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0例心脏支架植入病人围术期的护理及研究

龚华秀;马瑶;刘欢

关键词:心肌梗死, 支架植入, 围手术期
摘要:目的:减少病人疼痛,促进术后康复.方法:给予2014年10月-2015年9月某心内科50例心脏支架植入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病人健康状况有所改善,出院时满意度达91.92%.结论:与入院时比较,出院时病人血压有所改善,置信水平为0.05时,收缩压有显著性差异,舒张压无显著性差异;病人疼痛感有显著性差异.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口腔溃疡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探讨护理干预在口腔溃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口腔溃疡患者90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45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给予常规性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患者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溃疡愈合时间为(3.6±0.5)d,对照组患者溃疡愈合时间为(5.6±0.7)d,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3%,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7.8%.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口腔溃疡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冯惠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DHS与PFNA治疗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DHS与PFNA治疗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5年1月接诊的转子间骨折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DHS组与PFNA组,每组各45例.DHS组采用DHS内固定进行治疗,PFNA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通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PFN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DHS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PFNA固定术较DHS固定术的疗效更明显,是较为理想的固定方式,患者治疗时,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性选择.

    作者:夏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麻腮风疫苗在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控制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麻腮风疫苗在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控制中的效果.方法:某市某小学于2013年5月暴发了一起流行性腮腺炎,医护人员及时给予疫区人群麻腮风疫苗接种治疗,观察疫情控制情况.结果 :某小学学生共有187例应急接种,接种率为95.41%,一个月内疫情就完全被控制.结论:在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控制中,麻腮风疫苗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王志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频发室性早搏50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室性早搏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参松养心胶囊的疗效.方法:7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在控制感染、治疗原发病及伴发疾病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1.2 g口服,每日3次,参松养心胶囊,每次4粒,3次/d,对照组(26例);均3周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部分心功能指标、室性早搏消失情况均好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芪苈强心胶囊与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的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刘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浅析甲肿散与甲状腺素片治疗良性多发性甲状腺结节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甲肿散和甲状腺素片对良性多发性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良性多发性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单纯甲状腺素片、甲状腺素片+甲肿散进行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为52.50%、82.5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甲状腺结节大横截面直径缩小程度上,观察组缩小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甲状腺素片和甲肿散对良性多发性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更为确切的治疗效果.

    作者:郑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侯马市学校卫生管理和监督工作现状调查

    为全面掌握全市学校卫生管理和监督工作现状 ,进一步加强全市学校卫生工作 ,保障全市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我们于 2015 年3 月-11月对全市57所中小学的学校卫生管理和监督工作现状进行了调查 ,结果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侯马市现有的57所中小学 ,其中小学44所 ,中学12 所 ,职业高中1所 ;寄宿制学校13所.

    作者:许桂霞;郝春桂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评价药物洗脱支架术后再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原因

    目的:过了药物洗脱支架术,但是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本文对原因进行探究.方法:根据本医院的11位患者的病情对发病的原因进行研究,这11位病人都接受过冠脉支架的接入治疗,并且接受了药物涂层支架,一共是2位女星患者,9位男性患者.在进行研究的时候,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的技术对于病人的血管进行检查,对于病变进行研究.结果 :在进行检查之后,11位病人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结论: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的技术发现,支架的贴壁不良以及支架新生的硬化斑块的破裂致使病人再发冠脉综合征.

    作者:赵智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十二指肠后壁溃疡大出血18例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探索十二指肠后壁溃疡大出血佳手术治疗方案.方法:选择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18例十二指肠后壁溃疡大出血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观察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本组患者进行不同手术治疗,而达到佳治疗效果.结果 :体质不同,溃疡出血部位不同,有无瘢痕形成,手术方法不同,治疗效果不同.结论:十二指肠后壁溃疡大出血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病,检查相对复杂,手术难度大,必须有足够经验才能准确诊治,临床上经验丰富的医师,认真细致的检查,合理科学的治疗方案,才能取得好的治疗效果,以上方法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吴双寿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不同化疗方式联合中药及手术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化疗方式联合中药及手术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20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随机平均分组治疗,两组患者均联合中药及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超选择动脉灌注化疗,对照组采用全身静脉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具有较好的疗效,研究组患者有效缓解率9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有效缓解率79%,具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均较少,及时对症治疗后消失,两组患者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超选择动脉灌注化疗较全身静脉化疗疗效更为显著,不良反应少,新辅助化疗方式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与研究.

