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照梅
全口义齿的起源早可追溯到16世纪,当时人们用木头、象牙、手骨等材料来制作义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临床医学的进步,全口义齿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颌架、基托和义齿材料均在不断改进,义齿的制作方法也已经趋于完善[1]。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人的牙齿修复问题也成为了口腔科研究的重点,全口义齿是修复牙列缺失的重要途径,全口义齿的修复效果与多重因素有关,本文将对影响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统一概述。
作者:孙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在临床急诊护理带教中应用情景教学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来我院急诊科室实习的71名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35例)和实验组(36例),对分别应用传统教学方法和情景教学法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理论知识、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教学满意度相关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并且预检分诊能力、病情评估能力以及急救配合能力等危重症实习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急诊护理带教中应用情景教学的效果十分理想,对危重症实习能力以及理论、操作技能的提高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高承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妇产科急腹症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到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观察分析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妇产科急腹症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卵巢囊肿者25例、异位妊娠患者17例、急性盆腔炎患者4例,卵巢黄体破裂患者4例,经过手术和非手术方式治疗后,患者中痊愈者35例,改善者14例,无效者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0%。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急腹症发病率较高,病因复杂,临床治疗时需要尽早诊断,在明确诊断基础下采用有效措施进行积极治疗,以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儿童流行性腮腺炎进行研究,探讨其预防控制方法。方法:对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流行性腮腺炎患儿95例进行研究,95例患儿的选取方式为整群随机抽样,通过问卷调查、病例调查等方式对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生因素、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探讨预防控制的措施。结果:95例患儿中,男患儿所占比例为50.53%,女患儿所占比例为49.47%,女患儿与男患儿比例相当,二者数量对比无明显差异,X2=0.02,P>0.05,无统计学意义;95例患儿中,发病时间为10~11月份的患儿所占比例为75.79%;发病时间在其他月份的患儿所占比例为24.21%。相比之下,发病情况在10~11月份尤其突出,X2=50.5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只有掌握流行性腮腺炎的特征并制定积极的防控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该病的发生。
作者:汪群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体检中心护士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以满足体检人员的健康需求,增长体检业务,促进体检中心发展。方法:通过对工作经验的积累进行总结。结果:护士整体素质和能力明显提高,护士服务满意率提升,体检中心客流量增多。结论:培养护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对体检中心发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曾理;向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将这56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取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解剖钢板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中,优17(60.71%)例,良9(32.14%)例,中1(3.57%)例,差1(3.57%)例,优良率为92.851%。对照组中,优13(46.43%)例,良8(28.57%)例,中5(17.86%)例,差2(7.14%)例,优良率为75.00%。经过比较,两组患者优良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显著,优良率高,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智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索便携式睡眠监测定位仪和多道睡眠监测同步检查的效果。方法:以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接治的3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多道睡眠监测与便携式睡眠监测对其进行同步监测,对比两种不同监测方法的一致性和相关性,以此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结果:经统计发现,30例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经多道睡眠监测发现重度患者14例,中度患者9例,轻度患者7例;经便携式睡眠监测发现重度13例,中度8例,轻度9例,。其中便携式睡眠监测诊断准确率达到100%,多道睡眠监测诊断率达到86.7%(26/30),两组差异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种监测方式的各项监测结果对比发现,在AHI、呼吸暂停指数(AI)、呼吸暂停低通气次数方面(AH),差异显著(P<0.05),而在SAO2≤90%和低通气指数(HI)、总睡眠时间、平均动脉氧饱和度等方面差异并无显著性变化(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便携式睡眠监测定位仪在操作过程中具有简便性、准确性,相比于多道睡眠监测而言,更适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监测。
作者:郭月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布托啡诺在下肢骨折手术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ASAⅠ~Ⅱ级下肢骨折60例的临床资料,分为A组(舒芬太尼)、B组(布托啡诺),C组(布托啡诺联合舒芬太尼),各20例,比较三组患者手术后0.5h、1h、12h、24h和48h时患者的镇痛评分、镇静评分及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B组和C组各时段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且于术后6h、12h、24h、48h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Ramsay评分稍高于A组和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布托啡诺术后镇痛可安全有效,副作用少,作用时间长,临床上取得了更好的镇痛效果,是值得推广应用的镇痛方法。
作者:汪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酒障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住院的8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常规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精神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在病人出院时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较常规组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有很大的改善。结论:对酒障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提高患者对于饮酒所造成的危害的认识,增强了戒酒的信心。
作者:姜玉艳;王萌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索健康教育对习惯性流产患者社会支持和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习惯性流产患者,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习惯性流产患者的抑郁评分和社会支持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习惯性流产患者护理中效果显著。
作者:李治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对预后作用。方法:对我院接受冠脉支架介入治疗的61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效果。结果:61例患者中,随访为98.36%(60/61),研究中所有患者均随访1a。其中12例患者心绞痛复发,4例急性心肌梗死。发现患者是否接受冠脉支架介入治疗与心脏事件呈负相关。结论:针对于冠心病患者积极有效的采用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可避免冠脉机械狭窄,确保患者的预后,同时对可控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和预后都有促进作用。
