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效果分析

徐兴廷

关键词:硝苯地平缓释片,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的治疗效果。方法:2014年3月-2016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84例作为分析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压下降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有效率95.2%高于对照组78.6%,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血压降低明显,临床症状得到改善,适合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疗效研究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开腹胆总管探查手术治疗的方式,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手术治疗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结石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结石复发率为2.5%(1/40),对照组患者结石复发率为12.5%(5/4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的效果比较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以及术中输血量,降低患者的术后结石复发率,临床应用价值比较突出。

    作者:刘春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分组式培训提高急诊护士急救技能的实践

    目的:探讨分组式培训对于提高急诊护士急救技能的效果。方法:制定培训计划,对我科30名护士进行为期2个月的急救培训,培训过程将所有护士分为三组,与医生共同参与;培训前后分别对受训护士进行急救理论与急救技术操作考核,并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培训结果。结论:对急诊护士采取分组式培训是有效可行的,值得在医院推广。

    作者:芦荣;王生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用于自然分娩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用于自然分娩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3月采用常规接生法正常阴道分娩初产妇150例,征得产妇及家属同意后将初产妇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产妇产后会阴情况、新生儿窒息情况以及两组产妇产后会阴疼痛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裂伤情况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窒息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产后会阴疼痛度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可以有效促进产妇自然分娩,有利于降低会阴裂伤程度,降低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少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150例的效果分析

    目的: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150例的效果分析。方法:从我院妇产科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阴道分娩产妇中,选择150例并将其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75例。甲组采取常规护理,乙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阴道出血的情况。结果:乙组出血率、分娩情况、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甲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阴道分娩产妇的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能降低产后出血率,减少出血量和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舜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减少或避免产科急诊子宫切除的临床探讨

    目的:分析产科急诊切除子宫的常见原因,探讨能够减少或避免产科急诊子宫切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16年期间在我院产科行急诊子宫切除术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26例患者行急诊子宫切除的具体原因,对能够减少或避免产科急诊子宫切除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6例患者均因发生产后出血切除子宫,导致患者发生产后出血的具体因素包括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其中以宫缩乏力所占比例大,与其他因素所占比例比较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因素中因胎盘因素发生产后出血患者的出血量明显多于因其他因素发生产后出血的患者(P<0.05)。结论:导致产科急诊患者切除子宫的原因较多,由宫缩乏力和胎盘因素导致的产后大出血为主要原因,临床应加强对导致产科急诊患者子宫切除相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不断探索可以减少或避免切除子宫的治疗方法。

    作者:彭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前列地尔在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对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前列地尔在神经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研究。方法:抽选98例神经损伤患者,将患者平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患者予以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显著的23例,对照组患者疗效显著的15例;观察组患者病情缓解的24例,对照组患者病情缓解的18例,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平均为(31.58±3.94)m/s,尺神经传导速度平均为(55.79±5.85)m/s,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平均为(40.25±5.13)m/s,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前列地尔在神经损伤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欧阳业凡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慢性乙肝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对慢性乙肝合并心理疾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探讨护理效果及价值。方法:以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70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5例)和采用心理护理的观察组(35例),对比并分析两种护理手段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乙肝患者心理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婷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26例后腹腔镜肾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后腹腔镜肾切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对26例患者行后腹腔镜肾脏切除术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包括针对性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生命体征的观察、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加强饮食指导,做好出院指导。结果:2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良好的护理干预是保证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成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程雨豪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儿童输液收缩型固定板的研制

    儿童在输液过程中,因为儿童手部随意移动而照成针头的移动,因此人们发明了输液固定板作为输液辅助设备,然而现有的输液固定板均为单一整体,而输液的儿童手型大小不一,此外,现有的固定板表面还是木板、塑料结构,无法达到舒适注射的效果,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我们制作了一种儿童输液收缩型固定板,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文丽娜;罗飞云;李灵;蒙凤;覃秋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糖尿病足溃疡伤口护理进展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其患病率高、危害性大、治疗难度大,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文从伤口的评估、护理管理、治疗的护理配合三方面着手,从伤口的冲洗方法、伤口的清创、内皮祖细胞移植、封闭式负压引流术的应用、湿性愈合疗法等方面的研究展开探讨,进而将各种有利于糖尿足溃疡的方法更完善的联合运用,促进其愈合。

