 妇科开腹手术, 术后镇痛
摘要:目的:探究B超引导下腹横肌膜表面神经阻滞在妇科开腹手术术后镇痛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接收的妇科开腹手术患者4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镇痛,而研究组则采用B超引导下腹横肌膜表面神经阻滞,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科开腹手术患者中采用B超引导下腹横肌膜表面神经阻滞,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而且安全性较高,不易导致患者出现系列并发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治疗对膝痹病患者股四头肌肌张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对膝痹病患者股四头肌肌张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7年3月门诊和住院收治的60例单侧膝痹病患者,运用针刺疗法治疗3周,比较治疗前患者健侧与患侧股四头肌肌张力,治疗前后患侧股四头肌肌张力比较及HSS评分.结果:治疗前健侧肌张力明显高于患侧(P<0.05),治疗后患侧股四头肌肌张力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HSS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针刺治疗可改善股四头肌肌张力,缓解膝关节疼痛,从而恢复人体内力平衡,以达到治疗膝痹病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坤;傅鸿亮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其早期诊断准确性.方法:抽取至本院治疗的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该病临床特点.结果:本次研究中,11例误诊,2例误诊为急性食管炎,3例误诊为急性胰腺炎,4例误诊为急性胃炎,1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例误诊为急性胆囊炎;23例患者经规范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后腹痛消失、血糖下降、酮体转阴,1例死亡.结论: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容易发生误诊、漏诊,医师需要加强对该病的认识,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

    作者:王利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牙周牙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对盐酸米诺环素在牙周牙髓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拟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96例牙周牙髓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相同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分别接受不同途径盐酸米诺环素给药治疗,取经牙周袋注入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采用根管途径注入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根管充填时机成熟后再行充填的4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依据治疗后牙周袋深度改善情况与探诊出血症状改善情况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显效、有效患者在观察组占91.7%明显高于对照组75.0%(X2=4.176,P<0.05).恶心、呕吐是治疗期间所有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上述不良反应在观察组的发生率为6.25%(3/48)近似于对照组8.33%(4/48)(X2=0.047,P>0.05).结论:采用根管途径注入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牙周牙髓综合征疗效确切,安全性可靠,可以将其作为牙周牙髓综合征的常用治疗手段.

    作者:张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手术患者护理中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其手术部位感染率的影响

    目的:观察并分析手术患者护理中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其手术部位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8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n=40)给予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n=40)给予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两种护理服务对其手术部位感染率的影响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组间比较可见明显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方面意义(P<0.05).结论:手术患者护理中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效果,可降低患者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的概率,值得推广.

    作者:张国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胃泌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胃泌素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胃食管反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46例)与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观察组,46例)的临床疗效差异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胃泌素及胃动素水平,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8.7%;对照组为6.5%,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时,可采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胃泌素水平,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肖友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急性心肌梗死性介入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性介入治疗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共92例患者,根据是否采取介入治疗进行分组;对照组占46.74%(43/92),采取溶栓治疗;观察组占53.26%(49/92),采取介入治疗;以血管再灌注成功率、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作为观察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性期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管再灌注成功率更高,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急性期心脏事件均以出血、心力衰竭、再梗死、死亡为主,急性期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急性期心脏事件发生率与溶栓治疗相当,但前者可在短时间内成功再灌注血管、促进病情的转归,可作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性的理想疗法之一.

    作者:梁伯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通过护理干预提高患者依从性对断指再植指成活率的影响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提高断指再植患者依从性后观察再植指的成活率. 方法: 将 63例断指再植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32例,对照组31例,实验组从患者心理状态、环境控制、体位安置、行为标准等方面的依从性进行干预,对照组采取自愿配合的方法,比较2组再植指的存活率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依从性增高,再植指的存活率为91.89%明显高于对照组78.38%﹙均P<0.01﹚ 结论: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对断指再植指成活率有积极作用.

    作者:张大梅;胡寿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病人临床疗效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92例冠心病心律失常老年人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传统护理)与试验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综合护理后,试验组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差异经比较,P=0.044.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荐.

