厍红红;彭川;毛得宏
目的:制备复方灵草益肺胶囊,对其质量标准进行研究,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以原料药材粉末直接灌装制备胶囊,考察性状,对其成分进行鉴别,并检查水分、重金属、砷盐、崩解时限、重量差异及微生物限度,同时通过加速试验、室温留样观察试验考察制剂的稳定性.结果:本品各项检查均符合要求,且在采用模拟上市包装条件下,加速试验6个月和室温留样观察24个月,各项考察指标与0月比较,均基本上无明显变化.结论:本品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质量可控,稳定性良好.
作者:何青;尹耀庭;邓勇;武会芝;刘强;李健和;唐细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肾性蛋白尿是由于各种因素损及肾脏结构,导致肾小球或肾小管功能受损,蛋白随尿漏出,是肾脏疾病的临床特征之一.长期、大量蛋白尿会加重肾脏负担,损伤肾功能,故减少尿蛋白是保护肾脏、延缓病情进展的重要手段.大量临床经验表明,中医药治疗肾性蛋白尿的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少,预后良好.本案例应用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思想,采用益肾健脾、行气活血法治疗肾性蛋白尿验案1则,效果颇佳,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晨闻;马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干预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中医辨证施护干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56例,方法包括针对肝肾阴虚型、肾虚肝郁型、心肾不交型、肾阴阳两虚型进行中药汤剂配合针灸、耳穴压豆及情志、饮食、起居等调护.结果:56例中痊愈42例,显效12例,有效2例,有效率为100%.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干预围绝经期综合征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朱吉华;赵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坏疽性脓皮病(PG)是一种较少见的无菌性炎症性皮肤病,潜行性紫红色边缘的复发性皮肤溃疡是其临床特点.现将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坏疽性脓皮病验案1则报告如下.刘某,男,58岁,全身皮肤反复溃烂8年余,再发加重半年.患者8年前左踝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脓疱,进而溃烂,未及时进行药物处理,后一处溃烂好转,另一处皮肤开始出现溃烂,此处溃烂好转,而他处又开始出现溃烂,全身皮肤循环于这种现象当中,溃烂面愈合后形成疤痕组织,遂于2015年12月在当地某医院诊治,行病理检查诊断为“坏疽性脓皮病”,给予口服醋酸泼尼松30mg,病情控制尚可,1个月前停药后复发,右手臂、背部、左小腿皮肤开始出现溃烂伴流脓,为求中西医综合治疗,遂来我院门诊就诊.诊见患者精神尚可,睡眠欠佳,纳食一般,二便调.舌红、苔黄腻,脉滑.
作者:田毅;刘宁;向丽萍;欧小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加味芍药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64例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予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加味芍药汤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临床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结肠镜疗效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临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结肠镜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3.75%、90.63%、87.50%,对照组分别为78.13%、75.00%、71.88%,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加味芍药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减轻患者症状、保护肠道黏膜的作用,且安全性好.
作者:王皓霖;石立鹏;赵凤林;邬红霞;杨德钱;冉茂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AR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4例与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1%,对照组为6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涛;王遵来;张盼;左海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养阴润肠方治疗吗啡类药物引起的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因吗啡类药物引起的便秘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过程中各脱落1例),治疗组采用养阴润肠方治疗,对照组采用麻仁软胶囊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1%,对照组为82.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阴润肠方治疗吗啡类药物引起的便秘疗效优于麻仁软胶囊.
作者:苏坤;陈惠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加味柴胡龙牡汤治疗风火上拢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风火上扰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加味柴胡龙牡汤结合基础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基础治疗,2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评估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加味柴胡龙牡汤对于(风火上扰型)缺血性脑卒中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安全性良好,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郭福君;陈建涛;周艺;蒋群;杨兴;罗倩;张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脑卒中后患者需要改善肢体功能,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改进生活质量,其中恢复步行功能、改善步态的愿望显得尤为迫切.而以足下垂和足内翻为主要表现的踝关节功能障碍会导致患者足廓清障碍,采用代偿策略(髋部提升或拱起),典型表现是“跨域步态”,严重影响了患者康复目标的达成.
作者:邹建鹏;毕鸿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前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公认的定义为单一的、边界清楚的、影像不透明的、直径小于或等于30mm、周围完全由含气肺组织所包绕的病变,没有肺不张、肺门增大或胸腔积液表现的肺部结节[1-2].肺部结节的诊治一直是临床上的难点、讨论的热点,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有一定的难度,易误诊和漏诊.
作者:李璇;陈文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以及人们不良的生活方式,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2年全国恶性肿瘤居发病率和病死率第1位的均是肺癌,每年新发病例约70.5万(占全部癌症的19.7%),每年死亡病例约56.9万(占全部癌症的26%)[1].
