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格日乐
目的:了解我院2011年1月-2015年5月脑脊液标本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53例革兰染色阳性的脑脊液标本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353例脑脊液革兰染色阳性标本中,培养阳性标本348份,培养阳性率98.5%;其中革兰氏阳性菌236份占67.82%,革兰氏阴性菌105份占30.17%,真菌7份占2.01%;革兰氏阳性菌中以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药物敏感性强,革兰氏阴性杆菌中以亚胺培南药物敏感性强。结论:我院从脑脊液标本中检出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并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有极强的敏感性,本次研究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经验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何均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在对胃溃疡穿孔患者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胃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50例。对照组通过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两组患者均有一定的效果,但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所有差异经比较后均为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胃溃疡穿孔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能够明显提升护理效果和治疗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丽卿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晚期妊娠子宫破裂诊治。方法:对本院2013-2015年收治的900余例疤痕子宫进行回顾性分析,术中发现31例子宫破裂。将31人从现病史、产科检查、辅助检查等方向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术后2年以内、疤痕子宫次数在2次以上、年龄在35岁以上、妊娠多胎的患者发生子宫破裂病例较多。结论:疤痕子宫妊娠时年龄较大患者、多胎患者、距上次妊娠时间较短者发生子宫破裂几率较高,临床应多加注意,辅以必要的检查,经有效的急诊治疗可挽救母婴生命安全。
作者:潘恩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影响中药贮藏的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库存管理方法。方法:分析中药贮藏的影响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给予适宜的管理条件和贮藏方法,观察中药的贮藏情况。结果:经过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中药的贮藏质量得到保障,效果明显。结论:在详细了解中药贮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合理的管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中药的贮藏质量,保证中药的药效。
作者:王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Hedgehog(Hh)信号通路及P53在尖锐湿疣皮损中的表达及意义,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0例尖锐湿疣皮损患者(实验组)及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3年10月至2015年8月,采用免疫组化法对两组观察对象的 Hedgehog (Hh)信号通路及P53表达情况进行检测,观察两组观察对象之间对比的Hedgehog(Hh)信号通路及P53阳性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20例尖锐湿疣皮损患者阳性表达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20例健康体检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53在尖锐湿疣患者中皮损的表达上升说明Hedgehog(Hh)信号通路可能参与着尖锐湿疣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
作者:朱文胜;冯世军;李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方式进行分析。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4月间20例换双髋的患者,对所有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调查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患者护理方式。结果:20例患者有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发生,发生率为5.0%。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为(93.7±20.1)分,明显高于患者护理前,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良好的预防、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徐琼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介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间,在我院选择60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放疗组(n=30)和联合组(n=30),给予放疗组患者三维适形放疗,给予联合组患者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介入化疗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1年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放疗组患者相比明显较高,P<0.05。联合组患者一年生存率与放疗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联合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与放疗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介入化疗治疗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率,且不增加患者毒副反应,可在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中推广运用。
作者:王玉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应用一次性精密药液过滤器滴注胃肠外营养液减少输液反应的效果。方法:收集200例使用胃肠外营养液的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观察组使用一次性精密药液过滤器接注射器用微量泵泵入胃肠外营养液,对照组使用普通微量泵延长管接注射器用微量泵泵入胃肠外营养液。比较两组患儿输液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输液反应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一次性精密药液过滤器比普通微量泵延长管更安全。
作者:唐晓燕;卢善;黄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危重患者集中监护治疗的场所,是医院风险高的科室,因此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成为工作重点。本文就ICU 护理安全隐患方面如何防范进行了简单分析。
作者:龙雨霞;曹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柴胡三参汤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特从2014年5月~2016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患者中选取100例,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稳心颗粒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柴胡三参汤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经不同治疗后的治疗效果以及室性期前收缩次数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4.00%(42/5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0.00%(25/50),且对照组患者的室性期前收缩次数[(371±102.4)次]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结论:柴胡三参汤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靳学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医补肾活血方治疗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到2014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质疏松症患者80例,随机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的方法是传统的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的方法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加入补肾活血方,在经过2个月的治疗之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统计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对照组的治愈人数达到21,总有效率为72.5%,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其中P<0.05组间治疗效果显著;结论:与传统单一的治疗方法相比,中医补肾活血方治疗效果显著,在治疗的过程中没有任何不良的反应,操作方法简单方便,值得在以后的治疗过程中推广。
