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支架材料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周先虎

关键词:支架, 材料, 脊髓, 修复
摘要:脊髓损伤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损伤局部上行和下行纤维以及细胞的损伤和丢失,导致的损伤平面下感觉和运动功能的减退或丧失,以及所引起的并发症,这些都对患者造成沉重的生理负担和心理压力,同时随着患病率的增加,这也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负担.本文就探究了支架材料在脊髓损伤中的修复运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加温雾化吸氧装置在危重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加温雾化吸氧装置在危重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90例危重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其中45例患者采取常规吸氧装置作为对照组,另45例患者采取加温雾化吸氧装置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3.33%比对照组82.22%高(P<0.05);研究组患者痰液粘稠度Ⅰ级发生率比对照组多;且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少;研究组血氧饱和度水平比对照组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温雾化吸氧装置在危重患者气道管理中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气道湿化情况,促进分泌物排出,安全性较高,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作者:闫雪山;崔微艳;郭梅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妊高症产后出血产妇,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提高幅度更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改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崔琼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基层医院急性中毒临床分析及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急性中毒临床效果及调查流行病学发展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全部经我院急诊科抢救和治疗的急性中毒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20~29岁的中毒患者数量多;镇静催眠中毒是急性中毒的主要原因;口服是主要的中毒途径;中毒治疗措施中催吐、洗胃及导泻都占据较高比例,皮肤黏膜清洗使用的频率较低;中毒地点以家里为主.结论:应加大对医护人员的临床毒理学培训,提升急性中毒患者诊治水平,降低患者自杀事件发生概率,提高人们生存及生活质量.

    作者:王任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人性化护理在宫颈炎护理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宫颈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我院妇科收治的116例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宫颈炎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44.83%和93.1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31%和84.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宫颈炎复发率为13.7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炎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复发率.

    作者:李才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的安全性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的安全性及预后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晚期胃癌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患者60例进行研究,其中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化疗维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卡培他滨维持化疗,对比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对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满意度为7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对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满意度46.7%,观察组在卡培他滨维持化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7%,对照组为43.3%,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晚期胃癌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取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有利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提高治疗过程的安全性,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值得推广.

    作者:宗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平喘止咳汤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析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实施平喘止咳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通过诊断后)确诊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76例纳为本组参研的样本,遵循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参照组与干预组,前者实施常规抗炎、平喘、化痰治疗;后者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实施平喘止咳汤治疗.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疗效及血气指标改善的优劣.结果:干预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2.1%显著高于参照组73.7%,且血气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临床可比性.结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实施平喘止咳汤治疗效果确切,值得推荐.

    作者:刘丽;李文昌;金兰花;李刚;何俊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腹壁缝合器联合微型腹腔镜下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优势

    目的:总结应用腹壁缝合器在微型腹腔镜下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微型腹腔镜器械联合腹壁缝合器与传统手术对比小儿行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术,总结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全部治愈,无1例复发,无精索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应用微型腹腔镜联合腹壁缝合器技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住院时间短,学习曲线短、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术中可发现对侧隐匿疝,是一种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应用的微创技术.

    作者:潘志刚;王佳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整体护理对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整体护理对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之间收治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整体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与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取常规护理手段的同时增加整体护理措施,能够获得更好的疗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出现,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戴晓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神经内科门诊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门诊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为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神经内科门诊收治的536例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对抑郁障碍患者的发病特点进行总结.结果:本组640例患者,门诊初诊抑郁障碍患病率为10.94%,其中女性、中年、无业及退休者所占比重较高;约68.57%抑郁障碍患者主诉头晕、头痛与失眠;HAMD平均评分为(16.8±4.1)分,以轻中度抑郁为主.结论:神经内科门诊抑郁障碍患者发病率较高,临床症状主要以头晕、头痛及失眠为主,临床实践中应关注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针对性的诊治措施,以此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杨博;王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究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和52例不患有糖尿病的脑梗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实施综合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关系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我院通过影像学资料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研究组中的多发性脑梗塞患者和进展性脑梗塞患者均要多于对照组.在预后方面,研究组预后不良的患者例数要多于对照组.讨论: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为病情较重、病情进展快和致残率较高的临床特点,脑尿病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消极影响较为明显,所以治疗脑梗塞要对患者血糖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对患者的血压、血脂也要进行及时的控制.

