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obath结合调神止痉法针刺、体感音波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肢体痉挛27例

翟伟;杜革术;孟雨竹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痉挛性偏瘫, Bobath疗法, 调神止痉法, 体感音波疗法
摘要:目的:观察Bobath疗法结合调神止痉法针刺和体感音波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各30例,对照1组采用Bobath加调神止痉法针刺治疗,对照2组采用Bobath加体感音波治疗,治疗组采用Bobath加调神止痉针刺及体感音波治疗.对3组患肢治疗前后的痉挛程度、运动功能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简化Fugl-Meyer评定法(FMA)进行评定,统计3组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89%,对照1组为82.14%,对照2组为74.07%,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FMA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调神止痉法针刺联合体感音波疗法、Bobath的综合疗法可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痉挛状态,提高患肢运动功能.
湖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知识链的《方剂学》教学研究

    《方剂学》是中医药学理、法、方、药知识体系中的重要课程,将知识链理论引入《方剂学》教学中,便于学生对前期中医基础知识及同期或后期中医经典、临床知识链条进行梳理和整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完整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本文从教学目标、绘制思路、绘制要求、取得成效等4个方面探讨知识链教学法在《方剂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刘宏艳;年莉;付姝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结直肠腺瘤息肉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概况

    好发于大肠的肿瘤大多与饮食习惯和排便习惯密切相关,而大肠腺瘤常被视为大肠癌变的信号,尽管前者属于良性肿瘤,发源于上皮细胞,但是在环境的刺激下发生恶变的风险较高,平均癌变率为3%~27%,多数患者常在5 ~15年后发展为恶性肿瘤[1].大肠腺瘤主要发生于结肠区,其中近端结肠和左半结肠为高发区域.患者的首发症状常为无规律、无诱因的腹痛、腹泻,随着疾病的进展可能会出现便秘、里急后重,部分患者还可出现便血症状.现笔者将就该病的中西医临床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方美花;仝欣;陶智会;于小伟;李敏;李静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肝癌患者的中医综合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在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采用穴位贴敷、中药灌肠、中药热庵包、贴膏等对肝癌患者实施治疗,对癌性疼痛、腹胀、黄疸、肝性脑病、便秘、发热等症状采取中医综合护理,制定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疼痛评分表、生存质量评分表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分,评价治疗与护理结果.结果:患者对我院护理人员及制度总体较为满意,给予中医综合护理后患者疼痛评分较治疗与护理前明显降低,生存质量评分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中医综合护理,肝癌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能减轻患者痛苦,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楚华;段亚芬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孕前益肾活血中药联合孕后安胎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肾虚血瘀证30例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中药孕前调理联合孕后安胎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肾虚血瘀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28例在计划妊娠前3个月开始口服维生素E胶囊和叶酸片,自确诊妊娠后开始予以黄体酮联合补肾固冲类中药保胎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于计划妊娠前3个月开始予以益肾活血中药进行孕前调理,至妊娠时止.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对照组为64.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成功率治疗组为56.67%,对照组为28.5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活血中药孕前调理联合孕后安胎有助于提高肾虚血瘀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妊娠成功率.

    作者:苏健球;刘桂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治疗寒饮停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30例

    目的:观察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寒饮停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期寒饮停肺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综合疗效、肺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症状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症状积分及肺功能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寒饮停肺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廖涛;李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针刺治疗妈富隆诱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验案1则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属缺血性脑血管病范畴,是指颅内静脉窦形成血栓,引起窦腔狭窄、闭塞,脑静脉血回流和脑脊液吸收障碍,继而引起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以及相应局灶症状的一组疾病.本病是脑静脉血管疾病的特殊类型,约占全部脑血栓形成的3.5%[1],临床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精神或意识障碍等,预后差异较大,不良结局比例较高,多数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2].笔者采用针刺治疗1例因口服避孕药诱发的CVST,疗效肯定,现总结介绍如下.

    作者:胡琮琦;王敏;张昕垚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吴深涛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用药规律分析

    目的:探讨吴深涛教授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用药规律.方法: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医堂门诊系统筛选出吴教授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病例(2012年4月至2016年4月)及方剂175个,借助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采用软件集成的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熵层次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吴教授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中药组方规律及经验.结果:用药频次60次以上的药物为川芎(132次)、夏枯草(121次)、甘草(92次)、香附(92次)、当归(86次)、炒白术(81次)、茯苓(72次)、白芍(67次)、玄参(66次)、柴胡(63次)、鳖甲(60次).设置支持度个数为35,置信度0.95,得出频次69次以上的药对为:夏枯草与川芎(108次)、川芎与香附(82次)、川芎与当归(77次)、夏枯草与香附(75次)、川芎与炒白术(70次)、夏枯草与川芎合香附(69次).结论:吴教授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主要以“活血软坚,疏肝健脾化痰”类药物为主,并可演变出核心组合10个,新处方5个,从而为中医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提供了用药依据.

