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狂犬病暴露人群的伤口处理及防治探讨

曹型碧

关键词:狂犬病暴露人群, 病毒, 狂犬病疫苗, 防治措施
摘要:目的:通过对狂犬病暴露人群伤口的及时处理探讨狂犬病的有效防治措施.方法: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168例狂犬病暴露人员为例,对于被狗或猫咬伤的病人,如果破损皮肤未被疑似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舔舐或没有出血,则对患者注射狂犬病疫苗;如果伤口被舔舐或出血,便及时进行伤口处理,并采取相关防治措施并注射狂犬疫苗.3个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狂犬病众和抗体检测,以免出现接种不成功的显现.结果:通过对我卫生服务中心160例狂犬病暴露人员进行及时恰当的处理,并按相关用药规范及时注射狂犬疫苗.没有1例暴露人员出现狂犬病,狂犬病中和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结论:狂犬病虽然目前还是不可治愈,但只要做好伤口处理及防治措施,还是可以有防范的.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与常规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析急性阑尾炎接受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与常规阑尾切除术治疗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急性阑尾炎患者40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平均分成常规组、小切口组,分别接受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与常规阑尾切除术治疗,比较效果.结果:小切口组术后切口长度、术中出血、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组,小切口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20%.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能够减小切口,加快术后恢复,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喻传宝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人文关怀护理在先心ICU术后患者中的实施与探讨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ICU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ICU护士实行人文理念的学习,对不同的患者(成人或小儿)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对家属实行人文探视.结果:实施后患者对ICU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3.7%升至98.7%.结论:人性化的服务对医疗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率,有效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付会敏;周晓琴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院内感染相关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所有患者其年龄、基础疾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手术时间、输血量、尿管留置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等情况,并研究影响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本研究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院内感染率为15.85%(13例),年龄≥56岁的患者院内感染率高于<55岁的患者,白蛋白水平<30g/L的患者院内感染率高于≥38g/L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110g/L的患者院内感染率高于≥160g/L的患者,输血量≥750ml的患者院内感染率高于<600ml的患者,手术时间≥1.96h的患者院内感染率高于<1.02h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45h 的患者院内感染率高于<35h的患者(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院内感染为多因素所引发,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低蛋白血症、尿管留置时间过长为导致其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

    作者:张小彦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观察急诊无创通气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急诊无创通气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1月到2017年2月收治的74例急诊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双盲法纳入常规组与研究组(n=37).常规组实施常规综合治疗方案,研究组实施急诊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值改善情况以及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PaCO2与PaO2值明显转变,数据对比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常规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78%,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无创通气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价值突出,能够在保证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基础上,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太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阶段康复护理进展

    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锻炼,心理干预以及家庭庭ADL训练的近况进行综述.提出尽早进行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护理和锻炼的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作者:孙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综合性康复治疗对神经内科偏瘫患者心理状态与神经功能及其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综合性康复治疗.结果:观察组NDS评分在治疗后呈明显下降趋势,ADL评分显著升高,治疗后前述指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综合性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李文娣;曲典;方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研究倍他乐克、通心络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倍他乐克、通心络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资料.基于患者的入院顺序纳入实验组与对比组(n=35).两组患者均给予硝酸酯类、阿司匹林以及他汀类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倍他乐克与通心络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患者的血脂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与对比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2.86%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检测结果更加理想,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倍他乐克与通心络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价值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兰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糠酸莫米松与他克莫司联合治疗儿童白癜风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糠酸莫米松与他克莫司联合治疗儿童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儿童白癜风患儿进行研究,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单纯糠酸莫米松治疗,观察组予以糠酸莫米松与他克莫司联合治疗,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复色开始平均时间、起效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复色开始平均时间、起效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糠酸莫米松与他克莫司联合治疗儿童白癜风的疗效显著,起效时间较短,还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助于患儿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振凯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中选取3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6例.观察组进行传统的阑尾炎切除术,研究组进行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手术切口长度上,研究组长度比观察组短(P<0.05);在术后恢复时间上,研究组比观察组用时短(P<0.05);在切口感染方面,研究组的切口感染率比观察组的低(P<0.05);在遗留瘢痕上,研究组的遗留瘢痕率比观察组的地(P<0.05).结论:对阑尾炎患者进行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不仅切口小,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术后留疤情况少,而且还能降低术后感染率,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作者:康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血液检验质量控制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

    目的:分析血液检验质量控制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接受血液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常规性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甲组和乙组检验前后的误差发生几率进行分析,实践证明,甲组和乙组的误差发生例数为6例和3例,其发生几率为15.4%和7.6%,乙组的发生几率少于甲组,数据对比后差异明显.结论:在血液检验过程中采用精细化管理措施,其效果明显,能大程度减少误差,保证管理有效性.