    作者:张晓园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药物治疗决策的临床思维

    药物治疗的临床决策是临床思维的结果是对于具体病例药物治疗的全面的个体化的设计是通过分析、比较、判断和选择在众多方案中组织一个适宜该患者的方案文中对诊断与药物治疗的决策以及药学监护计划和在实际工作中的药物治疗具体方案的评估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作者:晏晓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和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疗法与PFNA疗法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中的疗效.方法:选取8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根据治疗方法分组,观察组(n=44)给予PFNA疗法,对照组(n=44)实施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疗法,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治疗优良率(84.09%)高于对照组(63.64%),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疗法相比,PFNA疗法更具使用优势,可显著提高患者近中期预后效果.

    作者:罗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肺结核患者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进行两组治疗依从性和临床效果的对比.结果:观察组完全依从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复发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依从性和治愈率的提升,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徐正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浅谈学校卫生与少儿卫生工作的相关思考

    针对学校卫生与少儿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突出表现在卫生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卫生监督工作制度匮乏等方面,并提出等学校卫生与少儿卫生工作的相关发展对策,以期能够全面提升学校卫生与少儿卫生工作的总体质量,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与成长环境.

    作者:陈雁冰;吴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30例晚期肺癌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之前,其焦虑、抑郁情况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肺癌患者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帮助患者更好的接受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翁卫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应用分析

    目的 探究和分析把优质护理模式应用到产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起到2017年4月期间所有在本院分娩的产妇中选取其中的215例作为本次的实验研究对象,对这215例产妇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产妇在使用优质护理模式前后的心理健康水平、产褥期保健水平和生活质量.结果: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后产妇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产褥期保健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优质护理模式干预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产妇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产妇的产褥期保健水平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董明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骨科截瘫后便秘应用开塞露结合穴位按摩的护理干预

    目的:研究骨科截瘫后便秘应用开塞露结合穴位按摩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科截瘫后便秘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各有32例患者的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开塞露进行润肠帮助通便,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者辅以穴位按摩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开塞露结合穴位按摩的方式对骨科截瘫后便秘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效果可靠,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金菊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唑来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唑来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60例骨质疏松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平衡序贯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30)实施钙尔奇D片每日一次,每次一片,以一年为一个疗程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唑来膦酸钠注射液静脉点滴5mg,注射一次.并对两组患者治疗一年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6%,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6.6%,因此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将唑来膦酸用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疼痛减轻、骨质密度增加.具有理想的安全性,值得在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延续护理模式在社区康复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性质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模式应用于社区康复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期间我中心收治的92例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应用延续护理模式,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6.52%)、再入院率(4.35%)、疾病控制良好率(89.1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26.09%)、再入院率(19.57%),疾病控制良好率(69.57%),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康复护理管理中,加强对慢病患者的延续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病情控制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尹艳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苏州某社区人群行为危险因素健康教育干预评价

    目的:探讨社区居民慢病防治有效方法,促进居民健康.方法:随机抽取苏州枫桥街道308名社区常住居民,进行为期1年的健康教育干预,并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目标人群肥胖、吸烟、过量饮酒、缺少活动和不合理饮食相关知识知晓率分别为24.7%、72.7%、67.9%、30.8和25.6%,干预后分别为36.7%、89.3%、86.4%、57.8%和47.1%,与干预前相比,相关知识知晓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研究对象超重、缺少活动、吸烟、长期饮酒和饮食不合理不良危险行为分别占49%、46.8%、31.2%、27.6%和39.6%,干预后分别为38%、29.9%、24%、19.5%和25.6%,干预后行为危险因素占比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干预是有效的,可以使目标人群慢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相关行为危险因素有较明显的改善.

    作者:张加生;赵丽红;袁建妹;陆芹;徐小芳;周卫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精细护理在多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本文就精细护理在多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中的具体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行多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的复杂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60例,给予精细护理,对照组患者60例,给予常规护理,就两组患者的术后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其术后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要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也要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行多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的复杂肾结石患者进行精细护理,其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痊愈速度,减少各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因此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7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4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24例,给予其中参照组常规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22/24),参照组为70.83%(17/2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咳嗽、喘憋、肺部哮鸣音等消失时间均快于参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确切,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谢长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