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病临床护理中的情感交流方法研究

陈晨;卢双莲

关键词:老年病, 临床护理, 情感交流
摘要:目的:通过对于老年病临床护理中的情感交流方法的分析,更好的促进我国老年病护理的质量。方法:将我院2013年至今收治的100位老年病患者,作为观察的对象,根据患者情感交流的需求,采用一定的护患交流的方法,从而更好的减轻患者焦虑和恐惧的心理。结果:100位老年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达到99%。结论:对于老年患者,采用情感交流的方法进行病临床护理,不仅可以减轻患者恐惧的心理,使其更好的配合治疗;同时也能更好的保证护理质量,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宁洱县2013-2015年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和评价宁洱县人群麻疹免疫抗体水平及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为制定控制和消除麻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分层和整群抽样的原则,随机抽取3个乡镇9个监测点,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对1147名8月龄-18岁以上健康人群进行麻疹 IgG 抗体检测。结果:1147名健康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97.30%,保护性抗体率72.45%。18-23月龄与18岁以上两个年龄组比较保护性抗体阳性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麻疹保护性抗体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降,因此,应加强大年龄组麻疹疫苗的加强免疫工作。

    作者:郭朝云;李春灵;罗庆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I期压疮大鼠组织中氧化应激水平影响

    目的:分析 I 期压疮大鼠受压组织皮肤血流灌注量变化与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 )水平影响。方法:选择 SD 级大鼠40只,随机分为低压组与高压组各20例。低压力组大鼠组织给予局部组织承压22kPa ;高压力组给予组织承压28kPa ;建模成功后,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2组大鼠局部皮肤阻断后反应性充血微血流变化大值(PRO H max )与小值(PRO H min),计算微血流大值与小值变化时间差(Tp)。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 ),化学发光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观察2组大鼠组织中 SOD 、MDA 水平差异。结果:低压组与高压组大鼠组织中 PRO H max 水平[(12.43±2.95)比(19.72±3.26),t =3.310]、PRO H min [(7.25±0.76)比(4.27±0.51),t =2.719]、Tp [(8.16±1.17)比(14.90±1.47),t =2.8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组织匀浆中 MDA [(2.27±0.61)nmol/L 比(5.87±0.36) nmol/L ,t =3.163]明显下降、SOD[(46.90±5.72)U /mL 比(23.19±6.51)U /mL ,t =3.042]明显上升,2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压力不同,I 期压疮大鼠受压组织局部皮肤血流量变化存在差异,其局部氧化应激反应水平也存在明显区别。

    作者:邢瑞敏;张蕾;刘秀杰;李伟;赵金利;张东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浅谈健康体检中的风险防范

    健康体检越来越被广大群众所认可和接受,但是健康体检和临床工作一样都有一定风险。为了有效地化解和预防各种风险的发生,体检中心就必需加强风险意识教育,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减少投诉,为广大参检人员提供一个高质量、安全的体检。

    作者:王淑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基层综合医院晚期恶性肿瘤相关贫血诊疗分析

    目的:研究基层医院晚期恶性肿瘤相关贫血临床特点及诊疗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住院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395例,分为贫血组及非贫血组,收集各组临床、实验室指标及治疗资料。分析晚期肿瘤相关贫血的影响因素、贫血特点及诊疗现状。结果: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贫血发生率87.8%,logistic 回归分析贫血相关因素包括肿瘤部位、化疗及低白蛋白血症( P <0.05)。其中贫血组小细胞贫血32.9%,正细胞贫血62.2%,大细胞贫血4.9%,重度贫血17.3%,中度贫血占55.6%,轻度贫血占27.1%。完善贫血三项筛查者37例占10.7%。治疗方面中医药317例占91.4%。铁剂应用79例占22.8%,促红细胞生成素应用35例占10.1%。结论:基层综合医院晚期恶性肿瘤相关贫血发生率高。贫血以轻、中度的小细胞及正细胞贫血为主。临床实践中需重视恶性肿瘤相关贫血的诊断、评估及规范化治疗。

    作者:苏延军;胡小军;李改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口腔科接受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24例患者资料,将这24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牙冠修复术,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行牙周整复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恢复良好者11(91.67%)例,牙龈萎缩者1(8.33%)例。对照组恢复良好者9(75.00%)例,牙龈萎缩者3(25.00%)例。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临床效果较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熊安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剖宫产与顺产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效果

