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娣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半髋关节置换术与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3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45例,A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B组患者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组患者采用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结果:A 组患者 Harris 评分情况优于B、C两组,B组优于C组;A、B两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不明显,但均多于C组;A、B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明显,但均低于C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身体条件较好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作为临床上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手术方式;对于身体条件欠佳的老年或高龄患者应综合考虑,谨慎选择。
作者:郭入军;李雷波;房志栋;刘霞;侯宝松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2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120例患者中愈合50例,显效38例,好转26例,较差6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治疗后患者Harris 量表各维度评分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移位骨折患者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明显低于移位骨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空心加压螺钉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骨折预后和关节功能,并有效的降低骨折延迟愈合的发生率以及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随机选取100例骨外科创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即在常规VSD敷料中加人1根冲洗管,进行持续灌注冲洗。对照组采用常规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比较两组敷料更换次数、敷料更换时间,术后皮肤坏死率、骨髓炎发生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总有效率的85.3%,实验组敷料更换次数少,敷料更换时间短,术后皮肤坏死率、骨髓炎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结论: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明显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春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社区慢性病人进行建档管理后对改善护患关系的意义。方法:对社区慢性病建档管理前后,分别发放了250份和300份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调查表,通过了解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分析护患关系的改善情况。结果:对慢性病患者建档管理前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21,P<0.05)。结论:社区的慢病患者建档管理后,护士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护士的素质得到提高,同时,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得到大幅提升,护患关系更加和谐。
作者:庞玉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发展是人类永恒话题,不注意保护环境的发展却给全球生态环境带来了重大的危害,目前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不同国家和地域的向往。“医疗”在人类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医疗服务的根本职责是维护健康和延长寿命,但是目前医疗资源存在着严重的浪费。合理利用和节约医疗资源是为全社会减碳,然而中医骨伤疗法一直是在践行“低碳医疗”。
作者:赵宇;张宇;王桂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基于新教学改革趋势下,“头脑暴风法”体现出了临床带教中的优越性,可结合内科护理教学具体内容,编制切实可行的教学主题方案。结合头脑风暴法内涵,本文介绍了《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头风暴法教学流程及重点,为护理人才培养提供指导性意义。
作者:王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健康指导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取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物,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指导,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物质生活、日常生活能力、心理功能、运动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结论:健康指导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丁锋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脑卒中(stroke)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因其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被列为目前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对于缺血性卒中治疗的关键在于尽快的疏通阻塞血管,及时抢救缺血半暗带,因此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中,应尽可能在时间窗内优先考虑溶栓和血管内治疗。传统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在溶栓时间窗内以静脉注射r-pt酶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静脉溶栓早已被应用于实践。但由于其具有时间窗短、溶栓时间相对较长的特点,实际医疗过程中通过该方法获益的患者很少(<3%),而在近几年国内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研究中,以机械取栓为主的血管内治疗越来越被证实可明确获益,其特点是缩短了溶栓过程,延长了治疗时间窗,因此机械取栓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治疗实践[1]。
作者:李季;代明星;涂美;谢福;张思捷;李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随诊医疗技术的发展,护理学技术也不断在提高,整体护理服务的理念在急诊医学的不断深入,全国正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不断在急诊护理中得到体现,急诊科是医患矛盾发生的主要成所之一,我们改变了过去一味的抢救治疗,重视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将抢救患者与心理护理治疗紧密结合应用急诊的临床,大大提高了急诊治疗和抢救的效果,笔者不才,将急诊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的分析研究如下,愿与同道共享。
作者:胡玮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评价胫骨中段骨折钢板螺钉内固定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收治的53例胫骨中段骨折患者,为患者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方式,术后6个月随访,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53例患者中疗效评价为优的患者为22例,良21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为81.13%(43/53)。同时,53例患者治疗后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术在胫骨中段骨折临床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较为显著,患者的康复效果比较理想,固定比较牢固,患者对肢体功能康复的情况比较满意,建议在胫骨中段骨折中广泛应用。
