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丽;展笑丽;高素;王捷虹
介绍黄枫教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经验.黄教授遵循“天人相应”理论诊治膝骨性关节炎,认为该病病机以肝肾亏虚为本,血瘀痰凝、痹阻络脉为标,在本虚的基础上,外感风寒湿邪、筋络闭阻,有形之邪留滞而发病.并结合岭南地域气候环境以及患者生活饮食习惯进行整体辨证,因地制宜,以健脾益气除湿、补肾通络为组方用药基本原则,善于运用地方中草药材,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虎群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交锁髓内固定术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施行交锁髓内固定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后初期给予自拟方活血消肿止痛方,后期给予营筋壮骨丸治疗.评定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患肢肿胀消退时间、术后1周疼痛积分、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0%,对照组为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肢肿胀消退时间、术后1周疼痛积分、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为8.3%,对照组为2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固定术结合活血消肿止痛方、营筋壮骨丸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较单纯交锁髓内钉固定术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熊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iabetic Osteoporosis,DOP)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主要是指患有糖尿病引起骨显微结构受损和骨量消减症状,增加了患者的骨脆弱性,容易引发骨折疾病.因为骨质疏松症容易产生骨折,骨折伤残率高,使糖尿病患者的医治和病愈更为艰巨.目前西医治疗普遍以外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治疗控制血糖,补充维生素及钙剂,使用骨丢失抑制剂和骨形成促进剂等[1],但是有些药物毒副作用大,作用机制不明确,患者的依从性差.近年来,医学工作者在中医药治疗DOP方面做了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从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类型、治疗3个方面将近年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李远森;李双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又称“炎性假瘤”,是指由分化的肌纤维母细胞性梭形细胞构成,常伴大量炎细胞和(或)淋巴细胞的一种间叶性肿瘤.在新的WHO软组织肿瘤分类中将其归为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肿瘤、中间性、少数可转移类[1].本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壮年,常见部位在肺和呼吸道,其次为头颈部,其他部位少见.由于本病较为罕见,在诊断时易被误诊,所以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本病属低度恶性肿瘤[2],只有少部分IMT呈浸润性生长,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完整切除者预后良好但仍有复发的可能.
作者:张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在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14种医书中,计有方剂学的著作有4种,分别为《五十二病方》、《养生方》、《杂疗方》、《胎产书》.以《五十二病方》为主的马王堆医书,记载了当时方剂按疾病分类、方剂组成、制剂、煎服法、用法、禁忌以及方剂所反映的治法治则、复方配伍、辨证论治等内容,已初步具备了方剂学“理、法、方、药”的构成要素,可以代表西汉以前我国方剂学的成就和水平[1-3].《五十二病方》有关剂型、剂量、方剂配伍、服药方法等记载,为探讨方剂学起源提供了珍贵资料,其中有些方法在今天看来仍不失有整理研究的价值[4],因此有必要进行挖掘整理.自1973年出土以来,国内外学者在其方剂学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现综述如下.
作者:夏洽思;李美红;邱林;胡方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减对老年患者脊柱术后老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脊柱术后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术后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桃红四物汤加减,对照组仅给予术后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切口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干预老年患者脊柱术后并发症有较好效果.
作者:朱耀;孙绍裘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排卵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促排方加减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卵泡成熟当日血清激素水平及CA125水平、排卵率、妊娠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激素水平及CA125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排卵率、妊娠率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排卵方能有效地改善患者激素水平,增加排卵及妊娠概率,疗效显著.
作者:肖盈盈;匡继林;张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纯中药精油结合推拿手法治疗产后肝郁气滞型缺乳的疗效.方法:将肝郁气滞型缺乳产妇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予以滑石粉为推拿介质行产后常规手法治疗,治疗组予以纯中药精油作为推拿介质行常规产后手法治疗.观察两组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及肝郁气滞症状体征.结果:治疗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产后3次治疗,每次治疗后泌乳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产后肝郁气滞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5).结论:纯中药催乳精油结合推拿手法是治疗产后缺乳的一种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疗效极佳的方法.
作者:张超;李江山;叶兰;谭程;翟轩逸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收集中药外治治疗癌性疼痛文献的处方用药,探索近15年现代临床中药外治癌性疼痛的组方原则及用药规律.方法:在2000~2014年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运用计算机主题词检索的方法,检索“癌性疼痛、外治、临床研究”等关键字,查找符合条件的临床研究文献,运用频数分析方法探索现代中药外治癌痛的中药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中药外治方61首,涉及中药116味,共计511味次,频数分析发现中药外治癌性疼痛常用药为活血化瘀药、开窍药、清热解毒药.结论:通过现代文献分析可知,中药外治治疗癌性疼痛多遵循“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治疗原则,遣方用药多以活血化瘀为主,同时结合兼证,辅以清热解毒、行气活血功效的药物,以达行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止痛之功效.
作者:张红;郑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弱视指眼科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由于双眼交互作用异常或形觉剥夺而导致的单眼或双眼视力下降,经治疗后视力可提高甚至恢复正常[1].1987年我国初次确定了弱视的定义、分类及疗效评价标准.1996年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工作会议上对上述标准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2].
