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莉娜
目的:探究分析两种前列腺素联合缩宫素对高危剖宫产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治疗的高危剖宫产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组(A 组)、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组(B组)以及缩宫素组(C组),每组30例,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的术中、术后2h出血量。结果:B组的术中出血量(256.07±65.56)ml、术后2h出血量(236.26±62.57)ml明显低于 A 组的术中出血量(296.11±76.37)ml、术后2h出血量(236.26±62.57)ml ,以及C组的术中出血量(342.55±88.99)ml、术后2h出血量(293.62±74.73)ml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能够更好地降低患者术中、术后2h出血量,更好地保护初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
作者:崔晓庆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临床路径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在我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随机选取6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其均分成两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健康知识掌握达标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健康知识达标率以及护理护理满意度和对照组相比,也均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对比均 P<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程献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60例心胸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呼吸功能恢复情况及肺部感染率。结果:患者呼吸功能相关指标、带管时间等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发生术后肺部感染率为1.25%,肺不张的发生率为2.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胸外科术后患者完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降低肺部感染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的都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季秀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超选择动脉灌注化疗联合中药及手术治疗100例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100例,临床分期均为Ⅱb 以上,采用超选择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中药及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其中医临床症候及肿瘤实体变化、病理变化及治疗转归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经治疗后,100例患者中,中医症候缓解总有效率为93.0%;宫颈癌实体消退总有效率为81.0%;病理切片显示:宫颈癌细胞在不同时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在治疗后48小时开始明显,随时间的延长坏死越明显。上述100患者中,2例患者术后出现皮下瘀斑,后经相应治疗完全消失;7例患者出现严重的下腹及腰髓疼痛,后经注射哌替啶治疗后均缓解;本组100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肝、肾功能损害。结论: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超选择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中药及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少,患者的生存质量得以提高,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徐艳艳;陈静;张军;李迎花;杜丹;赵慧;侯文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皮瓣移植修复手术外伤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40例,均采用皮瓣移植修复治疗,观察治疗效果,随访6个月,比较患者的皮瓣感觉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修复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采用拇趾腓侧皮瓣修复患者皮瓣感觉功能恢复情况高于指动脉逆行岛状瓣修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手外伤组织缺损时,不同皮瓣来源术后效果相近,但拇趾腓侧皮瓣修复患者皮瓣感觉功能恢复情况更佳。
作者:李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口腔科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有效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口腔科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患者随机平分为3组,分别给予双氯芬酸钠、芬太尼透皮贴剂、扶他林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单纯使用双氯芬酸钠和扶他林,单独使用扶他林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单独使用双氯芬酸钠,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对口腔科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庆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综合护理干预在股骨头坏死患者中的护理价值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间64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有效率为90.6%,对照组为75.0%,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的27例,满意度为84.4%;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的有20例,满意度为62.5%,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股骨头坏死患者中的护理价值非常高。
作者:徐德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对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4例结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2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同样显著(P<0.05)。结论:对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马依努尔·阿尼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ICU 重症老年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的耐药性以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22例IC U 重症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气道分泌物进行病原的耐药性分析,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预防,以免对患者造成不利的影响。结果:本文研究当中,122例患者共培养出260株气道分泌物病原菌,其中占比例多的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达到了57.7%(160/260),与其它类型的病原菌相比在数量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 U 重症老年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并且对于各种抗生素都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因此。在预防和治疗患者出现的呼吸机肺炎时不能乱用抗生素,需要提高抗生素使用的科学性,选择病原菌比较敏感的抗生素,这样才能预防和减少患者的呼吸机肺炎感染率。
作者:李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在疝气患者中使用无张力补片修补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平均分成20例对照组与20例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 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对疝气患者采取无张力补片修补法进行治疗,有助于缓解其临床症状,并发症率低,疗效显著且安全,可推广。
作者:魏礼贵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均小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治疗,创伤小、恢复快,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关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临床提高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急诊外科创伤发生死亡患者110例,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探讨危险因素。结果:发生创伤死亡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发生死亡患者中50岁及以上患者较多(P<0.01);发生创伤到救治时间间隔在30min及以上死亡91例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创伤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急诊外科作为主要救护力量,应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应对临床救护工作。
作者:王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后发生输尿管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6月来我院接受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5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根据结果将其分为狭窄组与非狭窄组,狭窄组24例,非狭窄组26例,取两组患者的资料采用非条件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病程、结石长径、肾积水程度三方面的比较中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患者的病程、结石长径以及肾积水程度均为影响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后发生输尿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病程较长、结石长径较大、肾积水程度较严重的患者在钬激光碎石术后发生输尿管狭窄的风险较高,必须引起医疗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李国成;张悦;广雨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研究复杂性腹部创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接收的复杂性腹部创伤一共有64例患者,对其相关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全部采取手术治疗,治愈61例,治愈率为95.31%,死亡3例,死亡率为4.69%。死亡原因,不可逆休克2例,M ODS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1例。3例死亡患者当中全部为三处以上合并伤,ISS (创伤严重度评分法)在75以上的2例患者全部死亡。结论:对 ISS 值低的患者,应该尽可能避免误诊和漏诊,争取尽早进行手术,进而使其死亡率明显降低,使患者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作者:星仓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药品配送中的效果。方法:在药品配送过程中,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进行管理,包括强化药品知识的培训、合理排班、定岗定位等。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药品配送过程中差错率、配送次数和时间、临床护士满意度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药品配送中,有利于提高药品配送质量与效率,提高临床护士满意度。
作者:李娟;马小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整体康复治疗对颈椎病患者是否具有显著的康复治疗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共10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其中一组颈椎病患者通过常规手段进行治疗,另一组颈椎病患者则通过整体康复治疗进行对比。结果:治疗6个月、12个月以及18个月后,治疗组颈椎病患者的颈椎功能评分均相应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 P<0.05)。结论:整体康复治疗颈椎病患者时对其康复治疗具有远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尹佳;左米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人文关怀护理在门诊换药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经门诊换药病人8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两组病人对医护人员与创口处置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对医护人员满意度为97.5%,对照组对医护人员满意度为87.5%,实验组对创口处置满意度为95.0%,对照组对创口处置满意度为75.0%,实验组对医护人员满意度和创口处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表示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对门诊病人采取人文关怀护理能使患者对创口处置满意度和医护人员满意度明显提升。
作者:王治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综合疗法联合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206例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联合运动训练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联合运动训练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研究组相较于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联合运动训练对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能够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孟红梅;王学青;李新;孙清晨;武斌;苏清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时机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研究组(发病72h内手术)与对照组(发病72h后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在发病72h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尹家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来我院就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9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差异。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分别经卡方检验或 t检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较开颅手术治疗显著。
作者:张小章;何震;徐兴华;高建亮;龙海成;李晓亮;钱志茹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