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良梅;金爱萍;钱艳
目的:本篇论文旨在探讨延续护理在鼻咽癌患者中的应用是否有疗效.方法:随机选取了我院从2013年十一月期间到2014年十一月期间,接受治疗的88位鼻咽癌放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四十四人.对照组按照传统的、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则采用的是延续护理的方式,终对应用了不同的护理模式的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通过对这两组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进行分析比较之后,我们发现,观察组的患者在进行了延续性护理之后,无论是在生活质量,还是自我管理效能等方面,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结论:延续护理在鼻咽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对其身体机能有明显的有利影响,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应坪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对微信平台在门诊护理专业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以对传统的护理教学模式进行改善.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入我院实习的护理专业实习生86名,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名,并分别采取常规手段和微信平台对实习生进行管理,对这两组实习生的综合考核成绩及其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从综合考核成绩来说,观察组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从带教满意度来说,观察组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平台在护理专业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可提高带教老师和实习生之间沟通的效率,激发实习生对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主动性,进而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值得在临床医疗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夏贵凤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本文就精细护理在多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中的具体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行多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的复杂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60例,给予精细护理,对照组患者60例,给予常规护理,就两组患者的术后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其术后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要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也要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行多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的复杂肾结石患者进行精细护理,其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痊愈速度,减少各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因此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卫生水平的提高,一些寄生虫病已经很少见了,现将我们收治的1例血吸虫肠病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女,62岁.因2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解黏液血便,共约500g,1天前再次出现解黏液血便1次,量约100g,不伴里急后重、呕血、咯血、腹痛、头昏、晕厥、四肢湿冷、畏寒、发热、眼黄、尿黄、胸闷、气短等.来我院就诊,查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78g/L,查胃镜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2期),建议住院治疗,遂收入我科.检查:神志清楚,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皮肤巩膜无黄染,结膜略苍白,无肝掌、蜘蛛痣,无色素沉着,无毛细血管扩张,无肝臭,双下肢无水肿;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3次/分,移动性浊音阴性.
作者:邵颖颖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对瑞舒伐他汀钙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择取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7年1月接收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丁治疗;实验组应用常规治疗加瑞舒伐他汀钙;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清总胆固醇TC)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TC、TG、LDL-C等指标治疗后显著高于实验组,而HDL-C显著高于实验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临床疗效为88.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可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癌症是当前对人体健康造成大危害的病症之一.对于老年癌症患者在进行诊疗的过程中,患者经常需要承受超乎常人的精神压力,以及身体上的痛苦.往往容易产生恐惧、惊慌、抑郁、以及厌世的情绪,从而导致引发自发想法.而任何患者的自杀都会给其家属带来很大的心理伤痛.而自从医疗事故的处理相关规定颁发之后[1],人们对于诊疗的意识不断的增强,医疗服务机构给患者所提供的服务也越来越健康人性化.基于此本文通过针对老年癌症患者的安全管理方法及相应对策进行探讨,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作者:曾丽梅;陶静楠;任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介入溶栓术治疗超早期急性闭塞性脑梗死对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本院的接受诊治的50例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选取作为此次研究所需的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中各有25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介入溶栓术予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将其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在治疗之后的临床疗效、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数据相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超早期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介入溶栓术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在早期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能够使患者在佳治疗时机内接受有效的治疗.
作者:张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出生体重巨大儿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选取135例出生体重巨大儿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实验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性原则将另150例同期分娩的正常足月儿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照组观察对象,150例正常分娩足月儿体重均超过4000g.实验比较、分析孕妇体重、身高、年龄、孕产次、孕周、分娩方式、运行情况、孕前基础体重、孕后体重增长情况、运动情况、新生儿情况以及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实验组孕妇孕前体重、身高、孕后体重上升幅度、孕产次和孕周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孕妇孕期运动锻炼频次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实验结果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观察发现,实验组男婴数量多于女婴,孕妇剖腹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产妇身高、孕前基础体重、孕后体重增长幅度、运动锻炼频次以及腹围、孕周、孕产次和宫高等均会影响胎儿体重,这些要素参数过高会导致出生体重巨大儿产生概率提高.剖腹生产体重巨大儿较为安全.
