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恒
实习阶段是护理专业课程中一个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实习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发展。所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患者对护理的要求不断提高,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护生要在实习的过程中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逐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以便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同时,实习能让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能够为学生积累到更多的操作经验。实习生通过临床实习,掌握护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才。虽然不同科室也有着其各自的特点,但医院工作大同小异。笔者所在科室为普外科,主要收治乳腺、甲状腺以及口腔疾患的病人。这些患者与肛肠肝胆外科的病人在护理上虽然有不同,但原则一致。综合以上特点,笔者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带教方法,现请大家共同探讨指正,以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更大收获和帮助。
作者:吴涛;李晓莉;许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阑尾炎采用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阑尾炎共84例,按随机法分组。42例进入对照组,施行传统切除术;其余42例施行小切口切除术,进入研究组。组间比较。结果:两组中研究组的切口长度较小,出血量较少,住院日较短,切口感染率更低,遗留瘢痕率更低,治疗有效率更高,有显著差异( P <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效果确切,有效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田小合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无偿献血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如何推动无偿献血事业持续有效发展,这就要求血站不断提高献血服务质量,把无偿献血者放在第一位,为他们提供优质和人性化的服务。重视献血者的感受、意见和建议,不断进,努力把高质量的献血服务贯,让每一位献血者感受到亲情、优质的服务,从而促进自愿无偿献血事业的稳步发展。
作者:吴圆;印良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左氧氟沙星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74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根据患者病例号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同时采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7.5%,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实验组患者退热时间平均为(2.0±1.1)d ,对照组患者退热时间平均为(3.9±1.5)d ,两组患者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0.05,t =8.29。结论:左氧氟沙星在本病中的疗效非常显著。
作者:郑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析痔疮围手术期患者运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痔疮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环境、生理以及心理舒适评分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 P <0.05);同时,两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临床上将舒适护理运用在痔疮围手术期患者中,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许春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生的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选用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作为实验对象,观察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特点。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患儿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护理组使用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总结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生的特点。结果: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以夜间、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经过不同护理方法护理后,护理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病程较长,需要长期规律的治疗。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采取全面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儿的舒适度,有助于提高护理效果,对患儿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章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在骨外伤急诊患者治疗过程中全程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探讨其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2月31日到2015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入院的54例骨外伤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用常规基础护理形成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心理状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骨外伤急诊患者的治疗及心理状态改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鞑靼荞膏治疗湿热毒蕴型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外用鞑靼荞膏,对照组外用如意金黄散膏,两组患者治疗10天。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鞑靼荞膏治疗湿热毒蕴型丹毒临床疗效明确,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作者:关擘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诊监护室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78例急诊监护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9例,对两组患者的心理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对护理人员信任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有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心理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对护理人员信任度等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结合不同急诊患者的心理状况,开展有效而又科学的心理疏导工作,对病患不良情绪反应的缓解以及康复、抢救等方面工作的开展,均具有极为显著的积极意义。
作者:胡紫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肝功能检测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检测66例甲亢患者及3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的肝功能、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①年龄越大合并肝功能损害比率越高。②肝功能损害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异常指标是 AL T 增高。③伴肝功能损害患者血清TSH 、FT3、FT4显著高于肝功能正常者。结论:甲亢患者常伴肝功能损害,其与年龄和血中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关。
