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护理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顾一芳

关键词:脑出血, 急诊护理, 预后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5年12月,纳入对象脑出血74例,抽签分组。37例入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其余37例入实验组,开展急诊护理。组间比较。结果:两组中实验组急救时间更短,急救有效率更高,满意度更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护理对改善脑出血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应予以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蒙医传统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

    蒙医传统临床护理是以整体观和辨证观为指导思想,注重良好的生活环境,舒畅情志,合理的饮食等方面的护理,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和全方面的服务,更好的为广大患者的健康需求服务。

    作者:乌兰格日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前列地尔及依帕司他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实施药物联合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前列地尔治疗)、试验组(前列地尔+依帕司他治疗)各28例,观察比较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后试验组UAE、ALB、BUN、Scr指标差异明显,且治疗后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试验组FBG、TC、TG 为(6.1±0.7)、(5.4±0.3)、(1.6±0.6)mmol/L,低于对照组的(6.4±0.8)、(6.0±0.5)、(2.1±0.8)mmol/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的治疗效果更佳,有利于保护患者的肾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刘继维;马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基层医院开展腰椎间盘突出症健康教育与康复指导实施探讨

    目的:探讨开展健康教育与康复指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情况的效果。方法:采集辖区2012年5个居民小区30-65岁3841人,按健康状况分为两组,健康组3310人,有病史组531人,跟踪3年得出结果。结果:接受健康教育与康复指导的居民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与复发率在降低。结论:开展健康教育与康复指导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张建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及预后

    目的:对比分析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儿童急性阑尾炎病人中抽取50例,随机分为B组26例,A组24例,B组接受腹腔镜手术,A组病人接受开腹手术。对两组病人治疗效果观察跟比较。结果:B组病人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肠道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比A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阑尾炎病人,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感染率低,可以取得一个非常显著的预后效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其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能提高病人身体康复速度,帮助病人尽早出院,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郑勇;吕晓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囊袋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分析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引发囊袋感染的相关因素,继而采取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后引发囊袋感染的7例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引发感染的相关性因素,继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分析发现,引发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性因素主要有患者自身因素、囊袋大小、手术操作以及血管慢性渗血;在给予患者对症治疗与相应的护理措施后,所有患者均痊愈,且囊袋部位并未出现肿胀、发热与疼痛等情况。结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和对症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努尔比亚·艾比布拉;努尔古丽·加德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超声引导在经皮肾镜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对超声引导在经皮肾镜治疗肾、输尿管上段结石术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79例肾、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患者均为2015年3月-2016年3月间入院治疗的人员,所有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建立通道,碎石治疗,必要时可建立多个通道取石。结果:79例患者成功取石的78例,占比例的98.8%,其中一次性穿刺成功取石的45例,二次穿刺成功取石的23例,三次穿刺成功取石的10例,有1例患者三次穿刺均未成功,占比例的1.2%,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无气胸、血气胸表现,无脏腑功能损伤表现,无肾脏受损表现。患者术后1周复诊有76例患者显示结石完全清除,占比例的96.2%,其余患者按照原通道或重新建立通道进行取石,出院前结石全部清除。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在肾、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治疗效果较好,且具有比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杨钟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妥泰加用治疗成人难治性部分性癫痫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成人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妥泰治疗的方法以及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到2015年8月成人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资料80例,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加用妥泰进行治疗,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没有发生显著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均存在一定胃肠道不适,少数患者出现头晕以及头昏现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机体可以耐受。结论:针对成人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妥泰治疗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其体征以及临床症状,减少癫痫发作的次数,患者治疗期间没有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康怀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浅谈影响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的相关因素

    全口义齿的起源早可追溯到16世纪,当时人们用木头、象牙、手骨等材料来制作义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临床医学的进步,全口义齿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颌架、基托和义齿材料均在不断改进,义齿的制作方法也已经趋于完善[1]。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人的牙齿修复问题也成为了口腔科研究的重点,全口义齿是修复牙列缺失的重要途径,全口义齿的修复效果与多重因素有关,本文将对影响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统一概述。

    作者:孙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剖宫产中行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探讨

    目的:研究剖宫产手术中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产科自2013年7月至2014年2月这段时期收治的进行剖宫产中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90例孕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给予实验组的患者进行剖宫产中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剖宫产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所需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产后阴道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的产妇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和对照组相比没有什么区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需要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虽然会增加手术所需要的时间,但是能够显著减少产后阴道出血量,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不影响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因此在剖宫产中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可行性,不会增加手术的风险。

