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晚期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及自然转归状况分析

张雅琴

关键词:妊娠晚期, 人乳头状瘤病毒, 高危型, 自然转归
摘要:目的:研究妊娠晚期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 -HPV)感染与自然转归状况。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我院接受孕期产检与分娩的产妇2875例,分别于孕前1年和分娩前行液基细胞学检测与宫颈 HR -HPV DNA 检测。统计 HR -HPV 的感染率与影响因素,通过随访了解自然转归状况,对持续感染者行病理学、阴道镜、细胞学检查。结果:共530例孕妇感染 HPV ,感染率为18.4%,不同年龄段与产次的孕妇感染率无显著差异,P>0.05;孕次达到或超过3次者的 HR - HPV 感染率为21.0%,大于3次以下者(16.0%),差异显著,P<0.05。1年后共450例感染者接受随访,其中115例孕妇的 HR -HPV DNA 检测仍然为阳性,持续感染率为25.6%。随访产妇中行剖宫产者与顺产者的持续感染率(27.0%和17.6%)无显著差异,P>0.05。细胞学检查显示,HR -HPV 持续感染者中,74例为正常/炎症,另外 HSIL 3例,LSIL 5例,ASCUS 33例。41例异常者的病理学检查显示,CINⅠ13例,CINⅡ3例,CINⅢ6例,炎症/湿疣变19例。结论:孕次达到或超过3次者的妊娠晚期感染 HR -HPV 的几率较高,分娩后大部分孕妇会 HR -HPV 转阴,分娩方式不会影响自然转归,对于持续感染者需行病理学、阴道镜、细胞学检查,避免病情恶化。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阴道炎治疗进展及相关问题研究

    阴道是女性的连接子宫的重要通道,健康正常女性的阴道具有天然的预防作用,能够对病毒的入侵进行有效的抵抗,但是当该功能遭到破坏时,病原侵入阴道,即会引发阴道炎。而按照患者病因和病原体的区别,有10多种不同的阴道炎类型,本文中笔者现就临床常见的阴道炎的临床治疗进展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其治愈标准等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旨在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陈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影响儿科护患沟通因素及对策

    儿科护理人员面对的是特殊群体,儿童表现直率,对社会还没有很高的认识,并且不善于将自己表达出去,儿童的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着护理人员的护理,在现实的护理中,儿科的护士扮演着多种角色,一方面直接扮演者儿童的护理人员,另外一个方面扮演着儿童的代言人,还扮演着儿童的教育者,所以,儿科护士在工作中,要掌握多方面的技巧,提高儿科护理的质量。

    作者:赵海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子宫腺肌症的患者40例,按照随机分组对照原则将本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痛经改善情况以及子宫体积、血红蛋白和血清CA125的改善情况,并且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痛经症状以及血清CA125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子宫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治疗子宫腺肌症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迎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都匀市社区学龄前儿童营养性疾病调查分析与营养教育干预

    目的:对都匀市学龄前儿童营养性疾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与营养教育干预。方法:利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都匀市三所幼儿园968例学龄前儿童作为观察对象,对其营养性疾病进行调查分析,并对营养教育干预前后儿童的营养性疾病患病率进行比较。结果:营养教育干预后学龄前儿童营养缺乏(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3.32%,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1.79%)、营养过剩(超重3.31%,肥胖2.07,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0.83%)患病率明显低于营养教育干预前儿童营养缺乏(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7.10%,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8.05%)、营养过剩(超重7.02%,肥胖5.58%,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2.17%)患病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营养教育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学龄前儿童家长及幼儿园工作人员的膳食知识,降低儿童的患病率,社区服务中心及政府应予以大力支持。

    作者:陈晓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护士分层管理管理模式对于提升护理质量管理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3月~2015年3月间护理工作人员60名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管理模式对于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结果:经过本院分组研究,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显著较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士的实际操作能力、理论知识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护士分层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薛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颅脑外伤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策略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48例外伤性癫痫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发现癫痫症状极其先兆,配合药物治疗与规范护理,以预防控制癫痫发作,保证急救的有效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48例脑外伤性癫痫患者发作均得到良好控制。结论:加强脑外伤性癫痫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也有利于脑外伤后癫痫发作的控制。

    作者:龚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谈雾霾来袭之科学运动

    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类生存环境与健康,通过科学运动增强体质可以有效抵抗“雾霾”。通过分析雾霾的危害指出在雾霾严重时应避免户外活动;建议根据PM2.5指数,选择适宜的户内外结合方式;推广适合大众的室内锻炼方式,控制室内空气质量,达到增强体质抵御雾霾的实效。

    作者:方然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危重症病人胃肠功能障碍与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危重症病人的胃肠功能障碍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46例胃肠功能障碍危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46例非胃肠功能障碍危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胃肠功能障碍与患者预后的相关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 APACHEⅡ评分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为45.7%,较对照组的19.6%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34.8%,较对照组13.0%显著升高( P<0.05)。结论:危重症病人的胃肠功能障碍对其预后具有严重不利影响,应对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及时治疗。

    作者:陈显中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减轻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于采取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方式,并对其临床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应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外科患者176例,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后给予其常规性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主要包括疼痛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健康佳偶等等,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的情况进行观察并对比。结果:经过护理,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1.82%,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7.73%( P<0.05);在满意程度方面,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0.45%,也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0.91%(P<0.05)。结论:对于应用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后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起到十分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明显地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与护理质量,便于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出院,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对其进行推广并应用。