作者:袁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0.4~2012.4收治的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50例,均行手术治疗,探讨临床效果。结果:术后随访1~4年行GOS评分70.0%恢复良好,12.0%轻残,10.0%重残,8.0%植物生存或死亡。结论:手术治疗开放性颅脑损伤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戴成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血气分析能反映出机体的呼吸功能和代谢功能,是诊断呼吸衰竭和酸碱平衡紊乱可靠的指标和依据。因此,血气分析对于各种急、危重症,尤其是呼吸衰竭的诊断、抢救和治疗以及低氧血症的判断、指导氧气治疗和机械通气等均有重要意[1]。因此动脉穿刺技术成为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的护理操作技术,目前新生儿的血气标本采集途径主要是股动脉、桡动脉、肱动脉。我科从2015年6月至2015年9月随机选择120例患儿,分为三组,分别采用股动脉、桡动脉、肱动脉进行采血,对三组的结果进行对照,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葛丽雅;李莉;郑丹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参松养心胶囊对缺血后大鼠心肌交感神经芽生的抑制作用及心室重构影响。方法:利用4-甲基邻苯二酚诱导心脏交感神经芽生大鼠动物模型80只,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美托洛尔组、观察组与联合组各20只。对照组模型制作后未给予特殊处理。美托洛尔组给予配制为0.15g/L的混悬液,以10mg/kg体重灌胃。观察组给予参松养心胶囊药粉15g加入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混悬,给药体积为10ml/kg/d 灌胃给药。联合组给予参松养心胶囊与美托洛尔混悬液灌胃。每组患者连续灌注治疗4周,末次给药后禁食12h进行测定。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左心室心肌匀浆中去甲基肾上腺素(NE)、乙酰胆碱酯酶(CHAT)、生长相关蛋白(GAP-43)、络氨酸羟化酶(TH)含量。专用试剂盒检测心肌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结果:对照组、美托洛尔组、观察组与联合组左心室心肌匀浆中 NE 水平分别为[(168.92±23.17)ng/L 比(125.38±25.61)ng/L比(122.95±26.06)ng/L比(101.32±16.39)ng/L,F=3.281]、GAP-43水平[(632.16±43.28)ng/L 比(641.09±41.07) ng/L比(650.90±40.85)ng/L比(547.23±38.59)ng/L,F=2.894]、TH 水平[(48.21±3.78)U/L比(37.12±4.09)U/L比(36.86±4.29)U/L比(30.17±4.26)U/L,F=3.095]逐渐减低,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匀浆中 CHAT 水平[(573.27±23.21)U/L 比(569.03±24.28)U/L比(570.43±25.09)U/L比(543.17±23.37)U/L,F=0.9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HYP)[(356.90±22.28)ug/mL比(318.58±20.63)ug/mL比(319.06±21.43)ug/mL 比(289.76±41.09)ug/mL,F=3.913],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可以抑制缺血心肌交感神经芽生作用,对于缺血心肌坏死后心室重构具有预防作用。
作者:徐良;胡占军;王利清;薜润成;黄大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中心2014年7月-2015年8月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6例,按照随机原则划分为对照组(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和观察组(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各38例,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X2=7.48;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水平分别为(119.48±10.52) mmHg、(78.21±8.54)mmHg,均较对照组有显著下降,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得以证实(t=12.04,13.83;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予以缬沙坦和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治疗的效果确切,能有效降低血压,避免过于频繁的血压波动,具备良好的推广和应用意义。
作者:陈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与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老年患者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68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瑞芬太尼开展静脉麻醉,对照组使用芬太尼开展静脉麻醉,观察、记录所有患者5个时刻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以及血糖指标,统计所有患者苏醒、定向力恢复、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T2),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插管后即刻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定向力恢复、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分别为(7.3±2.5)h、(11.7±5.4)h、(4.3±1.0)h;对照组患者苏醒、定向力恢复、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分别为(9.9±3.6)h、(28.6±9.5)h、(8.5±1.7)h,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老年患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开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科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和ADL 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和精神状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小骨窗显微手术较保守治疗效果更显著,且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施镇江;庄永辉;戴成国;王安睿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在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对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开腹手术切口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化脓性阑尾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与观察两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在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能够降低患者的切口感染率,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石开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9例)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短,术后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数据相差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外孕的治疗中,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该治疗方法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靳韫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1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急救护理,我认为在急救中护士应迅速采取综合急救措施。如:迅速催吐,洗胃以及清理胃肠道尚未吸收的毒物,注意观察瞳孔及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常,建立静肠通道,早期,足量,快速和反复持续阿托品化,及早应用胆碱酯酶复能剂,这些都是提高AOPP的急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张银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析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实施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0例应用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的胸腔积液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区别分成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积液患者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进行治疗可获得理想的效果,配合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姚丹 刊期: 2016年第10期