    作者:周思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监护室失禁性皮炎的预防与护理

    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ICU 失禁性皮炎(IAD)的应用,总结临床常用的评估方法和护理措施,以期提高护理人员的IAD预防意识,希望能为IAD的临床护理提高一个参考。

    作者:吴丽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新的,探索临床治疗的佳途径。方法:对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使用手术切除治疗,手术均获得成功。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平均时间(73.5±5.3)min,且出院时切口愈合均全部达到甲级标准,平均住院时间(8.1±1.2)d。术后切口感染2例,肠梗阻3例,腹腔脓肿1例,并发症发病率为11.5%。结论:当前手术治疗扔是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佳临床治疗方法,但是手术应该充分的考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把握手术时机并选择合适的切口,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常继业;张伟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介入性溶栓治疗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下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与介入性溶栓治疗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形成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到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溶栓治疗方法;选取同期同类型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给予下腔静脉滤器置入与介入性溶栓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给予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以及总体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与介入性溶栓治疗方法,效果显著,该方法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何云峰;合媛杰;张雄军;杨亚平;柏魏;马睿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护理及体会分析

    目的: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讨论,并对护理体会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间59例采用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对所有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调查,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的状况,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护理前患者生活质量评价高的10例,生活质量评价一般的22例,生活质量差的27例,评价有效率为54.2%,护理后生活质量评价高的11例,生活质量评价一般的35例,生活质量差的13例,评价有效率为78.0%,护理后明显好于护理前。患者治疗后CobbS角为(5.7±2.1)度,治疗前为(25.4±5.8)度;患者治疗后椎体高度为(94.3±5.8)mm,治疗前椎体高度为(43.6±11.2)mm,患者治疗后状况也明显好于治疗前。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潘涛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究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在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2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3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18例患者,采用多巴胺进行治疗,乙组19例患者,采用去甲肾上腺素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乙组的动脉血乳酸、MAP、SvO2各项指标明显优于甲组,比较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的满意人数12例,满意度为66.7%,乙组的满意人数16例,满意率为84.2%,乙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甲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去甲肾上腺素进行治疗,其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新陈代谢和微循环灌注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青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医正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及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评价中医正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并分析疗效影响因素,总结治疗经验。方法:2011年1月~2015年1月,医院共以中医正骨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84例,据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将疗效分为优、良、可、差四个等级,将优者分为理想组,良、可、差组分为不理想组,进行因素分析。结果:患肢肿胀效益时间4-15日,平均(7.4±3.1)d;优率58.33%、良23.81%、可4.76%、差13.10%;理想组男性、稳定骨折、利手、功能锻炼依从性好比重高于不理想组,理想组合并腕关节损伤、高能量率比重低于不理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按照OR 大小从高到低骨折端稳定性、腕关节合并伤、性别、受伤能量大小、是否为利手伤、功能锻炼依从性成为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并非所有的中医正骨治疗挠骨远端骨折患者都可明显获益,疗效影响因素较多,对于合并多种危险因素患者,宜采用更积极的治疗策略,如内固定治疗。

    作者:唐国富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6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30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血糖、血脂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其血糖、血脂指标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观察组血糖、血脂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生活质量、情感指数及健康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礼琼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的治疗效果。方法:2014年3月-2016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84例作为分析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压下降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有效率95.2%高于对照组78.6%,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血压降低明显,临床症状得到改善,适合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作者:徐兴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手术难度评分系统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手术中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手术难度评分系统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手术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患者90例,采用手术难度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评估,按照不同得分进行等级分组,观察比较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手术难度评分系统评分,将患者根据难度大、中、小分为三组,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变化情况、肛门排气时间均存在明显差异;另外三组患者手术时间≤100min人数比例存在明显差异,说明手术难度评分越高,手术难度越高。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手术难度评分系统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手术中应用价值高,具有指导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郭海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脑卒中后遗症期气血津液辨证论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遗症期用气血津液辩证的分型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门诊35例脑中风后遗症期患者依据气血津液辩证法进行分型和治疗效果。结果:痰瘀阻络型2例占5.7%,气虚血瘀型20例占57%,气血虚弱、痰阻经络型13例占37.3%,显效无,有效31例,无效4例,有效率88.6%。结论:脑卒中后遗症期采用气血津液辩证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便于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聪;柴磊;李文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