    作者:陈巧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脊柱侧弯患者焦虑状况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脊柱侧弯患者的焦虑状态及可能的相关因素(包括应对方式、人口社会学情况、疾病情况)。方法:应用问卷调查法,对某医院骨科门诊及骨科病房诊断为脊柱侧弯的50例患者进行调查,并作相关分析。结果:脊柱侧弯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年龄、职业及患者的诊断、既往史、畸形程度、病程是患者产生焦虑状况的相关因素,而应对方式则与焦虑状况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针对脊柱侧弯患者的焦虑状况,应加强脊柱侧弯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正确认识,给予患者良好的心理和社会支持,以提高其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赵风娜;彭虹菊;霍丽涛;董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三种消毒剂对乙肝病毒消毒效果实验研究

    现阶段,在消化系统各种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当中,胃镜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诊疗方式,并且已经成为治疗胃肠道和胰胆管道病症微创治疗的可靠手段之一。然而,在胃镜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所带来的消毒措施和感染等问题也被越来越重视,对胃镜及其附件进行消毒和灭菌是防止病原体出现交叉感染的关键。为此,本文对三种消毒剂对乙肝病毒的消毒效果实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为临床工作的开展提供可参考的科学依据。

    作者:李丽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妊高症剖腹产术后宫腔内放米索预防产后出血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妊高症剖腹产术后宫腔内放米索对于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间在本院进行剖宫产的产妇70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将本组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的患者产后予以催产素宫体注射,并且在术后予以静脉滴注维持;研究组的患者产后于宫腔内放米索前列醇。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压的变化、术后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等。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术后血压呈下降趋势,对照组患者相对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研究组患者产后阴道出血量明显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于妊高症剖腹产术后向宫腔内放置米索不仅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并且不良反应较轻,其对于妊高症剖腹产产妇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吴翠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额叶底部脑挫裂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社会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社会因素和护理干预对额叶底部脑挫裂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性。方法:对2010年01月-2012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175例额叶底部脑挫裂伤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社会因素分析病予以对症护理,总结护理和社会因素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情况。结果:年龄高(>50岁),文化程度和社会地位低,未婚以及家庭关系不和睦是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而与住院的时间长短无明显的关系;在生活质量维度评分和 FACT -G评分方面,干预前后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文化差异、家庭社会环境等是影响额叶底部脑挫裂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因素,而护理干预则有助于缓解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汪静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

    目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分别行奥美拉唑以及泮托拉唑治疗,观察资料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5年2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2例,按照数字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奥美拉唑组与泮托拉唑组,每组各41例。对奥美拉唑组患者行奥美拉唑治疗,对泮托拉唑组患者行泮托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奥美拉唑组患者与泮托拉唑组患者在症状缓解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方面的数据比对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即 P>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治疗效果方面,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并无明显区别,但相对而言,泮托拉唑不会对患者的肝细胞色素酶活性造成不良影响,不会阻碍人体内其他药物的代谢,且成本相对较低,总体应用性能更为显著。

    作者:袁志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之间我院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ACG)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常规+心理护理,比较其心理焦虑与抑郁程度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与焦虑心理,评分值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的抑郁与焦虑程度均得到改善,占100%,高于对照组(分别占82.0%和86.0%),P<0.05。结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减轻其心理焦虑与抑郁程度,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其治疗配合度,值得推广。

    作者:吴永会;张雪;胡美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骨科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204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采用中医骨科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到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04例老年骨性关节炎的患者,经过医院内部审核同意,将204例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中医药疗法,主要包括服用中药、推拿拔罐、针灸等中医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口服药物疗法-阿西关辛治疗。结果:经过对比后发现实验组比对照组的有效率要高出很多,并且两组之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对比当中会涉及到视觉模拟评分可以用 VAS表示;骨性关节炎功能评分可以用使用 JOA ,在治疗当中我们发现实验组患者 VAS比对照组要低一些,JOA 要比对照组高一些,经过对比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效果比较明显,无不良反应,在临床治疗中深的广大患者使用。

    作者:杨建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两种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牛肺表面活性物质和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及安全性差异。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5年7月收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共60例,随机分为A组(30例)和B组(30例),分别给予牛肺表面活性物质和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A 组和B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5.26±1.04)d,(4.11±0.87)d ;B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 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12h血气分析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牛肺表面活性物质和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及安全性接近,但猪肺表面活性物质可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梦妮;廖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产房护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产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产科产妇120例,均为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应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日常护理中引入风险管理(观察组,n=60)与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n=60)实施成效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的产妇护患纠纷投诉率、风险事件率均低于对照组,产妇风险因素认知率、综合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产房护理工作中引入风险管理模式,可显著降低风险事件率和护患纠纷率,提高风险事件管控水平和患者满意度,有非常积极的实施价值。

    作者:邓云秀;杨春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认知护理对乙肝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干预作用研究

    目的:探究认知护理对乙肝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100例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对实验组给予认知护理以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的效果作比较。结果:实验组在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乙肝患者认知护理,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为乙肝患者的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志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39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中采用超声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本院近年来共运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39例,并以此作为临床资料,随机选择本院以往运用传统解剖定位实施麻醉的39例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种麻醉方式在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在对观察组患者运用超声引导定位的方式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之后,其麻醉药物起效时间、镇痛效果均明显优于采用传统方式的定位麻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其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运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麻醉起效时间相对较短,镇痛效果相对较高,麻醉期间的安全性相对较高,值得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家靖;陈志良;左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