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控制措施

汪群英

关键词:腮腺炎病毒, 呼吸道, 流行性腮腺炎, 防控
摘要:目的:对儿童流行性腮腺炎进行研究,探讨其预防控制方法。方法:对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流行性腮腺炎患儿95例进行研究,95例患儿的选取方式为整群随机抽样,通过问卷调查、病例调查等方式对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生因素、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探讨预防控制的措施。结果:95例患儿中,男患儿所占比例为50.53%,女患儿所占比例为49.47%,女患儿与男患儿比例相当,二者数量对比无明显差异,X2=0.02,P>0.05,无统计学意义;95例患儿中,发病时间为10~11月份的患儿所占比例为75.79%;发病时间在其他月份的患儿所占比例为24.21%。相比之下,发病情况在10~11月份尤其突出,X2=50.5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只有掌握流行性腮腺炎的特征并制定积极的防控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该病的发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科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急诊科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92例,总结分析急诊救治过程中的护理经验。结果:92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显效率为48.91%,有效率为33.70%,无效率为9.78%,病死率为7.61%,总有效率为82.61%。12例患者并发休克,27例发生心力衰竭,28例并发心律失常。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快、病情危重,合理、有效的护理工作,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郑晓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小切口与常规切口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合并胆囊炎治疗效果评价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小切口与常规切口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结石合并胆囊炎的临床疗效的差别。方法: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胆结石合并胆囊炎的患者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应随机数字为偶数者是观察组,奇数者是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排气时间、引流情况、恢复和进食、并发症的发生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等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伴胆囊炎的能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加快术后恢复,安全性等均较高,值得临床上广泛采用。

    作者:董成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法定传染病年度分析报告

    根据《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按发病日期统计(包括慢性病),现住址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2015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丙类传染病共1919例,报告病种17种,报告发病率为1017.1144/10万,与2014年同期相比下降-4.5274%;死亡13例,报告死亡率为5.30/10万,与2014年同期相比下降-33.33%;2015年病死率为0.52%。

    作者:王晓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介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介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间,在我院选择60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放疗组(n=30)和联合组(n=30),给予放疗组患者三维适形放疗,给予联合组患者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介入化疗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1年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放疗组患者相比明显较高,P<0.05。联合组患者一年生存率与放疗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联合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与放疗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介入化疗治疗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率,且不增加患者毒副反应,可在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中推广运用。

    作者:王玉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成人腹股沟复发疝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在成人腹股沟复发疝中的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效果。方法: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随机选择本院收治的88例成人腹股沟复发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疝修补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9.09%和40.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复发率为2.27%和20.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成人腹股沟复发疝中患者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白天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社区高血压病例规范化管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社区高血压病例规范化管理工作效果分析,为提高社区高血压病的控制率、治疗率提供依据。方法:将2013年7月-12月期间我社区管理的46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规范化管理组和非规范化管理组,比较两组的血压控制率及服药依从率等情况。结果:高血压病例规范化管理率为87.01%,规范化管理组血压控制率为88.56%、服药依从率99.5%。结论:社区高血压病例规范化管理工作对提高社区高血压控制率和服药依从率有明显效果。

    作者:马照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使用泮托拉唑钠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3年7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胃溃疡患者88例,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研究组44例以西咪替丁进行治疗,对照组44例以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间不良反应及有效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腹泻、口干、失眠等不良反应相比于对照组降低好转,P<0.05。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95.45%相比于对照组72.73%得到了较大的提升,P<0.05。结论:通过泮托拉唑的治疗,胃溃疡患者的的副反应率降低,治疗效果得到提升。

    作者:余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调查及证型研究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和证候研究,了解患者的常见证候和证型,为中医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和依据。方法:研究病例为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跟踪随访的方式,对患者的证候类型和证型进行观察、统计和分析。结果:患者的常见中医证候为阴虚、阳虚和气虚、脾虚及肾虚,患者年龄不同,虚证类型分布情况也各不相同;常见中医证候为气郁、血淤和湿、热、痰,患者年龄不同,实证类型出现频次各不相同。P<0.05,统计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血两虚和瘀热内湿是2型糖尿病的常见证型,临床治疗中在以患者具体病情病征为基础的同时将其作为治疗的重点和关键。

    作者:王铁英;贾清永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浅议产科病房中的风险分析和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分析产科病房中的风险因素,同时提出有价值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产科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研究组产妇接受风险管理护理,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管理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100例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0%,护理风险事件为9例,占9%,护理投诉为7例,占7%;研究组100例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护理风险事件为1例,占1%,护理投诉为0例,占0%;对照组100例产妇顺产的有42例,占42%,研究组100例产妇顺产的有60例,占60%;研究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产科病房中的风险因素对产妇进行风险管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产妇的顺产率,减少护理风险事件以及产妇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董秀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根管内器械折断的处理及预防措施

    根管治疗器械折断是常见手术并发症,器械折断多因使用不当,质量低劣,原有损伤及根管过分弯曲等因素引起。预防器械折断是在根管治疗时的关键。方法:根管内器械折断位置制定治疗方案及治疗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记录其成功率。结果:临床研究表明超生法取出折断器械成功率为75%-76.6%,而显微镜下超声根管技术取出成功率为87%,根管显微镜和超声技术的结合使用时折断器械取出率明显较高。