    作者:李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小儿颅脑外伤的急诊抢救与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小儿颅脑外伤的急诊抢救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小儿颅脑外伤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急诊抢救与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6.7%,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颅脑外伤患者在急诊抢救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子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慢性宫颈炎的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宫颈炎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优质护理)各35例,观察比较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35例(100%),护理满意33例(94.3%);对照组治疗有效30例(85.7%),护理满意27例(77.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宫颈炎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胡霜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在对妇产科疾病进行治疗时给予患者米非司酮药物,并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64例妇产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患者均应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在终止妊娠的治疗中,临床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91.9%,在紧急避孕方面,临床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86.8%,在对子宫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时,有效率达到了85.4%,在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治疗时,有效率达到了81.3%。结论:在对妇产科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米非司酮能够获得十分理想的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高且并未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对其进行应用并推广。

    作者:龚启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预防防范

    目的:对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对7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有未有效进行肢体约束、未进行有效的镇静、患者不能耐受及缺乏有效固定等。结论:对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大限度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提高护理的效果。

    作者:夏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特罗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特罗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炎患儿106例,其中53例患儿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另外53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特罗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喘息消退时间、咳嗽消退时间、肺部罗音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特罗治疗小儿肺炎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作者:程旭;张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舒芬太尼联合布托啡诺在下肢骨折手术术后镇痛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布托啡诺在下肢骨折手术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ASAⅠ~Ⅱ级下肢骨折60例的临床资料,分为A组(舒芬太尼)、B组(布托啡诺),C组(布托啡诺联合舒芬太尼),各20例,比较三组患者手术后0.5h、1h、12h、24h和48h时患者的镇痛评分、镇静评分及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B组和C组各时段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且于术后6h、12h、24h、48h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Ramsay评分稍高于A组和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布托啡诺术后镇痛可安全有效,副作用少,作用时间长,临床上取得了更好的镇痛效果,是值得推广应用的镇痛方法。

    作者:汪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及黄疸指数的影响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及黄疸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到2016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16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黄疸的防治给予病情观察、排便护理等全面的护理干预,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护理前两组患儿的黄疸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黄疸指数得到了有效控制,上升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首次排便与胎便转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与护理,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为: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痊愈率为6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痊愈率为32.5%),P<0.05。结论:在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同时,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患儿的黄疸指数,改善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

    作者:牛新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认知功能训练联合尼麦角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认知功能训练联合尼麦角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200例缺血性脑卒中伴认知功能障碍的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常规康复治疗及认知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尼麦角林治疗,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经颅多普勒(TCD)进行临床评估。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结果:在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MMSE及AD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1)。TCD检查发现对照组大脑血流速度下降,观察组大脑血流速度增加,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治疗6个月后效果更为明显。结论:认知功能训练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能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增加大脑血流量,安全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陈强;陈慧芳;徐晓晶;熊虎;范煜华;陈世振;贾恒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试论整体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评价在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护理中施行整体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抽选2015年3月-2016年3月因患有冠心病而进入本院接受相应治疗的87例老年患者,其都属于无痛性的心肌缺血者。研究者按随机分组法,将以上病例分成对照、实验两组,实验组44例以整体护理模式开展护理服务,对照组43例以基础性护理方式开展相应服务。对比两组效果,探究整体护理运用成效。结果:经护理后,实验组心肌缺血发生次数、时长、心电图中ST段位降低减少次数、向下移动减少量等指标值都优越于对照组,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整体化的护理服务模式使用在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护理当中,可提升医护服务效果。

    作者:周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锌水平及补锌治疗的价值探讨

    目的: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锌水平及补锌治疗的价值予以探讨和研究。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12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使用常规方法对60例对照组患儿进行治疗;使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补锌治疗对60例观察组患儿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锌水平和治疗效果进行记录分析。结果:儿童补锌治疗效果是显著的,治疗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锌水平低于正常儿童,补锌治疗的效果极为显著,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使用。

    作者:申玉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分组护理制度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分组护理制度的消化道内科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了我院收治的200例消化内科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为100例。对于前一组患者,其在治疗期间采用的是我院制定的常规护理模式,而后一组患者则是采用的分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日常的工作护理。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采用分组护理制度的患者无论是在文书的书写合格率还是患者的满意度等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分组护理制度之后,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压疮以及感染情况等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该研究中的患者治疗完成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患者,即分组护理制度在消化内科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魏延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