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成旭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度足月妊娠选择自然分娩对孕产妇和胎儿的影响。方法:择取我院收治的120例瘢痕子宫再度足月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按照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共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孕妇均占据60例。其中对照组行剖宫产手术,而观察组选择自然分娩,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瘢痕子宫再度足月妊娠孕妇的出血量及产褥期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P<0.05);而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度足月妊娠孕妇满足自然分娩的条件时,可选择自然分娩,能够有效改善母婴的预后,降低产褥期感染发生率。
作者:陈凤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急诊科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92例,总结分析急诊救治过程中的护理经验。结果:92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显效率为48.91%,有效率为33.70%,无效率为9.78%,病死率为7.61%,总有效率为82.61%。12例患者并发休克,27例发生心力衰竭,28例并发心律失常。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快、病情危重,合理、有效的护理工作,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郑晓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部队卫生防疫》是预选卫生士官任职培训的重要环节,承担着对卫生员基本理论传授和培养学员进行卫生监督和树立大卫生观念的任务。然而,当前《部队卫生防疫》考试手段滞后,制约着基层部队卫生人才的培养。为此,有必要对《部队卫生防疫》考试考核的方式进行创新。
作者:杜祖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在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护理中施行整体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抽选2015年3月-2016年3月因患有冠心病而进入本院接受相应治疗的87例老年患者,其都属于无痛性的心肌缺血者。研究者按随机分组法,将以上病例分成对照、实验两组,实验组44例以整体护理模式开展护理服务,对照组43例以基础性护理方式开展相应服务。对比两组效果,探究整体护理运用成效。结果:经护理后,实验组心肌缺血发生次数、时长、心电图中ST段位降低减少次数、向下移动减少量等指标值都优越于对照组,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整体化的护理服务模式使用在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护理当中,可提升医护服务效果。
作者:周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贝拉普利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抽选78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为2014年10月-2016年月间入院治疗的人员,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联合贝拉普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血压控制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水平为(85.4±6.2)mmHg,患者收缩压水平为(132.5±6.8)mm-Hg,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为(5.1±0.7)mmol/L,餐后2h 血糖水平为(6.5±1.4)mmol/L,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贝拉普利能够更好的对患者血压、血糖水平进行控制,维持患者病情稳定。
作者:施春晓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门诊液氮冷冻治疗尖锐湿疣的护理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在本院门诊实施冷冻治疗的85例尖锐湿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门诊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临床护理满意率以及病情复发率。结果:对照组患者门诊护理满意率为88.1%(37/42),观察组患者门诊护理满意率为97.67%(42/43),门诊护理满意度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患者病情复发率为11.9%(5/42),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为2.33%(1/43),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门诊冷冻治疗尖锐湿疣中的综合护理十分重要,能够提升尖锐湿疣患者的门诊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的病情复发率,提高门诊冷冻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为突出。
作者:王治荣;王咏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处理足部创伤和病症导致的足骨与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方式,降低与减缓足残疾与功能不合格的概率。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23例足各个部位复杂创伤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有关足背、前足、足跟、踝下等部位的单纯软组织损伤,可以使用局部转移或者旋转皮支皮瓣、筋膜皮瓣,游离皮瓣,游离全厚植皮等方法处理;足底负重区则使用预制皮瓣方法处理;前足、足跟和其它跗骨复合组织损伤使用带血管髂骨加皮瓣组合移植重组;内外踝损伤需要进行重建。结果:123例患者通过1.4至6年的随访,在足平衡承重方面,患者满意程度高,同时耐磨性优良,外型存在优良美观性。根据美国AOFAS踝-足评分规范:优45例,良54例,可20例,差4例;优良率为80.49%。结论:对于足各个部位复杂创伤患者,采用髂骨进行重建再造跖骨损伤特别是多跖骨缺损、跟骨损伤,稳固同时接触地面积较大、承压较小;内外踝则可以采用带筋膜的髂骨与腓骨头重建骨和韧带损伤;组合带血管骨和皮瓣修复损伤方式效果非常明显,拥有恢复足的解剖与生理性能的优势;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吕春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社区高血压病例规范化管理工作效果分析,为提高社区高血压病的控制率、治疗率提供依据。方法:将2013年7月-12月期间我社区管理的46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规范化管理组和非规范化管理组,比较两组的血压控制率及服药依从率等情况。结果:高血压病例规范化管理率为87.01%,规范化管理组血压控制率为88.56%、服药依从率99.5%。结论:社区高血压病例规范化管理工作对提高社区高血压控制率和服药依从率有明显效果。
作者:马照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急诊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82例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急诊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2例患者中2例患者出现门静脉血栓,1例患者出现肝功能不全,2例患者出现顽固性腹水的症状,整体不良反应率为6%。结论:对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采用急诊手术进行治疗,效果明显,其中急诊断流术的应用范围比较广,也是当前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重要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指的就是护理工作的重要性。随着三镜(ERCP、腹腔镜、胆道镜)联合的微创技术的日益发展,新的护理理念在ERCP联合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方面显得尤为重要。现总结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科39例ERCP联合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体会。
作者:顾玲玲;沈灵姿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西药副作用的认识逐渐加深,对中医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中药是中医防病治病的重要武器,中药调剂工作质量的好坏对临床疗效会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可能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现就中药调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如何应对提供几点参考意见,以便在中药调剂中尽量减少差错,更好的服务于临床,使中医药在为我国人民的健康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杨世雷;杨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78例,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替普瑞酮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替普瑞酮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i有效率9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腹胀、上腹疼痛、反酸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胃黏膜组织慢性炎症评分、活动性炎症评分均降低,降低幅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胃黏膜修复。