    作者:肖梅;苗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膳食因素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膳食因素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这段时期在我院就诊的妊娠期的孕妇320例,其中160例为正常妊娠的孕妇,并将其作为对照组;另外160例是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孕妇作为实验组。对两组孕妇的膳食进行调查,比较孕妇在妊娠期摄入食物的频率,并分析孕妇妊娠期缺铁性贫血与膳食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实验组的孕妇在妊娠期的时候摄入的豆类、干果类、奶制品以及具有刺激性饮料的次数高于对照组,这些因素是导致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且摄入鱼类、肉类、禽类、动物内脏、铁和钙的补充剂以及维生素补充剂、水产品和蔬菜的次数低于对照组,且这些膳食因素有利于保护妊娠期缺铁性贫血,两组孕妇之间的比较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的孕妇在饮食方面应多摄入鱼肉禽类、铁、钙以及维生素的补充剂以及血制品,适当的减少奶制品和刺激性饮料的摄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确保三餐膳食结构的合理,才能够起到减少和预防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现象的发生的作用。

    作者:王杭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剌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剌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婴幼儿作为观察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影响头皮静脉穿剌成功率的因素进行总结,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120例患儿中,一次穿刺成功93例,失败27例。失败患儿均进行二次穿刺,其中23例患儿二次穿刺成功,其余4例患儿第三次穿刺成功;影响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剌成功率的主要因素为:操作因素、固定因素及患儿自身因素;对婴幼儿采取对症护理后,患儿家属满意度由74.2%提升到95.8%,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影响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剌成功率的因素有很多,护理人员要加强自身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强化护理干预措施,减少患儿痛苦及护患矛盾。

    作者:龙海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对预后作用探讨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对预后作用。方法:对我院接受冠脉支架介入治疗的61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效果。结果:61例患者中,随访为98.36%(60/61),研究中所有患者均随访1a。其中12例患者心绞痛复发,4例急性心肌梗死。发现患者是否接受冠脉支架介入治疗与心脏事件呈负相关。结论:针对于冠心病患者积极有效的采用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可避免冠脉机械狭窄,确保患者的预后,同时对可控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和预后都有促进作用。

    作者:袁玉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糖尿病并发症模拟体验教育模式在护士本科学生教学培训中的使用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症模拟体验教育模式在护士本科学生教学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护理学院2013级两个班护理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5名。实验组采用糖尿病并发症模拟体验教育模式进行培训,对照组使用传统授课方式进行培训。比较教育前后两组学员对糖尿病并发症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满意度和自信心差异。结果:实施糖尿病并发症培训后,与培训前比较两组学员在糖尿病并发症知识掌握程度有明显提高。培训后两组学员学习满意度和自信心比较有明显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并发症模拟体验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糖尿病并发症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够提高学生对开展患者糖尿病教育的自信心。

    作者:王筑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研究男男性行为人群现状以及艾滋病行为干预效果

    目的:研究男男性行为人群现状以及艾滋病行为干预效果。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采取滚雪球抽样方法对本地区的男男性行为者进行招募,采用匿名调查的方式对其进行调查。并对其艾滋病行为进行干预,研究干预的结果。结果:相对于干预前,干预后研究对象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回答正确率与安全套使用率显著要高。结论:对男男性行为人群进行科学合理的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提高其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

    作者:吴云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一起强奸杀人案法医现场分析及思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快节奏的生活给许多心理承受较差的人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以及生理压力,这就使我国犯罪案件中的强奸案例比例逐步上升。法医作为我国司法鉴定部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犯罪案件侦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何通过法医的调查实现对于强奸杀人案件的破获,成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

    作者:周红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试论清热祛痰汤用于老年COPD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中应用清热祛痰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03月-2016年03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式差异分为治疗组与常规组,每组4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常规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比治疗组低,比较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中,口服清热祛痰汤,可以改善患者各项体征与临床症状,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雪颖;方文煌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头孢类药物过敏性休克患儿的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本文对于头孢类过敏性休克患儿进行的一些护理和体会以及进行的一些急救措施。方法:本文主要对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共有35例头孢类药物导致的过敏性休克患儿的一些资料,对于急救前后患儿的一些生命体征进行相比较,分析总结了头孢类药物的急救措施以及相关的护理体会。结果:对头孢类药物过敏性的患儿进行一些急救处理后,所有患儿的生命体征恢复的较为平稳,并未出现死亡病例现象的发生,经过救治后全部成功。结论:对于头孢类过敏休克出现的一些早期症状以及体征进行分析,并需要的药品以及物品进行及时的的配备,然后进行其操作技巧的掌握,对患者进行急救以及实施一些相关的护理,才能对头孢类过敏性休克患儿进行成功的救治。

    作者:叶丰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并发症在临床中的表现。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跟骨骨折治疗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其在临床中的表现。结果:通过对62例患者6-18个月的随访发现,L 形切口感染10例(16.13%),切口并发症13例(20.97%),皮缘部分坏死11例(17.74%),切口裂开5例(8.06%),所有患者经过对切口处进行抗感染和换药治疗后均痊愈。结论:对于跟骨骨折的患者,应该恰当的选择手术的时机,掌握外科手术技术,适时进行切口并发症处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梁科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控制措施

    目的:对儿童流行性腮腺炎进行研究,探讨其预防控制方法。方法:对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流行性腮腺炎患儿95例进行研究,95例患儿的选取方式为整群随机抽样,通过问卷调查、病例调查等方式对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生因素、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探讨预防控制的措施。结果:95例患儿中,男患儿所占比例为50.53%,女患儿所占比例为49.47%,女患儿与男患儿比例相当,二者数量对比无明显差异,X2=0.02,P>0.05,无统计学意义;95例患儿中,发病时间为10~11月份的患儿所占比例为75.79%;发病时间在其他月份的患儿所占比例为24.21%。相比之下,发病情况在10~11月份尤其突出,X2=50.5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只有掌握流行性腮腺炎的特征并制定积极的防控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该病的发生。

    作者:汪群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