作者:高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腹部 X 线、CT 诊断在肠梗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2年3月-2015年2月接收肠梗阻患者60例作为对象,分成不同处理组,即:对照组(X 线平片)、实验组(X 线平片、CT 诊断),评定总体效果。结果:实验组诊断率为93.3%,和对照组73.3%相比较高,两者有区别( P <0.05)。结论:临床针对肠梗阻患者行腹部 X 线平片和 CT 诊断作用显著,可提高疾病诊断率和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陈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喉癌患者气管套管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行气管套管的46例喉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全面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46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肺部感染,1例出现伤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4.3%,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十分满意的有8例,满意的有36例,不满意的有2例,满意度为95.7%。结论:喉癌患者气管套管患者予以全面的临床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骊莉;胡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行甲状旁腺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来源: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83例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观察指标:(1)手术成功率、术后1周疼痛缓解率;(2)6个月复发率;(3)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血磷、血钙、碱性磷酸酶、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的差异。结果:(1)术 b 组、术 a 组手术成功率、术后1周疼痛缓解率相似,X2统计处理无显著差异,P >0.05;(2)术 b 组相比于术 a 组6个月复发率更低,X2统计处理有显著差异,P <0.05;(3)治疗前两组血磷、血钙、碱性磷酸酶、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相似,t 统计处理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磷、血钙、碱性磷酸酶、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均降低,t 统计处理有显著差异,P <0.05,但组间 P >0.05。结论: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行甲状旁腺切除术的临床效果确切,其中,甲状旁腺次全切更有助于预防复发。
作者:薛蕾;李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提升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我院于2014年10月开始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优质护理,分别统计实施前(2013年9月~2014年9月)、后(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工作人员各项操作的合格率、考核成绩与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结果:实施优质护理后,护理人员在器械包装、器械灭菌和器械清洗三个环节中的质量检查合格率与考核成绩均高于实施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5%,低于实施前(7.0%),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实施优质护理可以使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得到提升,避免发生不良事件,从整体上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患者的安全提供保障。
作者:余红;陈定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急性脑梗塞是影响我国居民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类型,其致死、致残率较高,一旦发生急性脑梗塞,患者会面临较大的生命威胁。急性脑梗死病灶是由缺血中心区及其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组成,及时恢复半暗带血流可以抢救仅有功能改变的神经元细胞、避免坏死。在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治疗上,静脉溶栓用于降解纤维蛋白质产物,并同时降解多种血浆蛋白,溶解血栓效果显著。本研究从静脉溶栓常用药物、溶栓治疗中影像学技术、静脉溶栓治疗研究及溶栓治疗常见并发症方面探讨了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柏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负压封闭引流结合创面植皮在糖尿病足溃疡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诊断糖尿病足溃疡患者11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VSD 组(清创后负压引流与植皮结合组)与对照组(清创手术与植皮结合组)各55例。 VSD 组在对照组清创处理创面后给予创面覆盖 VSD(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专用辅料,贴生物半透膜封闭,保持创面负压。术后第7d 、14d 、21d 分别比较2组患者创面愈合速率,比较2组患者创面溃疡愈合时间、愈合率、完全上皮化平均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术后第7d 、14d 、21d ,VSD 组与对照组比较,VSD 组创面溃疡愈合时间明显加快,愈合率提高,完全上皮化平均时间缩短,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结合创面植皮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创面愈合。
作者:许丽华;赵胜元;胡丽格;侯卫民;马海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四肢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在基层医院进行治疗的30例四肢骨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经过四肢骨折的康复治疗后,23例患者经过专业、规范的全面康复治疗之后,关节活动等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其余7例由于骨折情况较为严重,经过治疗后效果不理想。结论:四肢骨折的患者在术后的康复过程中,相关医师要根据患者骨折的严重情况和自身健康程度制定符合患者自身的康复治疗计划,重视术后的康复治疗,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让患者积极配合,让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作者:王小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应用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普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19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给予切口清创后,外加 VSD 。结果:随访3-10个月,平均5个月,1例2周后出现复发,再次手术清除感染坏死组织,切口换药1个月后愈合,余18例均恢复良好。结论:VSD 可以有效的缩短伤口愈合时间,促进创腔愈合,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提高疗效。
作者:郭容欣;王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行彩色 B 超的诊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60例作为调查对象,均行彩色 B 超检查,并根据其检查结果制定治疗方案。结果:60例患者经由彩色 B 超检查后发现,甲状腺区域均存在低回声区,两侧回声35例,单侧回声25例;B 超显示两侧甲状腺肿大40例,单侧肿大20例。所有患者经由临床药物治疗后,20例患者由于病症缓解停用药物,但超声检查显示仍存在病灶或病灶扩大现象。结论:临床针对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行彩色 B 超检查不但能准确观察病灶变化程度,还可检测疾病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阳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硫酸镁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6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治疗1周后,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3%,两组患儿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硫酸镁静脉滴注,可有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符小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