作者:黄赛男;姚红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中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复视是脑干血管病的证候[1],主要因脑干损伤使支配双眼运动的动眼、外展、滑车神经功能异常及其支配眼外肌功能障碍所致.现代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期、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基底动脉综合征、脑桥下部内侧综合征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病症均可见复视[2].其临床表现为视物成双,甚至出现恶心、头晕、呕吐、步态不稳等症,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疾病预后.石学敏院士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眼外肌点刺治疗本病患者1例,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为本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周诗远;石学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又称股骨头坏死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由多种原因相互作用导致股骨头血液供应受阻,血液循环障碍,发生缺血坏死、塌陷的缓慢性病理过程[1].早期治疗上,西医主要为口服抗凝药、降脂药和双磷酸盐药物等[2],但临床疗效难以肯定,而且容易引起肝肾功能、胃肠道损害等不良反应.中晚期以手术治疗为主,到坏死晚期都避免不了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但手术风险大,患者心理及经济负担重.因此,治疗费用低、风险小、临床疗效较显著的中医药疗法逐渐被国内广大患者所接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3].本文就中医药治疗ANFH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作者:邓明;余文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化瘀涤痰汤加味治疗痰瘀阻络型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针灸及肢体语言康复训练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化瘀涤痰汤加减治疗.观察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81.2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动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涤痰汤加减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对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孙燕;牟方波;李璐;耿志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探讨微课在针灸推拿专业腧穴教学中的应用和实践,选取针灸推拿专业入门学科经络腧穴学中核心部分-腧穴部分,利用PPT转换成视频的方式,制作成微课.根据腧穴部分的知识点,结合微课平台,探索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充分利用碎片化的闲余时间,将传统课堂与网络教学结合起来,提高针灸学的教学效果.
作者:马明珠;李丹;邹逸凡;刘琼;贲定严;常小荣;谭静;刘密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踝关节由胫骨、腓骨下端和距骨组成,是人体负重量大的屈戌关节,以屈伸、负重为主要功能,承载的负荷约为体质量的5倍[1].踝关节骨折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损伤机制较为复杂,创伤类型呈多样性.如果治疗方案不当可导致踝穴的变形,对日常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后期甚至有出现创伤性关节炎的可能[2].治疗上中医方面主要采用手法复位,予以石膏、夹板固定以及配合中药内服、外敷等具有中医特色的综合性疗法;西医则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同时考虑韧带结构的损伤程度,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案.满意的疗效取决于躁穴正常解剖结构的恢复,维持早期功能康复的有效内固定,妥善处理合并有下胫腓联合韧带的损伤[3].随着入口老龄化的不断增加,踝关节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已成为骨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踝关节骨折的骨折位置不同,其相应的固定方法和治疗方案也不尽相同.笔者通过对近10年相关文献的整理,将踝关节骨折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范世昌;丰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黄芪汤加味治疗肺脾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肺脾气虚型功能性便秘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口服黄芪汤加味治疗,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10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8周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1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汤加味治疗肺脾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作者:单崇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 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组高度异质性克隆性疾病,以增生异常和无效造血为特点,外周血表现为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临床疗效差,可高风险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徐瑞荣,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西医结合诊疗血液病及恶性肿瘤三十余年,在疑难血液病和恶性肿瘤的中西治疗方面有较高造诣.
作者:张芮铭;徐瑞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臭牡丹地上部分所含的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活性的筛选.方法:采用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臭牡丹的地上部分,通过石油醚、二氯甲烷、正丁醇依次萃取和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对臭牡丹地上部分的粗分化合物进行了分析;采用MTT法对臭牡丹地上部分的不同萃取物质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筛选;采用CCK8法检测毛蕊花糖苷和粗分物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通过液质分析结果和文献比较,确定粗分物中是以毛蕊花糖苷为主的苯乙醇苷类化合物;95%乙醇洗脱部分的IC50为0.019mg/mL,二氯甲烷部分、25%乙醇及50%乙醇的IC50分别为0.039、0.180和0.181mg/mL,水部分的IC50不存在;毛蕊花糖苷的CC50值约为0.22mg/mL,粗分物A的CC50值约为1.3mg/mL.结论:MTT结果显示,95%乙醇部分抗肿瘤活性好,其次为二氯甲烷,25%乙醇与50%乙醇第三,水部分基本没作用;CCK8结果显示,毛蕊花糖苷对A549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粗分物A对A549细胞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
作者:余娜;朱克俭;谢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葛根汤出自《伤寒杂病论》,其中《伤寒论》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有下利,葛根汤主之[1].《金匮要略》痉湿暍篇第12条: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2].其组成是桂枝汤加葛根、麻黄: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甘草三两(炙)、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掰).笔者运用葛根汤加减治疗多种疾病,疗效显著,兹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徐成振;刘淑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