作者:吴华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服用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进行治疗的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的作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我院进行治疗的87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3例采用服用缬沙坦的方式治疗,观察组44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的方式进行治疗,均治疗2个月。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4h尿蛋白、SCr、甘油三酯变化程度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其24h尿蛋白、甘油三酯的含量改善状况较优,两者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其SCr的含量改善状况均较优,两者的差距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体内尿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降低了肾炎发病状况,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马素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膀胱内联合灌注透明质酸钠在治疗非细菌性膀胱炎方面的临床效果,以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本研究选择本院于2015年1月到12月所收治的30例非细菌性膀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每个患者的治疗均采用膀胱内灌注透明质酸钠溶液,接受治疗的频率为:每周一次/第一个四周、两周一次/第二个四周、总计一次/第三个四周、总计一次/第四个四周,并对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详细地观察和记录。结果:在患者接受治疗后,相应的LUTS和VAS评分均出现了比较显著地降低,膀胱容量有比较明显地上升,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6例患者出现了尿道疼痛问题,在随后的1d时间范围内后症状有所缓解,全体患者均没有出现肝肾功能损伤或者晕厥等不良问题。结论:膀胱内灌注透明质酸钠溶液可以显著提升治疗的效果,安全性比较高,具有很强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赵建军;高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近年来人们发现许多中药、中药活性成分(如多糖、甙类)及中药复方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或使紊乱的机体免疫状态恢复正常。本文主要对抗肿瘤中药的特点、作用机制等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邹静;霍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提高以头晕为主要表现的主动脉夹层的认识,探讨主动脉夹层导致头晕的原因。方法:通过2015年于我院急诊科就诊的一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充分认识主动脉夹层表现的多样性,警惕该类病人的潜在风险,避免误诊、漏诊的发生。
作者:吴潦章;岑遗芳;陈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舒适性护理干预在乳腺癌化疗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将我院2013年-2015年收治的行化疗治疗的79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将79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化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给予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健康状态、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及SDS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CL-90量表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接受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在中晚期乳腺癌化疗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赵宇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外科手术治疗乳腺增生伴癌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67例乳腺增生伴癌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改良根治术治疗,统计67例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67例患者中,痊愈45例,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52%,临床疗效较高;经1-3年的随访后,其中局部复发4例,局部复发率为5.97%,再住院8例,再住院率为11.94%,死亡3例,死亡率为4.48%。结论:外科手术治疗乳腺增生伴癌变,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临床疗效显著,局部复发率、再住院率及死亡率低。
作者:齐生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手段对急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过的急性鼻窦炎患者68例,选取时间段为2013年12月到2014年12月,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人。予以观察组急性鼻窦炎患者鼻窦炎口服液、匹多莫德分散片、阿莫西林舒巴坦匹酯胶囊进行治疗,予以对照组急性鼻窦炎患者阿莫西林舒巴坦匹酯胶囊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后,观察组34例急性鼻窦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2%,而对照组急性鼻窦炎患者在进行单纯的西药治疗后,总有效率为55.9%,观察组急性鼻窦炎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急性鼻窦炎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要高出许多,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好,疗程也大大缩短,并且患者痊愈后的复发率低,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在急性鼻窦炎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这种方法可以被大力推广。
作者:罗新南;赵爱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疟疾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我市历史上疟疾流行严重,1961年疟疾发病率高达2078.3/万,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工农业生产。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按照“坚持长期作战,反复斗争,从控制流行到减少危害程度,终达到消除”的战略目标,积极开展了疟疾防治工作,认真落实各项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疟疾流行。1985年以来疟疾发病率持续控制在1/万以下,1998年通过了江苏省基本消灭疟疾达标考核验收。2010年至今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达到了消除疟疾的标准。
作者:苏国平;华金祥;怀根娣;赵荣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肠溶片对5-氟尿嘧啶化疗的结肠癌患者胃肠道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将68例采用5-氟尿嘧啶化疗的结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常规治疗+奥美拉唑肠溶片)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对比两组预防胃肠道反应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慢性呕吐、恶心预防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急性呕吐、恶心预防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肠溶片在预防采用5-氟尿嘧啶化疗的结肠癌患者胃肠道反应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陈安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