    目的:探讨剖宫产与顺产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抢救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出现剖宫产窒息症状的新生儿及90例出现顺产窒息症状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新生儿采用 ABCDE 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观察剖宫产与顺产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抢救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复苏抢救后的 Apgar score 评分均较复苏抢救前显著提高( P <0.05)。在复苏抢救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 Apgar score 评分显著提高( P <0.05)。观察组患儿的预后良好率为91.1%,较对照组的78.9%显著提高( P<0.05)。结论:ABCDE 复苏抢救法应用于剖宫产与顺产新生儿窒息抢救具有良好效果,但顺产患儿的抢救效果优于剖宫产患儿,临床应加强对剖宫产窒息患儿的复苏抢救,提高复苏抢救水平。

    作者:彭强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评价应用聚肌胞注射液治疗口腔粘膜溃疡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价应用聚肌胞注射液治疗口腔粘膜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口腔粘膜溃疡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聚肌胞注射液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口腔溃疡改善时间、临床总有效率等,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应用聚肌胞注射液治疗口腔粘膜溃疡的临床效果较为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宋英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肌内效贴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方法:选取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康复治疗,包括良肢位摆放、保持肩关节被动活动度、肩胛肌群抗阻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肌内效贴布贴扎。分别给以评定。结论:肌内效贴能促进肩部肌肉收缩,支持肩关节,更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患侧上肢功能。

    作者:于印;景晓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分析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不良反应及药物作用特点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和药物作用的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7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应用奥美拉唑对观察组进行治疗,应用雷尼替丁对对照组进行治疗,分析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总结奥美拉唑的药物作用特点。结果:治疗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1%,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P <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奥美拉唑治疗可能出现多种不良反应,为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应该明确掌握奥美拉唑的药物作用特点,合理用药。

    作者:程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完善基础护理对优质护理质量的相关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完善基础护理对提高基层卫生院优质护理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某乡镇卫生院接诊收治的56例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8例,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合格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各项护理质量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完善基础护理有助于提高优质护理质量,值得在基层卫生院优质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云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4例 AECO-PD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率、呼吸、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NIPPV 能较明显的改善 AE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气交换障碍,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

    作者:朱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在胃溃疡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58例胃溃疡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采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为72.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7%;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两组表现存在明显差异,P <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在胃溃疡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杜春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眼部化学性外伤的综合护理

    目的:总结32例眼部化学性外伤患者早期护理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2例眼部化学烧伤病人,采取有效的急救处理措施,并给予积极护理。结果:32例病人,经急救处理及精心护理,病情均得到控制。其中20例视力恢复,11例视力下降,其中2例伴角膜白斑,睑球粘连,1例出现角膜穿孔。结论:对化学性眼外伤患者早期急救、综合护理有利于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孔媛媛;陈杨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股骨干骨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对股骨干骨折患者行舒适护理,探析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62例,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个人意愿,划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疼痛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为6.45%,疼痛程度评分为(3.20±0.35),护理满意度为96.77%;参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为25.81,疼痛程度评分为(7.95±0.71),护理满意度为70.97%;各项数据组间差异明显,即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股骨干骨折患者行舒适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手术疼痛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成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单纯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患者麻醉的比较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106例在某医院妇产科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每组53例)为两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子宫松弛度改善情况、临床指标改善情况、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与 G 组患者相比,EG 组患者在各方面(如心率、舒张压、患者子宫松弛度、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等)的指标均有较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全身麻醉,可作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案。

    作者:陈凌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神经外科病房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与对策

    目的:探讨脑外科病房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与对策。方法:本研究选取在我院脑外科治疗的64例肺部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治疗且未发生肺部感染的6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引起脑外科病房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发生营养不良、昏迷、误吸窒息的比率明显提高。营养不良、昏迷、误吸窒息、吸烟史、机械通气、住院时间是脑外科病房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分析脑外科病房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并采取相应对策对降低脑外科病房肺部感染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维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究在糖尿病的护理管理中引入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作用和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120例,随机平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组60例。比较两组的血糖控制有效率、健康知识知晓程度。结果:干预组(93.3%)的血糖控制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76.7%);干预组的知识知晓程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糖尿病的护理管理中引入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糖尿病健康知识知晓水平,改善临床血糖控制效果。

    作者:陈兆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经桡动脉行介入手术治疗冠心病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行介入手术治疗冠心病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桡动脉行介入手术治疗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卧床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心理状况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明显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实施全过程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双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生的特点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生的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选用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作为实验对象,观察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特点。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患儿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护理组使用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总结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生的特点。结果: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以夜间、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经过不同护理方法护理后,护理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病程较长,需要长期规律的治疗。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采取全面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儿的舒适度,有助于提高护理效果,对患儿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章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抢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研究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抢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观察患者苏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在苏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痊愈率分别为65.9%和86.4%,后者高于前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0.9%和95.5%,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抢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较好,是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较好方法。

    作者:刘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