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黎
目的:探究外剥内扎术和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老年环状混合痔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8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74例老年环状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7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痔上黏膜环切术进行治疗,对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痔上黏膜环切术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比较明显,安全性比较高,并发症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中的具体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某医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进行血液检验的200例患者与同期来该院实行血液检验的健康者100例。将健康血液检验者作为为对照组,研究分析对照组、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群体的血液中的RDW,MCH,RBC, Hb,RBC/MVCV,M CV指标情况。结果:缺铁性贫血患者的RBC,Hb 指标均低于地中海贫血组(P<0.05),但是RDW指标高于另外两组中<0.05);地中海贫血组患者的RBC,RBC/MCV均高于另外两组(P<0.05);对照组的MCH,MCV检验结果发现均高于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患者(P<0.05)。结论:在贫血诊断过程中依据血液检验中的相关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宋凤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剌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婴幼儿作为观察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影响头皮静脉穿剌成功率的因素进行总结,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120例患儿中,一次穿刺成功93例,失败27例。失败患儿均进行二次穿刺,其中23例患儿二次穿刺成功,其余4例患儿第三次穿刺成功;影响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剌成功率的主要因素为:操作因素、固定因素及患儿自身因素;对婴幼儿采取对症护理后,患儿家属满意度由74.2%提升到95.8%,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影响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剌成功率的因素有很多,护理人员要加强自身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强化护理干预措施,减少患儿痛苦及护患矛盾。
作者:龙海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本篇文章主要是对于优质的护理在急诊科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专业某个医院的2010年5月到2012年月这段期间在急诊科收入的的200患者并对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回顾性的资料分析和研究。
作者:梁岐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2例牙列缺损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修复方法,观察组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方法,对比两种方法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各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7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4%,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牙列缺损患者,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方法进行治疗取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采用常规修复方法取得的临床效果,并且并发症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奕;李丹;陈容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泌尿外科护理中进行饮食指导的意义。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200例泌尿外科结石手术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饮食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饮食的自我控制能力有所提高。术后随访,本组100例患者中,复发结石者仅1例,而对照组复发者为8例。结论:在泌尿系结石患者手术之后给予饮食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结石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李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实施药物联合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前列地尔治疗)、试验组(前列地尔+依帕司他治疗)各28例,观察比较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后试验组UAE、ALB、BUN、Scr指标差异明显,且治疗后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试验组FBG、TC、TG 为(6.1±0.7)、(5.4±0.3)、(1.6±0.6)mmol/L,低于对照组的(6.4±0.8)、(6.0±0.5)、(2.1±0.8)mmol/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的治疗效果更佳,有利于保护患者的肾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刘继维;马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我职工总医院检验科的质量管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从临床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法:对本医院检验科2014年工作现状进行考察分析,并展开评分,研究本医院检验科质量管理的现状。结果:虽然本医院检验科已经初步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但其中依然存在较多问题,以患者满意度、室间质评(EQA)等方面尤为明显,需要进一步加强服务水平的提升和检验质量的提高。结论:从临床视角看,建立规范医院检验科质量管理体系,有助于全面提高医院检验科工作质量,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必要的医学资料,为提高临床效果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余志斌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围生期羊水过少对母婴的危害,找出正确的干预措施,改善妊娠结局。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12月接诊的孕产妇中的羊水过少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组,并从非羊水过少妊娠者中选择12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剖宫产、阴道助产、产后出血、羊水Ⅲ度污染所占比例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围生儿宫内窘迫、吸入性肺炎、窒息、死亡等发生几率以及Apgar评分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产妇的剖宫产、阴道助产、产后出血羊水Ⅲ度感染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围生儿宫内窘迫、吸入性肺炎、窒息、死亡等发生几率高于对照组(P<0.05),Apgar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产期孕妇羊水过少属于高危妊娠,对于母婴危害较大,必须加强干预,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周永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根管治疗器械折断是常见手术并发症,器械折断多因使用不当,质量低劣,原有损伤及根管过分弯曲等因素引起。预防器械折断是在根管治疗时的关键。方法:根管内器械折断位置制定治疗方案及治疗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记录其成功率。结果:临床研究表明超生法取出折断器械成功率为75%-76.6%,而显微镜下超声根管技术取出成功率为87%,根管显微镜和超声技术的结合使用时折断器械取出率明显较高。
作者:肖梅;苗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特罗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炎患儿106例,其中53例患儿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另外53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特罗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喘息消退时间、咳嗽消退时间、肺部罗音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特罗治疗小儿肺炎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作者:程旭;张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5年12月,纳入对象脑出血74例,抽签分组。37例入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其余37例入实验组,开展急诊护理。组间比较。结果:两组中实验组急救时间更短,急救有效率更高,满意度更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护理对改善脑出血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应予以推广。
作者:顾一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合并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有效的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来我院剖宫产分娩的中央型前置胎盘孕妇36名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术后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手术资料。结果:治疗有效的患者有32例,其中B-Lynch缝合术有2例,宫腔内纱布填塞有25例,术后动脉栓塞有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8.88%。止血失败的患者,采取子宫切除,止血效果较好。结论:对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合并难治性产后出血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出血症状。
作者:谢胜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实践应用品管圈后对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我院将收治的80例患者(2013年4月~2014年11月)分段随机化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性护理的前提下,采用品管圈活动护理方案。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后乳房胀痛发生率的数据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护理方案对患者能起到显著的护理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作者:王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质子泵抑制剂在消化性溃疡出血病症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我院收治的111例消化溃疡出血患者分成甲乙丙三组各37例,分别给予其40mg、80mg、120mg奥美拉唑应用,观察三组治疗效果。结果:乙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同甲组的72.93%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丙组的97.3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且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2.70%、5.41%,无比较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给予其中剂量质子泵抑制剂应用,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杨晓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肝癌缺失基因1(deleted in liver cancer-1,DLC-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肝细胞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50例肝细胞癌患者术后的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的石蜡包埋病理标本及其临床病理资料,另选取10例正常肝组织标本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上述组织中DLC-1表达情况。结果:DLC-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44%(22/50),显著低于癌旁组织的72%(P=0.005)和正常肝组织的100%(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LC-1的表达与癌组织病理分化程度、侵袭倾向高低及肿瘤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HBsAg、肿瘤大小、AFP 浓度、纤维包膜及肝硬化程度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DLC-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低表达,且与肿瘤TNM分期、侵袭倾向高低及病理分化程度有关,是肝癌预后的不良因素。
作者:阮嘉后;彭鹏;何坤;胡泽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来我院行手术治疗的74例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74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后血糖水平、视力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视力提高度数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视力功能及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研究成人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妥泰治疗的方法以及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到2015年8月成人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资料80例,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加用妥泰进行治疗,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没有发生显著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均存在一定胃肠道不适,少数患者出现头晕以及头昏现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机体可以耐受。结论:针对成人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妥泰治疗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其体征以及临床症状,减少癫痫发作的次数,患者治疗期间没有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康怀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内科收治的150例患者,按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75例,其中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护理满意有72例(96.0%),护理有效的有74例(98.67%),对照组护理满意的有67例(89.33%),护理有效的有70例(93.33%),两者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内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胡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双腔气囊导尿管在普外科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对某综合医院2013年4月份至2014年7月份,收治的双腔气囊导尿管64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在64例双腔气囊导尿管患者中,2014年试验双腔气囊导尿管的患者并发症明显低于2013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腔气囊导尿管在普外科临床应用间极易发生尿液外渗、尿路感染等问题,加强对双腔气囊导尿管的应用管理,有助于提升其在普外科临床应用成效。
作者:吴子瑜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