作者:张宇叶;武平;吴双;谭会;王丹;周玉梅;羊春华;陈白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补骨脂素对去势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影响.方法:将雌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戊酸雌二醇阳性对照组、壮骨止痛胶囊组、补骨脂素高剂量组、补骨脂素低剂量组,每组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制备去卵巢骨质疏松症病理模型,术后5d拆线后连续给药13周,每10d称体质量1次,根据体质量调整用药剂量.给药结束后处死大鼠,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雌二醇(E2)、TGF-β含量,提取股骨组织mRNA样本进行PCR反应,检测TGF-β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E2水平明显降低(P<0.01),表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假手术组、戊酸雌二醇阳性对照组、壮骨止痛胶囊组、补骨脂素高剂量组血清TGF-β水平及股骨组织TGF-β基因表达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补骨脂素可能通过提高血清TGF-β水平、骨组织TGF-β基因表达发挥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作用.
作者:杨琳;曾英;李劲平;张国民;刘珊;王文杰;杨岩冰;莫新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介绍谢晶日教授辨治胃食管反流病的经验.谢教授认为本病基本病机为胃气上逆,以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为法,临床治疗病证相合,善用药对,辨证施治,并注重调护,常获良效.
作者:王瑶;王海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滑膜切除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弥漫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设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0例患者在关节镜下行手术切除,术前和术后6、12个月后比较疗效,观察指标包括疼痛、肿胀及活动度.结果:术后6个月、12个月总有效率均为93.3%,两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疼痛、肿胀及活动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滑膜切除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弥漫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有很好的疗效,且不易复发.
作者:董克芳;李益亮;孙绍裘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已成为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健康问题,有统计报道,全球糖尿病患者直至2013年已达3.82亿,预计到达2035年,此数值会增长至5.92亿[1].2010年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达9240万,城镇发病率平均约9.7%[2].其中2型糖尿病(T2DM)患者占全部糖尿病患者90.0%以上.
作者:李知行;张海华;蓝丹纯;孙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泄泻主要症状是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一般是由于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盛引起.《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湿盛则濡泻”、“春伤于风,夏生飧泻”,认为风寒湿热都可以致泻,并有长夏多发的特点.《医学心悟·泄泻》载:“湿多成五泻,泻之属湿也,明矣.然有湿热,有寒湿,有食积,有脾虚,有肾虚,皆能致泻,宜分而治之.”[1]《景岳全书·泄泻》载:“凡泄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为上策”[2],提出了运用分利之法来治疗泄泻的原则.李中梓在《医宗必读·泄泻》提出了著名的治泻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3],在临床中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邓艳玲;徐琦;邓天好;尹抗抗;舒兰;谭周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一种阵发性、由头位变动引起的,伴有特征性眼震的短暂的发作性眩晕,是常见的前庭疾病.一般无耳聋、耳鸣和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病程为数小时到数月,甚至数年,呈周期性发作性或缓解,间歇期长短不一,有时可1年或数年不发病,甚至可长达10 ~ 20年者[1].本病属于中医学“眩晕”范畴,其详细记载早见于《黄帝内经》.
作者:车雄宇;黄剑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清燥救肺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痛血燥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燥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治疗组内服清燥救肺汤,对照组内服当归饮子治疗.疗程为8周,于治疗前后进行PASI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愈显率治疗组为81.5%,对照组为64.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S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燥救肺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燥证有较好疗效.
作者:唐志铭;翟晓翔;荆梦晴;李永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柱状缝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柱状缝扎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术后并发症(疼痛、出血、水肿)、术后肛门功能(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9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3、7、14d疼痛,术后7、14d出血,术后1、3d水肿及术后肛门狭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柱状缝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肯定,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永安;张旗;翟敏;徐慧磊;周峰;巫益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卢秉久教授系辽宁省名中医,肝胆病专家,精研中医理论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对肝病的临床诊治见解独到,笔者有幸随诊,现将卢师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经验介绍如下.1 丙型病毒性肝炎案刘某,男,20岁.初诊:2014年9月19日.发现丙型肝炎2个月,HCV-RNA:2.53E+ 07,隔天1次应用短效抗生素合并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20余天.因不耐受干扰素不良反应前来就诊.症见:右胁隐痛,口干口苦,纳差,偶有恶心,乏力,肌肉关节酸痛、视物模糊、心烦不寐,便溏,每天1~2次.查肝功示:ALT 90U/L,AST 40U/L,GGT 112U/L,TBIL 35.7 μmol/L,DBIL 23.8 μmol/L,IBIL 11.9μmol/L.
作者:刘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舒筋活血止痛酊联合磁热照射治疗风寒湿痹型膝关节退行性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风寒湿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予患膝外擦舒筋活血止痛酊并配合智能疼痛治疗仪磁热治疗,对照组予以针刺治疗.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的膝关节功能积分、MeGee疼痛积分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8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膝关节功能积分及疼痛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筋活血止痛酊联合磁热照射治疗风寒温痹型膝关节退行性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启柱;向剑锋;汤芳生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