    作者:王兰芬;吴深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针灸治疗脑血管疾病后构音障碍的研究概况

    构音障碍是指因发生器官神经、肌肉的器质性病变,造成发声器官的肌肉无力、肌张力异常和运动不协调等,而出现的发声、发音、共鸣、韵律等异常,表现为发声困难、发音不准、吐字不清,音调、语速、节奏等异常,以及鼻音过重等言语听觉特征的改变[1].构音障碍是假性球麻痹的常见临床症状之一,常发生在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期.其狭义主要是指运动型构音障碍,主要包括:迟缓型构音障碍,痉挛型构音障碍,运动失调型构音障碍,运动过少型构音障碍,运动过多型构音障碍,混合型构音障碍[2].中医学认为中风后构音障碍当属“喑痱”“噎嗝”等范畴,是由于痰浊、瘀血阻滞脑络舌窍,以致舌窍筋脉失养、气血不通,发为本病,其病位在脑,累及舌咽.针灸具有舒筋活络、通窍开音等功效,在中风后构音障碍中应用广泛,现将近5年针灸治疗脑血管疾病后构音障碍的研究概况做如下综述.

    作者:陈琴;袁振洁;余曾芳;黄曾;郝晓婷;周建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杨少锋运用柴胡桂枝汤治疗伤科疾病验案3则

    柴胡桂枝汤源于《伤寒杂病论》第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柴胡桂枝汤由小柴胡汤加桂枝汤化裁而来,原方含桂枝、芍药、黄芩、人参、甘草、半夏、生姜、大枣、柴胡,共9味,方中桂枝汤善解肌祛风,调和机体之营卫,多用于解太阳之表证;小柴胡汤功于和解少阳,以利枢机,尤擅治半表半里之证.该方适用于“太阳表证未解,邪又入里侵犯少阳的太阳少阳合病”[1].笔者(第一作者)谨记录导师杨少锋教授于临床上运用柴胡桂枝汤之病案,以学习思考,现介绍3则治疗伤科疾病具代表性之验案如下.

    作者:陈龙;杨少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熊辉论治痛风性关节炎经验

    介绍熊辉教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经验.熊教授认为湿热蕴结是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病机,重视痛风性关节炎的分期辨证.急性期湿热蕴结,痹阻关节,治以清热利湿为主,方用蠲痹历节清方治疗;慢性缓解期久病入络,常加以虫类药以搜骨去风.同时在饮食及生活习惯方面注意预防调护.附典型案例1则以佐证.

    作者:舒杨;陆小龙;向黎黎;熊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何泽云自拟二冬汤治疗慢性肾脏病验案2则

    何泽云教授是湖南省著名的中医专家,精研岐黄医术,师古而不泥古,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自拟二冬汤治疗慢性肾脏病,临床上颇具疗效.现将其典型病案2则介绍如下,以飨同道.1膜性肾病患者,男,32岁,2017年3月9日初诊.主诉:发现蛋白尿1个月余.患者诉1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尿中出现泡沫,遂至当地医院进行检查,查尿常规示尿蛋白(3+),潜血(+),在深圳市某医院行肾活检提示膜性肾病Ⅱ期.患者拒绝服用激素治疗,现为求中药治疗前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现患者无特殊不适,纳可,寐安,二便调.

    作者:王雅晴;何泽云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RPH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术治疗老年Ⅱ、Ⅲ期内痔合并直肠内脱垂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术治疗老年Ⅱ、Ⅲ期内痔合并直肠内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Ⅱ、Ⅲ期内痔合并直肠内脱垂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RPH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术治疗,对照1组采用RPH术治疗,对照2组采用硬化剂注射术治疗,观察3组综合疗效及肛管直肠压力变化等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治愈率治疗组为93.33%,优于对照2组的83.33%;术后2个月,治愈率治疗组为96.67%,优于对照1组的80.00%与对照2组的6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肛管舒张压、肛管大收缩压术前术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肛管直肠压力各项指标治疗组与对照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PH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术治疗老年患者Ⅱ、Ⅲ期内痔合并直肠内脱垂具有安全无痛苦、并发症少、疗效确切、临床操作简便、可重复操作和费用低廉等优势.