作者:严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的临床预期效果.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112例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分组,再对实验组56例患者采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总有效率可通过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显著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吴世勤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传统的室内甲醛监测方法数据难以进行甲醛污染的深度分析,自动化程度低监测结果很难反映甲醛污染的真是情况,操作难度非常大难以推广并被大众所应用.本研究采用的是便携式的甲醛测定仪结合互联网电子设备实现甲醛污染的实时监测.甲醛污染在线自动监测的数据由以往的抽样式数据变为全样数据,不必用统计分析的方法,便可以从一段时间的监测数据当中发现甲醛污染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进行甲醛污染预测.
作者:杨璐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对全科护理意识在医院综合护理中的作用及对护患纠纷率的影响进行分析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患者(2016年10月17日到2017年3月17日期间)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行综合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护士的全科护理意识后行综合护理,并将2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及护患纠纷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0.36±6.13)分,护理质量评分为(91.22±7.41)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无护患纠纷发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科护理意识在医院综合护理中的作用及对护患纠纷率的影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作者:张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胆囊炎患者采取微创胆道镜和开腹手术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相关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开腹组(开腹胆囊手术)和腹腔镜组(腹腔镜胆囊手术),各40例,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腹腔镜组的各项手术指标均好于开腹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腹腔镜组患者术后肠粘连发生率低于开腹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并且在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发病率较小,临床疗效更优.
作者:鲁敬春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方案选择以及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3月-2017年4月进行治疗偏头痛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数字分配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2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中医内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72.73%(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6例),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5.46%(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1例),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内科治疗对偏头痛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田金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本次主要对氯胺酮麻醉和喉罩通气下舒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应用在小儿麻醉中的效果进行探究,旨在提高临床麻醉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手术患儿纳为本次参研的对象,从中挑选出80例患儿,将所有患儿依照麻醉差异均分为两组,即参照组与实验组,其中选取氯胺酮结合丙泊酚麻醉方案者为参照组,而给予喉罩通气下舒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麻醉方案者为实验组.麻醉后经统计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的优劣.结果: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无可比性,P>0.05;但实验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机率明显低于参照组,术后苏醒时间少于参照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喉罩通气下舒芬太尼与丙泊酚应用于小儿麻醉中的临床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建议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孙普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诱导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122例需要实施全麻手术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麻醉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麻醉,而观察组则为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诱导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R、MAP在T1、T2、T3、的时间点低于对照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诱导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不大且麻醉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殷选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B超引导下局部不同剂量MTX注射治疗剖宫产后疤痕妊娠(CSP)疗效.方法:自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两年内收治的CSP患者中选择12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20mg)、B(15mg)、C(10mg)、D(5mg)四个剂量组,每组31例,实施MTX局部注射临床治疗,观察四组疗效.结果:A组临床有效率(90.32%)较B组(67.74%)、C组(64.52%)、D组(58.06%)显著偏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mgMTX局部注射对CSP的疗效更好,因此在CSP的临床MTX局部注射中可参考使用.
作者:高祖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针对学校卫生与少儿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突出表现在卫生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卫生监督工作制度匮乏等方面,并提出等学校卫生与少儿卫生工作的相关发展对策,以期能够全面提升学校卫生与少儿卫生工作的总体质量,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与成长环境.
作者:陈雁冰;吴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我医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00例,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实验组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而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可知,实验组患者不管是在住院时间上、还是在患者满意度上都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实际的意义.结论:对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非常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
作者:廖万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结核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自2015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结核病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则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宣教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优良率及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宣教后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宣教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结核病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行健康教育能够帮助患者增强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服药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赵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双源CT全脑灌注成像及CTA检查技术对急性脑梗死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以急性脑梗死症状就诊的患者行双源CT平扫、全脑灌注成像及CTA检查,对所得图像进行全面评估.结果:36例脑梗死患者中,7例平扫发现可疑脑缺血区,29例平扫未见明显异常,36例患者行双源CT全脑灌注成像均发现脑灌注异常,CTA检查发现血管狭窄或闭塞28例.结论:DECT全脑灌注成像联合CTA检查能够准确地诊断急性期脑梗死,发现缺血半暗带的存在,并判断缺血性脑病的病因,为患者的进一步临床治疗及改善预后提供重要帮助.
作者:王勇;王秀平;田为中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