作者:袁玉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温针灸配合关节松动术在肩周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抽选我院64例肩周炎患者,所有患者均为2014年3月-2016年3月间入院治疗的人员,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温针灸配合关节松动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温针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的20例,患者病情缓解的10例,评价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患者病情痊愈的14例,病情缓解的12例,评价有效率为91.3%,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关节松动苏在肩周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非常理想。
作者:王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2例牙列缺损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修复方法,观察组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方法,对比两种方法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各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7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4%,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牙列缺损患者,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方法进行治疗取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采用常规修复方法取得的临床效果,并且并发症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奕;李丹;陈容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膳食因素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这段时期在我院就诊的妊娠期的孕妇320例,其中160例为正常妊娠的孕妇,并将其作为对照组;另外160例是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孕妇作为实验组。对两组孕妇的膳食进行调查,比较孕妇在妊娠期摄入食物的频率,并分析孕妇妊娠期缺铁性贫血与膳食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实验组的孕妇在妊娠期的时候摄入的豆类、干果类、奶制品以及具有刺激性饮料的次数高于对照组,这些因素是导致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且摄入鱼类、肉类、禽类、动物内脏、铁和钙的补充剂以及维生素补充剂、水产品和蔬菜的次数低于对照组,且这些膳食因素有利于保护妊娠期缺铁性贫血,两组孕妇之间的比较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的孕妇在饮食方面应多摄入鱼肉禽类、铁、钙以及维生素的补充剂以及血制品,适当的减少奶制品和刺激性饮料的摄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确保三餐膳食结构的合理,才能够起到减少和预防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现象的发生的作用。
作者:王杭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PBL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护理实习生98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方法为PBL教学法,对照组则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结果:实习结束综合考评结果显示,观察组人员及格率为91.84%,对照组的及格率为75.51%。观察组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PBL教学模式在对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值得我们学习与推广。
作者:李永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肠溶片对5-氟尿嘧啶化疗的结肠癌患者胃肠道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将68例采用5-氟尿嘧啶化疗的结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常规治疗+奥美拉唑肠溶片)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对比两组预防胃肠道反应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慢性呕吐、恶心预防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急性呕吐、恶心预防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肠溶片在预防采用5-氟尿嘧啶化疗的结肠癌患者胃肠道反应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陈安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我职工总医院检验科的质量管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从临床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法:对本医院检验科2014年工作现状进行考察分析,并展开评分,研究本医院检验科质量管理的现状。结果:虽然本医院检验科已经初步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但其中依然存在较多问题,以患者满意度、室间质评(EQA)等方面尤为明显,需要进一步加强服务水平的提升和检验质量的提高。结论:从临床视角看,建立规范医院检验科质量管理体系,有助于全面提高医院检验科工作质量,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必要的医学资料,为提高临床效果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余志斌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析医院感染控制运用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的门诊常规管理作为对照组,再选择2011年2月-2012年1月期间的门诊护理管理作为观察组,对两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和环境卫生合格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空气、物体表面、手以及平均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医院感染控制中运用门诊护理管理,不仅可以使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提高,还能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李秀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使用泮托拉唑钠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3年7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胃溃疡患者88例,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研究组44例以西咪替丁进行治疗,对照组44例以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间不良反应及有效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腹泻、口干、失眠等不良反应相比于对照组降低好转,P<0.05。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95.45%相比于对照组72.73%得到了较大的提升,P<0.05。结论:通过泮托拉唑的治疗,胃溃疡患者的的副反应率降低,治疗效果得到提升。
作者:余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实施疾病健康教育管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家属的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8月到2015年8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家属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及家属实施疾病健康教育管理,对患者家属进行缺血性脑卒中知识测评,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进行测评。结果:健康教育一个月后,家属健康知识答错项目远远低于入院时(P<0.05);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也远远低于入院时(P<0.05);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于入院时(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家属实施疾病健康教育管理,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尹绿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