    作者:徐艳艳;陈静;张军;李迎花;杜丹;赵慧;侯文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糖尿病患者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探究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2.50%,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促进护理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作者:朱晓丽;谷祥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6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护理方法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4年1-6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心理、饮食、血压及并发症等方面实施术后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结果 :通过有效的术后护理干预,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痊愈40例,部分恢复,生活可自理者15例,需借助扶拐行走者8例,死亡2例,总体生存率为96.9%.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有效的术后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韦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70例临床总结

    目的:探讨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来治疗的14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研究,按照双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临床效果.结果 :西药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1%,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治疗组患者有效率为93%.两组差异P<0.05,有统一意义.结论: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安全、有效,有推广使用意义.

    作者:段太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论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全方位护理措施及其重要性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护理措施及其重要性.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科收治的61例老年性痴呆患者,其中男42例,女19例,对其采用心理、安全、康复、饮食、防治并发症等全方位护理措施.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评分方法对其入院时和出院时进行评分.以入院时作为对照组.出院时作为实验组.结果 :出院时大部分患者认知、生活、饮食等能力都较入院时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本病无特效药物及其它治疗办法,采用专业的护理措施对于延缓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极为重要.

    作者:李芳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论加强公共卫生疾病控制的有效途径

    公共卫生疾病对对社会公众的生命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为了有效地保障社会稳定发展,降低突发公共卫生疾病对人们的影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对公共卫生疾病的控制与管理.虽然我国对公共卫生疾病的相关管理与控制工作初见成效,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还是存在着管理机制不健全、公共卫生疾病控制力度不够等问题.为了加强对公共卫生疾病的控制与管理,全面的促进社会健康稳定发展,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强化对其控制与管理.本文基于此种现状,对加强公共卫生疾病控制的有效途径进行探讨与分析,希望为公共卫生疾病控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唐德雄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悬吊经皮穿针固定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悬吊经皮穿针固定术的术前与术后护理要点.方法:2008年1月-2014年6月,我院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的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入院后开始全程护理干预,严密观察,精心护理,正确的康复训练,同时做好出院指导.结果 :本组128例均获随访,全部骨性愈合,肘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8.4%.结论: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行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具有创伤小,骨痂生长速度快,手术后局部只留两个针眼,深受患儿家长的接受.患儿入院后开始全程护理干预,对患儿的功能恢复和预防并发症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患儿在整个骨折治疗过程中必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王芳;姚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疗效相关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和康复过程.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脊髓性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康复疗效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ADL作为临床康复疗效评价指标,对比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康复介入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康复疗效呈负相关,住院费用、损伤程度、损伤节段等于康复疗效呈正相关.结论:通过尽早开展康复训练治疗,针对性预防并发症,完善医疗制度以减轻患者负担,能有效提高脊髓损伤的康复疗效.

    作者:徐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黄褐斑的治疗进展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表现为对称性分布、形状不规则的淡褐色斑.本病病因不明,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或特效治疗.黄褐斑严重影响患者的美容,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黄褐斑目前的各种治疗方法进行了综述.

    作者:张琼翔;朱希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两种雾化吸入法在肺炎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肺炎患儿的治疗中两种雾化吸入法治疗的效果对比.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160例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采用压缩雾化机吸入法治疗)和观察组80例(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法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症状改善和住院的时间以及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肺部罗音、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和住院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肺部罗音、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和住院的时间,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53例,66.25%)明显低于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73例,91.25%),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肺炎患儿的治疗中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法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压缩雾化机吸入法,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蒋兴义;王建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心理护理在胃溃疡大出血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胃溃疡大出血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方法抽取我院71例胃溃疡合并大出血老年患者,根据其接受的护理干预方法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专项心理疏导,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80.56%),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及时对胃溃疡大出血老年患者开展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就诊满意率,对缩短止血治疗时间具有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海庆;朱素珍;王正群;刘绪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超声波臭氧雾化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超声波臭氧雾化在临床治疗阴道炎的疗效进行探讨和研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01月份-2015年01月份在我院进行阴道炎治疗的患者80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治疗时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超声波臭氧雾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复发情况以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36%,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1.59%;观察组治疗后的症状缓解时间为2.00-0.60d,复发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症状缓解时间4.10-1.20d,复发率22.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阴道炎治疗时,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超声波臭氧雾化治疗能够快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症状,其操作方便,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安全性高,对提高疗效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印文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