    作者:王妍;杨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大承气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晚期癌症患者便秘疗效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癌症晚期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癌症晚期便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以大承气汤灌肠保留灌肠,对照组给以温盐水+石蜡油灌肠,连续7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便秘、腹胀、纳差等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有效率90.2%,对照组56%,两者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加味大承气汤可促进直肠肿瘤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

    作者:周文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喉癌患者术前的护理体会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症状有声音嘶哑、咳嗽、痰中带血,短期可有呼吸困难,目前多主张手术加放疗的综合治疗.有效的术前护理干预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确保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现将喉癌术前的护理经验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13年1月-2017年9月共收治喉癌患者30例,男25例,女2例,年龄40~72岁,平均57岁,次全喉切除术及部分喉切除术.2 术前护理2.1 心理护理:癌症对患者造成极大的恐惧感,手术创伤大,术后要佩戴气管套管,甚至终身带管,部分全喉切除患者造成语言永久性丧失,患者难以接受,因此常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想法和要求.关心和同情患者,合理解释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建立起治愈疾病的信心.

    作者:李文雪;陈利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消肿止痛合剂预防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消肿止痛合剂预防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骨折手术患者28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阿司匹林,观察组为消肿止痛合剂,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9.29%,对照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5.71%,组间比较,观察组更低.结论:消肿止痛合荆预防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降低了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值得应用.

    作者:刘志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药炮制质量对药效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中药炮制质量对药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中药治疗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炮制质量较高的药材,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药效发挥.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炮制质量对药效发挥有着重要作用,质量越好的炮制药物能够提高治疗效率并降低不良反应率,值得临床广泛研究.

    作者:翟俊峰;甄怀攀;侯德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和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与剜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前列腺增生患者中随机选取94例,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达显效、有效疗效等级的患者共计45例明显多于对照组37例,临床治疗有效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8.104,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能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张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牙周翻瓣术和龈下刮治术用于治疗牙周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在牙周病患者治疗中采用牙周翻瓣术和龈下刮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范围限定在本院2016年1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80例牙周病患者中,采用平均分配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牙周翻瓣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龈下刮治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牙周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槽骨吸收有效性、生活质量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前牙周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等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1个月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患者牙槽骨吸收率为95.0%,对照组患者牙槽骨吸收率为92.5%,无显著差异(P>0.05);④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牙周翻瓣术和龈下刮治术两种治疗方法对牙周病患者均具有显著疗效,但相对而言,龈下刮治术创伤小,操作简便.

    作者:门磊健;张振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分期肩周炎的临床特征及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分期肩周炎的临床特征及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治疗肩周炎的180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比较组和研究组,每组各90例,比较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则根据患者的肩用炎分期采用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患者肩周炎的疼痛、运动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9%,显著优于比较组的86.7%,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肩周炎的疼痛、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比较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患者不同分期肩周炎的临床症状采取针对性的康复治疗不仅治疗效果显著,而且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并改善了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华;张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循证护理对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干预对预防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70例进行观察分析,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循证护理干预,后对比术后切口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切口愈合率、生活质量、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均更优,P<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有积极临床价值.

    作者:王欢;张宏婷;高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的研究

    目的: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神经外科接收的40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4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记录每位患者的手术记录、基本资料和医院感染等相关情况信息,找到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和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本文研究的40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当中出现医院感染的患者人数为11例,感染率为2.75%;不同的影响因素小组间患者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具有显著地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患者的感染部位不同,主要包含8例呼吸道感染(72.7%),2例切口感染(18.2),以及1例泌尿道感染(9.1%).结论:神经外科手术之后发生感染的情况和上述危险影响因素相关.强化术前、术中和术后不同时期医院的安全质量管理,保证全部医疗设备在使用时处于无菌状态,同时医生需尽可能降低手术时间,此外手术之前对患者使用适量的抗生素可以有效控制患者感染灶,从而显著降低患者的神经外科手术医院感染几率.

    作者:曾科;雍文盛;李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普外科手术后期并发脑梗死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总结普外科手术后期并发脑梗死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指导医生在手术之前以及手术之后对患者产生脑梗死风险进行评估提供有力的依椐,同时做好积极预防工作.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方式对我院在以往所接诊的普外科手术后期产生脑梗死患者资料100例,利用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通过统计分析显示,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手术期间低灌注属于普外科手术后期并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普外科手术期间需要有效监测并且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防止或是减少低灌注操作,手术之前有效控制血糖、血压以及血脂水平,能够显著减少手术后期并发脑梗死的风险.

    作者:江海艳;方想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