    作者:何芝;谭金枝;刘贵学;周明亮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糖尿病相关认知损害与中医药治疗概况

    糖尿病是以胰岛素相对或者绝对缺乏而引起血糖升高的一种代谢性疾病.目前对于糖尿病在视觉、神经以及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相对较多,而对于糖尿病引起的认知功能损害知之甚少.与血糖正常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在合并认知损害和痴呆方面存在更高的风险.甚至有研究认为糖尿病可以作为痴呆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某些降糖药物,比如噻唑烷二酮类和二甲双胍类可减缓痴呆病程的发展,但由于药物的毒副作用使其在临床的应用中存在依从和功效上的局限性.已有研究证明中医药治疗对预防和改善糖尿病相关认知损害方面具有潜在积极作用[1].本文旨在讨论糖尿病与认知损害的关系及病理机制,并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相关认知损害及痴呆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刘媛;刘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引火汤治疗脑系疾病临床应用举隅

    引火汤早为清·陈士铎在《辨证奇闻》中用于治疗阴虚所致的咽喉疼痛症,后世在临证中多沿袭用于此证的治疗,常获奇效.该方组成为熟地、麦冬、天冬、巴戟天、茯苓、五味子,共奏大剂滋水、引火归元之功.笔者在对脑系相关疾病的诊治过程中,针对凡辨证为阴虚阳亢、虚火上炎之眩晕、头痛、不寐、中风、颤证等,用引火汤加味进行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举验案如下.

    作者:陈隐漪;肖辉;姜山;顾宝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电针对偏头痛大鼠血清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观察偏头痛大鼠炎症因子的表达及电针干预对其的影响,探讨电针在偏头痛中发挥镇痛效应的相关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电针组,每组8只.采用电刺激右侧三叉神经节制备偏头痛模型,取右侧“风池”“外关”穴进行电针治疗,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浓度.结果:血清TNF-α、IL-1β、IL-6浓度模型组、模型+电针组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模型+电针组较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电针干预可降低偏头痛大鼠血清TNF-α、IL-1ββ、IL-6浓度,这可能是电针在偏头痛中发挥镇痛效应的相关机制之一.

    作者:张慧;何胜东;潘晓燕;张丰正;李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健脾化浊汤治疗冠心病合并脂肪肝脾虚痰瘀证30例

    目的:观察健脾化浊汤治疗冠心痛合并脂肪肝脾虚痰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冠心病合并脂肪肝脾虚痰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健脾化浊汤加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常规治疗.观察2组的各方面疗效和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肝脏彩超分级、血脂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浊汤治疗冠心痛合并脂肪肝脾虚痰瘀证,疗效显著,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袁恒佑;丁秀丽;尹萍;刘建和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张智龙运用养血柔肝针法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经验

    介绍了张智龙教授运用养血柔肝针法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经验.认为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基本病机为肝郁克脾,脾失健运,痰瘀内生,气血生化不足,肝无所藏,肝血不足,魂无所归,痰浊上扰及久病气血亏虚,阳不入阴所致,证多属肝郁痰瘀,临证从肝论治,因肝脾同居中焦,生理及病理关系密切,故强调培土荣木法,创立养血柔肝针法运用于临床.

    作者:邢晓彤;张智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大肠癌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大肠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我国高发癌症,位居恶性肿瘤死因的第2位[1].大肠癌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大便习惯或大便性状的改变,有黏液脓血便、血便、腹胀和腹痛等.大肠癌的治疗原则是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因大肠癌的早期诊断率较低,放大多数患者确诊大肠癌时已是中晚期,因此多数大肠癌患者需给予化学治疗[2].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有增加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本文就中药治疗大肠癌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作者:刘佳丽;杨坤;孙平良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附辛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阳气亏虚证4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附辛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阳气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稳定型心绞痛阳气亏虚证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附辛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和心电图疗效.结果:2组临床综合疗效、心电图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附辛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阳气亏虚证有较好疗效.

    作者:彭仲祥;张保国;温淑端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筋痹证治研究概况

    五体即皮、肉、筋、脉、骨,是中医学理论中构成人体的五大结构,内连五脏六腑,外达皮肉关节,与人体的运动息息相关.利用五体辨证,可以更好地阐明骨关节疾病及运动损伤的证治.五体中筋的相关疾患——筋痹,在临床中表现极为广泛,其概念早见于《内经》,所论原文有四处,分别是“少阳有余,病筋痹,胁满”(《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素问·长刺节论》)、“以春遇此者为筋痹……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肝脉……微涩为瘼挛筋痹”(《素问·痹论》),涵盖了筋痹的基本病因病机和治则.经后世医家不断补充、发展,基本形成了一套关于筋痹的理论体系.笔者对五体中的筋痹证治进行如下综述,以期对五体辨证体系进行初步的探究.

    作者:高超;崔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湖南中医杂志

湖南中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