    作者:谯正权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药物及手术流产史与早产关联的探讨

    目的:探究药物以及手术流产史与早产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05月我院参加优生优育队列的孕妇400名,并且在孕妇受孕14周之前对其一般人口学资料、既往药物使用史和手术流产史等资料进行统计和记录.根据孕妇是否在受孕之间有用药史和手术流产史,以及次数进行分组,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孕妇的药物及手术流产史与早产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对孕妇的资料统计分析,所有孕妇的早产发生率为4.30%,孕妇自发性的早产发生率为2.43%.在用药方面,有过使用1次或者是2次药物流产史的孕妇的早产发生率为1.87%,所以孕妇有药物流产史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自身自发性早产的风险的发生;对于手术流产史方面来看,有过1次手术流产史或者是2次手术流产史的孕妇,发生早产的概率与自发性早产或者是总早产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孕妇的既往药物史是影响自身自发性早产或总早产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陶义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研究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4例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采用数字标记法将患者纳入试验组与常规组(n=37).常规组患者应用氨茶碱注射液治疗,试验组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比较组间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3%,与常规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3.78%相比,具有明显区别(P<0.05).同时,试验组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常规组患者中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组间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胺碘酮在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治疗期间的应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价值突出.

    作者:徐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方法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35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与对照两组,实验组给予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手术,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评定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结论:运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手术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治疗有更好的效果,明显降低出血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等,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蔡富贵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甲状腺根治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甲状腺根治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56例经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低钙血症的危险因素. 结果:156例中,57例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低下,56例暂时性低钙血症,3例长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单侧Ⅵ区淋巴结清扫和双侧Ⅵ区淋巴结清扫是发生轻度低钙血症的危险因素(P<0.05);全切除术、单侧Ⅵ区淋巴结清扫和双侧Ⅵ区淋巴结清扫是发生重度低钙血症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Ⅵ区淋巴结清扫是甲状腺全切除手术患者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松平;侯本新;柯延壮;陈求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肺心病心律失常48例特点及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肺心病心律失常48例特点并分析其临床.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6年3月肺心病患者52例,均在48h内行反复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然后在临床观察时确定肺心病心律失例数,并分析肺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类型及其特点,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经临床观察52例肺心病患者中有48例为心律失常患者,占总例数的92.31%.肺心病心律失常包括房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与房室传导阻滞等类型,发生率分别为66.67%、14.58%、12.50%、4.17%、2.08%.结论:心律失常是肺心病患者临床上为常见的一种症状,其严重程度与肺心病病情严重程度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通常情况下,通过肺心病病情就能够判断出心律失常严重程度,结合肺心病病因和心律失常特点,就能够对症治疗肺心病心律失常,提高肺心病心律失常疗效.

    作者:李国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重复人工流产患者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析重复人工流产患者临床护理中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的重复人工流产患者90例纳为本组参研的样本,遵循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常规组与实验组,前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后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前提下行心理护理干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抑郁和焦虑程度改善的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后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均明显减少,但实验组减少的程度大于常规组,P<0.05,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性构成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运用在重复人工流产患者中可使患者负性情绪得到迅速缓解,可保障治疗依从性得到提高,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作者:王红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海南大学和海南师范大学夏季PM2.5和PM10浓度变化特征研究

    通过对海南师范大学和海南大学附近2016年7月12日到2016年7月24日PM2.5和PM10实时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师范大学和海南大学附近大气中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上、下午时段无明显差异(P>0.05),都显著低于国家二级标准(P<0.01),海南大学PM2.5浓度和PM10浓度存在较为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性;海南师范大学和海南大学上午和下午时段大气中PM2.5浓度变化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PM10浓度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

    作者:管孝贤;顾晨;刘丽;王灵叶;杨渝;肖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用于脑挫裂伤患者对其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于脑挫裂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治疗的脑挫裂伤患者30例(入院时间:2014年5月至2017年6月),依据随机分配的方式将3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均有1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施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的分数.结果:对比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而且研究组患者的评分要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研究数据可知,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治疗脑挫裂伤患者方面要优于常规的护理干预,更值得在医疗上的广泛推广.

    作者:黄晓婧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在小儿脑性瘫痪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在小儿脑性瘫痪护理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2例小儿脑性瘫痪患儿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其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则在常规护理上加用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与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与护理前后的运动发育率.结果:经护理,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67.74%)明显低于实验组(90.32%),实验组患儿的运动发育率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早期护理效果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小儿脑性瘫痪患儿护理时,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能恢复患儿运动功能,其护理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阎玉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茵栀黄口服药、四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茵栀黄口服药、四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具体方法以及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本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收治8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以及观察组40例.对于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补液、碳酸氢钠碱化血液、蓝光照射治疗以及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对于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治疗措施的基础上给予四联活菌肠溶胶囊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对两组患儿实施治疗后,两组患儿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而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平均TBC下降值高于对照组(P<0.05),且黄疸消退时间、蓝光照射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患儿,另外,对照组中,有3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占7.5%,观察组中,有1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占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实施治疗时,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肠溶胶囊、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治疗方法,疗效显著,有利于加快黄疸消退,提高胆红素下降速度,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谢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