作者:王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疗效及需注意的问题。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且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96例患儿,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应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19(39.58%)例,有效28(58.33%)例,无效1(2.09%)例,总有效率为97.91%。对照组显效15(31.25%)例,有效25(52.08%)例,无效8(16.67%)例,总有效率为83.33%。经过比较,两组患儿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共有9例患儿出现并发症,其中支气管炎7(14.58%)例,肺炎2(4.1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对照组共有4例患儿出现并发症,其中支气管炎4(8.33%)例,肺炎0(0.0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临床医生应权衡利弊,严密观察糖皮质激素的并发症,做到正确应用。
作者:陈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浅析质子泵抑制剂对消化性溃疡治疗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各4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质子泵抑制剂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昌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导致的月经量增多及中度、重度痛经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子宫腺肌病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口服散结镇痛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放置曼月乐治疗。对比两组的止痛效果、月经量以及子宫体积变化指标同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放置曼月乐分别治疗5个月和11个月之后月经量减少,痛经得到明显缓解,患者子宫腺肌病月经量PBAC评分与痛经VAS评分比对照组的的下降幅度明显(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子宫体积和治疗前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都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宫内放置曼月乐是治疗子宫腺肌病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宫内放置曼月乐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张雪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质子泵抑制剂在消化性溃疡出血病症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我院收治的111例消化溃疡出血患者分成甲乙丙三组各37例,分别给予其40mg、80mg、120mg奥美拉唑应用,观察三组治疗效果。结果:乙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同甲组的72.93%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丙组的97.3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且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2.70%、5.41%,无比较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给予其中剂量质子泵抑制剂应用,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杨晓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为科学合理利用手背静脉、减轻患者痛苦,针对不同人群使用不同穿刺准备方法提高远端浅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探讨静脉穿刺方法在临床中的实用性。方法:两种穿刺方法均选择手背下1/3掌指关节附近的血管,第一种方法确定穿刺部位后松开止血带消毒再扎上止血带消毒待干进针;第二种方法是确定穿刺部位后消毒待干进针。结果:根据比较两者血管充盈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者疼痛强度等方面,得到适合不同人群的穿刺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皮肤容易敏感患者,第一种穿刺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对于老年人,第二种穿刺方法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
作者:刘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自制水囊压迫法在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5例,回顾性分析住院时的临床资料,入院后予米非司酮口服,对照组行B超监测,在促宫缩治疗同时行清宫术,观察组在宫腔镜联合B超监测下行清宫术或行妊娠内容物电切术,术后于宫腔内放置自制水囊压迫止血,24小时内取出水囊。结果: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放置水囊压迫止血时的平均出血量、子宫切除率、并发症(二次宫腔镜手术、子宫穿孔、感染、子宫坏死等)、血β-hCG下降至正常水平时间、子宫恢复正常大小时间、随访(月经复潮时间、子宫疤痕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达100%,对照组有2例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成功率98%,两组均无并发症的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清宫术中易发生大出血,我院应用宫腔镜联合水囊压迫法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韩屹峰;方月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控释片治疗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共74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7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其艾司唑仓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控释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7例患者在接受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控释片治疗之后,无不良反应的发生;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13.5%。观察组患者接受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控释片治疗之后匹茨堡睡眠质量评分和帕金森病评定评分,较之对照组患者的匹茨堡睡眠质量评分和帕金森病评定评分都比较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碍时,可以采用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控释片的治疗方法,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阿不力克木·库尔班;斯地克·牙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布托啡诺在下肢骨折手术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ASAⅠ~Ⅱ级下肢骨折60例的临床资料,分为A组(舒芬太尼)、B组(布托啡诺),C组(布托啡诺联合舒芬太尼),各20例,比较三组患者手术后0.5h、1h、12h、24h和48h时患者的镇痛评分、镇静评分及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B组和C组各时段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且于术后6h、12h、24h、48h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Ramsay评分稍高于A组和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布托啡诺术后镇痛可安全有效,副作用少,作用时间长,临床上取得了更好的镇痛效果,是值得推广应用的镇痛方法。
作者:汪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